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道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9648发布日期:2020-12-25 08:15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道路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道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现有的技术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20473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用于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可以有效地蓄存城市路面雨水和地表径流,同时净化雨水,最终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内涝,节约水资源、提高雨水利用效率。市政排水管位于土地内,蓄水池位于土地内;水塔底座与土地相连接;水塔防漏层与水塔底座相连接,水塔防漏层位于水塔底座的上端;水塔箱与水塔防漏层相连接,进水管与水塔箱相连接,进水管与水泵相连接,出水管与水塔箱相连接,出水开关与出水管相连接,电机与水泵相连接;植物种植与种植土层里,碎石层位于种植土层的上端,种植土层位于生物炭填料层的上端,生物炭填料层位于砾石层的上端,路面位于土地的上端。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雨量较大时使用这种结构,大量的雨水会顺从路面的两侧直接流至种植土层上,又由于种植土城渗水较慢,因而大量雨水会集聚在种植土层中,长期如此将种植土层内的植物涝死;同时在雨水量较小时,路面部分的渗水量较小,不能有效对植物进行灌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道路结构,用于对路面的排水量进行控制,具有对植物进行合理灌溉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结构,包括路面本体,路面本体包括路面层、透水层、混凝土层和底部的路基层,路面层竖直向下开设有排水井,排水井延伸至混凝土层中且底部连接有水平的集水管,集水管上开设有多处透水孔,路面本体两侧设置有蓄水沟,集水管和蓄水沟连通,蓄水沟内设置有顶板,顶板上方填充有种植土,顶板上设置有吸水棒,吸水棒向下延伸至蓄水沟中且顶部延伸至顶板上方;蓄水沟远离集水管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槽,排水槽顶部通过进水管和蓄水沟连通,进水管端部位于顶板下方;排水槽上方设置有蓄水塔,蓄水塔中设置有水泵并且通过管道和排水槽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路面本体上增加排水井的结构,排水井向下延伸至混凝土层中并连接集水管的结构,集水管上开设透水孔的结构,在使用时通过透水孔以及排水井将渗入到路面中的水流排走,起到了较好的排水效果;集水管排出的水流最终进入到了蓄水沟中,顶板上使用种植土的结构用于进行植物的种植;种植土内部通过吸水棒和蓄水沟连通,用较为均匀缓慢的速度进行植物的灌溉;增加了排水槽的结构,在降雨量较大的时节,雨水较多,水流会通过进水管的结构进入到排水槽中,通过排水槽的结构将多余的水流排走,水流不会直接进入到顶板上方的种植土中,不易造成植物涝死;使用管道和水泵可以将多余的水流送入到蓄水塔中,在雨水较少时,可以用于进行植物的灌溉,起到了合理进行植物灌溉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顶板包括水平的板体和板体两侧竖直的侧板,蓄水沟内设置有放置板体的挡条;蓄水沟侧壁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中转动安装有活动杆,定位槽上方设置有活动槽,活动杆顶部延伸至活动槽中并沿活动槽竖直滑动;活动杆外部套设有定位弹簧,活动杆底部设置有定位杆,定位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定位槽顶部和定位杆,定位弹簧作用在定位杆上使得定位杆和侧板顶部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蓄水沟侧壁上定位槽和活动杆的结构,活动杆可以沿定位槽进行竖直滑动,在定位弹簧的作用下使得定位杆作用在侧板上,实现了对侧板的定位,顶板的安装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定位槽一侧设置有容纳定位杆的限位槽,限位槽和定位槽连通并且水平设置,限位槽位于侧板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了限位槽的结构,在需要进行顶板的拆卸时,向上拉动活动杆并将其转动,使得定位杆进入到限位槽中,定位杆和侧板顶部分离,便于进行顶板的拆卸。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排水井顶部开设有槽口并安装有盖板,槽口侧面设置有安装槽,盖板边缘设置有凸块且凸块和安装槽铰接,盖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盖板的结构,用于对排水井的顶部进行防护,采用铰接的方式具有安装稳定以及防盗的效果,增加了盖板上的通孔结构,用于对雨水进行初步过滤。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盖板的竖直截面为梯形,并且盖板顶部的面积大于盖板底部的面积,槽口内壁和盖板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盖板和槽口的截面均设置为梯形状,在进行盖板的安装之后,盖板的侧面可以更好地和槽口的内壁进行抵接,在安装使用时盖板出现的震动较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排水井中设置有过滤网一,过滤网一位于盖板下方;透水孔上设置有过滤网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过滤网一和过滤网二的结构,对水流进行有效的过滤,减小进入到蓄水沟中的杂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蓄水塔底部设置有排水管,蓄水沟侧壁设置有挡板,挡板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溢水槽,排水管端部朝向溢水槽设置,挡板上设置有倾斜的斜面,斜面的倾斜方向为逐渐远离溢水槽并向下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排水管的结构用于进行蓄水塔中水流的排放,水流流出之后作用进入到溢水槽中,之后会逐渐从溢水槽中溢出并进入到种植土中进行植物的灌溉,增加了挡板顶部的斜面结构,便于水流顺其流下。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吸水棒包括的芯柱以及芯柱外部的海绵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了芯柱和海绵套配合的结构,用于进行蓄水池中的吸水,使得水流以较为缓慢的速度进行种植土的湿润,用于进行植物的灌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使用了排水井和集水管的结构,集水管排出的水流最终进入到了蓄水沟中,顶板上使用种植土的结构用于进行植物的种植;种植土内部通过吸水棒和蓄水沟连通,用较为均匀缓慢的速度进行植物的灌溉;在降雨量较大的时节,多余的水流会通过进水管的结构进入到排水槽中,不易造成植物涝死;使用管道和水泵可以将多余的水流送入到蓄水塔中,在雨水较少时,可以用于进行植物的灌溉,起到了合理进行植物灌溉的效果;

增加了定位槽、活动杆和定位杆的结构,用于进行顶板的定位,定位杆通过定位弹簧的作用和侧板的顶部进行抵接,起到对侧板的定位效果,活动杆和定位杆可以进行转动,增加了限位槽的结构,可以用于容纳定位杆,便于进行顶板的拆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放大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活动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路面层;2、透水层;3、混凝土层;4、路基层;5、排水井;50、集水管;51、盖板;52、过滤网一;6、蓄水沟;61、吸水棒;62、板体;63、侧板;64、定位槽;65、活动杆;66、定位弹簧;67、定位杆;68、限位槽;7、边缘路面;71、排水槽;72、管道;73、蓄水塔;74、排水管;75、挡板;76、溢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海绵城市道路结构,包括路面本体,路面本体包括路面层1、透水层2、混凝土层3和底部的路基层4。

参照图1、图2,路面层1竖直向下开设有排水井5,排水井5延伸至混凝土层3中且底部连接有水平的集水管50,集水管50上开设有多处透水孔,路面本体两侧开设有蓄水沟6,集水管50和蓄水沟6连通,蓄水沟6内设置有顶板,顶板上方填充有种植土,顶板上设置有吸水棒61,吸水棒61向下延伸至蓄水沟6中且顶部延伸至顶板上方。吸水棒61包括内部的芯柱和套设在芯柱外部的海绵套,通过吸水棒61的结构,可以对种植土内部进行缓慢有效的合理灌溉。

参照图1、图2,排水井5顶部开设有槽口并安装有盖板51,槽口侧面成型有安装槽,盖板51边缘连接有凸块且凸块和安装槽通过转轴铰接,盖板51上开设有若干通孔,用于进行初步的过滤。盖板51的竖直截面为梯形,并且盖板51顶部的面积大于盖板51底部的面积,槽口内壁和盖板51抵接。采用此种结构的盖板51和槽口,盖板51和槽口的内壁可以有效的抵接,在使用时减小出现的震动和噪音污染。排水井5中安装有过滤网一52,过滤网一52位于盖板51的下方。集水管50的透水孔处安装有过滤网二,通过两处过滤网的结构,可以对水流进行有效的过滤,减少进入到蓄水沟6中的杂质。

参照图1、图2,路面本体两侧边缘设置有边缘路面7,边缘路面7中开设有排水槽71,排水槽71位于蓄水沟6远离集水管50的一侧,排水槽71顶部通过进水管和蓄水沟6连通,进水管端部位于顶板下方,在降雨较多时,蓄水沟6中的水流通过进水管进入到了排水槽71中,水流不会直接涌入到种植土中浸泡植物,减小了植物涝死的可能。边缘路面7的顶部安装有蓄水塔73,蓄水塔73位于排水槽71的正上方,蓄水塔73中安装有水泵并且水泵通过管道72和排水槽71连通,水泵开启可以将蓄水沟6中的水流抽入到蓄水塔73中,在降雨较多的时节可以进行有效的蓄水。

参照图1、图3,蓄水塔73底部连接有排水管74,蓄水沟6侧壁固定有挡板75,挡板75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溢水槽76,排水管74端部朝向溢水槽76设置,挡板75上设置有倾斜的斜面,斜面的倾斜方向为逐渐远离溢水槽76并向下倾斜。使用挡板75和溢水槽76的结构,在使用时水流可以进入到溢水槽76中,通过溢水槽76和挡板75的结构可以将水流送入到种植土中,在干旱时节也可以进行合理的灌溉。

参照图1、图3,顶板包括水平的板体62和板体62两侧竖直的侧板63,蓄水沟6内固定有放置板体62的挡条。蓄水沟6侧壁开设有竖直的定位槽64,定位槽64中转动安装有活动杆65,活动杆65沿自身轴线转动。蓄水沟6侧壁开设有竖直的活动槽,活动槽位于定位槽64上方,活动杆65顶部延伸至活动槽中并沿活动槽竖直滑动。活动杆65外部套设有定位弹簧66,活动杆65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67,定位弹簧66两端分别连接定位槽64顶部和定位杆67,定位弹簧66作用在定位杆67上使得定位杆67和侧板63顶部抵接。定位槽64一侧设置有容纳定位杆67的限位槽68,限位槽68和定位槽64连通并且水平设置,限位槽68位于侧板63上方。

参照图3、图4,在进行安装时,将定位杆67和活动杆65向上拉动,之后转动活动杆65使得定位杆67进入到限位槽68中,在定位弹簧66的弹性力下,定位杆67不易从限位槽68中脱离。之后将顶板放置在挡条上方,相邻的挡条之间通过凸条和凹槽进行抵接,水流不易从中流走。安装顶板之后,再次转动定位杆67和活动杆65,定位杆67从限位槽68中脱离,在定位弹簧66的作用下,定位杆67和侧板63的顶部抵接,起到了对顶板和侧板63的定位效果,连接较为稳定。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路面本体上增加排水井5的结构,排水井5向下延伸至混凝土层3中并连接集水管50的结构,集水管50上开设透水孔的结构,在使用时通过透水孔以及排水井5将渗入到路面中的水流排走,起到了较好的排水效果。集水管50排出的水流最终进入到了蓄水沟6中,顶板上使用种植土的结构用于进行植物的种植。种植土内部通过吸水棒61和蓄水沟6连通,用较为均匀缓慢的速度进行植物的灌溉;增加了排水槽71的结构,在降雨量较大的时节,雨水较多,水流会通过进水管的结构进入到排水槽71中,通过排水槽71的结构将多余的水流排走,水流不会直接进入到顶板上方的种植土中,不易造成植物涝死。使用管道72和水泵可以将多余的水流送入到蓄水塔73中,在雨水较少时,可以用于进行植物的灌溉,起到了合理进行植物灌溉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