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路建施工的临时铺设应急道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20955发布日期:2019-03-15 23:47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基于路建施工的临时铺设应急道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临时施工设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基于路建施工的临时铺设应急道路。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中,往往地面道路被破坏,路面凹凸不平并存在许多坑洞,行人在其表面行走极易摔倒,因此存在安全隐患,并且由于路面开挖,对原有排水结构造成破坏,遇到连续雨天,施工路面容易积存大量雨水,无法排除,也给施工作业带来不便。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场地和施工工况的限制,临时道路充分发挥着“临时”的特性,也代表着巨大的浪费。很多工地采用配筋混凝土浇筑临时道路以满足重车运行的荷载,但耗费巨大,且需跟随施工工况不停地施做、改变、拆除,效果不佳,很容易损坏,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基于路建施工的临时铺设应急道路,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

整体稳定性和抗压能力较弱,在道路铺设的过程中,第一,由于地面凹凸不平容易使临时道路主体产生晃动,第二,如中间部位凹陷使道路主体的中间部位的支撑柱处于悬空状态,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体的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适应能力较弱,现有的临时道路结构均为直线铺设,不能因适应地形条件,实现在弯曲铺设;更换清理较为麻烦,雨天使用时临时道路主体容易粘附泥土,产生打滑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基于路建施工的临时铺设应急道路,以解决现有的整体稳定性和抗压能力较弱,适应能力较弱和更换清理较为麻烦的问题。

本发明基于路建施工的临时铺设应急道路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基于路建施工的临时铺设应急道路,包括矩形板、圆形孔、矩形槽、矩形孔a、转动连接公件、转动连接母件、圆柱铁、方形管、螺柱、铁质圆球、矩形铁、盖板、矩形板、矩形孔b、梯形铁、梯形凸起a和扇形板;所述矩形板顶端面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六个所述矩形孔且所述矩形板底端面位于所述矩形孔位置也呈矩形阵列状焊接有六个所述圆柱铁;所述矩形板顶端面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三个所述矩形槽,且所述矩形板顶端面位于三个所述矩形槽位置处也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三个所述矩形孔a;所述盖板由所述矩形板、矩形孔b、梯形铁和所述梯形凸起a组成;所述矩形板顶端面开设有一个所述矩形孔b;六个所述圆柱铁顶端面均开设有螺纹,且六个所述圆柱铁上均螺纹连接有一个所述螺柱;六个所述圆柱铁底端面均焊接有一根所述方形管;六根所述方形管内均焊接有一块所述矩形铁。

进一步的,所述矩形板左端面焊接有所述转动连接公件,且所述矩形板右端面焊接有所述转动连接母件。

进一步的,所述矩形孔a上方所述矩形槽内均放置有一个所述盖板,且所述盖板的厚度与所述矩形槽深度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矩形孔b内壁前端面和内壁后端面之间呈矩形阵列状焊接有五根所述梯形铁,且相邻两根所述梯形铁之间形成正梯形漏槽如图所示。

进一步的,所述梯形铁顶端面呈矩形阵列状焊接有若干个所述梯形凸起a。

进一步的,所述矩形铁顶端面开设有螺纹,且该螺纹与所述螺柱螺纹相匹配。

进一步的,六根所述螺柱底端面焊接有一个所述铁质圆球。

进一步的,所述螺柱的高度加所述圆球的直径小于所述矩形板,圆柱铁和所述方形管的高度之和。

进一步的,所述矩形板右侧通过所述转动连接母件转动连接有一个所述扇形板,且所述扇形板的角度为3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扇形板的设置,如若铺设的道路因地形条件影响需要进行弯曲铺设时,可根据弯曲角度选择相应数量的扇形板进行转动连接。

2.本发明通过矩形板、圆形孔圆柱铁、方形管、矩形铁、螺柱和铁质圆球的配合设置,第一,通过转动螺柱使螺柱底端面焊接的铁质圆球与地面接触,可防止因地面凹凸不平导致本装置出现左右晃动,第二,通过螺柱和铁质圆球的支撑可增强本装置的承受能力,防止本装置在地面凹陷处悬空,导致承受能力减弱,从而产生弯曲变形,第三,通过矩形铁的设置,可起到限位和稳固作用,防止螺柱在转动支撑的过程中出现左右晃动,增强了螺柱的支撑稳固性,第四,因螺柱的高加圆球的直径小于矩形板,圆柱铁和方形管的高度之和,故螺柱的原始状态不影响车辆通行。

3.本发明通过盖板的设置,一方面通过多个盖板的设置,在拆卸清理泥土以及更换时,更为方便,另一方面相邻两根梯形铁之间形成正梯形漏槽(如图7所示),故可防止在雨天因盖板上泥土堆积产生车辆行驶打滑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矩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盖板的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盖板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矩形板与扇形板连接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矩形板,101-圆形孔,102-矩形槽,103-矩形孔a,2-转动连接公件,3-转动连接母件,4-圆柱铁,5-方形管,6-螺柱,601-铁质圆球,7-矩形铁,8-盖板,801-矩形板,802-矩形孔b,803-梯形铁,804-梯形凸起a,9-扇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本发明提供基于路建施工的临时铺设应急道路,包括有:矩形板1、圆形孔101、矩形槽102、矩形孔a103、转动连接公件2、转动连接母件3、圆柱铁4、方形管5、螺柱6、铁质圆球601、矩形铁7、盖板8、矩形板801、矩形孔b802、梯形铁803、梯形凸起a804和扇形板9;矩形板1顶端面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六个矩形孔101且矩形板1底端面位于矩形孔101位置也呈矩形阵列状焊接有六个圆柱铁4;矩形板1顶端面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三个矩形槽102,且矩形板1顶端面位于三个矩形槽102位置处也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三个矩形孔a103;盖板8由矩形板801、矩形孔b802、梯形铁803和梯形凸起a804组成;矩形板801顶端面开设有一个矩形孔b802;六个圆柱铁4顶端面均开设有螺纹,且六个圆柱铁4上均螺纹连接有一个螺柱6;六个圆柱铁4底端面均焊接有一根方形管5;六根方形管5内均焊接有一块矩形铁7。

其中,矩形板1左端面焊接有转动连接公件2,且矩形板1右端面焊接有转动连接母件3,故本装置可进行相互转动连接。

其中,矩形孔a103上方矩形槽102内均放置有一个盖板8,且盖板8的厚度与矩形槽102深度相等,故在不影响通行的同时可方便将盖板8进行拆卸维护清洁。

其中,矩形孔b802内壁前端面和内壁后端面之间呈矩形阵列状焊接有五根梯形铁803,且相邻两根梯形铁803之间形成正梯形漏槽如图7所示,故可防止在雨天因盖板8上泥土堆积产生车辆行驶打滑现象。

其中,梯形铁803顶端面呈矩形阵列状焊接有若干个梯形凸起a804,故可增强摩擦阻力。

其中,矩形铁7顶端面开设有螺纹,且该螺纹与螺柱6螺纹相匹配,故当螺柱6也转动连接于矩形铁7上的螺纹时,可起到限位和稳固作用。

其中,六根螺柱6底端面焊接有一个铁质圆球601,故在转动螺柱6进行支撑时,可减小摩擦阻力。

其中,螺柱6的高度加圆球601的直径小于矩形板1,圆柱铁4和方形管5的高度之和,故螺柱6的原始状态不影响车辆通行。

其中,矩形板1右侧通过转动连接母件3转动连接有一个扇形板9,且扇形板9的角度为30度,可通过多块扇形板9的转动连接可实现弯曲铺设。

使用时:

使用前的铺设,首先根据所需铺设的距离,选择相应本装置的数量,而后进行连接,其方法是:使用圆柱形连接杆穿过多个本装置上焊接的转动连接公件2和转动连接母件3进行转动连接,此时如若铺设的道路因地形条件影响需要进行弯曲铺设时,可根据弯曲角度选择相应数量的扇形板9进行转动连接;转动连接结束后,在矩形板1上开设的矩形槽102内放置盖板8,盖板8放置完毕后,此时因地面凹凸不平,可转动螺柱6使螺柱6底端面焊接的铁质圆球601与地面接触,一方面可防止因地面凹凸不平导致本装置出现左右晃动,另一方面通过螺柱6和铁质圆球601的支撑可增强本装置的承受能力,防止本装置在地面凹陷处悬空,导致承受能力减弱,从而产生弯曲变形;

在雨天使用时,由于雨天泥土比较潮湿,故粘附有泥土的车轮在经过本装置时,泥土可通过盖板8进行掉落,因相邻两根梯形铁803之间形成正梯形漏槽(如图7所示),故可防止堵塞漏槽;通过梯形凸起a804的设置,可进一步增强本装置的防滑能力。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