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桁梁拖拉过程横向偏差的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93957发布日期:2019-09-03 20:54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钢桁梁拖拉过程横向偏差的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桁梁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钢桁梁拖拉过程横向偏差的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发展战略的需要,交通网络的加密,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跨线桥梁,为解决既有线路的限高问题,跨线铁路桥梁多采用下承式钢桁梁桥。其跨度设置多变,构件在厂内加工,质量更容易保障。为减少对既有线路正常运营的干扰,多采用拖拉法架设。

传统的钢桁梁拖拉小偏移纠偏采用调整自动连续千斤顶油压,改变两侧牵引力大小的方式,大偏移纠偏采用机械千斤顶顶推梁体侧面的方式。但在实际运用中发现,使用传统的纠偏方式,滑道等临时结构受施工误差的影响,摩擦系数一直在改变,千斤顶油压需不断调整,且纠偏效果较差,在拖拉过程中中线偏移值会越来越大,最终需暂停拖拉施工,通过机械千斤顶顶推梁体侧面的方式纠偏,影响施工效率。千斤顶反力架结构复杂,加工安装困难,顶推梁体侧面会对梁体面漆造成损伤,影响结构美观,且台后路基拼装路基段没有可焊接千斤顶反力装置位置,出现大偏移只能顶推前端,容易出现中线往一侧偏移的情况,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传统纠偏需要采用机械千斤顶顶推梁体侧面,从而导致的影响施工效率,提供一种便捷的,能够通过拖拉施工进行横向偏差调整的纠偏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钢桁梁拖拉过程横向偏差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纠偏导轨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纠偏导轨机构包括左纠偏导轨和右纠偏导轨,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在上滑道左侧的左限位块和固定在上滑道右侧的右限位块;所述左纠偏导轨和右纠偏导轨均固定在上滑道底面和下滑道顶面之间,所述左纠偏导轨和右纠偏导轨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下滑道固定设置在地面上,所述上滑道底面通过用于调整平整度的钢板和用于减少摩擦阻力的聚四氟乙烯板设置在下滑道顶面上,钢桁梁固定在上滑道顶面上,纠偏过程中,通过拖拉上滑道带动钢桁梁进行移动。

本申请中均以钢桁梁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设置在设计中线左侧的部件取为左,所述设计中线右部的部件取为右,即设置在设计中线左部的限位块为左限位块,纠偏导轨为左纠偏导轨,即设置在设计中线右部的限位块为右限位块,纠偏导轨为右纠偏导轨;设计中线为未发生偏差时钢桁梁的中线;纠偏开始时,限位块的一边和纠偏导轨的侧面接触。

钢桁梁、上滑道、下滑道、钢板和聚四氟乙烯板均为拖拉作业施工准备而非纠偏装置的组成,钢桁梁拖拉过程即上滑道滑行过程中,由下滑道上固定不动的所述纠偏导轨机构和固定在上滑道的所述限位机构配合,引导上滑道和钢桁梁进行横向偏差调整。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纠偏导轨机构和限位机构,纠偏导轨机构包括左纠偏导轨和右纠偏导轨,限位机构包括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所述左限位块和左纠偏导轨相互配合以实现钢桁梁可以往设计中线左侧进行移动,所述右限位块和右纠偏导轨相互配合以实现钢桁梁可以往设计中线右侧进行移动,所述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分别固定在上滑道左右两侧,所述左纠偏导轨和右纠偏导轨均固定在上滑道底面和下滑道顶面之间;所述左纠偏导轨和右纠偏导轨相对设置,以实现设置在上滑道的钢桁梁能够通过所述右限位块和所述右纠偏导轨进行第一次横向偏差调整,再连同所述左限位块和左纠偏导轨同时完成第二次横向偏差调整。当钢桁梁拖拉时即上滑道滑行时,由下滑道上固定不动的纠偏导轨机构和固定在上滑道的限位机构配合,限位块和纠偏导轨的存在引导了上滑道和设置在上滑道上的钢桁梁按一定的轨迹运行,运行的过程即横向偏差调整的过程,用这种通过拖拉施工就可以进行纠偏的纠偏装置替代传统的自动连续千斤顶油压/机械千斤顶,解决了传统纠偏的纠偏步骤繁杂,纠偏效率低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左纠偏导轨和右纠偏导轨均为带斜边的导轨,所述斜边即与设计中线具有夹角,所述斜边对应的斜边侧面用于引导钢桁梁进行横向偏差调整,通过所述右纠偏导轨的斜边侧面与右限位块的配合完成所述第一次横向偏差调整,通过所述左纠偏导轨的斜边侧面与左限位块的配合,连同所述右纠偏导轨的斜边侧面与右限位块的配合完成所述第二次横向偏差调整。

纠偏过程中,通过所述右纠偏导轨的斜边侧面和右限位块配合引导钢桁梁进行第一次横向偏差调整,通过所述右纠偏导轨的斜边侧面和右限位块的配合,连同所述左限位块和左纠偏导轨的配合,实现钢桁梁第二次横向偏差调整。

第一次横向偏差调整范围:此过程中无左限位块的斜边侧面和左纠偏导轨的配合,仅为所述右纠偏导轨的斜边侧面和右限位块配合引导钢桁梁进行横向和纵向方向上的移动。

第二次横向偏差调整范围:此过程为从左限位块的斜边侧面和左纠偏导轨开始配合开始,过程中,包括所述右纠偏导轨的斜边侧面和右限位块配合引导钢桁梁进行横向和纵向方向上的移动,配合左纠偏导轨的斜边侧面和左限位块配合引导钢桁梁进行横向和纵向方向上的移动,当左限位块接触到左纠偏导轨的斜边最远处,同时右限位块接触到右纠偏导轨的斜边最远处时,横向偏差调整完成。

优选的,所述斜边的长度为1200-2000mm。

优选的,所述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均为L形限位块,所述L形限位块的长边设置在上滑道工字钢底部,短边与所述左纠偏导轨/右纠偏导轨的斜边相对应。

所述左纠偏导轨与右纠偏导轨的底面均与下滑道顶面对应,所述左纠偏导轨与右纠偏导轨的顶面均与上滑道底面对应。

优选的,所述左纠偏导轨和右纠偏导轨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形状,所述左纠偏导轨的直角长边和所述右纠偏导轨的直角长边均平行于设计中线以便于安装,两个所述直角长边的平行距离为整个钢桁梁的宽度以完成第二次横向偏差调整,即所述左纠偏导轨和右纠偏导轨同时纠偏。

优选的,所述L形限位块短边的内侧面距离下滑道侧面为不超过50mm,用于防止拖拉过程中钢桁梁的中线和设计中线之间距离超过50mm。

优选的,所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短边长度为大于或等于50mm,所述直角短边长度对应为横向偏差可调整距离。

由于短边为50mm,斜边为1200-2000mm,所以该直角三角形的最小角有一定的范围,其中所述该直角三角形的最小角最优夹角为1.58度。

由于拖拉过程中钢桁梁的中线和设计中线之间距离不超过50mm,而短边的50mm对应为横向偏差可调整距离,所以设置为50mm为设计标准的最大横向偏差调整距离。

优选的,所述斜边上设置有润滑剂,所述润滑剂用于减少纠偏拖拉过程的侧向摩擦力。

其中,还包括起找平作用的钢板,和减少拖拉摩擦阻力的聚四氟乙烯板。

工作步骤如下:

S101、在钢桁梁拖拉作业开始前,将左限位块固定在上滑道左侧,将右限位块固定在上滑道右侧;

S102、开始拖拉作业,拖动上滑道和钢桁梁,当钢桁梁的中线和设计中线偏差20mm以上时,停止拖拉作业,开始设置左纠偏导轨和右纠偏导轨;

S1031、将右纠偏导轨的直角长边与设计中线设置为平行状态,将右纠偏导轨直角长边设置与右限位块短边内侧面的一边的距离,即预设值,所示预设值等于右纠偏导轨直角短边长度减去需要调整的偏差值;且为距离设计中线较近的一侧;

S1032、将左纠偏导轨直角长边和右纠偏导轨直角长边的横向距离设置为钢桁梁宽度,将左纠偏导轨和右纠偏导轨的纵向距离设置为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的距离,即完成纠偏导轨的设置;

S104、继续拖拉作业,其中一侧的限位块在对应的纠偏导轨的限制下,进行第一次横向偏差调整,当另一侧的限位块在对应的纠偏导轨相接触后开始第二次横向偏差调整,当两边的限位块同时接触到对应的纠偏导轨时,横向偏差调整结束,调整完成。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纠偏导轨机构和限位机构,纠偏导轨机构包括左纠偏导轨和右纠偏导轨,限位机构包括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所述左限位块和左纠偏导轨相互配合以实现钢桁梁可以往设计中线左侧进行移动,所述右限位块和右纠偏导轨相互配合以实现钢桁梁可以往设计中线右侧进行移动,所述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分别固定在上滑道左右两侧,所述左纠偏导轨和右纠偏导轨均固定在上滑道底面和下滑道顶面之间;所述左纠偏导轨和右纠偏导轨相对设置,以实现设置在上滑道的钢桁梁能够通过所述右限位块和所述右纠偏导轨进行第一次横向偏差调整,再连同所述左限位块和左纠偏导轨同时完成第二次横向偏差调整。当钢桁梁拖拉时即上滑道滑行时,由下滑道上固定不动的纠偏导轨机构和固定在上滑道的限位机构配合,限位块和纠偏导轨的存在引导了上滑道和设置在上滑道上的钢桁梁按一定的轨迹运行,运行的过程即横向偏差调整的过程,用这种通过拖拉施工就可以进行纠偏的纠偏装置替代传统的自动连续千斤顶油压/机械千斤顶,解决了传统纠偏的纠偏步骤繁杂,纠偏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二维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纠偏过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纠偏过程的放大图;

图5是纠偏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纠偏导轨和限位块的三维示意图;

图7是纠偏导轨和限位块的二维示意图。

图中标记:1-左纠偏导轨,2-右纠偏导轨,3-左限位块,4-右限位块,5-钢桁梁,6-上滑道,7-下滑道,8-钢板,9-聚四氟乙烯板,10-斜边侧面,11-短边内侧面,12-长边外侧面,13-设计中线,a-直角短边长度,b-偏差值,c-预设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由于短边为50mm,斜边为1200-2000mm,所以该直角三角形的最小角只有1.4度到2.5度,夹角过小,在图中难以呈现结构关系,因此将该直角三角形的最小角在图中显示为20度方便理解,同时采用长方形表示钢桁梁结构。

具体的实施例如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示意图,其中,钢桁梁5、上滑道6、下滑道7、钢板8和聚四氟乙烯板9均为拖拉作业施工准备而非纠偏装置的组成,下滑道7固定设置在地面上,上滑道6底面通过用于调整平整度的钢板8和用于减少摩擦阻力的聚四氟乙烯板9设置在下滑道7顶面上,钢桁梁5固定在上滑道6顶面上,纠偏过程中,通过拖拉上滑道6带动钢桁梁5进行移动。

钢桁梁5拖拉过程即上滑道6滑行过程中,由下滑道7上固定不动的所述纠偏导轨机构和固定在上滑道6的所述限位机构配合,引导上滑道6和钢桁梁5进行横向偏差调整。

其中,设计中线13即下滑道7结构的中线,即下滑道7宽度的中间线;上滑道6和下滑道7均由工字钢组成,为拖拉钢桁梁5的施工准备组成。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二维示意图,一种用于钢桁梁拖拉过程横向偏差的纠偏装置,包括纠偏导轨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纠偏导轨机构包括左纠偏导轨1和右纠偏导轨2,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左限位块3和右限位块4;所述左限位块3和右限位块4分别固定在上滑道6左侧和右侧,所述左纠偏导轨1和右纠偏导轨2均固定在上滑道6底面和下滑道7顶面之间;所述左纠偏导轨1和右纠偏导轨2相对设置,以实现设置在上滑道6的钢桁梁5能够通过所述右限位块4和所述右纠偏导轨2进行第一次横向偏差调整,再连同所述左限位块3和左纠偏导轨1同时完成第二次横向偏差调整。

所述左纠偏导轨1与右纠偏导轨2的底面均与下滑道7顶面对应,所述左纠偏导轨1与右纠偏导轨2的顶面均与上滑道6底面对应。

本申请中均以钢桁梁5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设置在设计中线13左侧的部件取为左,所述设计中线13右部的部件取为右,即设置在设计中线13左部的限位块为左限位块3,纠偏导轨为左纠偏导轨1,即设置在设计中线13右部的限位块为右限位块4,纠偏导轨为右纠偏导轨2;设计中线13为未发生偏差时钢桁梁5的中线。

所述左限位块3和右限位块4分别固定在上滑道6左右两侧,所述左纠偏导轨1和右纠偏导轨2均固定在上滑道6底面和下滑道7顶面之间,通过所述右纠偏导轨2的侧面与右限位块4的配合完成所述第一次横向偏差调整,通过所述左纠偏导轨1的侧面与左限位块3的配合,连同所述右纠偏导轨2的侧面与右限位块4的配合完成所述第二次横向偏差调整。

所述左限位块3和右限位块4均为L形限位块,所述L形限位块的长边外侧面12设置在上滑道6工字钢底部,短边内侧面11与所述左纠偏导轨1/右纠偏导轨2的斜边对应的斜边侧面10相适应,纠偏时,限位块的一边和纠偏导轨的侧面接触。

其中,还包括起找平作用的钢板8,和减少拖拉摩擦阻力的聚四氟乙烯板9。

钢桁梁5通过减少拖拉摩擦阻力的聚四氟乙烯板9设置在上滑道6上,由于聚四氟乙烯板9的设置,拖拉上滑道6时,钢桁梁5会随着上滑道6一起进行纵向运动,由于找平钢板8的存在,拖拉上滑道6时,上滑道6、钢桁梁5会与下滑道发生相对运动,即纵向运动。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纠偏过程图,所述左纠偏导轨1和右纠偏导轨2均为带斜边的导轨,所述斜边即与设计中线13具有夹角,所述斜边对应的斜边侧面10用于引导钢桁梁5进行横向偏差调整.

纠偏过程中,通过所述右纠偏导轨2的斜边侧面10与右限位块4的配合完成所述第一次横向偏差调整,通过所述左纠偏导轨1的斜边侧面10与左限位块3的配合,连同所述右纠偏导轨2的斜边侧面10与右限位块4的配合完成所述第二次横向偏差调整。

以钢桁梁5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使用拖拉千斤顶使上滑道6和设置在上滑道6上的钢桁梁5向未旋转的图示右方向运动,即旋转后的上方向进行运动,首先右限位块4短边内侧面11的一边和固定不动的右纠偏导轨2的斜边侧面10相接触,迫使钢桁梁5往设计中线13右侧进行第一次横向偏差调整,拖拉过程中,当左限位块3短边内侧面11的一边和固定不动的左纠偏导轨1的斜边侧面10相接触,第二次横向偏差调整便开始,左限位块3和左纠偏导轨1的配合,连同右限位块4和右纠偏导轨2的配合迫使钢桁梁5的中线和设计中线13的夹角越变越小,直至左限位块3和左纠偏导轨1的短边相接触的同时,右限位块4和右纠偏导轨2的短边也接触,第二次横向偏差调整便结束。

其中,横向偏差调整的值为短边的长度,横向偏差调整所需的拖拉长度,即为从右纠偏导轨2和右限位块4接触的点开始,直至左限位块3和左纠偏导轨1的短边相接触的同时右限位块4和右纠偏导轨2的短边相接触的拖拉长度。

如图4所示,图4是本实用新型纠偏过程的放大图,从图4可以更加清楚的看到纠偏导轨和限位块的配合关系。

如图5所示,纠偏导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左纠偏导轨1和右纠偏导轨2均为带斜边的导轨,所述斜边对应的斜边侧面10用于引导钢桁梁5进行横向偏差调整。

所述左纠偏导轨1和右纠偏导轨2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形状,所述左纠偏导轨1的直角长边和所述右纠偏导轨2的直角长边均平行于设计中线13以便于安装,两个所述直角长边的平行距离为整个钢桁梁5的宽度,以完成所述左纠偏导轨1和左限位块3,能够连同右纠偏导轨2和右限位块4进行第二次横向偏差调整,即所述左纠偏导轨1和右纠偏导轨2同时纠偏。

所述斜边的长度为1200-2000mm。

所述L形限位块短边内侧面11距离下滑道7侧面为不超过50mm,用于防止拖拉过程中钢桁梁5的中线和设计中线13之间距离超过50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L形限位块短边内侧面11距离下滑道7侧面取为50mm。

所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短边长度a为大于或等于50mm,所述直角短边长度a对应为横向偏差可调整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短边长度a取50mm。

其中,由于短边长度为500mm,斜边长度为1200-2000mm,即斜边与设计中线13的夹角有一定的范围,其中最优夹角为1.58度。

由于拖拉过程中钢桁梁5的中线和设计中线13之间距离不超过50mm,而短边的50mm对应为横向偏差可调整距离,所以设置为50mm为设计标准的最大横向偏差调整距离。

如图6所示,纠偏导轨和限位块的三维示意图,其中限位块短边内侧面11的一边与所述纠偏导轨斜边对应的斜边侧面10刚开始接触时为线与面的接触,当上滑道6移动时,限位块跟着移动,由于纠偏导轨的斜边侧面10和限位块短边内侧面11的一边相接触,上滑道6沿纠偏导轨的轨迹进行移动,从而进行横向偏差调整。

所述斜边对应的斜边侧面10上设置有润滑剂,所述润滑剂用于减少纠偏拖拉过程的侧向摩擦力。

工作步骤如下:

S101、在钢桁梁5拖拉作业开始前,将左限位块3固定在上滑道6左侧,将右限位块4固定在上滑道6右侧;

S102、开始拖拉作业,拖动上滑道6和钢桁梁5,当钢桁梁5的中线和设计中线13偏差20mm以上时,停止拖拉作业,开始设置左纠偏导轨1和右纠偏导轨2;

S1031、将右纠偏导轨2的直角长边与设计中线13设置为平行状态,将右纠偏导轨2直角长边设置与右限位块4短边内侧面11的一边的距离,即为预设值c,所示预设值等于右纠偏导轨2直角短边长度a减去需要调整的偏差值b;且设置的一侧为距离设计中线13较近的一侧;

S1032、将左纠偏导轨1直角长边和右纠偏导轨2直角长边的横向距离设置为钢桁梁5宽度,将左纠偏导轨1和右纠偏导轨2的纵向距离设置为左限位块3和右限位块4的距离,即完成纠偏导轨的设置;

S104、继续拖拉作业,其中一侧的限位块在对应的纠偏导轨的限制下,进行第一次横向偏差调整,当另一侧的限位块在对应的纠偏导轨相接触后开始第二次横向偏差调整,当两边的限位块同时接触到对应的纠偏导轨时,横向偏差调整结束,调整完成。

如图7所示,纠偏导轨和限位块的二维示意图,其中右纠偏导轨2直角长边设置与右限位块4短边内侧面11的一边的距离,即为预设值c,所示预设值c等于右纠偏导轨2直角短边长度a减去需要调整的偏差值b;且设置的一侧为距离设计中线13较近的一侧;

其中,限位块在拖拉前便固定在上滑道6上,纠偏导轨为出现需要调整的差值时才开始设置,即固定在下滑道7顶面,其设置方式如下:

当偏差值b为最大,即钢桁梁5中线和设计中线13偏差50mm时,第一步、将右纠偏导轨2的直角长边与设计中线13设置为平行状态;第二步、将右纠偏导轨2的三角尖端设置在右限位块4短边内侧面11上,同时右纠偏导轨2的斜边对应的斜边侧面10与和右限位块4短边内侧面11相接触;第三步、将左纠偏导轨1和右纠偏导轨2的横向距离设置为钢桁梁5宽度,将左纠偏导轨1和右纠偏导轨2的纵向距离设置为左限位块3和右限位块4的距离,即完成纠偏导轨的设置。

当偏差值b为0-50mm时,如当偏差值b为30mm时,将上述第二步替换为将右纠偏导轨2直角长边设置距离右限位块4短边内侧面1120mm,且为靠近设计中线13一侧的20mm,即右纠偏导轨2的直角长边与设计中线13距离值为半个钢桁梁5宽度减去20mm。

其中可调整距离,即纠偏导轨短边的长度减去纠偏导轨直角长边距离右限位块4短边内侧面11的距离。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