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锚式现浇轨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2908发布日期:2019-07-27 10:38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锚式现浇轨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锚式现浇轨道结构。



背景技术:

轨道系统是供车辆运行和承受其荷载的重要工程结构物,它引导列车运行,直接承受来自列车的荷载,并将其分布传至路基或桥隧结构物。现有轨道系统一般由钢轨、扣件、轨枕及道床组成,普通现浇道床在不同地段的轨道结构高度要求一般为:矩形隧道—580mm;圆形隧道—780mm;高架段—520mm。前期轨道线下基础须预留足够的轨道结构高度,否则无法实施。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个别城市出现了在既有土建结构(道路或桥梁)表面后铺轨道的需求。该工况下,常规普通现浇道床的轨道结构高度需为520mm,具体组成为:为便于精确定位扣件,采用“钢轨+扣件+轨枕”预组装的轨排法铺轨,钢轨高176mm,扣件高42mm,轨枕高180mm,轨排合计高度398mm;考虑基底找平及后浇常规钢筋混凝土板的最小厚度要求,枕下混凝土道床厚度取110mm;预留一定的施工误差,合计轨道结构高度为520mm。道路交通繁忙,需尽可能减小对其的改造范围,缩短铺轨工期以缓解城市压力;桥梁为承重结构,考虑受力需求及结构安全,需尽可能减少对既有主体结构的破除范围。为解决这些矛盾,可以从调高设计轨面和简化轨道系统结构两方面入手,然而,受沿线地质条件限制,往往不具备调高设计轨面的条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后锚式现浇轨道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既有轨道结构高度不足导致的无法在既有土建结构表面后铺常规轨道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后锚式现浇轨道结构,包括既有土建结构、调整层、植筋、扣件、钢轨;所述既有土建结构内设置开槽,所述调整层设置于所述开槽内,所述植筋插入所述调整层,所述既有土建结构将调整层固定于所述开槽内;所述扣件将所述钢轨固定于所述既有土建结构上;所述既有土建结构的顶面与所述钢轨的顶面的距离为250mm。该种结构的优点为结构简单,降低了高度,可适于受沿线地质条件限制较大,不能调高设计轨面的情况。

更优地,还包括钢筋网片,所述钢筋网片位于所述调整层内。该种结构的优点为防止调整层开裂。

更优地,所述调整层为自流平砂浆调整层,所述自流平砂浆调整层的厚度为50mm,宽度为400mm。该种结构的优点为对既有土建结构的破除范围极小。

更优地,所述扣件包括扣件锚固螺栓和扣件尼龙套管;所述扣件尼龙套管穿过所述自流平砂浆调整层固定在所述既有土建结构上;所述扣件锚固螺栓位于调整层的上方,且与所述扣件尼龙套管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既有土建结构的顶面与所述钢轨的顶面的距离为250mm,高度较低,可适用于既有轨道结构高度不足,且受沿线地质条件限制较大,不能调高设计轨面的情况,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2、通过设置钢筋网片,防止调整层开裂,提高轨道结构的使用时间,降低维护费用;

3、通过设置植筋,将调整层固定在既有土建结构上,结构简单,价格便宜,降低施工成本,且施工方便,固定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后锚式现浇轨道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锚式现浇轨道结构的调整层平面图。

其中:

1-既有土建结构、2-调整层、3-植筋、4-扣件、41-扣件锚固螺栓、42-扣件尼龙套管、5-钢轨、6-钢筋网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锚式现浇轨道结构,包括既有土建结构1、调整层2、植筋3、扣件4、钢轨5;所述既有土建结构1内设置开槽,所述调整层2设置于所述开槽内,所述植筋3插入所述调整层2,所述既有土建结构1将调整层2固定于所述开槽内;所述扣件4将所述钢轨5固定于所述既有土建结构1上;所述既有土建结构1的顶面与所述钢轨5的顶面的距离为L=250mm。

后锚式现浇轨道结构还包括钢筋网片6,所述钢筋网片6位于所述调整层2内。该种结构的优点为防止调整层2开裂。

调整层2为自流平砂浆调整层,所述自流平砂浆调整层的厚度为h=50mm,宽度为w=400mm。该种结构的优点为对既有土建结构1的破除范围极小。自流平砂浆调整层强度不低于C40。

自流平砂浆调整层与既有土建结构1之间通过植筋3连接,植筋3所用的植筋胶应符合GB 50367《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结构加固用胶黏剂A级胶的技术要求,以保证植筋3强度。

扣件4包括扣件锚固螺栓41和扣件尼龙套管42;所述扣件尼龙套管42穿过所述自流平砂浆调整层固定在所述既有土建结构1上;所述扣件锚固螺栓41位于调整层2的上方,且与所述扣件尼龙套管42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过程为:

1、对钢轨两侧各200mm范围既有土建结构(道路或桥梁)的保护层进行凿除,凿除厚度40mm,凿除时不得破坏既有土建结构钢筋,清洗现场;

2、放线定位,对扣件尼龙套管所需的安装空间进行钻孔,清理现场;

3、布置钢筋网片,敷设植筋,植筋所用的植筋胶应符合GB50367《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结构加固用胶黏剂A级胶的技术要求,以保证锚固强度;

4、采用A级锚固胶将扣件尼龙套管锚固在自流平砂浆调整层与既有土建结构(道路或桥梁)内,锚固胶批量使用前须进行抗拔力型式试验,单钉抗拔力不应小于60kN;

5、采用强度不低于C40的自流平砂浆调整层对凿除面进行填充恢复,清理现场至整洁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既有土建结构的顶面与所述钢轨的顶面的距离为250mm,高度较低,可适用于既有轨道结构高度不足,且受沿线地质条件限制较大,不能调高设计轨面的情况,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2、通过设置钢筋网片,防止调整层开裂,提高轨道结构的使用时间,降低维护费用;

3、通过设置植筋,将调整层固定在既有土建结构上,结构简单,价格便宜,降低施工成本,且施工方便,固定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