一种铁轨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3457发布日期:2018-11-02 22:25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铁轨诊断探伤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铁轨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铁路建设已经布于全国各地,我国对于铁路运输安全尤为重视,其中铁轨长期在户外使用,容易出现疲劳现象,因此经常性的需要对铁轨进行检测看是否出现损伤,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铁轨检测装置一般都比较简陋,需要借助人力推动装置在铁轨上前进,而且同时只能对一条铁轨进行检测,这样检测效率就十分低下,因此设计一种简易的同时又可自动的对铁轨进行检测并记录下检测结果的一种铁轨检测设备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铁轨检测设备,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铁轨检测设备,包括第一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的伸缩装置、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伸缩装置上的前进装置、设置于所述前进装置上端的太阳能装置、设置于所述前进装置后侧的诊断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诊断装置上的标记装置,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且开口分别朝向左右两侧的伸缩槽,所述伸缩槽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且一端延伸出开口外的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装置主体,左右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二装置主体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左右两侧端面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连接杆,左右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端分别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装置主体的相对一侧端面上,所述伸缩柱远离所述第二装置主体的一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块,左右对称设置的所述伸缩槽之间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伸缩槽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前后侧内壁之间通过第一转动轴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卷线轮,所述第一卷线轮上绕设有第一拉线,所述第一拉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上,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侧端面的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内设置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转动腔的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左端通过转动轴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二卷线轮,所述第二卷线轮与所述第一转动腔转动配合连接,动力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左端的转动轴与所述第一转动腔的左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卷线轮上绕设有第二拉线,所述第二拉线的上端延伸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固定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下侧端面上,所述前进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装置主体内第一驱动腔,所述第一驱动腔的下侧内壁上前后贯穿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驱动槽,所述第一驱动腔内设置有通过第二转动轴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腔左右侧内壁上的第一前进轮,所述第一驱动腔远离所述第一装置主体的一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齿轮腔,所述第一齿轮腔内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通过延伸入所述第一齿轮腔内的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齿轮腔的左右侧内壁之间,所述第一齿轮上侧且位于所述第一齿轮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通过第三转动轴动力配合连接于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腔内壁内的第二电机上,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还设有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灯座以及照明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诊断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装置主体后侧端面内的第一升降槽,所述第一升降槽的后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升降槽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上端动力配合连接有上端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升降槽上侧内壁上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升降槽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且与所述第一螺纹杆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一升降块,所述第二装置主体后侧设置有从动块,所述从动块内设置有开口向前方第二升降槽,所述第二升降槽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二升降槽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上端动力配合连接有上端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升降槽上侧内壁上的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升降槽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且与所述第二螺纹杆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二升降块,所述第二装置主体与所述从动块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前侧端面与所述第一升降块后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开口槽内上下滑动的第一导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后侧端面与所述第二升降块前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块,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下侧端面上通过连柱固定连接有诊断块,所述诊断块内左右贯穿设置有开口向下的诊断腔,所述诊断腔的上侧内壁及前后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诊断头,本装置可通过下降所述诊断块进而将铁轨套入所述诊断腔内进而通过所述诊断头对铁轨进行诊断探伤。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太阳能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装置主体内且开口向上的第一开口腔,所述第一开口腔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五电机,所述第一开口腔内转动配合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下侧端面通过转动轴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五电机的上端,所述转动块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二开口腔,所述第二开口腔下侧内壁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转动安装座内固定设置有第六电机,所述第六电机右侧设置有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口腔下侧内壁上的第三连接块,所述第六电机的右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右端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块上的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下端面与所述第二开口腔下侧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一导块,所述第三螺纹杆下侧的所述第二开口腔的下侧内壁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导槽,所述第一导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导槽内左右滑动的第二导块,所述第二开口腔下侧内壁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块,所述第二开口腔内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下侧端面的右端通过铰链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块的上端,所述安装架的下侧端面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块的上端,所述安装架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太阳能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标记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块内的涂料腔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块下侧端面上的标记块,所述标记块内设置有标记管道,所述涂料腔与所述标记管道通过涂料管道相连通,所述涂料管道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标记管道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标记管道的上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标记气压缸,所述标记气压缸内配合连接有标记气压内柱,所述标记气压内柱的下端固定配合连接有与所述标记管道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活塞块。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从动块的后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三装置主体,所述第三装置主体内设置有第二驱动腔,所述第二驱动腔的下侧内壁内前后贯穿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二驱动槽,所述第二驱动腔的前后侧内壁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前进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动轴轴的前端向前延伸出所述第一装置主体的前侧端面外且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前侧端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下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缓冲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缓冲块,所述第一缓冲块与所述第二缓冲块有益与减小所述第一连接块下降时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缓冲。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座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三缓冲块,所述第三缓冲块可减小所述安装架向下翻转至与所述安装座相接触时的缓冲。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装置主体内固定设置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太阳能板电性连接进而储存所述太阳能板所转化的电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灯座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块顶部端面,所述照明灯设置于所述灯座顶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进行铁轨诊断探伤时,第一电机启动,进而通过转动轴带动第二卷线轮转动,进而将第二拉线卷绕,此时第一连接块受到第二拉线的拉力作用向下移动,进而推动第一连接杆转动,进而带动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二装置主体相互远离至与两条铁轨距离相同的状态,此时工作人员可将本装置放置与铁轨上,并保持铁轨与第一前进轮以及第二前进轮相抵接状态,其中将左右设置的诊断装置收缩可减小储存空间以及方便运输,此时第二电机转动,进而通过第三转动轴带动第二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的啮合连接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转动轴带动第一前进轮转动,进而带动装置在铁轨上前进,在此过程中,第六电机转动,进而通过第三螺纹杆带动第一导块向右移动,进而推动第二连接杆向上翻转,进而通过第二连接杆推动安装架向上翻转,此时第五电机转动,进而通过转动轴带动转动块转动,此时通过第五电机与第六电机的配合转动进而带动安装架最大限度对准太阳光,同时第三电机与第四电机同时启动,进而分别通过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带动第一升降块与第二升降块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二连接块向下移动,进而带动诊断块向下移动并将铁轨套入诊断腔内,此时在前进的过程中可通过诊断头检测铁轨是否有损伤,当检测到铁轨损伤时,标记气压缸启动,进而通过标记气压内柱带动活塞块在标记管道内向下挤压涂料进而对该段铁轨进行标记,在此过程中,活塞块下降时第一单向阀关闭第二单向阀导通,此时可将标记管道内的涂料挤出,当活塞块上升时,第二单向阀关闭第一单向阀导通,此时涂料腔内的涂料可通过涂料管道进入到标记管道内进而准备下次标记,通过本装置对铁轨进行检测不仅加快了检测效率,节省了人力,同时本装置还具有体积小的特点,在检测到铁轨出现损伤时,本装置还可以对出现损伤的部位进行标记并记录方便后期工作人员进行维修。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铁轨检测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装置的右视图;

图3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中“c”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铁轨检测设备,包括第一装置主体29、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29上的伸缩装置、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伸缩装置上的前进装置、设置于所述前进装置上端的太阳能装置、设置于所述前进装置后侧的诊断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诊断装置上的标记装置,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29内且开口分别朝向左右两侧的伸缩槽31,所述伸缩槽31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且一端延伸出开口外的伸缩柱32,所述伸缩柱32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装置主体11,左右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二装置主体11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29上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块53,所述第一连接块53的左右两侧端面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连接杆51,左右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杆51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块53的一端分别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装置主体11的相对一侧端面上,所述伸缩柱32远离所述第二装置主体11的一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块33,左右对称设置的所述伸缩槽31之间设置有第一空腔36,所述第一装置主体29内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空腔36与所述伸缩槽31的第二空腔35,所述第二空腔35的前后侧内壁之间通过第一转动轴39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卷线轮37,所述第一卷线轮37上绕设有第一拉线34,所述第一拉线3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块33上,所述第一装置主体29上侧端面的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块42,所述第二固定块42内设置有第一转动腔43,所述第一转动腔43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通孔45,所述第一转动腔43的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48,所述第一电机48的左端通过转动轴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二卷线轮46,所述第二卷线轮46与所述第一转动腔43转动配合连接,动力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48左端的转动轴与所述第一转动腔43的左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47,所述第二卷线轮46上绕设有第二拉线49,所述第二拉线49的上端延伸通过所述第一通孔45固定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53的下侧端面上,所述前进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装置主体11内第一驱动腔27,所述第一驱动腔27的下侧内壁上前后贯穿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驱动槽72,所述第一驱动腔27内设置有通过第二转动轴26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腔27左右侧内壁上的第一前进轮28,所述第一驱动腔27远离所述第一装置主体29的一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齿轮腔21,所述第一齿轮腔21内设置有第一齿轮25,所述第一齿轮25通过延伸入所述第一齿轮腔21内的所述第二转动轴26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齿轮腔21的左右侧内壁之间,所述第一齿轮25上侧且位于所述第一齿轮腔21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25相啮合的第二齿轮22,所述第二齿轮22通过第三转动轴23动力配合连接于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腔21内壁内的第二电机24上,所述第一连接块53上还设有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灯座531以及照明灯532。

有益地,所述诊断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装置主体11后侧端面内的第一升降槽75,所述第一升降槽75的后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槽76,所述第一升降槽75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三电机73,所述第三电机73的上端动力配合连接有上端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升降槽75上侧内壁上的第一螺纹杆74,所述第一升降槽75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且与所述第一螺纹杆74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一升降块77,所述第二装置主体11后侧设置有从动块93,所述从动块93内设置有开口向前方第二升降槽94,所述第二升降槽94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二开口槽96,所述第二升降槽94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四电机97,所述第四电机97上端动力配合连接有上端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升降槽75上侧内壁上的第二螺纹杆90,所述第二升降槽94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且与所述第二螺纹杆90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二升降块95,所述第二装置主体11与所述从动块93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块79,所述第二连接块79前侧端面与所述第一升降块77后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开口槽76内上下滑动的第一导块78,所述第二连接块79后侧端面与所述第二升降块95前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块92,所述第二连接柱79的下侧端面上通过连柱81固定连接有诊断块105,所述诊断块105内左右贯穿设置有开口向下的诊断腔103,所述诊断腔103的上侧内壁及前后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诊断头104,本装置可通过下降所述诊断块105进而将铁轨套入所述诊断腔103内进而通过所述诊断头104对铁轨进行诊断探伤。

有益地,所述太阳能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装置主体11内且开口向上的第一开口腔54,所述第一开口腔54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五电机58,所述第一开口腔54内转动配合设置有转动块56,所述转动块56的下侧端面通过转动轴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五电机58的上端,所述转动块56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二开口腔65,所述第二开口腔65下侧内壁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63,所述转动安装座63内固定设置有第六电机62,所述第六电机62右侧设置有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口腔65下侧内壁上的第三连接块57,所述第六电机62的右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右端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块57上的第三螺纹杆66,所述第三螺纹杆66上螺纹配合连接有下端面与所述第二开口腔65下侧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一导块67,所述第三螺纹杆66下侧的所述第二开口腔65的下侧内壁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导槽61,所述第一导块6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导槽61内左右滑动的第二导块,所述第二开口腔65下侧内壁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块55,所述第二开口腔65内设置有安装架71,所述安装架71下侧端面的右端通过铰链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块55的上端,所述安装架71的下侧端面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连接杆68,所述第二连接杆68的下端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块67的上端,所述安装架71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太阳能板69。

有益地,所述标记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块79内的涂料腔82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块79下侧端面上的标记块87,所述标记块87内设置有标记管道88,所述涂料腔82与所述标记管道88通过涂料管道86相连通,所述涂料管道86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单向阀91,所述标记管道88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第二单向阀89,所述标记管道88的上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标记气压缸83,所述标记气压缸83内配合连接有标记气压内柱84,所述标记气压内柱84的下端固定配合连接有与所述标记管道88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活塞块85。

有益地,所述从动块93的后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三装置主体98,所述第三装置主体98内设置有第二驱动腔99,所述第二驱动腔99的下侧内壁内前后贯穿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二驱动槽102,所述第二驱动腔99的前后侧内壁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前进轮101。

有益地,所述第一转动轴轴39的前端向前延伸出所述第一装置主体29的前侧端面外且固定连接有转盘38,所述转盘38前侧端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把手41。

有益地,所述第一连接块53的下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缓冲块52,所述第二固定块52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缓冲块44,所述第一缓冲块52与所述第二缓冲块44有益与减小所述第一连接块53下降时与所述第二固定块52的缓冲。

有益地,所述安装座63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三缓冲块64,所述第三缓冲块64可减小所述安装架71向下翻转至与所述安装座63相接触时的缓冲。

有益地,所述第二装置主体11内固定设置蓄电池12,所述蓄电池12与所述太阳能板69电性连接进而储存所述太阳能板69所转化的电能。

有益地,所述灯座531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块53顶部端面,所述照明灯532设置于所述灯座531顶部,通过所述照明灯532可满足本装置夜间操作时的照明需求。

初始状态时,工作人员通过把手41转动转盘38进而带动第一卷线轮37收紧第一拉线34,此时伸缩柱32最大限度缩回伸缩槽31内,此时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杆51绕设与第一连接块53的连接铰链最大限度向下翻转,此时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二装置主体11最大限度相互靠近,此时第一升降块77与第二升降块95分别在第一升降槽75及第二升降槽94内最大限度上升,此时第二连接块79最大限度上升远离地面,同时标记气压内柱84最大限度缩回标记气压缸83内,进而带动活塞块85在标记管道88内最大限度上升,同时第一导块67最大限度向左移动,此时安装架71缩回第二开口腔65内,此时安装架71的下侧端面与第三缓冲块64的上侧端面相抵接。

通过本装置进行铁轨诊断探伤时,第一电机48启动,进而通过转动轴带动第二卷线轮46转动,进而将第二拉线49卷绕,此时第一连接块53受到第二拉线49的拉力作用向下移动,进而推动第一连接杆51转动,进而带动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二装置主体11相互远离至与两条铁轨距离相同的状态,此时工作人员可将本装置放置与铁轨上,并保持铁轨与第一前进轮28以及第二前进轮101相抵接状态,此时第二电机24转动,进而通过第三转动轴23带动第二齿轮22转动,进而通过第二齿轮22与第一齿轮25的啮合连接带动第一齿轮25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转动轴26带动第一前进轮28转动,进而带动装置在铁轨上前进,在此过程中,第六电机62转动,进而通过第三螺纹杆66带动第一导块67向右移动,进而推动第二连接杆68向上翻转,进而通过第二连接杆68推动安装架71向上翻转,此时第五电机58转动,进而通过转动轴带动转动块56转动,此时通过第五电机58与第六电机62的配合转动进而带动安装架71最大限度对准太阳光,同时第三电机73与第四电机97同时启动,进而分别通过第一螺纹杆74与第二螺纹杆90带动第一升降块77与第二升降块95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二连接块79向下移动,进而带动诊断块105向下移动并将铁轨套入诊断腔103内,此时在前进的过程中可通过诊断头104检测铁轨是否有损伤,当检测到铁轨损伤时,标记气压缸83启动,进而通过标记气压内柱84带动活塞块85在标记管道88内向下挤压涂料进而对该段铁轨进行标记,在此过程中,活塞块85下降时第一单向阀91关闭第二单向阀89导通,此时可将标记管道88内的涂料挤出,当活塞块85上升时,第二单向阀89关闭第一单向阀91导通,此时涂料腔82内的涂料可通过涂料管道86进入到标记管道88内进而准备下次标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进行铁轨诊断探伤时,第一电机启动,进而通过转动轴带动第二卷线轮转动,进而将第二拉线卷绕,此时第一连接块受到第二拉线的拉力作用向下移动,进而推动第一连接杆转动,进而带动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二装置主体相互远离至与两条铁轨距离相同的状态,此时工作人员可将本装置放置与铁轨上,并保持铁轨与第一前进轮以及第二前进轮相抵接状态,其中将左右设置的诊断装置收缩可减小储存空间以及方便运输,此时第二电机转动,进而通过第三转动轴带动第二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的啮合连接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转动轴带动第一前进轮转动,进而带动装置在铁轨上前进,在此过程中,第六电机转动,进而通过第三螺纹杆带动第一导块向右移动,进而推动第二连接杆向上翻转,进而通过第二连接杆推动安装架向上翻转,此时第五电机转动,进而通过转动轴带动转动块转动,此时通过第五电机与第六电机的配合转动进而带动安装架最大限度对准太阳光,同时第三电机与第四电机同时启动,进而分别通过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带动第一升降块与第二升降块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二连接块向下移动,进而带动诊断块向下移动并将铁轨套入诊断腔内,此时在前进的过程中可通过诊断头检测铁轨是否有损伤,当检测到铁轨损伤时,标记气压缸启动,进而通过标记气压内柱带动活塞块在标记管道内向下挤压涂料进而对该段铁轨进行标记,在此过程中,活塞块下降时第一单向阀关闭第二单向阀导通,此时可将标记管道内的涂料挤出,当活塞块上升时,第二单向阀关闭第一单向阀导通,此时涂料腔内的涂料可通过涂料管道进入到标记管道内进而准备下次标记,通过本装置对铁轨进行检测不仅加快了检测效率,节省了人力,同时本装置还具有体积小的特点,在检测到铁轨出现损伤时,本装置还可以对出现损伤的部位进行标记并记录方便后期工作人员进行维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