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式绝缘轨距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03308发布日期:2020-10-02 08:08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分段式绝缘轨距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轨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段式绝缘轨距杆。



背景技术:

当列车通过铁路线路曲线及道岔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造成钢轨产生横向位移,使钢轨轨距改变。为预防轨距改变,防止列车发生脱轨事故,需采用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及良好绝缘性能的绝缘轨距杆将两根钢轨做机械连接。绝缘轨距杆是铁路曲线和道岔的加强器材及绝缘装置,绝缘轨距杆的重要作用是,在保持钢轨轨距的同时确保两根钢轨间的相对绝缘。

现有绝缘轨距杆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一种是目前轨道曲线及道岔上常用的粘结式绝缘轨距杆,是由铁卡、粘结式绝缘金属杆体、螺母、弹簧垫圈及平垫圈组成,这种绝缘轨距杆的结构特点是:金属杆体为中间粘结式绝缘结构。另一种是套管式绝缘轨距杆,是由铁卡、绝缘套管、金属杆体、螺母、弹簧垫圈及平垫圈组成。这种绝缘轨距杆的结构特点是:金属杆体与位于两端的铁卡间为套管式绝缘结构。

现有绝缘轨距杆主要有以下缺点:绝缘性能不良,可靠性差,粘结式绝缘轨距杆金属杆体和套管依靠粘结剂来实现绝缘,随着粘结剂性能的下降,牵引电力网中的冲击电流会将绝缘层击穿,造成瞬间“红光带”,使信号关闭,甚至造成机车冒进信号,影响列车行车安全,同时给维护人员的排查、检修造成很大困难;套管式绝缘轨距杆金属杆体和铁卡间通过尼龙套管实现绝缘,尼龙套管强度差易老化,夏天不耐高温,冬天发脆易碎,易损坏且难以发现,绝缘可靠性差,维修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性能优异,可靠性好的一种绝缘轨距杆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段式绝缘轨距杆,包括绝缘套管和位于所述绝缘套管两端的两个金属杆体;

所述金属杆体的第一端插入所述绝缘套管的内部,所述金属杆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绝缘套管胶接连接,所述金属杆体的第二端设置有与钢轨连接的卡爪。

如上所述分段式绝缘轨距杆,所述绝缘套管内位于所述两个金属杆体之间的部分填充有绝缘体。

如上所述分段式绝缘轨距杆,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凹槽间隔设置。

如上所述分段式绝缘轨距杆,所述绝缘套管与所述金属杆体连接部位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间隔设置。

如上所述分段式绝缘轨距杆,所述金属杆体的第二端为螺纹杆,所述卡爪通过螺母固定于钢轨上,所述卡爪与所述螺母之间设置有垫片。

如上所述分段式绝缘轨距杆,所述绝缘套管为复合材料绝缘套管。

如上所述分段式绝缘轨距杆,所述绝缘套管为纤维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绝缘套管。

如上所述分段式绝缘轨距杆,所述卡爪为金属件。

本实用新型的分段式绝缘轨距杆包括绝缘套管和位于所述绝缘套管两端的两个金属杆体,每个金属杆体的第一端均插入所述绝缘套管的内部,每个金属杆体的第一端与绝缘套管胶接连接,每个金属杆体的第二端均设置有与钢轨连接的卡爪。该分段式绝缘轨距杆中部采用绝缘套管,绝缘性能好,金属杆体插入绝缘套管的内部,分段式绝缘轨距杆的金属杆体和复合材料绝缘套管为中间粘结式结构,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段式绝缘轨距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段式绝缘轨距杆的绝缘套管和金属杆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段式绝缘轨距杆的绝缘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段式绝缘轨距杆的钢轨卡爪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绝缘套管;

2-金属杆体;

3-卡爪;

4-环氧棒;

5-平垫片;

6-弹垫片;

7-螺母;

1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具有”

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段式绝缘轨距杆进行详细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段式绝缘轨距杆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分段式绝缘轨距杆,包括绝缘套管1和位于所述绝缘套管两端的两个金属杆体2;

每个金属杆体2的第一端均套设于所述绝缘套管1的内部,每个金属杆体2的第一端均与绝缘套管1胶接连接,每个金属杆体2的第二端均设置有与钢轨连接的卡爪3,卡爪3在分段式绝缘轨距杆使用时用于与钢轨连接,一般为铁卡。

本实施例的分段式绝缘轨距杆是铁路曲线和道岔的加强器材及绝缘装置,绝缘轨距杆的重要作用是,在保持钢轨轨距的同时确保两根钢轨间的相对绝缘。

本实施例的分段式绝缘轨距杆的绝缘套管1一般为复合材料绝缘套管,相比金属杆体为中间粘结式绝缘结构减少了钢材的用量,更加环保节能,绝缘套管1的使用减轻了产品的重量。本实施例中的绝缘套管1绝缘效果好,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证不被击穿,本实用新型对所述绝缘套管1所用的增强材料不做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为玻璃纤维或芳纶纤维、玄武岩纤维、硼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

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金属杆体2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绝缘套管1胶接连接,本实施例中的胶接是利用胶粘剂在连接面上产生的机械结合力、物理吸附力和化学键合力而使两个胶接件联接起来的工艺方法。胶接工艺简便,不需要复杂的工艺设备,本实施例对所述胶粘剂不做特别限制。

本实施例的分段式绝缘轨距杆包括绝缘套管和位于所述绝缘套管两端的两个金属杆体,每个金属杆体的第一端均插入所述绝缘套管的内部,每个金属杆体的第一端均与绝缘套管胶接连接,每个金属杆体的第二端均设置有与钢轨连接的卡爪。该分段式绝缘轨距杆中部采用绝缘套管,绝缘性能好,金属杆体插入绝缘套管的内部,分段式绝缘轨距杆的金属杆体和复合材料绝缘套管为中间粘结式结构,可靠性高。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段式绝缘轨距杆的绝缘套管和金属杆体连接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套管内位于所述两个金属杆体之间的部分填充有绝缘体,用于进一步提高绝缘套管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套管1的中部填充有环氧棒4,本实施例中的环氧棒采用高强度芳纶纤维和玻璃纤维在浸渍环氧棒基体经高温拉挤而成,具有超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等性能,本实施例通过在绝缘套管的中部填充有环氧棒进一步提高了分段式绝缘轨距杆的整体可靠性,环氧棒4为绝缘材质,也提高了分段式绝缘轨距杆的绝缘性能,本实施例的环氧棒填充满两个金属杆体之间的空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杆体2的第一端为螺纹杆,所述绝缘套管1的内壁设置有凹槽,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凹槽间隔设置,本实施例通过将金属杆体2的第一端设置为螺纹杆,绝缘套管内壁设置凹槽,在绝缘套管1与金属杆体2通过胶体粘结时金属杆体2第一端的螺纹处以及绝缘套管1的凹槽11处布满胶体,能够使得绝缘套管1与金属杆体2粘接的更牢固,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段式绝缘轨距杆整体的可靠性。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段式绝缘轨距杆的绝缘套管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3所示,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卡爪3通过螺母7固定于所述螺纹杆上,所述卡爪3与所述螺母之间设置有垫片。本实施例中的垫圈包括平垫片5和弹垫片6,平垫片5能够防止在螺母7拧紧的过程中损坏卡爪3,弹垫片6的作用是在拧紧螺母7后进一步保护平垫片5。本实施例中,每个金属杆体2的第二端均设置有两个卡爪3,两个卡爪3通过螺母7固定于钢轨的两侧,在两铁轨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后只需螺纹调节两侧的螺母7即可调节两个钢轨之间的距离。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段式绝缘轨距杆的钢轨卡爪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金属杆体2和卡爪3均优选为不锈钢材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分段式绝缘轨距杆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套管1为玻璃纤维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绝缘杆。玻璃纤维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拉伸特性、抗冲击性和耐腐蚀性,保证了分段式绝缘轨距杆的强度,大大提高了分段式绝缘轨距杆使用的可靠性。

经铁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采用本实施例的分段绝缘轨距杆的正常绝缘电阻、疲劳试验后的正常绝缘电阻以及老化试验后的绝缘电阻都大于500mω,潮湿状态的绝缘电阻都大于200mω,特别是潮湿状态的绝缘电阻远远优于铁标tb/t2492-2004的技术要求(铁标要求大于0.20mω)。轨距杆所用的复合材料绝缘套管,其材料的体积电阻率达到了1.69*1016ω·cm,绝缘性能优异,彻底解决了现有绝缘轨距杆存在的绝缘性能不良,可靠性差的缺陷。即使牵引电力网中产生大的冲击电流(例如机车满载通过换相点,接触网有冰凌造成接触不良,变电所地过流保护开关的瞬间开闭时),也不会出现“闪红”现象,保证了列车的安全运行。

经上海航空材料结构检测有限公司检测,本实施例的分段式绝缘轨距杆的抗拉破坏荷载为513kn,远远优于铁标tb/t2492-2004中对轨距杆杆体抗拉性能的要求,轨距杆所用的复合材料绝缘套管,其材料的纵向拉伸强度超过1000mpa,远远高于现有轨距杆所使用的q235钢套管的抗拉强度,产品使用安全可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