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防撞护栏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95869发布日期:2018-10-19 19:01阅读:187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公路防护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速公路防撞护栏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逐年大幅增长,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安全驾驶成为人们时刻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由于车速较快,位于高速公路两侧的防撞护栏则能够有效防止汽车发生安全事故时冲出护栏,为保证人身安全提供保障。现有的高速公路护栏主要分为刚性混凝土护栏、半刚性波形护栏和柔性缆索护栏三种。从结构和安全性能来看,现有的高速公路护栏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陷:混凝土护栏墙面式结构虽可基本防止大重型车辆越出护栏、能有效遏制小型车辆钻出护栏,但由于混凝土在承受外部载荷作用时发生形变很小,故碰撞过程中由护栏吸收的车辆的动能很少,碰撞车辆受到的动态剪切力很大,极易引起车辆严重破坏,甚至造成车内乘员伤亡;半刚性波形护栏虽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对一般车辆碰撞事故有较好的抵制和引导作用,但是波形护栏的强度不够大,对大质量的高速车辆不能进行有效拦截;柔性缆索护栏由于撞击过程中与车辆的接触面积较小,吸收的能量有限,仅对小轿车的撞击有较好的拦截和导向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公路防撞护栏,该防撞护栏强度高,稳定性强,具有优秀的缓冲能力、自恢复能力和一定的高度自适应性,能够在受到撞击时,缓冲并削弱撞击能量,为提高汽车在高速上的安全出行提供保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种吸能性能良好的公路防撞护栏,包括立柱、防阻块、护栏板和支撑板。所述立柱为2m长的20b工字钢立柱,其露出地面部分高度为0.75m,埋入地下部分为1.25m;所述防阻块为中空的菱形橡胶防阻块,靠近立柱一侧面上开设两个螺栓孔,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一垫板固定于立柱上;远离立柱一侧面上开设一个螺栓孔,通过第二螺栓和第二垫板与护栏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设于相邻两个立柱之间,支撑板两端通过第三螺栓与立柱固定连接,中部通过第四螺栓与护栏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为工字钢立柱,采用20b工字钢,且工字钢顶部上下翼缘板各开两孔,用于连接防阻块的开孔孔径为17mm,用于连接支撑板的开孔孔径为11mm。

进一步地,所述护栏板为w型的再生橡胶材质构件,缓冲性能良好。

进一步地,所述护栏板板长4320mm,板宽310mm,板厚7~8mm,每一块护栏板一侧有三个立柱和两个支撑板。

进一步地,所述护栏板在1/2板宽位置开设5个孔,位置沿长度方向分布,分别为距护栏板一端160mm处、1160mm处、2160mm处、3160mm处和4160mm处,对应的孔径分别为17mm、11mm、17mm、11mm和17mm。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为100mm宽,3mm厚的热镀锌q235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的规格为m16×80,第三螺栓和第四螺栓的规格为m10×30。

进一步地,本发明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混凝土基础中预留孔,将2m长立柱1插入后填密实的砂,并用沥青密封,立柱露出路面部分高为0.75m;

b、通过第一螺栓5将防阻块2固定与立柱1上;

c、通过第二螺栓6将护栏板3固定于防阻块2上;

d、通过第三螺栓7和第四螺栓8将支撑板4固定于立柱1和护栏板3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和优点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稳定性强,吸能效率高,由于菱形橡胶防阻块的缓冲能力及其一定的高度自适应性,当失控车辆碰撞护栏板时,护栏板受到冲击力可带动防阻块发生变形,由于菱形防阻块的中空结构,可带动护栏板向上移动,防止形成缺口导致失控车辆冲出路外,而支撑板则有效的保证了护栏板的抗冲撞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高速公路防撞护栏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高速公路防撞护栏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高速公路防撞护栏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高速公路防撞护栏支撑板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高速公路防撞护栏第一垫板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高速公路防撞护栏第二垫板立体图。

图中,1为立柱,2为防阻块,3为护栏板,4为支撑板,5为第一螺栓,6为第二螺栓,7为第三螺栓,8为第四螺栓,9为第一垫板,10为第二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

实施例: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一种高速公路防撞护栏,包括立柱1、防阻块2、护栏板3和支撑板4。所述立柱1为2m长的20b工字钢立柱,其露出地面部分高度为0.75m,埋入地下部分为1.25m;所述防阻块2为中空的菱形橡胶防阻块,可自适应提升一定的高度,缓冲能力优秀。防阻块2靠近立柱1一侧面上开设两个螺栓孔,通过第一螺栓5和第一垫板9固定于立柱1上;远离立柱1一侧面上开设一个螺栓孔,通过第二螺栓6和第二垫板10与护栏板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4设于相邻两个立柱1之间,支撑板4两端通过第三螺栓7与立柱1固定连接,中部通过第四螺栓8与护栏板3固定连接。

所述立柱1为工字钢立柱,采用20b工字钢,且工字钢顶部上下翼缘板各开两孔,用于连接防阻块2的开孔孔径为17mm,用于连接支撑板的开孔孔径为11mm,工字钢立柱保证了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所述护栏板3为w型的再生橡胶材质构件,合理利用废弃资源,使用环保,且缓冲性能良好。

所述护栏板3板长4320mm,板宽310mm,板厚7~8mm,每一块护栏板3一侧有三个立柱1和两个支撑板4。

所述护栏板3在1/2板宽位置开设5个孔,位置沿长度方向分布,分别为距护栏板3一端160mm处、1160mm处、2160mm处、3160mm处和4160mm处,对应的孔径分别为17mm、11mm、17mm、11mm和17mm。

所述支撑板4的设置使结构更加稳固,且将一部分撞击力分散到支撑板4两侧的立柱1上。

所述支撑板4为100mm宽,3mm厚的热镀锌q235钢。

所述第一螺栓5和第二螺栓6的规格为m16×80,第三螺栓7和第四螺栓8的规格为m10×30。

本发明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混凝土基础中预留孔,将2m长立柱1插入后填密实的砂,并用沥青密封,立柱露出路面部分高为0.75m;

b、通过第一螺栓5将防阻块2固定与立柱1上;

c、通过第二螺栓6将护栏板3固定于防阻块2上;

d、通过第三螺栓7和第四螺栓8将支撑板4固定于立柱1和护栏板3上。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当失控车辆撞向护栏时,防撞护栏具有充足的抗冲击能力,可对失控车辆起到良好的拦阻、缓冲作用,通过护栏板3和防阻块2有效吸收失控车辆的冲击力,且通过支撑板4有效的将撞在护栏板上的冲击力分散到支撑板4两侧的立柱1上,保证了护栏板3的抗冲击能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