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警示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7643发布日期:2018-12-28 19:54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撞警示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交通领域,具体涉及对行人车辆进行警示的警示柱。



背景技术:

警示柱作为道路交通警示安全信息、隔离行人车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的警示柱整体是固定在一起的,并通过底座固定在地面上,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无法扳动,难免会有车辆撞上警示柱,警示柱毫无缓冲,就很容易使得警示柱被撞破,甚至撞断,造成报废,大大减小使用寿命;而且车辆撞到警示柱后,容易造成车辆外壳破损,造成维修费用。同时现有的警示柱,柱体与底座通过螺钉或其他方式固定连接,这样柱体安装在底座或从底座上拆卸下来,都不方便,需要较长时间,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缓冲撞击力度的警示柱。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防撞警示柱,包括有柱体、连接在柱体下端的连接盘以及与连接盘拆卸连接的底座,还包括有使连接盘与底座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机构;

所述柱体为中空,柱体外侧壁中部设有一圈环形凹槽,柱体的上端设有提把,柱体的下端设有口部,柱体内靠近口部还横向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一圈反光圈;

所述连接盘包括有连接柱和与连接柱连接的外翻边,所述外翻边处于连接柱与柱体之间,所述连接柱设有贯穿其上下两端的通孔,所述通孔远离柱体的一端对称设有两个安装口,安装口内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通过弹性部件连接;

所述底座从远离连接盘的一端到与连接盘连接的一端直径逐渐变小,所述底座上部设有容纳连接柱的容纳槽。

通过以上技术特征,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1、当车辆撞到柱体时,柱体在弹性部件的作用下,与传统的警示柱相比,本柱体会向前倾斜,起到缓冲作用,使柱体不容易被撞破或撞断,增加了警示柱的使用寿命。

2、连接盘与底座通过连接机构进行拆卸连接,这样柱体安装在底座或从底座上拆卸下来,比较方便,不需要多少时间,提高效率。

3、在环形凹槽内设置了反光圈,这样可以引起车辆、行人的注意,而且反光圈在环形凹槽内,使得反光圈不易从柱体上滑落到柱体根部,甚至反光圈都不需要用胶水与环形凹槽粘接,减少胶水的使用量,减少成本。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口部边缘至柱体边缘设有多个定位槽,所述多个定位槽沿柱体下端周向均匀分;所述连接柱靠近柱体的一端设有与定位槽匹配的多个定位凸条,所述定位凸条沿柱体周向均匀分布。

通过以上技术特征,达到以下技术效果:定位槽与定位凸条配合,使得柱体在连接盘上不易转动,增强柱体在连接盘上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或橡皮筋,其一端与第一连杆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连接。

通过以上技术特征,达到以下技术效果:弹簧或橡皮筋结构比较简单,且成本低廉,适合用作缓冲的弹性部件。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橡皮筋设置多圈缠绕在第一连个和第二连杆上。通过以上技术特征,达到以下技术效果:这样不需要单根橡皮筋的拉伸力非常大,当缠绕多圈后,综合拉伸力就会成倍增加,一方面可以增强缓冲时提供的缓冲力,另一方面也能满足柱体被撞斜后提供的复位力。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有对称设置在容纳槽底部的两个连接凸台、设在连接柱上远离外翻边的一端的两个连接槽和与连接槽连接的连接边;所两个连接凸台相对的壁上分别设有连接边通过的连接口;所述两个连接槽沿连接柱侧壁均匀分布。

通过以上技术特征,达到以下技术效果:只需要旋转柱体,连接片转入连接口内,柱体和连接盘就能固定在底座上了;再反向旋转柱体,柱体和连接盘就能与底座分离。与传统采用螺钉连接的相比,安装拆卸都更方便,更省事,大大增加了安装拆卸的效率。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连接柱上在相邻的两个定位凸条之间的部位设有省料槽。通过以上技术特征,达到以下技术效果:省料槽一方面可以节省材料的使用;另一方面,当夏天警示柱被暴晒的时候,省料槽扩大了连接盘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散热,防止连接盘温度过高,影响连接盘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外翻边内壁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还与连接柱侧壁连接,所述加强筋与底盘直径最小的一端抵触连接。通过以上技术特征,达到以下技术效果:设置了加强筋,可以提高连接柱与翻边的连接强度,加强筋又与底座上端抵触连接,使得当柱体被撞后,连接盘不易被破坏。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连接边远离翻边的一端设有通气槽,所述通气槽内设有贯穿连接边的通气孔。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容纳槽边上还设有与容纳槽相通的多个散热槽,所述多个散热槽沿容纳槽周向均匀排列。

通过技上述术特征,达到以下技术效果:连接槽、通气槽、通气孔、容纳槽和散热槽五者相通,一方面,当这些槽内积水后,水分容易挥发,防止被水长期浸泡,而腐蚀,影响寿命;另一方面还可以进行散热防止温度过高。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底座远离容纳槽的一端设有两个对称的旋转槽,所述旋转槽通过连接口与容纳槽相通。通过以上技术特征,达到以下技术效果:旋转槽可以使连接边在其内旋转,而且这样设计使得旋转槽、连接口、连接槽、通气槽、通气孔、容纳槽和散热槽相通,雨天可以排除雨水,使得底座和连接盘不会被雨水浸泡而腐蚀。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有益效果是:1、当车辆撞到柱体时,柱体在弹性部件的作用下,与传统的警示柱相比,本柱体会向前倾斜,起到缓冲作用,使柱体不容易被撞破或撞断,增加了警示柱的使用寿命。

2、连接盘与底座通过连接机构进行拆卸连接,只需要旋转柱体,连接片转入连接口内,柱体和连接盘就能固定在底座上了;再反向旋转柱体,柱体和连接盘就能与底座分离。与传统采用螺钉连接的相比,安装拆卸都更方便,更省事,大大增加了安装拆卸的效率。

3、在环形凹槽内设置了反光圈,这样可以引起车辆、行人的注意,而且反光圈在环形凹槽内,使得反光圈不易从柱体上滑落到柱体根部,甚至反光圈都不需要用胶水与环形凹槽粘接,减少胶水的使用量,减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柱体的机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盘正立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盘倒置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底座正立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底座倒置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盘与底座连接的剖视图。

1、柱体;11、环形凹槽;12、提把;13、口部;14、定位槽;15、第一连杆;2、连接盘;21、连接柱;211、通孔;212、定位凸条;213、省料槽;214、支撑块;215、连接槽;216、安装口;217;连接边;2171、通气槽;2172、通气孔;22、外翻边;221、加强筋;23、第二连杆;3、底座;31、容纳槽;311、散热槽;32、连接凸台;321、连接口;33、螺头槽;331、螺杆孔;34、旋转槽;35、缓冲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1至图8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为一种防撞警示柱,包括有柱体1、连接在柱体1下端的连接盘2以及与连接盘2拆卸连接的底座3,还包括有使连接盘2与底座3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机构。

所述柱体1为中空,中空可以增强柱体1的抗撞能力,不易被撞断,柱体1外侧壁中部设有一圈环形凹槽11,柱体1的上端设有提把12,柱体1的下端设有口部13,柱体1内靠近口部13还横向设有第一连杆15,第一连杆的两端与柱体内壁固定连接,因为口部边缘至主体边缘的部分对第一连杆有限位作用,所以第一连杆的两端也可以不用与柱体内壁固定连接,只要第一连杆的长度大于口部最大口径即可;所述环形凹槽11内设有一圈反光圈,可以不用胶水,反光圈就能被限制在环形凹槽11内,减少成本。

所述连接盘2包括有连接柱21和与连接柱21连接的外翻边22,所述外翻边22处于连接柱21与柱体之间,所述连接柱21设有贯穿其上下两端的通孔211,所述通孔211远离柱体1的一端对称设有两个安装口216,安装口216内设有第二连杆23;所述第一连杆15和第二连杆23通过弹性部件连接,在弹性部件的作用下柱体被撞后可以倾斜,达到缓冲的作用,不容易被撞断,增强使用寿命,被撞倾斜后,在弹性部件的作用下还可以自动复位。

所述底座3从远离连接盘的一端到与连接盘连接的一端直径逐渐变小,所述底座3上部设有容纳连接柱21的容纳槽31。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有对称设置在容纳槽31底部的两个连接凸台32、设在连接柱21上远离外翻边22一端的两个连接槽215和与连接槽215连接的连接边217;所两个连接凸台32相对的壁上分别设有连接边217通过的连接口321;所述两个连接槽215沿连接柱21侧壁均匀分布。

所述口部13边缘至柱体1边缘设有多个定位槽14,所述多个定位槽14沿柱体1下端周向均匀分;所述连接柱21靠近柱体1的一端设有与定位槽14匹配的多个定位凸条212,所述定位凸条212沿柱体1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或橡皮筋,其一端与第一连杆15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23连接。

如果采用橡皮筋,橡皮筋可以多圈缠绕在第一连个和第二连杆23上,这样单根橡皮圈的弹力虽然不强,但多圈后,弹力就变得非常,满足柱体1所需要的缓冲力和复位力。

所述连接柱21上在相邻的两个定位凸条212之间的部位设有省料槽213。相邻省料槽213之间为支撑块213,支撑块214对定位凸条213起到支撑作用,使定位凸条213不易弯折。

所述外翻边22内壁连接有加强筋221,所述加强筋221还与连接柱21侧壁连接,所述加强筋221与底盘直径最小的一端抵触连接。

所述连接边217远离翻边的一端设有通气槽2171,所述通气槽2171内设有贯穿连接边217的通气孔2172。

所述容纳槽31边上还设有与容纳槽31相通的多个散热槽311,所述多个散热槽311沿容纳槽31周向均匀排列。

所述底座3远离容纳槽31的一端设有两个对称的旋转槽34,所述旋转槽34通过连接口321与容纳槽31相通。

所述底盘直径最大端设有缓冲槽35,类似空心柱原理,抵抗力增强,不容易破坏,同时也节省底盘所需的材料。

所述底盘侧边沿周向均匀设有至少三个螺头槽33,螺头槽33底壁设有贯穿底盘的螺杆孔331,这样可以通过螺钉把底座3固定在地面,螺钉的螺头处于螺头孔内,螺头底壁与螺头槽33底壁平面连接,使得螺钉的螺杆部分不会暴露在底座3外,就不需要很长的螺钉,减少螺钉的浪费,也能很好的把底座3固定在地面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