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固废型透水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3316发布日期:2019-05-11 00:15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固废型透水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废资源化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业固废型透水砖。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地表逐渐被各种建筑物、水泥、混凝土、天然石材所覆盖。这些不透水的地面材料不能使雨水渗入地下,从而导致城市地下水位下降,而且一旦遭遇强暴雨,紧靠排水系统很容易出现城市内涝,同时,不透气的路面基本上不能与空气进行水分、热量的交换,不能调节地表的温度和湿度,与建筑物一起形成了城市“热岛效应”;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迅猛发展,在消耗大量资源的同时,还附带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固体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堆放不仅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如果能把这些固体废弃物充分进行资源化回收利用,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业固废型透水砖,具有较好的透水效果,旨在对工业固废进行资源化利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工业固废型透水砖,包括呈矩形状的透水砖本体,所述透水砖本体的四个角均设有α切角;所述透水砖本体的上表面延透水砖本体的中轴线分别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透水砖本体上设有圆柱形透水通孔,且所述透水通孔与延透水砖本体的长中轴线设置的集水槽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砖本体相对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凹槽I。

进一步的,与所述凹槽I相邻的透水砖本体相对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凹槽II和凸部,所述凹槽II和凸部的形状大小相互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α切角的角度为45°角-60°角。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通孔设置有两个,且沿透水砖本体的中心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砖本体以工业固废物钢渣或者是粉煤灰为骨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矩形状的透水砖本体四个角均设有α切角,使得透水砖铺设时,相邻的四块透水砖之间构成了透水孔,便于雨水的快速下渗;透水砖本体上设有的集水槽及透水通孔,进一步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集水和透水效果。采用工业固废物钢渣或者是粉煤灰为骨料制备的透水砖,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透水性能,而且减少了材料开采及烧制造成的环境污染,实现了对于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透水砖本体,2-集水槽,3-透水通孔,4-凹槽I,5-凹槽II,6-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工业固废型透水砖,包括呈矩形状的透水砖本体1,所述透水砖本体1的四个角均设有α切角,通过设置α切角,使得透水砖铺设时,相邻的四块透水砖之间构成了透水孔,便于雨水的快速下渗;所述透水砖本体1的上表面延透水砖本体1的中轴线分别设置有集水槽2,通过集水槽2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所述透水砖本体1上设有圆柱形透水通孔3,且所述透水通孔3与延透水砖本体1的长中轴线设置的集水槽2连通。透水通孔3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减少透水砖本体1原材料的使用、减轻透水砖的重量,另一方面通过与集水槽2连通,可以迅速的透水。

具体的,所述透水砖本体1相对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凹槽I4。通过凹槽I4的设置,铺装透水砖后,相邻透水砖通过凹槽I4与凹槽I4的配合形成透水缝,可使路面快速透水。

具体的,与所述凹槽I4相邻的透水砖本体1相对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凹槽II5和凸部6,所述凹槽II5和凸部6的形状大小相互匹配。通过上述设置,透水砖铺装后,可以大大提高透水砖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具体的,所述α切角的角度为45°角-60°角。特别地当α切角为45°度角时,相邻的四块透水砖之间构成了正方形的透水孔。

具体的,所述透水通孔3设置有两个,且沿透水砖本体1的中心对称分布。

具体的,所述透水砖本体1以工业固废物钢渣或者是粉煤灰为骨料。其中钢渣为冶金工业中产生的废渣,粉煤灰是经火力发电厂燃煤粉锅炉排出的一种工业废渣。钢渣和粉煤灰均属于现有工业固废。此处的骨料,即在混凝土中起骨架或填充作用的粒状松散材料,透水砖本体1的制备技术为现有成熟技术,此处不做进一步的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