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1741发布日期:2019-04-17 00:10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绞线防护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铁路、市政等交通建设工程也日渐发展。桥梁工程作为交通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预应力预制梁、板在桥梁工程中的广泛应用。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作为预制梁、板的关键工序,由于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时张拉力很大,钢绞线意外断丝往往会给施工作业人员造成一定的人身伤害。传统的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一般采用搭设钢管脚手架、钢丝绳悬挂钢板进行防护。不但施工效率低,而且钢板容易受到风力影响,或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时意外断丝冲击钢板,钢板来回晃动使钢绞线反弹变向而伤害到周边内的施工人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的防护装置,具有提高钢绞线张拉时的安全系数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的防护装置,包括底板、滑动设置在底板上的滑板,所述滑板上设置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一侧开口且形状为长方体形,所述防护箱内壁上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防护箱的上端内壁吊设有链条,所述链条上设置有千斤顶,所述滑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滑板在底板上做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滑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防护箱在竖直方向升降的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上延伸且与防护箱底部连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底板放置在钢绞线的前方,然后启动驱动气缸,使得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伸长,将滑板上的防护箱往上顶,在防护箱内的千斤顶处于正对预制梁的高度时停止驱动气缸,再启动驱动组件,让滑板带着防护箱往靠近预制梁的方向移动,此时将钢绞线放入千斤顶内做好张拉准备,启动千斤顶开始对钢绞线进行张拉,由于千斤顶设置在防护箱内,因此如果发生拉断的情况时,防护箱能够将完全罩住,设置的缓冲组件能够减缓钢绞线弹出时的巨大冲击力,使得钢绞线不会弹出伤到操作人员,从而达到在钢绞线张拉时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系数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防护箱由五块钢板焊接而成,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设置在防护箱内侧的每块所述钢板上的若干弹簧以及设置在弹簧上的橡胶垫。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钢板比较坚硬和牢固,因此使用寿命较长;如果钢绞线弹出时,首先会与弹簧上的橡胶垫接触,接着弹簧受到钢绞线与橡胶垫接触产生的冲击力而压缩,此时钢绞线产生的冲击力被削减,从而达到减缓冲击力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链条远离地面端设置有插杆,所述防护箱顶端的钢板上开设有供插杆穿过钢板的穿孔,所述插杆在插入穿孔后位于防护箱外侧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防脱环。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千斤顶安装在防护箱内时,首先将链条上的插杆从防护箱内部穿过穿孔,使得插杆从内部延伸到外部,接着将防脱环拧在插杆上位于防护箱内部的一端,这时插杆就被卡在穿孔内,链条以及千斤顶就能被成功地吊装在防护箱内,达到安装方便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滑板靠近底板侧设置有两个燕尾块,所述底板上正对滑板侧开设有两条供两个所述燕尾块滑动的燕尾槽,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滑板上位于两个燕尾块之间的位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组件,此时滑板开始在底板上滑动,滑板上的燕尾块也随即在底板上的燕尾槽内滑动;由于燕尾块与燕尾槽本身形状的特性,因此燕尾块只会沿着燕尾槽的长度方向滑动而不易在滑动过程中脱离燕尾槽,从而使得滑板不易脱离底板,达到使得滑板能够正常地在底板上滑动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燕尾块上正对燕尾槽的端部设置有滚珠。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滚珠的设置使得燕尾块在燕尾槽的滑动变为滚动,从而达到使得燕尾块能够更顺畅地在燕尾槽内滑动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滑板上的伺服电机以及设置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的齿轮,所述底板上位于齿轮的正下方设置有长度方向与燕尾槽的长度方向相同的容纳槽,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竖直穿过滑板且所述齿轮位于容纳槽内,所述容纳槽的内侧壁上沿着容纳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启动伺服电机,此时设置在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也会开始转动,由于齿轮穿过滑板与容纳槽内的齿条啮合,因此在齿轮会沿着齿条的长度方向开始移动,从而带动滑板在底板上移动,达到驱动滑板移动较为直观且方便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驱动气缸在滑板上正对防护箱底壁的四个直角处各设置有一个,所述防护箱底部的钢板上设置有供驱动气缸的活塞杆插入的套筒,所述套筒的侧壁上螺纹穿设有将驱动气缸的活塞杆抵紧在套筒内的抵紧螺栓。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驱动气缸与防护箱连接时,首先将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对准套筒并插入,然后将穿设在套筒侧壁上的抵紧螺栓逐渐拧紧,使得抵紧螺栓的一端紧紧地抵触在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从而达到安装方便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底板靠近地面端设置有多个万向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 万向轮的设置使得底板能够被随意推动,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将其运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防护箱与缓冲组件的设置能够减缓钢绞线弹出时的巨大冲击力,使得钢绞线不会弹出伤到操作人员,从而达到在钢绞线张拉时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系数的效果;

二、滚珠的设置使得燕尾块在燕尾槽的滑动变为滚动,从而达到使得燕尾块能够更顺畅地在燕尾槽内滑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展示齿轮的爆炸及部分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的B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板;11、燕尾槽;12、容纳槽;121、齿条;13、万向轮;2、滑板;21、驱动气缸;22、燕尾块;221、滚珠;3、防护箱;31、钢板;311、穿孔;312、防脱环;313、套筒;314、抵紧螺栓;32、链条;321、插杆;33、千斤顶;4、缓冲组件;41、弹簧;42、橡胶垫;5、驱动组件;51、伺服电机;52、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的防护装置,包括底板1、滑动设置在底板1上的滑板2,底板1靠近地面端设置有多个万向轮13;滑板2上设置有防护箱3,防护箱3的一侧开口,防护箱3由五块钢板31焊接而成,且防护箱3的形状为长方体形;防护箱3内壁上设置有缓冲组件4,在本实施例中,缓冲组件4包括若干弹簧41以及设置在弹簧41上的橡胶垫42,每块钢板31上均设置有弹簧41,且每块钢板31的弹簧41上均设置有一个橡胶垫42;防护箱3的上端内壁吊设有链条32,链条32上设置有千斤顶33,结合图2、图3,链条32远离千斤顶33端设置有插杆321,防护箱3顶端的钢板31上开设有供插杆321穿过钢板31的穿孔311,插杆321在插入穿孔311后位于防护箱3外侧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防脱环312,即防脱环312的内环上设置有内螺纹(图中未标出),插杆321上设置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图中未标出)。

将千斤顶33安装在防护箱3内时,首先将链条32上的插杆321从防护箱3内部穿过穿孔311,使得插杆321从内部延伸到外部,接着将防脱环312拧在插杆321上位于防护箱3内部的一端,这时插杆321就被卡在穿孔311内,链条32以及千斤顶33就能被成功地吊装在防护箱3内。钢板31比较坚硬和牢固,因此使用寿命较长;将钢绞线放入千斤顶33内张拉时,如果钢绞线弹出时,首先会与弹簧41上的橡胶垫42接触,接着弹簧41受到钢绞线与橡胶垫42接触产生的冲击力而压缩,此时钢绞线产生的冲击力被削减,从而达到减缓冲击力的效果。

如图2、4所示,滑板2上设置有驱动组件5,驱动组件5用于驱动滑板2在底板1上做往复运动,滑板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防护箱3在竖直方向升降的驱动气缸21,驱动气缸21的活塞杆竖直向上延伸且与防护箱3底部连接;驱动气缸21在滑板2上正对防护箱3底壁的四个直角处各设置有一个,防护箱3底部的钢板31上设置有套筒313,套筒313供驱动气缸21的活塞杆插入,套筒313的侧壁上穿设有抵紧螺栓314,抵紧螺栓314用于将驱动气缸21的活塞杆抵紧在套筒313内,套筒313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套筒313内部连通的螺纹孔(图中未标出)。

如图2所示, 驱动组件5包括设置在滑板2上的伺服电机51以及设置在伺服电机51的输出轴上的齿轮52,底板1上位于齿轮52的正下方设置有容纳槽12,容纳槽12的长度方向与燕尾槽11的长度方向相同,伺服电机51的输出轴竖直穿过滑板2且齿轮52位于容纳槽12内,容纳槽1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齿轮52啮合的齿条121,齿条121沿着容纳槽12的长度方向设置。

启动伺服电机51,此时设置在伺服电机51输出轴上的齿轮52也会开始转动,由于齿轮52穿过滑板2与容纳槽12内的齿条121啮合,因此在齿轮52会沿着齿条121的长度方向开始移动,从而带动滑板2在底板1上移动,达到驱动滑板2移动较为直观且方便的效果;并且由于伺服电机51本身的特性,在正转之后能够反转,因此能够实现滑板2在底板1上的往复运动。

如图2、5所示,滑板2靠近底板1侧设置有两个燕尾块22,底板1上正对滑板2侧开设有两条供两个燕尾块22滑动的燕尾槽11,为了使得燕尾块22能够更顺畅地在燕尾槽11内滑动,燕尾块22上正对燕尾槽11的端部设置有滚珠221。而伺服电机51就设置在滑板2上位于两个燕尾块22之间的位置。

启动伺服电机51,此时滑板2开始在底板1上滑动,滑板2上的燕尾块22也随即在底板1上的燕尾槽11内滑动;由于燕尾块22与燕尾槽11本身形状的特性,因此燕尾块22只会沿着燕尾槽11的长度方向滑动而不易在滑动过程中脱离燕尾槽11,从而使得滑板2不易脱离底板1,达到使得滑板2能够正常地在底板1上滑动的效果。

具体工作过程:将底板1放置在钢绞线的前方,然后启动驱动气缸21,使得驱动气缸21的活塞杆伸长,将滑板2上的防护箱3往上顶,在防护箱3内的千斤顶33处于正对预制梁的高度时停止驱动气缸21,再启动伺服电机51,让滑板2带着防护箱3往靠近预制梁的方向移动,此时将钢绞线放入千斤顶33内做好张拉准备,启动千斤顶33开始对钢绞线进行张拉,由于千斤顶33设置在防护箱3内,因此如果发生拉断的情况时,防护箱3能够将完全罩住,设置的弹簧41和橡胶块能够减缓钢绞线弹出时的巨大冲击力,使得钢绞线不会弹出伤到操作人员,从而达到在钢绞线张拉时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系数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