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压路机三轮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03283发布日期:2019-12-13 19:40阅读:7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胎压路机三轮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压路机用的三轮组结构,属于压路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轮胎压路机多是前轮转向、后轮驱动。轮胎的布置形式有前4后4、前5后4、前4后5、前5后6。前4后4的轮胎压路机压实宽度小,作业效率低;前5后4的轮胎压路机与前4后5的轮胎压路机相比,驱动力低,爬坡能力不够大,工况适应性差,如不能开上平板车,中场转运不能爬坡度较大的坡等。前5后6的轮胎压路机更是同时具有压实宽度大和驱动力强的优点。驱动系统的传动形式有,机械传动、液力传动、半液压传动和全液压传动。机械传动的传动路径为发动机-变速箱-传动轴-单驱动桥-双链条-轮组,液力传动的传动路径为发动机-液力变矩器-传动轴-单驱动桥-双链条-轮组,半液压传动的传动路径为发动机-液压泵-液压马达-单驱动桥-双链条-轮组,全液压传动的传动路径为发动机-液压泵-双液压马达-双减速机-轮组。全液压传动的驱动形式因采用双马达和双驱动桥使得整机具备较高的爬坡能力和较大的行驶速度,且操作舒适性好,国外多数品牌轮胎压路机采用这种双马达+双减速机的驱动形式。

全液压双减速机驱动的轮胎压路机,因每个减速机可以驱动两个轮胎运转,后轮只能是两个两轮组,即整机轮胎个数就只能布置为前4后4或前5后4的形式。双减速机驱动的轮胎压路机若要采用压实宽度大和驱动力更好的前4后5、前5后6的轮胎布置形式,就必须采用三轮组结构,需要解决第三个轮子的传动方式和充、放气问题,是目前的一大技术难题。

对于其他三种驱动形式的轮胎压路机——机械传动、液力传动、半液压传动,都有双链条的布置,由链条带动轮组的轴运转,进而带动轮组运转。这三种驱动形式的轮胎压路机,如若配置集中充气系统,轮组结构有两种,两轮组和三轮组。两轮组是两个轮子共用一根轴,轴的中心为一个通孔,用于向两个轮胎充、放气。三轮组是三个轮子共用一根轴,轴的中心为一个通孔,用于向三个轮胎充、放气,这种三轮组结构虽然可以实现三轮组的集中充气功能,但三轮组中间的轮子维修时,需要拆除边上的一个轮子,费时费力,增加了三轮组的维修难度。如何使三轮组既有集中充气功能,又具备良好的维修性,是目前的一个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轮胎压路机三轮组结构,该三轮组结构可用于双减速机驱动的轮胎压路机,也可应用于其他驱动形式的轮胎压路机,具备集中充气功能,且便于维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轮胎压路机三轮组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三个分别对应安装在轮辋上的轮胎;第一轮辋安装在减速机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轮辋及一传动轴安装在减速机的第二输出端,第三轮辋安装在传动轴上;减速机的两个输出端之间有气路通道相通;

减速机第一输出端内的气路通道经第一密封胶管与第一轮胎的气门芯连接;

传动轴内具有一轴向贯通容纳气管和气管接头的中心孔,侧面具有一与中心孔连通的出孔;气管中空,一端与旋转密封接头连接,另一端与减速机第二输出端的气路通道相连通,气管上具有一通孔;气管接头套在气管上,气管接头侧面的中空凸台管朝向传动轴的出孔,并与气管上的通孔相连通;传动轴侧面出孔经第二密封胶管与第二轮胎的气门芯连接;

旋转密封接头为三通接口,其中一通用于充气,另一通与气管连通,第三通经第三密封胶管与第三轮胎的气门芯连接。

传动轴侧面的出孔内设置一空心螺栓,空心螺栓朝内的一端与气管接头侧面的中空凸台管螺纹连接。

空心螺栓直接或间接与第二密封胶管贯通。

空心螺栓位于传动轴外部的主体上设置一出气孔,空心螺栓外部套设一覆盖于出气孔外的三通接头,使出气孔经三通接头与第二密封胶管贯通。

旋转密封接头为内部和外部可相对旋转的三通接头。

气管与减速机第二输出端螺纹连接。

减速机固定在压路机车架上。

传动轴为一阶梯轴。

轴承、轴承座、密封圈、轴承盖、轮胎座依次装配在传动轴上,第二轮辋固定在轮胎座上,轴承座的安装面固定在压路机车架相应安装面上。

传动轴的轴头上固定一压板,通过压板固定传动轴上装配的轮胎座和第三轮辋。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压路机用的三轮组结构,该三轮组结构可用于双减速机驱动的轮胎压路机,也可应用于其他驱动形式的轮胎压路机,可实现前4后5或前5后6轮胎布置形式,提高整机驱动力,使轮胎压路机的环境适应性更强。同时,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用于向轮胎充、放气的装置,可以保证驱动轮每个轮胎均可以进行自动充、放气操作,且便于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轮辋2b与轮辋2c间的部件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轮胎压路机用三轮组结构,主要由轮胎1a、1b、1c、轮辋2a、2b、2c、减速机3、传动轴4、气管5、气管接头6、三通接头18、空心螺栓17、轴承座7、轴承8、轴承盖9、密封圈10、轮胎座11、螺母13、平键15、压板12、旋转密封接头14、两通接头19、密封胶管16a、16b、16c等组成。

轮胎1a、1b、1c是国家标准件低断面斜交轮胎,是广泛用于轮胎压路机的一种充气轮胎。

轮辋2a、2b、2c是可与轮胎匹配的工程机械常用轮辋。

减速机3是一种具有减速增扭作用的、具有一个输入、两个输出的减速机,可直接与轮辋通过螺栓连接。两个输出端之间有气路通道33相通,通道的两端有内螺纹。减速机两输出端中间的外部有安装平面和安装孔,可通过螺栓螺母等固定在车架上。

传动轴4一端可以与减速机3通过螺栓连接,另一端是一根阶梯轴。传动轴4的中心是一个中心通孔,内部设置有气管5及气管接头6。传动轴4侧面有一个与中心通孔垂直相通的出孔。

气管5设置在传动轴4内部,是一根中空的钢管,一端有内螺纹与外螺纹,另一端有外螺纹,靠近外螺纹端设置一个外六方台阶。外六方台阶和外螺纹端之间的钢管壁上有一个通孔与中空的钢管内部相通。气管5通过外螺纹端与减速机3内部的气路通道33连通,气管5的内螺纹端由旋转密封接头14螺纹连接进行封堵。

气管接头6设置在传动轴4内部,是一个三通管,由一可套于气管5外螺纹端与外六方台阶间的套管和一设在套管侧面并与套管贯通的凸台管组成。凸台管具有内螺纹孔,凸台管朝向传动轴4侧面的出孔的方向设置,用于与传动轴4侧面的出孔中设置的空心螺栓17一端螺纹连接。气管接头6的套管套在气管5外部时,使气管5钢管壁上的通孔与凸台管形成连通,并经凸台管与空心螺栓17连通。

空心螺栓17是一个空心的螺栓,螺栓杆的侧壁上具有一与其内部空心相通的通孔。

三通接头18是一个三通管,主管套在空心螺栓17上,主管侧面的气口与密封胶管16c一端连通。

轴承座7内部可放入两个轴承,轴承座7侧面有安装平面和安装孔,可通过螺栓螺母等固定在车架上。端面有安装孔,可以用于安装轴承盖9。

轴承盖9是一个中间空的圆形的有一定形状的盖,内部有安装密封圈10的槽。

轮胎座11是一个中间厚两边薄的圆形装置,中心空且有键槽,两边有安装孔,用于与轮辋连接。

压板12是一个圆形平盖板,中心有一个圆形通孔,四周有数个通孔。

旋转密封接头14是一种内部和外部可以相对旋转的三通接头,内部有密封装置,不会漏气。其中两通接口在一条直线上,一端可向内充气,另一端与气管5相连通,另一通接口在两通接口的垂直方向,用于与密封胶管16b相连通。

两通接头19的两通接口朝向成直角,一端接口与密封胶管16a连通,另一端接口与减速机3内部的气路通道33连通。

密封胶管16a、16b、16c是一种两端有内螺纹密封结构的橡胶管。

用螺栓将减速机3固定在车架上,即减速机中部的安装平面与车架的安装平面连接。减速机3的一个输出端31直接与轮辋2a连接,轮胎1a安装在轮辋2a上,并在该输出端的通道出口安装一个两通接头19,将一根密封胶管16a的两端分别连接两通接头19和轮胎1a的气门芯。

将气管接头6套在气管5上距离外六方台阶近的那一端。气管5一外螺纹端拧入减速机3另一个输出端32的通道入口,使气管5内部经减速机3内部的气路通道33、两通接头19、密封胶管16a与轮胎1a内部贯通。

传动轴4和轮辋2b一起与减速机3的另一个输出端32用螺栓连接,并使气管5穿过传动轴4中心的通孔,且气管接头6侧面的凸台与传动轴侧面的孔对准。轮胎1b固定在轮辋2b上。

轴承8、轴承座7、密封圈10、轴承盖9、轮胎座11、平键15均依次按图所示装配在传动轴4上。轮胎1c装在轮辋2c上,轮辋2c固定在轮胎座11上。轴承座7的安装面固定在车架相应安装面上。

用螺母13拧在气管5的另一外螺纹端,并拧紧,将气管5固定。并将压板12用螺栓固定在传动轴4的轴头上,可以起到固定轮胎座11等轴上零件的作用。

在气管5另一外螺纹端的中心通孔口安装旋转密封接头14,并将一根密封胶管16b的两端分别与旋转密封接头14和轮胎1c的气门芯连接,使旋转密封接头14打开时,气管5内部经密封胶管16b、气门芯与轮胎1c内部贯通。

三通接头18套在空心螺栓17上,并将空心螺栓17和三通接头18放入传动轴4侧面的出孔,使空心螺栓17拧入气管接头6的凸台管的内螺纹孔内。

用密封胶管16c连接三通接头18侧面的气口和轮胎1b的气门芯,使气管5内部通过气管接头6、空心螺栓17、三通接头18、密封胶管16c、气门芯与轮胎1b内部贯通。

以上结构中,三轮组的第三个轮子即轮胎1c通过传动轴4与减速机3一个输出端直接连接,如需维修或更换三轮组中间的轮子零部件,只需松掉中间轮子固定轮辋的一圈螺栓即可,方便、快捷。

以上结构提供了一种减速机驱动的三轮组结构,并且可以保证两相邻轮胎之间的距离相同,即图中的a尺寸。且不限于减速机驱动的三轮组结构。

以上结构可以实现对三轮组轮胎集中自动充、放气,如图1中,来自整机充气系统管路的空气从左侧进入旋转密封接头14,空气可以通过传动轴4中心的气管5、减速机3内部的气路通道、两通接头19、密封胶管16a、气管接头6、空心螺栓17、三通接头18、密封胶管16c、密封胶管16b等立即冲入三轮组的所有轮胎中;同理,放气时,整机气路系统调整为低于目前轮胎的气压值,轮胎中的空气通过三轮组中的上述各接头、气管、通道、胶管等回到整机气路管路中,放掉。为轮胎压路机提供一种可集中自动充、放气的三轮组结构,且不限于减速机驱动的三轮组结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应用于轮胎压路机,应用到其他设备也属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