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巡线机器人行驶轨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3505发布日期:2020-05-08 14:15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巡线机器人行驶轨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中的一种轨道,特别是一种巡线机器人行驶轨道。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环保项目需要新的智能设备,来满足治理及运维管理的需求,在河道运维方面,河道巡线一直都是靠人力来完成,所花费的人力与时间成本很高,使用机器人替代人力进行巡线是环保业界的一个发展方向。

然而,传统的巡线机器人大多应用于电力行业用于巡看电缆线,或者工厂内巡查管道,采用的巡线轨道大多以缆线、工字轨道为主。若直接将传统的巡线机器人及其轨道应用于环保行业,在复杂的自然环境汇总,轨道和行驶轮暴露在外,因靠近水体,且受风吹日晒,容易生锈,影响巡线机器人的行驶。另外,由于相当一部分的巡线机器人是在空中进行巡查的,当遭遇到雨雪天气的时候,雨雪堆积在行驶轮及轨道上,导致吊起轨道的吊设备实际承重大大增加,吊设备极易损坏,轨道和机器人甚至可能会从空中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巡线机器人行驶轨道,其能减少巡线机械人的行驶轮受到外界自然因素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巡线机器人行驶轨道,其包括至少一个管状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两端设有通道口,所述本体的下方设有沿行驶方向设置的开口,所述开口的两侧分别向内延伸有支撑板,所述本体的顶面为凸面或斜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的顶面包括两个对称的斜面,两个斜面连接形成凸面,所述支撑板均为水平的平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的顶面为圆弧面,所述支撑板均为圆弧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与两个支撑板一体成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及支撑板的内侧上均设有防滑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及支撑板的内侧面均为磨砂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滑结构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防滑凸起,各防滑凸起沿行驶方向均匀间隔布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相邻两个本体的通道口之间通过连接结构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使行驶轮在支撑板的内侧上通行,行驶轮与机器人之间的连接杆则在开口中伸出,即行驶轮位于轨道的内部,避免了行驶轮在户外被暴晒产生老化,或是被雨雪腐蚀导致的生锈,拓展了巡线机器人的使用场所。并且,由于本体的顶面为凸面或斜面,户外的雨雪不易积在轨道上,防止因雨雪堆积而导致吊设备的实际承重增加,继而吊设备被损坏的情况出现,有效地提高了轨道及巡线机器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正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正剖视图(设有防滑凸起);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设有磨砂面);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设有防滑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一种巡线机器人行驶轨道,其包括至少一个管状的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两端设有通道口3,所述本体1的下方设有沿行驶方向设置的开口4,所述开口4的两侧分别向内延伸有支撑板2,所述本体1的顶面为凸面或斜面。优选地,本体1及支撑板2均为不锈钢材质。通过吊设备将轨道吊在空中,将行驶轮从通道口3中装入到本体1中,连接杆的一端与行驶轮轴相接,连接杆的另一端则从本体1下方的开口4中伸出并与机器人的主体连接。工作时,行驶轮在支撑板2上行驶,并通过连接杆带动机器人沿轨道前进,即行驶轮完全位于轨道的内部中。两个支撑板2之间的间隙小于行驶轮轴的长度,所以行驶轮不会从支撑板2之间的间隙掉落。由于开口4朝下,因此保护了行驶轮不会因直接受到户外阳光的暴晒而老化,也不会因雨雪的侵蚀导致生锈。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本体1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相邻两个本体1的通道口3之间通过连接结构相连接。本体1既可为直管状,也可为弯管状,当使用两个以上的本体1组装成轨道时,相邻两个本体1之间可通过法兰结构连接,相邻两个本体1中的两个相近的通道口3连通。这不仅使轨道能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组装以适应环境,更便于对轨道进行维护。当要对轨道进行维护时,拆开用于连接的法兰结构即可。连接结构不仅限定为法兰结构,还可以是预制卡扣、磁力装置等的结构,甚至可以直接焊接,只要能将两个对准的本体1稳固连接即可。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本体1的顶面包括两个对称的斜面,两个斜面连接形成凸面,所述支撑板2均为水平的平板。轨道的截面呈三角形,三角形的顶角不超过75°,保证了落到本体1顶面上的雨雪能及时地从顶面上滑落,不会堆积,减少吊设备的负重。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本体1与两个支撑板2一体成型,以进一步加强轨道的稳固性,并简化制作工序

实施例二

参照图3,与实施例一有所不同的是,所述本体1的顶面为圆弧面,所述支撑板2均为圆弧板。本体1与两个支撑板2共同形成一个圆弧,行驶轮的形状相应地适应支撑板2内侧的形状。由于支撑板2的内侧成呈弧形,为避免行驶轮滑移,甚至卡入到开口4中影响行驶,本体1及支撑板2的内侧设有防滑结构,以增强行驶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本体1及支撑板2的内侧面均为磨砂面以加强行驶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同等替代,参照图2、4,所述防滑结构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防滑凸起5,各防滑凸起5沿行驶方向均匀间隔布置。防滑凸起5还可以呈螺纹状、网格状或波浪状。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

本技术:
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巡线机器人行驶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管状的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两端设有通道口(3),所述本体(1)的下方设有沿行驶方向设置的开口(4),所述开口(4)的两侧分别向内延伸有支撑板(2),所述本体(1)的顶面为凸面或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巡线机器人行驶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顶面包括两个对称的斜面,两个斜面连接形成凸面,所述支撑板(2)均为水平的平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巡线机器人行驶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顶面为圆弧面,所述支撑板(2)均为圆弧板。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巡线机器人行驶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与两个支撑板(2)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巡线机器人行驶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及支撑板(2)的内侧上均设有防滑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巡线机器人行驶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及支撑板(2)的内侧面均为磨砂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巡线机器人行驶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结构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防滑凸起(5),各防滑凸起(5)沿行驶方向均匀间隔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巡线机器人行驶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相邻两个本体(1)的通道口(3)之间通过连接结构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巡线机器人行驶轨道,其包括至少一个管状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两端设有通道口,所述本体的下方设有沿行驶方向设置的开口,所述开口的两侧分别向内延伸有支撑板,所述本体的顶面为凸面或斜面。本实用新型通过使行驶轮在支撑板的内侧上通行,行驶轮与机器人之间的连接杆则在开口中伸出,即行驶轮位于轨道的内部,避免了行驶轮在户外被暴晒产生老化,或是被雨雪腐蚀导致的生锈,拓展了巡线机器人的使用场所。并且,由于本体的顶面为凸面或斜面,户外的雨雪不易积在轨道上,防止因雨雪堆积而导致吊设备的实际承重增加,继而吊设备被损坏的情况出现,有效地提高了轨道及巡线机器人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王子豪;方李水;吴闪闪;苏玉婷;曾建宁;苏蕾;张晓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资源环保装备智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2
技术公布日:2020.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