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地面快速渗透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5794发布日期:2019-03-02 02:01阅读:6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绵城市地面快速渗透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绵城市地面构造,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城市地面快速渗透构造,属 于建筑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脚步的加快,城市的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破坏,“逢雨必涝” 成为了我国城市重大灾害之一。由于城市中存在大量的硬质路面,比如说柏油路、水泥路。 再加上许多地区城市管网系统的不健全等原因,使得其在抵抗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时束手 无策,从而导致大量城市出现大面积内涝的现象。因此,2014年10月,住建部发布了《海 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标志着我国海绵城市迈出了 坚实的一步。所谓的的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 面具有良好的弹性。简单的来说就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 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的建立一来加强了山水林田湖等生态系 统,有效地提升了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其次,减轻了排水管网的压力,提高了城市综合防 涝、排水的能力,同时改善了城市水环境的质量;并且解决了城市的缺水问题,推进了节 水型城市以及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城市管网的整体改造成本较高,并且施工难度较大。尽 管我国许多城市地下管网的设计要求不高、排水设施滞后等因素导致了城市内涝问题,但 是受制于城市管网布局的复杂性、投入资金较大,且短时间内难以使问题得到改善。因此 对于全城的管网改造的费效比不高。因此,如何低成本的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是建筑领域 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城市管网布局的复杂性、投入资金较大,且 短时间内难以使问题得到改善。因此对于全城的管网改造的费效比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海 绵城市地面快速渗透构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地面快速渗透构造,包括透水性混凝土、碎石层、管道、 城市窨井、混凝土地面、基层、定位杆放置槽、定位杆、排水管、管口、窨井盖、粗格栅、 收集抽屉、细格栅和拉手,所述基层的顶部设有所述碎石层,所述碎石层的顶部设有所述透 水性混凝土,所述碎石层的内部设有所述定位杆放置槽,所述定位杆贯穿所述透水性混凝土 进入到所述定位杆放置槽的内部,所述定位杆放置槽的一侧还设有所述管道,所述管道通过 所述排水管连接所述城市窨井,所述城市窨井的表面设有所述窨井盖,所述窨井盖的表面所 述粗格栅,所述窨井盖的内部还设有所述收集抽屉,所述收集抽屉的底端表面设有所述细格 栅,所述收集抽屉的侧面还设有所述拉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透水性混凝土的表面还设有所述混凝土地 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透水性混凝土厚度为22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碎石层采用25cm厚6%级配稳定的碎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管道采用土工布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管道与所述排水管采用所述管口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海绵城市地面快速渗透构造首先通过计算对地面 基层以上的面层厚度进行计算,并使其达到设计标准。同时在透水混凝土面层下选取渗透系 数较大的级配碎石进行铺设,并浇筑透水混凝土,增强雨水的渗透能力。另外,对于管道的 管径,应当根据渗水量计算管径,并使其达到城市的排水要求。同时管道采用土工布进行制 作,既有强度又有渗透性,使得地上雨水能够直接渗透到排水管中,最终全部汇总到窨井中。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 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管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窨井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透水性混凝土;2、碎石层;3、管道;4、城市窨井;5、混凝土地面;6、基 层;7、定位杆放置槽;8、定位杆;9、排水管;10、管口;11、窨井盖;12、粗格栅;13、 收集抽屉;14、细格栅;15、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 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绵城市地面快速渗透构造,包括透水性混凝土1、 碎石层2、管道3、城市窨井4、混凝土地面5、基层6、定位杆放置槽7、定位杆8、排水管 9、管口10、窨井盖11、粗格栅12、收集抽屉13、细格栅14和拉手15,基层6的顶部设有 碎石层2,碎石层2的顶部设有透水性混凝土1,碎石层2的内部设有定位杆放置槽7,定位 杆8贯穿透水性混凝土1进入到定位杆放置槽7的内部,定位杆放置槽7的一侧还设有管道 3,管道3通过排水管9连接城市窨井4,城市窨井4的表面设有窨井盖11,窨井盖11的表 面粗格栅12,窨井盖11的内部还设有收集抽屉13,收集抽屉13的底端表面设有细格栅14, 收集抽屉13的侧面还设有拉手15。

透水性混凝土1的表面还设有混凝土地面5,透水性混凝土1厚度为22cm,碎石层2采 用25cm厚6%级配稳定的碎石,管道3采用土工布制成,管道3与排水管9采用管口10固定 连接。

该装置是一种海绵城市地面快速渗透构造,当需要用该构造时,对原有的混凝土地面面 层进行开凿,一直凿到路面的基层,对管道3进行放样定位,确定管道3的位置标高,并将 土工布制作的排水管道3铺设好,并将不同排水管连接到城市窨井4,以便雨水能够快速的 进入城市管网,如图2所示,对路面的基层采用25cm厚6%级配稳定的碎石铺设而成的碎石 层2,碎石层2上方、路面的面层采用22cm厚的透水性混凝土1进行铺设。

该种海绵城市地面快速渗透构造使用材料为碎石、透水混凝土、砂浆、土工布,均为为 工程中普遍采用材料,采购方便;不需要大规模的专业机械设备,施工方法简单,便于操作; 施工成本较低,造价低廉。较传统的地基处理方法,本方法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低廉;可有 效的解决城市出现内涝的问题,经过本方法处理后,可有效地使得城市雨水顺利的流入城市 管网中,不至于出现大面积的内涝问题;施工及使用阶段维修方便简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 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 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