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催化混凝土轻质隔音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60741发布日期:2020-06-26 22:25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催化混凝土轻质隔音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墙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催化混凝土轻质隔音墙。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人类密切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如交通沿线的噪音污染,以及汽车尾气等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等已成为行业内高度重视的技术研究领域。

现有的一种光催化混凝土墙板,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层和粘结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层表面的自洁净吸音层,所述的自洁净吸音层是由包含氮掺杂tio2的水泥浆料和竹木纤维混合制成。作为隔音墙用在公路两侧或者建筑外墙时往往会长时暴露于阳光及高浓度污染气体之下,采用该隔音墙可以在降低噪音的同时极大的降解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例如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等。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建筑外墙通常由混凝土直接浇筑而成,由于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市区日渐嘈杂,混凝土墙体对声音震动的传导较为高效,隔音效果较差,作为建筑外墙的时候隔音效果差容易降低使用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催化混凝土轻质隔音墙,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有利于提高使用者居住的舒适性。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所述墙板本体朝向室外的一侧敷设有自洁净吸音层,所述墙板本体朝向室内的侧面的边缘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与墙板本体的边缘导通;所述墙板本体内预埋有纵横缠绕的真空管,所述真空管的两端安装有真空阀并从所述墙板本体朝向室内的一侧伸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墙体本体内埋设有纵横缠绕成网状的真空管,且真空管两端安装有真空阀并从墙板本体朝向室内的一侧伸出。从而在使用该墙板本体时,通过真空泵等设备与真空管连通,然后将真空管内抽真空,从而在墙板本体内形成网状的真空区域,因为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通过真空管的网状排布时声波穿过墙板本体时介质震动介质减少,从而提高了墙板本体的隔音效果,并且因为真空的热传导性能较差,同时也起到了保温隔热效果,进而提高了使用者居住的舒适性,减少了调节室内温度的能源消耗。其中朝向室外的自洁净吸引层,按质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硅酸盐水泥18.6~29.5份、砂25.6~30.8份、外加剂0.5~1.5份、水10~20份,氮掺杂tio2粉体3.0~8.5份、竹质和木质混合纤维25.5~40.8份。这种吸音层不仅能更好的吸收噪音,还可以使氮掺杂tio2粉体更好的分散于整个吸音层中,作为隔音墙用在公路两侧或者建筑外墙时往往会长时暴露于阳光及高浓度污染气体之下,采用该隔音墙可以在降低噪音的同时极大的降解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例如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等,从而起到洁净空气和隔音的效果。其中环槽的设置用于与立柱和横梁卡接限位,通过在立柱和横梁凸出固定对应的凸条与环槽抵接,有利于对墙板本体进行抵接限位,以及缩小墙板本体与立柱和横梁之间的间隙,进一步起到隔音的效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墙板本体内预埋有两组肋板正对设置的工字柱和两组肋板正对设置的工字梁,所述工字柱和工字梁相互垂直且端部相互固定;所述真空管与所述工字梁和工字柱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工字柱和两组工字梁端部固定共同组成框架结构,从而提升墙板本体整体的完整性和力学性能。并且通过将真空管与工字柱或工字梁固定可以提高真空管的在抽气时的稳定性,并且在浇筑混凝土形成墙板本体时,使真空管不会上浮,保持真空管的分布,使隔音效果更加均匀。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真空管包括竖直管和弯曲管,所述弯曲管分别与所述工字柱和工字梁的肋板固定,两组所述的工字柱上的弯曲管开口错位设置,所述竖直管与两组所述工字柱上的弯曲管固定且连通;两组所述的工字梁上的弯曲管开口错位设置,所述竖直管与两组所述工字梁上的弯曲管固定且连通;与所述工字柱固定的所述真空管的其中一端和与所述工字梁固定的真空管的其中一端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真空管分为竖直管和弯曲管,将弯曲管与工字柱及工字梁固定,从而实现工字柱、工字梁与弯曲管的同时预制,竖直管不同型号的单独预制,从而可以将一系列不同尺寸的工字柱或工字梁与不同长度的竖直管组合连接,进而形成不同长宽的墙板本体,提高了墙板本体的适应性,有利于根据消费者的需要进行预制。两组工字梁或两组工字柱上的弯管错位设置,从而将真空管沿竖直或水平方向进行排列,有利于纵横排布的真空管排列成网状,从而能在墙板本体内形成中空的网状结构,减少隔音死角,使隔音效果均匀全面。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弯曲管的内径与所述竖直管的外径相配合,所述竖直管与所述弯曲管插接并热塑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竖直管与弯曲管插接配合并通过热塑将连接处抱紧固定,实现密封,该连接方式快捷且成本低。从而可以实现工字梁和工字柱在预制的时候即将弯曲管固定,并通过竖直管将两组工字梁或两组工字柱相连接组成真空管。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工字柱的两个翼板相互远离的侧面固定有隔离框,所述隔离框远离所述翼板的一侧开口设置,两组工字柱同一高度的隔离框相互远离侧面均固定有隔离管,所述隔离管中空设置并与所述隔离框连通,所述隔离管内设置有用于与相邻立柱固定的膨胀螺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离框的设置使得通过混凝土浇筑墙体的时候,能在墙板本体上形成一个中空的空间,并且通过隔离管和隔离框连通的设置,从而在将墙板本体与立柱连接的过程中,先通过膨胀螺丝打入立柱中,然后将膨胀螺丝的另一端通过隔离管插入隔离框中,在隔离框中通过螺母与膨胀螺丝螺纹连接的方式将墙板本体与立柱连接。并且隔离框所形成的空间与便于实用者使用扳手等工具转动螺母,实现对螺母的拧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工字梁上固定的弯曲管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工字柱上固定的弯曲管的曲率半径;与所述工字梁连通管的直管和与所述工字柱连通的直管之间设置有泡沫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与工字柱连接的真空管包裹在工字梁的真空管的外周,避免真空管之间的碰撞,便于安装。其中在与工字梁连通的支管和与工字柱连通的支管之间铺设有泡沫板,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墙板本体的隔音效果,利用泡沫板的多孔结构,对声波进行吸收,进而有利于提高使用者居住的舒适度。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墙板本体两竖直侧面均依次铺设有隔音棉和橡胶垫,所述隔离管贯穿所述隔音棉和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墙板本体与立柱连接时,墙板本体挤压隔音棉和橡胶垫,将吸音棉和橡胶垫挤压变形,将墙板本体与立柱之间的间隙填补,从而实现封堵墙板本体与立柱之间的间隙,进一步提高墙板本体与立柱之间的密封性和隔音效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隔音棉和橡胶垫延伸至所述环槽的侧壁和槽底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隔音棉和橡胶垫延伸至环槽内,从而在墙板本体与建筑的立柱和横梁贴合时,挤压环槽内是隔音棉和橡胶垫,进一步缩小墙板本体与立柱和横梁之间的间隙,从而进一步提高墙板本体与立柱之间的密封性和隔音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墙板本体朝向室外的一侧铺设有自洁净吸音层,有利于在阳光照射下降解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例如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等,从而对环境更友好,并且多孔的结构也有利于吸收噪声,阻隔声音传导;

2.通过在墙板本体内设置纵横缠绕成网状真空管,真空管的两端伸出墙板本体并安装有真空阀,从而可以通过抽气泵等设备将真空管内抽真空,从而在墙板本体内形成网状的真空空间,进而有利于减少声波传导的介质,使墙板本体具有较好的隔音性能;

3.通过设置真空管包括分离预制的弯曲管和竖直管,其中弯曲管与工字柱和工字梁固定,竖直管的外径与弯曲管的内径配合,从而可以通过热熔固定的方式将竖直管和弯曲管密封固定连接,从而相比与将管道弯折或是焊接的连接方式,具有安装效率高、成本较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墙板本体与立柱、横梁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墙板本体与立柱、横梁安装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墙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的墙板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的墙板本体另一角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墙板本体;11、自洁净吸音层;12、环槽;2、工字柱;3、工字梁;4、真空管;41、竖直管;42、弯曲管;43、真空阀;5、泡沫板;61、隔离框;62、隔离管;63、膨胀螺丝;71、橡胶垫;72、隔音棉;81、立柱;82、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光催化混凝土轻质隔音墙,包括混凝土浇筑的类矩形的墙板本体:1,墙板本体:1朝向室外的一侧敷设有自洁净吸音层11。其中朝向室外的自洁净吸引层,按质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硅酸盐水泥18.6~29.5份、砂25.6~30.8份、外加剂0.5~1.5份、水10~20份,氮掺杂tio2粉体3.0~8.5份、竹质和木质混合纤维25.5~40.8份。这种吸音层不仅能更好的吸收噪音,还可以使氮掺杂tio2粉体更好的分散于整个吸音层中,作为隔音墙用在公路两侧或者建筑外墙时往往会长时暴露于阳光及高浓度污染气体之下,采用该隔音墙可以在降低噪音的同时极大的降解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例如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等,从而起到洁净空气和隔音的效果。

如图2至图3所示,墙板本体:1朝向室内的侧面的边缘开设有环槽12,环槽12与墙板本体:1的边缘导通,环槽12的设置用于与建筑的立柱81和横梁82抵接限位,安装该光催化混凝土轻质隔音墙之前,先在建筑的立柱81和横梁82对应位置凸出固定有形状与环槽12配合的凸条,使墙体本体安装时,环槽12与凸条抵接限位,并且对墙体本体和立柱81、横梁82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有利于提高气密性和隔音效果。

如图4至图5所示,墙板本体:1内预埋有两组肋板正对设置的工字柱2和两组肋板正对设置的工字梁3,工字柱2和工字钢可以选用常规的工字钢。工字柱2和工字梁3相互垂直且端部相互固定;工字柱2和工字梁3之间固定有纵横缠绕的真空管4,真空管4的两端安装有真空阀43并从墙板本体:1的一侧伸出,伸出的位置靠近墙板本体:1的顶端墙角设置。

如图4至图5所示,其中真空管4包括若干竖直管41和弯曲管42,若干弯曲管42分别与工字柱2和工字梁3的肋板固定且开口贯穿肋板朝向墙板本体:1中心,两组工字柱2上的弯曲管42的开口错位设置,竖直管41与两组工字柱2上的弯曲管42固定且连通;两组工字梁3上的弯曲管42开口错位设置,竖直管41与两组工字梁3上的弯曲管42固定且连通;与工字柱2固定的真空管4的其中一端和与工字梁3固定的真空管4的其中一端固定,从而将横向的真空管4和纵向的真空管4相连通,可以通过抽气泵等设备将各真空管4抽真空,从而形成网状的真空区域,进而有利于减少声波传导的介质,使墙板本体:1具有较好的隔音性能。

如图4至图5所示,其中弯曲管42的内径与竖直管41的外径相配合,竖直管41与弯曲管42插接并热塑固定的方式进行连接。其中工字梁3上固定的弯曲管42的曲率半径小于工字柱2上固定的弯曲管42的曲率半径;与工字梁3连通管的直管和与工字柱2连通的直管之间设置有泡沫板5。

如图4至图5所示,其中工字柱2的两个翼板相互远离的侧面固定有隔离框61,隔离框61远离翼板的一侧开口设置,两组工字柱2同一高度的隔离框61相互远离侧面均固定有隔离管62,隔离管62中空设置并与隔离框61连通,隔离管62内设置有用于与相邻立柱81固定的膨胀螺丝63。隔离框61用于与浇筑模板贴合,从而在墙体两侧形成一个中空区域,膨胀螺丝63用于与立柱81连接,然后通过螺母将膨胀螺丝63位于隔离框61内的一端螺纹连接,实现将墙体与立柱81连接的效果。隔离框61形成的中控区域便于使用者通过把手等工具转动螺母。

如图4至图5所示,墙板本体:1两竖直侧面均依次铺设有隔音棉72和橡胶垫71,隔离管62贯穿隔音棉72和橡胶垫71,隔音棉72和橡胶垫71延伸至环槽12的侧壁和槽底内。从而在将墙板本体:1与立柱81连接时,墙板本体:1与立柱81夹紧橡胶垫71和隔音棉72,使橡胶垫71和隔音棉72发生形变填补墙板本体:1和立柱81之间的间隙,从而提高了墙体与立柱81之前的气密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在安装该光催化混凝土轻质隔音墙时,先在设计与墙板本体:1连接的房屋立柱81和横梁82朝向室外的侧面上浇筑与环槽12配合的环形凸条,然后将墙板本体:1吊装至两组立柱81和横梁82之间,将自洁净吸音层11朝向室外方向,将环槽12与凸条贴合。

并在隔离管62内放置膨胀螺丝63,在环槽12与凸条贴合后,将膨胀螺丝63打入立柱81内,然后通过螺母与膨胀螺丝63位于隔离框61的部分螺纹连接,并通过扳手等工具深入隔离框61中拧紧螺母,完成该光催化混凝土轻质隔音墙与立柱81的连接。其中墙板本体:1与立柱81夹紧墙板本体:1侧面的橡胶垫71和隔音棉72,有利于提高墙板本体:1与立柱81之间的密封性和隔音性能。最后对墙板本体1进行正常装修即可。

在日常使用该装配式钢网内膜墙时,通过抽气泵等设备与真空管4开设真空阀43的端部连通,然后将真空管4内抽真空,从而在墙板本体:1内形成网状的真空空间,利用声波需要介质传播的原理,减少了声波穿过该装配式钢网内膜墙时的介质,进而提高了该装配式钢网内膜墙的隔音性能,有利于提高使用者居住的舒适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