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14359发布日期:2019-01-05 09:32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涉及一种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应用于单轨交通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交通体系中单轨交通和高架桥系统都没有充分利用好地面及地上空间,同一个受力框架体系中存在的单轨交通制式单一。并且悬挂式单轨交通只利用了轨道梁的下部空间,高架桥系统和跨座式单轨交通、磁浮式交通只利用了其上部空间。因此,目前的交通层次少,空间利用率低,客流、物流输送主要由公路承担,效率较低。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申请人的大量试验和经验,从充分利用立体空间、提升客物流效率的角度出发,进行理论分析,最终提出一种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

本专利所涉及到的术语定义如下:

层次:指通过将空间分层而得到结构的层次。

交通:本专利所述的交通指以单轨交通为基础,在同一个受力框架或者立柱体系上组合公路交通和铁路交通形成的交通。

单轨交通:指运行时车辆只由一根轨道梁承载和导向的轨道交通,包括悬挂式单轨交通、跨座式单轨交通、磁浮式交通。

其他交通:本专利所述的其他交通指公路交通和铁路交通。

单制式交通:本专利所述的单制式指同一个受力框架或者立柱体系中只有跨座式单轨交通、悬挂式单轨交通、磁浮式交通中的任意一种单轨交通。

多制式交通:本专利所述的多制式指同一个受力框架或者立柱体系中含有多种制式的单轨交通,或者同一个受力框架或者立柱体系中含有一种或多种单轨交通和其他交通的组合。

交通制式:本专利所述的交通制式包括单制式交通和多制式交通。

物流:指货物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运输。

客流:指旅客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运输。

物轨:专门用于物流运输的单轨交通。

客轨:专门用于客流运输的单轨交通。

悬挂式轨道梁:包括底部开口钢箱悬挂式轨道梁、混凝土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和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

磁浮式轨道梁:包括钢箱磁浮式轨道梁、混凝土磁浮轨道梁和工字钢磁浮轨道梁。

跨座式轨道梁:包括钢箱跨座式轨道梁和混凝土跨座式轨道梁。



技术实现要素:

本专利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通过将两种单轨交通组合到同一个单层框架上,或者将一种单轨交通和其他交通组合到同一个单层框架上。实现立体空间的充分利用,提升交通层次。解决目前道路客流输送能力低、立体空间利用率低以及物流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专利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包括跨座式单轨交通、悬挂式单轨交通、磁浮式交通、铁路交通、公路交通,其特征在于:单层框架将空间运输分为两个层次,形成一种或两种单轨交通组合而成的一种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或者单层框架将空间运输分为两个层次,形成一种单轨交通和其他交通组合而成的一种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

上述的一种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其特征在于:在框架盖梁的下方是第一层次的空间运输,在其上设置悬挂式单轨交通。

上述的一种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其特征在于:在框架盖梁的上方是第二层次的空间运输,在其上设置公路交通;或者在框架盖梁的上方是第二层次的空间运输,在其上设置铁路交通;或者在框架盖梁的上方是第二层次的空间运输,在其上设置跨座式单轨交通;或者在框架盖梁的上方是第二层次的空间运输,在其上设置磁浮式交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的有益效果是:

1.提升交通层次,竖向立体空间利用提升数倍

目前交通建设中,高架桥体系、地面道路等对于竖向空间的利用率较低。地面道路或者高架桥,只利用了竖向空间的一侧。在交通的发展中,地面道路的上方空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本专利通过提出一种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将框架的竖向空间分为两个层次。相比于传统高架体系一个层次的交通,本专利所提出的一种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能有效利用框架盖梁上下侧的空间,提升交通层次。同样道路面积下,单轨、公路或铁路位于同一竖向平面,如同城市高楼大厦的建设,充分利用竖向空间,可将客流、物流运输能力提升数倍。

2.提升交通运行效率,分担地面客流量

随着车辆增多,目前的道路不足以承担持续增加的交通流量。地面交通密集导致通行效率低下,道路拥挤,延长了通行时间,而道路的立体空间并未得到充分利用。

本专利通过提出一种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采用两种单轨交通的组合,或者采用一种单轨交通与其他交通组合的方式,分担地面与地下交通的客运量,提升通行效率。解决了地面客流密集拥堵、行车效率低下以及立体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

3.建设快速物流通道,增加物流效率、节约物流成本与时间

目前物流主要通过地面车辆进行运输,运输效率受到路面交通的影响,反过来也影响路面交通状况。尤其城市内随处可见的各种运送快递的物流车辆,其停放和行驶都影响正常的交通,而且物流效率也较低。

本专利通过提出一种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采用单层框架中的一个或多个层次的运输空间作为物流通道。一方面减少地面物流车辆对交通的影响,另一方面加速物流运输,节约时间与成本。

4.全寿命效益的提高与可持续发展

地面道路交通

本专利所述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同一个受力框架体系上修建了多种制式的交通,虽然建设成本较高。但是从全寿命成本效益来看,其效益高,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附图说明

图1一榀单层框架分层次作用原理示意图

图2第一层次设置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跨座式单轨交通的一跨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示意图

图3第一层次设置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公路交通的一跨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示意图

图4第一层次设置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铁路交通的一跨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示意图

图5d大样铁路轨道示意图

图6第一层次设置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磁浮式交通的一跨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示意图

图7第一层次设置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公路交通的一跨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示意图

图8第一层次设置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铁路交通的一跨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示意图

图9第一层次设置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跨座式单轨交通的一跨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示意图

图10第一层次设置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磁浮式交通的一跨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示意图

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以下实施例不难明白图中编号所示的特征,因此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作用原理说明

以下结合图1对一种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的作用原理作进一步说明。

首先结合图1对基于本专利的所述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的作用原理进行示范说明。上述的单层框架通过墩柱a上的框架盖梁b将空间分为k1层次、k2层次共两个层次。盖梁b的下方为k1层次,盖梁b的上方为k2层次。利用一个单层框架将空间分为两个层次,提高断面客流及物流量,提高了交通断面客流或物流的输送能力。

从交通制式方面来说,交通制式由原来的单一制式变为多制式的交通体系,使得交通层次增加了。其道路断面的客货输送能力为:

式中:s1是指公路交通客货输送能力;s2指铁路交通客货输送能力;s3指单轨交通客货输送能力。在同一个空间运输体系中,同时存在两种及以上的交通,提高空间利用率。

从客流方面来说,同一个单层框架的受力体系中某道路断面总的客流运输能力按照下式计算:

式中:q1为k1层次交通的客流运输能力;q2为k2层次交通的客流量。

相比于单制式交通,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形成的两个层次的多制式交通,其客流运输能力和效率提高了。

从物流方面来说,同一个单层框架的受力体系中某道路断面总物流运输能力按照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w1为k1层次交通的物流运输能力;w2为k2层次交通的物流运输能力。

相比于单制式交通,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形成的两个层次的多制式交通,其物流输送能力和效率都提高了。

以上阐述了一种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形成两个层次的多制式交通,提升交通层次、提高客流及物流输送能力所对应的作用原理与功能。以上作用原理在后面的实施例中就不再赘述。以下结合附图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作为示范进行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跨座式单轨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

拟在某城市内修建一种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在同一个单层框架的受力体系上设置悬挂式单轨交通和跨座式单轨交通。其中,第一层次即框架盖梁的下方设置悬挂式单轨交通,采用混凝土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即框架盖梁的上方设置跨座式单轨交通,采用混凝土跨座式轨道梁。将悬挂式单轨交通作为物轨使用,跨座式单轨交通作为客轨。

结合图2对基于本专利所述的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跨座式单轨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进行示范说明。所述的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跨座式单轨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包括外侧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1-1、外侧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4-1、内侧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2-1、内侧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3-1,外侧跨座式轨道梁k21-1、外侧跨座式轨道梁k24-1、内侧跨座式轨道梁k22-1、内侧跨座式轨道梁k23-1,墩柱a-1,盖梁b-1。

从交通层次方面来说,所述的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跨座式单轨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由两种制式单轨交通组合形成。一个单层框架形成两个层次的空间运输体系,第一层次即框架盖梁的下方设置悬挂式单轨交通,第二层次即盖梁上方设置跨座式单轨交通。

从结构和功能方面来说,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1-1、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4-1、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2-1、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3-1是悬挂式单轨主要的承载和导向结构,安装在墩柱体系a-1的盖梁b-1下方,设置为物轨,作为物流通道;跨座式轨道梁k21-1、跨座式轨道梁k24-1、跨座式轨道梁k22-1、跨座式轨道梁k23-1是跨座式单轨的承载和导向结构,安装在墩柱体系a-1的盖梁b-1上方,设置为客轨,作为客流通道。

从客流方面来说:同一单层框架体系中设置两种制式的单轨交通,交通层次的增加提高了交通中客流效率,高效利用空间来进行客流运输,避免地面道路拥堵状况。客流输送能力增加了单层框架体系中跨座式单轨交通所能承担的客流输送量。

从物流方面来说:设置物轨可以提高道路物流运输的效率,避免地面物流车辆的拥堵。物流输送能力增加了单层框架体系中悬挂式单轨交通所能承担的物流输送量。

根据以上分析,采用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跨座式单轨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可以充分利用道路竖向立体空间,从而分散地面客流,减少车辆密集拥堵状况;加快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减少地面物流车辆对道路交通的影响。与此同时,形成包含跨座式单轨交通和悬挂式单轨交通的多制式交通体系,加快客物流运行效率以及降低城市建设成本。

实施例2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公路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

拟在两个城市之间修建一种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在同一个单层框架的受力体系上设置悬挂式单轨交通和公路交通。其中,第一层次即框架盖梁的下方设置悬挂式单轨交通,采用底部开口的钢箱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即框架盖梁的上方设置公路交通。拟将悬挂式单轨交通的外侧轨道梁作为客轨,内侧轨道梁作为物轨使用。

结合图3对基于本专利所述的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公路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进行示范说明。所述的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公路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包括外侧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1-2、外侧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4-2、内侧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2-2、内侧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3-2,墩柱体系a-2、盖梁b-2、纵梁z2-2、公路行车道板g2-2。

从交通层次方面来说,所述的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公路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由悬挂式单轨交通和公路交通组合形成。单层框架形成两个层次的空间运输体系,第一层次即框架盖梁的下方设置悬挂式单轨交通,第二层次即盖梁上方设置公路交通。

从结构和功能方面来说,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1-2、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4-2和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2-2、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3-2是悬挂式单轨主要的承载和导向结构,设置在墩柱体系a-2的盖梁b-2下方;将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1-2、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4-2设置为客轨,将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2-2、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3-2设置为物轨,用作物流通道;盖梁上方设置纵梁z2-2,支撑公路行车道板g2-2,用于上部公路交通体系的运行。

从客流方面来说:同一单层框架体系中设置悬挂式单轨交通和公路交通,交通层次的增加提高了交通中客流效率,高效利用空间来进行客流运输,避免地面道路拥堵状况。客流输送能力增加了单层框架体系中两个层次中的公路交通、单轨交通所能承担的客流输送量。

从物流方面来说:设置物轨可以实现城市之间的物流运输效率的提高,避免地面物流车辆的拥堵。物流输送能力增加了单层框架体系中两个层次中的公路交通、单轨交通所能承担的物流输送量。

根据以上分析,采用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公路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可以充分利用竖向立体空间,从而分散地面客流,减少车辆密集拥堵状况;加快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减少地面物流车辆对道路交通的影响。与此同时,形成包含公路交通和悬挂式单轨交通的多制式交通体系,加快客物流运行效率以及降低城市建设成本。

实施例3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铁路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

拟在某城市内修建一种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在同一个单层框架的受力体系上设置悬挂式单轨交通和铁路交通。其中,第一层次即框架盖梁的下方设置悬挂式单轨交通,采用底部开口的混凝土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即框架盖梁的上方设置铁路交通。拟将悬挂式单轨交通外侧轨道梁设置为客轨,内侧轨道梁作为物轨使用。

结合图4、图5对基于本专利所述的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铁路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进行示范说明。上述的体系包括外侧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1-3、外侧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4-3、内侧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2-3、内侧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3-3、墩柱体系a-3、盖梁b-3、纵梁z2-3、铁路行车道t2-3。由于附图尺寸限制,图4中的铁路轨道不够清晰。因此,图5为铁路轨道的d大样图,d1为铁路轨道板,d2为钢轨,d3为承台。以下含有铁路轨道的实施例附图不再赘述。

从交通层次方面来说,所述的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铁路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由悬挂式单轨交通和铁路交通组合形成。单层框架形成两个层次的空间运输体系,第一层次即框架盖梁的下方设置悬挂式单轨交通,第二层次即盖梁上方设置铁路交通。

从结构和功能方面来说,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1-3、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4-3和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2-3、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3-3是悬挂式单轨主要的承载和导向结构,设置在墩柱体系a-3的盖梁b-3下方;将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1-3、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4-3设置为客轨,作为客流通道,将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2-3、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3-3设置为物轨,作为物流通道;盖梁上方设置纵梁z2-3,支撑铁路行车道t2-3,用于上部铁路交通体系的运行。

从客流方面来说:同一单层框架体系中设置单轨交通和铁路交通两种制式的交通,交通层次的增加提高了交通中客流效率,高效利用空间来进行客流运输,避免地面道路拥堵状况。客流输送能力增加了单层框架体系中两个层次中的铁路交通、单轨交通所能承担的客流输送量。

从物流方面来说:设置物轨可以实现物流运输效率的提高,避免地面物流车辆的拥堵。物流输送能力增加了单层框架体系中两个层次中的铁路交通、单轨交通所能承担的物流输送量。

根据以上分析,采用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铁路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可以充分利用竖向立体空间,从而分散地面客流,减少车辆密集拥堵状况;加快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减少地面物流车辆对道路交通的影响。与此同时,形成包含铁路交通和悬挂式单轨交通的多制式交通体系,加快客物流运行效率以及降低建设成本。

实施例4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磁浮式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

拟在两个城市之间修建一种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在同一个单层框架的受力体系上设置悬挂式单轨交通和磁浮式交通。其中,第一层次即框架盖梁的下方设置悬挂式单轨交通,采用底部开口的混凝土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即框架盖梁的上方设置磁浮式交通,采用工字钢磁浮式轨道梁。拟将悬挂式单轨交通设置为物轨,磁浮式交通设置为客轨。

结合图6对基于本专利所述的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磁浮式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进行示范说明。所述的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磁浮式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包括外侧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1-4、外侧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4-4、内侧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2-4、内侧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3-4、外侧磁浮轨道梁c21-4、外侧磁浮轨道梁c24-4、内侧磁浮轨道梁c22-4、内侧磁浮轨道梁c23-4,以及墩柱体系a-4、盖梁b-4。

从交通层次方面来说,所述的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磁浮式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由磁浮式交通和悬挂式单轨交通组合形成。单层框架形成两个层次的空间运输体系,第一层次即框架盖梁的下方设置悬挂式单轨交通,第二层次即盖梁上方设置磁浮式交通。

从结构和功能方面来说,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1-4、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4-4、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2-4、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xd13-4是悬挂式单轨主要的承载和导向结构,设置在墩柱体系a-4的盖梁b-4下方,设置为物轨,作为物流通道;磁浮式轨道梁c21-4、磁浮式轨道梁c22-4、磁浮式轨道梁c23-4、磁浮式轨道梁c24-4是磁浮式单轨主要的承载和导向结构,安装在墩柱体系a-4的盖梁b-4上方,设置为客轨,作为客流通道。

从客流方面来说:同一单层框架体系中设置两种制式的单轨交通,交通层次的增加提高了交通中客流效率,高效利用空间来进行客流运输,避免地面道路拥堵状况。客流输送能力增加了单层框架体系中磁浮式交通所能承担的客流输送量。

从物流方面来说:设置物轨可以实现城市之间的物流运输效率的提高,避免地面物流车辆的拥堵。物流输送能力增加了单层框架体系中两个层次中悬挂式单轨交通所能承担的物流输送量。

根据以上分析,采用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底部开口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磁浮式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可以充分利用竖向立体空间,从而分散地面客流,减少车辆密集拥堵状况;加快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减少地面物流车辆对道路交通的影响。与此同时,形成包含磁浮式交通和悬挂式单轨交通的多制式交通体系,加快客物流运行效率以及降低建设成本。

实施例5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公路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

拟在某城市内修建一种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在同一个单层框架的受力体系上设置悬挂式单轨交通和公路交通。其中,第一层次即框架盖梁的下方设置悬挂式单轨交通,采用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即框架盖梁的上方设置公路交通。拟将悬挂式单轨交通的外侧轨道设置为客轨,内侧轨道设置为物轨。

结合图7对基于本专利所述的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公路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进行示范说明。所述的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公路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包括道路外侧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xg11-5、外侧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xg14-5和内侧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xg12-5、内侧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xg13-5,墩柱体系a-5、盖梁b-5、纵梁z2-5、公路行车道板g2-5。

从交通层次方面来说,所述的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公路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由悬挂式单轨交通和公路交通组合形成。单层框架形成两个层次的空间运输体系,第一层次即框架盖梁的下方设置悬挂式单轨交通,第二层次即盖梁上方设置公路交通。

从结构和功能方面来说,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xg11-5、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xg14-5和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xg12-5、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xg13-5是悬挂式单轨主要的承载和导向结构,安装在墩柱体系a-5的盖梁b-5下方;外侧轨道梁xg11-5、外侧轨道梁xg14-5设为客轨,作为客流通道,内侧轨道梁xg12-5和内侧轨道梁xg13-5设为物轨,作为物流通道;盖梁上方设置纵梁z2-5,支撑公路行车道板g2-5,用于上部公路交通体系的运行。

从客流方面来说:同一单层框架体系中设置悬挂式单轨交通和公路,交通层次的增加提高了交通中客流效率,高效利用空间来进行客流运输,避免地面道路拥堵状况。客流输送能力增加了单层框架体系中两个层次中的公路交通、单轨交通所能承担的客流输送量。

从物流方面来说:设置物轨可以实现道路物流运输效率的提高,避免地面物流车辆的拥堵。物流输送能力增加了单层框架体系中两个层次中的公路交通、单轨交通所能承担的物流输送量。

根据以上分析,采用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公路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可以充分利用竖向立体空间,从而分散地面客流,减少车辆密集拥堵状况;加快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减少地面物流车辆对道路交通的影响。与此同时,形成包含公路交通和悬挂式单轨交通的多制式交通体系,加快客物流运行效率以及降低建设成本。

实施例6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铁路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

拟在某城市内修建一种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在同一个单层框架的受力体系上设置悬挂式单轨交通和铁路交通。其中,第一层次即框架盖梁的下方设置悬挂式单轨交通,采用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即框架盖梁的上方设置铁路交通。拟将悬挂式单轨交通外侧轨道梁设置为客轨,内侧轨道梁作为物轨使用。

结合图8对基于本专利所述的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铁路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进行示范说明。上述的体系包括外侧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xg11-6、外侧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xg14-6、内侧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xg12-6、内侧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xg13-6、墩柱体系a-6、盖梁b-6、纵梁z2-6、铁路行车道t2-6。

从交通层次方面来说,所述的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铁路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由悬挂式单轨交通和铁路交通组合形成。单层框架形成两个层次的空间运输体系,第一层次即框架盖梁的下方设置悬挂式单轨交通,第二层次即盖梁上方设置铁路交通。

从结构和功能方面来说,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xg11-6、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xg14-6、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xg12-6和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xg13-6是悬挂式单轨主要的承载和导向结构,安装在墩柱体系a-6的盖梁b-6下方;外侧轨道梁xg11-6和外侧轨道梁xg14-6设为客轨,作为客流通道,内侧轨道梁xg12-6和内侧轨道梁xg13-6设为物轨,作为物流通道;盖梁上方设置纵梁z2-6,支撑铁路行车道t2-6,用于上部铁路交通体系的运行。

从客流方面来说:同一单层框架体系中设置悬挂式单轨交通和铁路交通,交通层次的增加提高了交通中客流效率,高效利用空间来进行客流运输,避免地面道路拥堵状况。客流输送能力增加了单层框架体系中两个层次中的铁路交通、单轨交通所能承担的客流输送量。

从物流方面来说:设置物轨可以实现道路物流运输效率的提高,避免地面物流车辆的拥堵。物流输送能力增加了单层框架体系中两个层次中的铁路交通、单轨交通所能承担的物流输送量。

根据以上分析,采用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铁路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可以充分利用竖向立体空间,从而分散地面客流,减少车辆密集拥堵状况;加快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减少地面物流车辆对道路交通的影响。与此同时,形成包含铁路交通和悬挂式单轨交通的多制式交通体系,加快客物流运行效率以及降低城市建设成本。

实施例7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跨座式单轨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

拟在两个城市之间建一种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在同一个单层框架的受力体系上设置悬挂式单轨交通和跨座式单轨交通。其中,第一层次即框架盖梁的下方设置悬挂式单轨交通,采用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即框架盖梁的上方设置跨座式单轨交通,采用混凝土跨座式轨道梁。将悬挂式单轨交通作为物轨使用,跨座式单轨交通作为客轨。

结合图9对基于本专利所述的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跨座式单轨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进行示范说明。所述的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跨座式单轨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包括外侧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xg11-7、外侧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xg14-7、内侧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xg12-7、内侧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xg13-7,外侧跨座式轨道梁k21-7、外侧跨座式轨道梁k24-7、内侧跨座式轨道梁k22-7、内侧跨座式轨道梁k23-7,墩柱体系a-7,盖梁b-7。

从交通层次方面来说,所述的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跨座式单轨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由两种制式单轨交通组合形成。单层框架形成两个层次的空间运输体系,第一层次即框架盖梁的下方设置悬挂式单轨交通,第二层次即盖梁上方设置跨座式单轨交通。

从结构和功能方面来说,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xg11-7、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xg14-7、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xg12-7、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xg13-7是悬挂式单轨主要的承载和导向结构,安装在墩柱体系a-7的盖梁b-7下方,设置为物轨,作为物流通道;跨座式轨道梁k21-7、跨座式轨道梁k24-7、跨座式轨道梁k22-7、跨座式轨道梁k23-7是跨座式单轨主要的承载和导向结构,安装在墩柱体系a-7的盖梁b-7上方,设为客轨,作为客流通道。

从客流方面来说:同一单层框架体系中设置两种制式的单轨交通,交通层次的增加提高了交通中客流效率,高效利用空间来进行客流运输,避免地面道路拥堵状况。客流输送能力增加了单层框架体系中两个层次中的跨座式单轨交通所能承担的客流输送量。

从物流方面来说:设置物轨可以实现城市之间的物流运输效率的提高,避免地面物流车辆的拥堵。物流输送能力增加了单层框架体系中两个层次中的悬挂式单轨交通所能承担的物流输送量。

根据以上分析,采用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跨座式单轨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可以充分利用竖向立体空间,从而分散地面客流,减少车辆密集拥堵状况;加快城市之间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减少地面物流车辆对道路交通的影响。与此同时,形成包含跨座式单轨交通和悬挂式单轨交通的多制式交通体系,加快客物流运行效率以及降低建设成本。

实施例8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磁浮式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

拟在某城市内修建一种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在同一个单层框架的受力体系上设置悬挂式单轨交通和磁浮式交通。其中,第一层次即框架盖梁的下方设置悬挂式单轨交通,采用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即框架盖梁的上方设置磁浮式交通,采用工字钢磁浮式轨道梁。拟将悬挂式单轨交通设置为物轨,磁浮式交通设置为客轨。

结合图10对基于本专利所述的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磁浮式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进行示范说明。所述的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磁浮式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包括外侧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xg11-8、外侧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xg14-8、内侧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xg12-8、内侧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xg13-8、外侧磁浮轨道梁c21-8、外侧磁浮轨道梁c24-8、内侧磁浮轨道梁c22-8、内侧磁浮轨道梁c23-8,以及墩柱体系a-8、盖梁b-8。

从交通层次方面来说,所述的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磁浮式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由磁浮式交通和悬挂式单轨交通组合形成。单层框架形成两个层次的空间运输体系,第一层次即框架盖梁的下方设置悬挂式单轨交通,第二层次即盖梁上方设置磁浮式交通。

从结构和功能方面来说,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xg11-8、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xg14-8、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xg12-8、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xg13-8是悬挂式单轨主要的承载和导向结构,安装在墩柱体系a-8的盖梁b-8下方,设置为物轨,作为物流通道;磁浮式轨道梁c21-8、磁浮式轨道梁c22-8、磁浮式轨道梁c23-8、磁浮式轨道梁c24-8是磁浮式单轨主要的承载和导向结构,安装在墩柱体系a-8的盖梁b-8上方,设置为客轨,作为客流通道。

从客流方面来说:同一单层框架体系中设置两种制式的单轨交通,交通层次的增加提高了道路交通中客流效率,高效利用空间来进行客流运输,避免地面道路拥堵状况。客流输送能力增加了单层框架体系中两个层次中的磁浮式交通所能承担的客流输送量。

从物流方面来说:设置物轨可以实现道路的物流运输效率的提高,避免地面物流车辆的拥堵。物流输送能力增加了单层框架体系中两个层次空间运输中的悬挂式单轨交通所能承担的物流输送量。

根据以上分析,采用一种第一层次设置工字钢悬挂式轨道梁、第二层次设置磁浮式交通的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可以充分利用竖向立体空间,从而分散地面客流,减少车辆密集拥堵状况;加快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减少地面物流车辆对道路交通的影响。与此同时,形成包含磁浮式交通和悬挂式单轨交通的多制式交通体系,加快客物流运行效率以及降低城市建设成本。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说明,只用于解释权利,不限定权利。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的具体实施例,并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的范围。以上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基于单轨交通的单层框架空间运输体系可以修建于城市之内的街道上,或者修建在城市之间的公路上,或者修建于田野中,不限定其使用地点。以上实施例所述的磁浮式交通、悬挂式单轨交通、跨座式单轨交通均可以作为物轨或者作为客轨使用,不限定其使用范围。以上实施例所述的跨座式单轨交通、悬挂式单轨交通、磁浮式交通中的轨道梁,不限定其形式与材质。凡是在本专利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