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拱拱桥拱肋精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0950发布日期:2019-04-02 23:50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钢管拱拱桥拱肋精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钢管拱桥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钢管拱拱桥拱肋精调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桥梁施工过程中,钢管拱拱桥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已日益成熟,拱肋结构形式也花式多样。但是,安装过程多采用缆索吊机空中对接拼装和在桥面采用支架原位拼装两种方案。在其常规的拱肋拼装过程中,拱肋接头处的精确调整多以起重吊机配合,人工进行辅助,通过抄垫不同厚度的钢板,或者采用临时配切弧形钢板作为拱肋固定的方法,其方法操作简单、快捷。但是,不便于拱肋定位的精准调整,对于矢高较小的钢管拱拱桥还较为实用,但是对于大跨度、造型新颖的钢管拱拱桥,其涉及大型设备吊装和高空作业,拱肋的精准定位操作极为不便,且安全风险巨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管拱拱桥拱肋精调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精准定位拱肋的位置,且操作方便、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管拱拱桥拱肋精调装置,该精调装置包括:

支撑架,其下端固定设于桥面或地面,其上端具有用于拱肋精调的支撑平台;

鞍座,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鞍座的顶面具有与拱肋形状相匹配的凹槽;

至少一个反力座,其固定设于所述支撑平台上,且位于鞍座的侧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鞍座的底面两侧开设有用于放置千斤顶的缺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凹槽内铺设有软橡胶垫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鞍座开设连接孔,所述支撑平台对应开设有螺栓孔,所述鞍座和支撑平台通过螺栓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接孔为水平设置的腰圆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撑架包括一个竖向设置的立柱和至少两个倾斜设置的斜撑,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桥面或地面固定连接,所述立柱的上端与所述支撑平台固定连接,每个斜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和所述支撑平台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立柱的上端与所述支撑平台焊接固定,所述立柱的下端通过预埋件与桥面或地面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每个斜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和所述支撑平台焊接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反力座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反力座分别设置在鞍座的两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反力座与支撑平台焊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平台上安装反力座和鞍座,拱肋放置在鞍座上。利用千斤顶以反力座为支点顶持鞍座调整拱肋的水平位移,利用两台千斤顶同步顶升鞍座调节拱肋的竖向标高至设计位置,从而精准定位拱肋的位置,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安全性高。同时,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钢管拱拱桥拱肋的施工精度和作业功效,而且结构受力合理,施工快捷,工程经济性较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钢管拱拱桥拱肋精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拱肋放置在鞍座上。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鞍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立柱、2-斜撑、3-支撑平台、4-反力座、5-鞍座、51-缺口、52-凹槽、6-千斤顶、7-拱肋、8-软橡胶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钢管拱拱桥拱肋精调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架、鞍座5和至少一个反力座4;

其中,支撑架下端固定设于桥面或地面,支撑架上端具有用于拱肋7精调的支撑平台3。反力座4固定设于支撑平台3上,且位于鞍座(5)的侧面。鞍座5可拆卸地设于支撑平台3上。

参见图2所示,鞍座5的顶面具有与拱肋7形状相匹配的凹槽52,鞍座5的底面两侧开设有用于放置千斤顶6的缺口51。具体地,鞍座5整体为“T”型结构,拱肋7为圆形时,凹槽52为相匹配的圆弧形,缺口51为矩形缺口,缺口尺寸设置要参考选用调节千斤顶6的规格。其中,凹槽52内铺设有软橡胶垫片8,有利于保护拱肋7表面油漆。在实际操作中,凹槽52可以在场内随拱肋7同步加工完成,其结构尺寸根据拱肋7直径的大小、分段的长度和需要支撑的荷载进行详细设计,优化为不同尺寸的鞍座5结构。

可选地,鞍座5上开设有连接孔,支撑平台3上对应开设有螺栓孔,鞍座5和支撑平台3通过螺栓连接。具体地,连接孔为腰圆孔,以便于水平调节拱肋7位置,同时减小与支撑平台3之间的摩擦系数,可在接触面设置不锈钢板或四氟板并涂抹黄油,鞍座5顶面不得高于拱肋7的设计安装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包括一个竖向设置的立柱1和至少两个倾斜设置的斜撑2,立柱1的下端与桥面或地面固定连接,立柱1的上端与支撑平台3固定连接,每个斜撑2的两端分别与立柱1和支撑平台3固定连接。

可选地,立柱1的上端与支撑平台3焊接固定,立柱1的下端通过预埋件与桥面或地面固定连接,预埋件可以为桩基础。每个斜撑2的两端分别与立柱1和支撑平台3焊接固定。

可选地,反力座4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反力座4分别设置在鞍座5的两侧,反力座4与支撑平台3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精调装置实现拱肋7精准定位的具体过程为:安装支撑架,组装立柱1、斜撑2和支撑平台3,在支撑平台3上安装反力座4。根据钢管拱的设计坐标安装并初调鞍座5位置,起重设备将拱肋7吊装至鞍座5内。然后,通过千斤顶6调节鞍座5的水平和竖向位置,从而调整拱肋7至设计位置。

其中,鞍座5的水平位置的调整通过千斤顶6的两端分别顶持在反力座4和鞍座5进行调整;鞍座5的竖向位置的调整通过千斤顶6的两端分别顶持在支撑平台3和鞍座5进行调整。在鞍座的竖向位置的调整时,利用两台千斤顶分别放在缺口51内,并同步顶升调节拱肋7至设计位置。再采用钢板抄垫鞍座5和支撑平台3之间的间隙,再鞍座5与支撑平台3固定连接。在鞍座5的水平位置调整好之后,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鞍座5和支撑平台3。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这些修改和变型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