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桥梁施工用预应力锚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7735发布日期:2019-02-12 21:14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路桥梁施工用预应力锚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桥梁领域,尤其是一种公路桥梁施工用预应力锚具。



背景技术:

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以其优越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和交通工程等各个领域,随着预应力技术的发展,预应力结构的耐久性及预应力材料的防腐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混凝土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当今世界,尤其是进行大规模建设的中国土木工程界的重大课题。作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桥梁的骨架材料,预应力钢绞线的防腐性能对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预应力钢绞线是在高应力状态下服役,钢绞线的腐蚀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从而影响建筑工程寿命。预应力钢绞线的锈蚀程度对预应力工程质量的影响一直是国际预应力行业所关注的问题,提高预应力材料的抗腐蚀能力,对于预应力结构尤其是沿海等高腐蚀地区的预应力结构有重大意义。

请参见图1,公布号为CN103088967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环氧涂层钢绞线锚固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锚板和锚具夹片,锚具夹片1外表呈锥形,由三片相同形状结构的夹片主体组成,三片夹片主体合拢在锥形的轴线处形成通孔2,通孔内壁设置有螺纹4。锚具夹片外表的锥形的角度为6°,大径端所在一端的通孔的直径比对应的钢绞线8直径小0.5mm,锚具夹片小径端处的通孔为喇叭口3,喇叭口的扩张角度为3°,喇叭口的轴线长度为20mm,喇叭口端部为圆角过渡。锚具夹片表面硬度为HRC60,有效硬层深度至少为0.35mm,锚具夹片芯部硬度为HRC40。锚具夹片大径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圈凹槽5,凹槽的截面呈半圆形。

在生产实践中,不可避免因会出现夹片碎裂、或钢绞线断裂,这时就需要退锚,由于通常夹片和钢绞线的咬合较为紧密,退锚时难以将夹片与锚环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桥梁施工用预应力锚具,可以在退锚时较为容易的将夹片与锚环分离。

为达上述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路桥梁施工用预应力锚具,包括锚垫板、锚环和多片用于咬合钢绞线的夹片,所述锚环为圆柱状结构,所述锚环开设有容纳该夹片和该钢绞线的通孔,所述夹片背向所述锚垫板的端部外表面开设有容纳弹性圈的凹槽,所述夹片背向所述锚垫板的端面开设有与凹槽连通的缺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公路桥梁施工用预应力锚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圈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弹性圈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公路桥梁施工用预应力锚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朝向所述锚垫板截面逐渐减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公路桥梁施工用预应力锚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片内表面具有咬合齿。

在本实用新型的公路桥梁施工用预应力锚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锚垫板、所述锚环、所述夹片由钢材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公路桥梁施工用预应力锚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锚垫板、所述锚环、所述夹片的表面涂覆有防腐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公路桥梁施工用预应力锚具中,所述夹片背向所述锚垫板的端部外表面开设有容纳弹性圈的凹槽,所述夹片背向所述锚垫板的端面开设有与凹槽连通的缺口。当退锚时,操作者可以利用工具如平口螺丝刀插入凹槽内以撬出夹片。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环氧涂层钢绞线锚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公路桥梁施工用预应力锚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的公路桥梁施工用预应力锚具的爆炸图。

图4所示为图3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2-图4,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公路桥梁施工用预应力锚具包括锚垫板(图未示)、锚环11和多片用于咬合钢绞线100的夹片12,所述锚环11为圆柱状结构,所述锚环11开设有容纳该夹片12和该钢绞线100的通孔110,所述夹片12背向所述锚垫板的端部外表面开设有容纳弹性圈13的凹槽121,所述夹片12背向所述锚垫板的端面开设有与凹槽121连通的缺口122。

所述弹性圈13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凹槽121的深度大于所述弹性圈13的直径。

所述通孔110朝向所述锚垫板截面逐渐减小。

所述夹片12内表面具有咬合齿120。

所述锚垫板、所述锚环11、所述夹片12由钢材制成。

所述锚垫板、所述锚环11、所述夹片12的表面涂覆有防腐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公路桥梁施工用预应力锚具中,所述夹片背向所述锚垫板的端部外表面开设有容纳弹性圈的凹槽,所述夹片背向所述锚垫板的端面开设有与凹槽连通的缺口。当退锚时,操作者可以利用工具如平口螺丝刀插入凹槽内以撬出夹片。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和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