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9074发布日期:2019-08-27 20:42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桥墩。



背景技术:

预制装配化施工目前已逐渐替代传统的现场浇筑混凝土施工,被广泛应用在桥梁施工领域,其特点是在工厂内集中进行构件预制,充分利用现代化模板和养护技术,构件完成预制后运输至桥位进行现场拼装,利用节点连接技术将分散的构件连接成为整体,满足运营和极端荷载条件下的使用性能,从而实现桥梁构件生产的工业化、自动化和装配化施工。

目前针对高速公路、地方公路及城市道路中的桥梁施工,桥梁的上部结构(即行车部分)已经实现了预制装配施工,而桥梁的下部结构(即桥墩部分)依然沿用传统技术进行现场浇筑施工,而在桥梁施工时,遇到跨河、跨湖或跨路等施工空间狭小、施工工期短且施工质量要求高的情况,常规的现场浇筑混凝土施工方案需要较多的模板、脚手架,工期较长,现场浇筑质量和精度难以保证,而且现场施工工人的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业化程度高、安装精度高、施工速度快且施工安全的桥墩。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桥墩,包括承台基础和盖梁,所述的承台基础和所述的盖梁之间并列间隔设置有至少两根墩柱,所述的盖梁由多个盖梁节段预制拼装而成。

多个所述的盖梁节段包括墩帽盖梁节段和中间盖梁节段,每根所述的墩柱上设置有一个所述的墩帽盖梁节段,相邻两个所述的墩帽盖梁节段之间通过所述的中间盖梁节段拼装连接,位于最边侧的所述的墩帽盖梁节段的外侧拼装连接有边侧盖梁节段。将整个盖梁拆分为墩帽盖梁节段、中间盖梁节段和边侧盖梁节段,结构简单,分块质量轻,便于运输。

所述的墩帽盖梁节段为一倒T型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的两侧分别向外凸起设置有支承部,同一所述的墩帽盖梁节段上的两个支承部呈镜像对称设置,所述的中间盖梁节段的两端分别搁置安装在两个所述的墩帽盖梁节段的相对的两个所述的支承部上,所述的边侧盖梁节段的一端搁置安装在对应位置的所述的支承部上。支承部用于给边侧盖梁节段和中间盖梁节段的安装提供支承作用,连接部用于起连接作用,结构简单,强度好。

所述的中间盖梁节段的下端面的两边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的支承部相配合的第一搁置凹槽,所述的第一搁置凹槽内贴合安装有一所述的支承部,所述的边侧盖梁节段的下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的支承部相配合的第二搁置凹槽,所述的第二搁置凹槽内贴合安装有一所述的支承部。防止盖梁节段水平滑移,提供抗剪能力,便于盖梁节段对位,便于穿接预应力筋。

所述的墩帽盖梁节段的两个侧部分别设置有抗剪凹槽,所述的中间盖梁节段的两个侧部均设置有与所述的抗剪凹槽相配合的第一抗剪凸块,每个所述的第一抗剪凸块设置在对应位置的所述的抗剪凹槽内,所述的边侧盖梁节段的其中一个侧部设置有与所述的抗剪凹槽相配合的第二抗剪凸块,所述的第二抗剪凸块设置在对应位置的所述的抗剪凹槽内。防止盖梁节段水平滑移,提供抗剪能力,便于盖梁节段对位,便于穿接预应力筋。

所述的墩帽盖梁节段、所述的中间盖梁节段和所述的边侧盖梁节段通过后张预应力筋张拉连接。结构简单,强度好,且连接稳定。

所述的墩帽盖梁节段、所述的中间盖梁节段和所述的边侧盖梁节段上均设置有位置相对应的左右贯通的预应力孔道,所述的后张预应力筋通过所述的预应力孔道穿入到所述的盖梁内部实现所述的墩帽盖梁节段、所述的中间盖梁节段和所述的边侧盖梁节段张拉连接。结构简单,便于拼装连接,且连接稳定。

所述的墩帽盖梁节段、所述的中间盖梁节段和所述的边侧盖梁节段的顶部均设置有后浇槽。由于目前常用的上部装配式梁板类型有空心板、小箱梁和T梁等多种类型,桥梁横断面梁板支座间距布置及支座大小难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盖梁顶部的支座垫石无法纳入到预制标准构件体系中,在本方案中在盖梁预制构件顶部预留0.2m深度的后浇槽,并预埋钢筋留头,待盖梁预制构件装配完成后,根据支座的布置情况浇筑支座垫石、高差调节块以及抗震挡块等附属构造。

所述的墩柱与所述的盖梁、所述的承台基础之间通过预制拼装连接。该结构设计,更大程度地实现了桥墩建造的工业化,拼装的所有构件均可在工厂浇筑标准化构件,进一步提高了施工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减少了现场的作业量,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所述的墩柱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墩柱节段和第二墩柱节段预制拼装而成。该结构设计,使得整个桥墩均实现预制拼装,更大程度地实现了桥墩建造的工业化,拼装的所有构件均可在工厂浇筑标准化构件,进一步提高了施工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减少了现场的作业量,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中每个墩柱中的第一墩柱节段都为设计为相同的标准高度,每个墩柱中的第二墩柱节段的高度可根据桥梁横坡设置的需要而变化。

所述的承台基础上竖向预埋设置有多根第一钢筋,所述的第一钢筋的顶部伸出所述的承台基础,所述的第一墩柱节段的底部预埋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钢筋相配合的第一灌浆连接套筒,每根所述的第一钢筋伸入设置在对应位置的所述的第一灌浆连接套筒内通过灌浆固定;所述的第一墩柱节段上竖向预埋设置有多根第二钢筋,所述的第二钢筋的顶部伸出所述的第一墩柱节段,所述的第二墩柱节段的底部预埋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二钢筋相配合的第二灌浆连接套筒,每根所述的第二钢筋伸入设置在对应位置的所述的第二灌浆连接套筒内通过灌浆固定;所述的第二墩柱节段上竖向预埋设置有多根第三钢筋,所述的第三钢筋的顶部伸出所述的第二墩柱节段,所述的墩帽盖梁节段的底部预埋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三钢筋相配合的第三灌浆连接套筒,每根所述的第三钢筋伸入设置在对应位置的所述的第三灌浆连接套筒内通过灌浆固定。通过钢筋和灌浆连接套筒实现上述节段的拼装连接,结构简单,便于拼装,且拼装连接稳定。

所述的边侧盖梁节段的外侧端面为垂直端面或斜向端面,其中垂直端面适用于正交桥,斜向端面适用于斜交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盖梁由多个盖梁节段预制拼接而成,使得该桥墩的工业化程度高,盖梁可在工厂浇筑标准化构件,可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减少现场作业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墩帽盖梁节段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墩帽盖梁节段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中间盖梁节段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中间盖梁节段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边侧盖梁节段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边侧盖梁节段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外侧端面为垂直端面的边侧盖梁节段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外侧端面为斜向端面的边侧盖梁节段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墩帽盖梁阶段、墩柱与承台基础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桥墩,包括承台基础1和盖梁2,承台基础1和盖梁2之间并列间隔设置有至少两根墩柱3,盖梁2由多个盖梁节段预制拼装而成。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多个盖梁节段包括墩帽盖梁节段21和中间盖梁节段22,每根墩柱3上设置有一个墩帽盖梁节段21,相邻两个墩帽盖梁节段21之间通过中间盖梁节段22拼装连接,位于最边侧的墩帽盖梁节段21的外侧拼装连接有边侧盖梁节段23。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墩帽盖梁节段21为一倒T型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连接部211,连接部211的两侧分别向外凸起设置有支承部212,同一墩帽盖梁节段21上的两个支承部212呈镜像对称设置,中间盖梁节段22的两端分别搁置安装在两个墩帽盖梁节段21的相对的两个支承部212上,边侧盖梁节段23的一端搁置安装在对应位置的支承部212上。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中间盖梁节段22的下端面的两边分别设置有与支承部212相配合的第一搁置凹槽221,第一搁置凹槽221内贴合安装有一支承部212,边侧盖梁节段23的下端面设置有与支承部212相配合的第二搁置凹槽231,第二搁置凹槽231内贴合安装有一支承部212。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墩帽盖梁节段21的两个侧部分别设置有抗剪凹槽201,中间盖梁节段22的两个侧部均设置有与抗剪凹槽201相配合的第一抗剪凸块202,每个第一抗剪凸块202设置在对应位置的抗剪凹槽201内,边侧盖梁节段23的其中一个侧部设置有与抗剪凹槽201相配合的第二抗剪凸块203,第二抗剪凸块203设置在对应位置的抗剪凹槽201内。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墩帽盖梁节段21、中间盖梁节段22和边侧盖梁节段23通过后张预应力筋4张拉连接。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墩帽盖梁节段21、中间盖梁节段22和边侧盖梁节段23上均设置有位置相对应的左右贯通的预应力孔道5,后张预应力筋4通过预应力孔道5穿入到盖梁2内部实现墩帽盖梁节段21、中间盖梁节段22和边侧盖梁节段23张拉连接。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墩帽盖梁节段21、中间盖梁节段22和边侧盖梁节段23的顶部均设置有后浇槽6。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墩柱3与墩帽盖梁节段21、承台基础1之间通过预制拼装连接。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墩柱3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墩柱节段31和第二墩柱节段32预制拼装而成。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承台基础1上竖向预埋设置有多根第一钢筋7,第一钢筋7的顶部伸出承台基础1,第一墩柱节段31的底部预埋设置有与第一钢筋7相配合的第一灌浆连接套筒71,每根第一钢筋7伸入设置在对应位置的第一灌浆连接套筒71内通过灌浆固定;第一墩柱节段31上竖向预埋设置有多根第二钢筋8,第二钢筋8的顶部伸出第一墩柱节段31,第二墩柱节段32的底部预埋设置有与第二钢筋8相配合的第二灌浆连接套筒81,每根第二钢筋8伸入设置在对应位置的第二灌浆连接套筒81内通过灌浆固定;第二墩柱节段32上竖向预埋设置有多根第三钢筋9,第三钢筋9的顶部伸出第二墩柱节段32,墩帽盖梁节段21的底部预埋设置有与第三钢筋9相配合的第三灌浆连接套筒91,每根第三钢筋9伸入设置在对应位置的第三灌浆连接套筒91内通过灌浆固定。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边侧盖梁节段23的外侧端面为垂直端面或斜向端面,其中垂直端面适用于正交桥,斜向端面适用于斜交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