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小间距边墩施工组合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1397发布日期:2019-02-10 22:49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小间距边墩施工组合模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小间距边墩施工组合模板。



背景技术:

边墩作为多联桥桥台或设有伸缩缝转接过渡部分,在轨道交通工程中经常会出现两边墩墩身位于同一承台上的情况,此时,若墩身间距极小(小于5cm)时,边墩墩身之间施工空间狭小,若采用普通的模板,相邻边墩墩身模板的安装、调整、拆卸必定极其困难,且易出现跑模漏浆等质量问题,若墩身一旦出现混凝土缺陷将无法进行修饰处理。因此新设计一种专用的模板是来解决这个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小间距边墩施工组合模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小间距边墩施工组合模板,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直立钢模和第二直立钢模,所述第一直立钢模的内侧面上沿前后方向分布有多个圆钢,圆钢呈竖直设置,所述第二直立钢模的内侧面上沿前后方向设置有多个三角支撑件,所述三角支撑件与所述圆钢一一对应,且单个所述圆钢与对应所述三角支撑件的斜坡面接触,所述第一直立钢模和第二直立钢模之间沿前后方向设置有双头螺杆,该双头螺杆分别穿过前端的第一支撑块和后端的第二支撑块上的穿设孔,所述第一支撑块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一直立钢模的前端,所述第二支撑块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二直立钢模的后端;双头螺杆的螺纹段上螺合有调节螺母。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块通过第一安装垫块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立钢模上,第一安装垫块与第一支撑块垂直,第一安装垫块贴合在所述第一直立钢模上,并位于第一直立钢模的中轴线上。

进一步,所述第二支撑块通过第二安装垫块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立钢模上,第二安装垫块与第二支撑块垂直,第二安装垫块贴合在在所述第二直立钢模上,并位于第二直立钢模的中轴线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第一安装垫块和第二安装垫块均采用钢材制成。

进一步,所述三角支撑件为三角形楔块。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上设有的穿设孔中至少一个为长条孔。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螺母使两个直立钢模形成前后相对移动,同时,三角形楔块圆钢的接触位置发生改变,以此改变直立钢模间距;两个直立模板既可分别构成相邻墩身相向侧面的对应外摸板,也可用于相邻墩身相向侧面外摸板之间的楔紧固定。适用于边墩墩身之间间距较小的情况,安装时,使用扳手拧紧螺母,拆卸时,将松开螺母,操作简单,不会影响到混凝土表面,混凝土成型后外观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状态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到图3所示的一种超小间距边墩施工组合模板,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直立钢模1a和第二直立钢模1b,第一直立钢模1a的内侧面上沿前后方向分布有多个圆钢2,圆钢2呈竖直设置,第二直立钢模1b的内侧面上沿前后方向设置有多个三角支撑件3,三角支撑件3与圆钢2一一对应,且单个圆钢2与对应三角支撑件3的斜坡面接,具体地,三角支撑件3为三角形楔块。第一直立钢模1a和第二直立钢模1b之间沿前后方向设置有双头螺杆6,该双头螺杆6分别穿过前端的第一支撑块5c和后端的第二支撑块5d上的穿设孔,第一支撑块5c垂直固定在第一直立钢模1a的前端,第二支撑块5d垂直固定在第二直立钢模1b的后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设置方式,第一支撑块5c通过第一安装垫块5a设置在第一直立钢模1a上,第一安装垫块5a与第一支撑块5c垂直,第一安装垫块5a贴合在第一直立钢模1a上,并位于第一直立钢模1a的中轴线上。第二支撑块5d通过第二安装垫块5b设置在第二直立钢模1b上,第二安装垫块5b与第二支撑块5d垂直,第二安装垫块5b贴合在在第二直立钢模1b上,并位于第二直立钢模1b的中轴线上。第一支撑块5c、第二支撑块5d、第一安装垫块5a和第二安装垫块5b均采用钢材制成。第一支撑块5c和第二支撑块5d上分别设有的用于穿设双头螺杆6的两个穿设孔中的至少一个为长条孔。双头螺杆6的螺纹段上螺合有调节螺母4。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如下:

a、制作超小间距边墩施工组合模板和墩身模板;

b、将超小间距边墩施工组合模板和墩身模板运输至施工现场并进行试拼,试拼时对超小间距边墩施工组合模板和墩身模板定位孔进行配钻,安装时用锥形定位销定位,待模板验收合格后方投入使用。

c、墩身钢筋绑扎结束后,对底层墩身模板进行定位和安装,安装前,由测量人员对墩身模板进行精确定位,保证墩身模板位置误差小于3mm。

d、待墩身模板安装完成后,吊装超小间距边墩施工组合模板至待安装位置上方缓缓下放,人工推模就位,当其底边连接缝对齐、模板立稳并扶垂直后,通过调节螺母4使三角板前移,进而通过三角支撑件3与圆钢2之间的挤压撑开第一直立钢模1a和第二直立钢模1b,使超小间距边墩施工组合模板与墩身模板挤紧,最后拧紧锥形定位销。

e、当上述工序完成后,对整层模板位置进行微调,测量人员实时跟踪校核。

f、待底层模板精调完成且底口封堵砂浆终凝后吊装拼接第二层模板。第二层每一块模板安装就位时,将模板底部下支垫木楔,将模板顶面调成水平,并且同层模板顶口基本处于同一高程上,相邻两块模板的顶面高差控制在2mm以内,同时保证模板的垂直度达到板面上下边的平面偏差在2mm以内。

g、按照同样的方法完成其他各层各块模板的安装、定位,浇筑混凝土。

h、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拆除超小间距连续梁边墩施工组合模板和墩身模板。拆除模板的方法为:先松开定位销,再松开调节螺母4。

i、提升超小间距边墩施工组合模板和墩身模板,投入下一节段使用。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