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防撞护栏附着结构的锚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4390发布日期:2019-07-06 12:35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防撞护栏附着结构的锚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公路工程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防撞护栏附着结构的锚固装置。



背景技术: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交通的发展,随之而来的交通安全问题一直得到广泛的重视,在铁路线路或者公路沿线加装混凝土防护栏是一种常见的安全防护措施,除了在线路的沿线上加装混凝土来提高行驶过程在的安全性,还会通过在混凝土防护栏上装上一些附着结构来进一步的加强行驶的安全性同时增加了一些出行方便的设施,例如:防眩板、声屏障、标牌等附着结构。所以对附着结构的安装对提高安全性有很大的意义。

现有技术中,将这些附着结构设置在混凝土防护栏顶部,首先需要在附着结构与混凝土防护栏顶部用冲击电锤钻出相应尺寸的孔,再把螺栓、胀管装入孔中,接着旋紧螺母,就可以将附着结构与混泥土防护栏顶部连接在一起,膨胀螺栓直接穿射附着结构的底部,垂直锚固进混凝土防护栏的顶部。

现有技术中,附着结构与混凝土防护栏顶部的连接方式只限于在垂直的方向上,没有来自其他结构或者装置的锚固力,会使得整体锚固力不足,抗倾覆能力低,整体受力不稳定,附着结构的使用寿命变短,从而增加了工程维护的费用。所以亟待一种新的锚固方式来解决现有连接放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混凝土防撞护栏附着结构的锚固装置,以增加附着结构的锚固力,提高抗倾覆能力,整体受力稳定,同时提高附着结构的耐久性,降低工程维护费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防撞护栏附着结构的锚固装置,包括马鞍式连接板,一种混凝土防撞护栏附着结构的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马鞍式连接板,所述混凝土防撞护栏附着结构与所述马鞍式连接板连接,所述马鞍式连接板与混凝土防撞护栏连接。

可选的,所述马鞍式连接板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底板通过螺栓和预埋锚栓连接在一起。

可选的,所述混凝土防撞护栏附着结构与所述马鞍式连接板通过焊接或者紧固件连接的方式安装在一起。

可选的,所述预埋锚栓通过预埋孔设置在所述混凝土防护栏的侧壁内。

可选的,所述预埋锚栓的第一侧套设有圆形螺帽,第二侧设置有螺母。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混凝土防撞护栏附着结构的锚固装置,包括马鞍式连接板,所述混凝土防撞护栏附着结构与所述马鞍式连接板连接,所述马鞍式连接板与混凝土防撞护栏连接。比较现有技术,本申请加入了马鞍式连接板,使用第三方来锚固混凝土防护栏的附着结构,增加了附着结构的锚固力,提高了附着结构的抗倾覆能力,使整体受力变的稳定,同时提高了附着结构的耐久性,降低了工程维护的费用,且本申请提供的锚固装置均采用螺栓锚固的方式连接,安装和拆除均很方便,易于控制整个装置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防撞护栏附着结构的锚固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防撞护栏附着结构的锚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盖板;2、第二底板;3、螺栓;4、预埋锚栓;5、螺母;6、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铺设混凝土防护栏是一种常见的铁路或者公路沿线的安全防护措施,同时为了提高防护栏的安全性能,会在防护栏上加装一些附着结构,例如:防眩板,防眩板是为解决对向车灯眩光,生产制造的安装在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上的一种交通安全产品,多设置于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护栏上或护栏中间,也有一些设置在中央开口活动护栏上,从材质上分钢制防眩板、塑料防眩板、玻璃钢防眩板。从外观上分类,常见的有普通直板、反S形、仿浮雕防眩板、公路景观防眩板等。

还包括一种声屏障的附着结构,其主要用于公路、高速公路、高架复合道路和其它噪声源的隔声降噪。分为纯隔声的反射型声屏障,和吸声与隔声相结合的复合型声屏障,后者是更为有效的隔声方法。指的是为减轻行车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而设置在铁路和公路侧旁的墙式构造物。分为交通隔音屏障、设备噪音衰减隔音屏障、工业厂界隔音屏障、公路和高速公路上是使用各类型声屏障最多的地方。声屏障高度在1m一5m间,覆盖有效区域平均降噪达10-15dB(A)(125Hz-40000Hz,1/3倍频程),最高达20dB(A)。一般来讲,声屏障越高,或离声屏障越远,降噪效果就越好。声屏障按材质分类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金属声屏障(金属百叶、金属筛网孔)、混凝土声屏障(轻质混凝土、高强混凝土)、PC声屏障、玻璃钢声屏障等;按不同的用途又可以分为这样几类:铁路声屏障、公路声屏障、城市景观声屏障、居民区降噪声屏障等。

还包括标牌,标牌顾名思义就是用于制作标识的指示牌,上面有文字、图案等内容起到指明方向和警示的作用。标牌制作采用的材料有:非金属材质:亚克力、双色板、PVC、有机玻璃、木质等标牌。金属材质:不锈钢、铁、锌合金、黄铜、铝板等标牌。陶瓷材质:纯陶瓷,金属陶瓷复合玻璃。

类似于这样加强防护栏安全性和方便出行的一些附着结构,会有各种各样的材质,这些附着结构在现有技术中是设置在混凝土防护栏顶部,首先需要在附着结构与混凝土防护栏顶部用冲击电锤钻出相应尺寸的孔,再把螺栓3、胀管装入孔中,接着旋紧螺母5,就可以将附着结构与混泥土防护栏顶部连接在一起,膨胀螺栓3直接穿射附着结构的底部,垂直锚固进混凝土防护栏的顶部。

附着结构和防护栏之间的连接方式只限于在垂直的方向上,没有来自其他结构或者装置的锚固力,会使得整体锚固力不足,抗倾覆能力低,整体受力不稳定,附着结构的使用寿命变短,从而增加了工程维护的费用。

所以,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混凝土防撞护栏附着结构的锚固装置的使用状态图,以增加附着结构的锚固力,提高抗倾覆能力,整体受力稳定,同时提高附着结构的耐久性,降低工程维护费用。所述锚固装置包括马鞍式连接板,混凝土防撞护栏附着结构与马鞍式连接板连接,马鞍式连接板通过预埋锚栓4与混凝土防撞护栏的顶部连接。

马鞍式连接板的形状类似于马鞍,其结构与混凝土防撞护栏顶部与侧板的形状相匹配,能很好的与混凝土防撞护栏贴合,添加马鞍式连接板的目的是为了使混凝土防撞护栏的附着结构不再只有来自一个方向上的锚固力,借助马鞍式连接板可以增加附着结构来自不同方向的锚固力,提高了附着结构的抗倾覆能力,尤其恶劣天气地区,如沿海的台风,新疆地区的大风天气,提高了附着结构整体的受力。

马鞍式连接板包括第一盖板1和第二底板2,第一盖板1上设置的有附着结构,附着结构可以与第一盖板1焊接在一起,也可以通过紧固件与第一盖板1连接在一起,连接好之后,就将第一盖板1与附着结构一起安装在混凝土防撞护栏的顶部,然后在混凝土防撞护栏的另一侧安装上第二底板2,将第二底板2与第一盖板1紧密贴合在混凝土防撞护栏上,并将二者连接在一起。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第一盖板1与第二底板2的连接方式如图所示,首先将二者的首部通过螺栓3紧固件连接在一起,然后将一组螺栓3杆分别穿射进第一盖板1、第二底板2和混凝土防护栏侧壁的预埋孔内,在螺栓3杆的两头分别套设螺帽6和螺母5。

可选的,预埋锚栓4的第一侧套设有螺帽6,第二侧设置有螺母5。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防止在发生碰撞后,突出的螺栓3杆刺入车内,造成更大的人身或者车体的伤害,降低了混凝土防撞护栏的保护性能,在第一侧设置螺帽6可以降低这种二次伤害,增加了混凝土防撞护栏的保护性能。

可选的,预埋锚栓4通过预埋孔设置在混凝土防护栏的侧壁内。在浇筑混凝土防撞护栏的时候,会根据施工要求对穿射进第一盖板1、第二底板2和混凝土防护栏侧壁的螺栓3杆提前设置好预埋孔,这样方便了安装和拆除,易于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可选的,第一盖板1与第二底板2首部的螺栓3紧固件个数至少为两个,在第一盖板1与第二底板2的边缘相对的位置分别设置一个,这样就可以将二者牢固的连接在一起。

可选的,预埋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同上所述,分别设置在第一盖板1和第二底板2相对两侧的边缘位置,这样就可以将二者的另一边牢固的连接在一起。

本申请中螺栓3紧固件与预埋孔的个数各设置有三个,分别将第一盖板1和第二底板2的两边连接起来,这样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和抗倾覆能力,使得整体使用寿命增长,且降低了工程的维护费用。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混凝土防撞护栏附着结构的锚固装置,包括马鞍式连接板,所述混凝土防撞护栏附着结构与所述马鞍式连接板连接,所述马鞍式连接板与混凝土防撞护栏连接。比较现有技术,本申请加入了马鞍式连接板,使用第三方来锚固混凝土防护栏的附着结构,增加了附着结构的锚固力,提高了附着结构的抗倾覆能力,使整体受力变的稳定,同时提高了附着结构的耐久性,降低了工程维护的费用,且本申请提供的锚固装置均采用螺栓锚固的方式连接,安装和拆除均很方便,易于控制整个装置的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内容,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