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疏解道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73770发布日期:2020-08-07 19:26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轨道交通疏解道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地铁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疏解道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地铁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地铁施工大多在城市道路通行的位置,在进行地铁施工的时候,必然会影响车辆以及人员交通的正常通行。为了减轻地铁施工对交通的影响,需要铺设疏解道路,对地铁施工地的交通情况进行疏解。

轨道交通疏解道路主要在施工期间使用,用于满足社会车辆的通行需求,并承担各站点大型施工车辆通行的功能。当地铁施工结束后,疏解道路则会被拆除,由工程队重新铺设路面,并与原有道路接驳,即疏解道路一般只考虑在2~3年内作短期通行用。事实上,新铺设的疏解道路在使用功能结束后并不会达到其材料的疲劳寿命,到期拆除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资源,也带来了额外的道路渣土垃圾,不利于资源节约型和生态环保型社会的建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疏解道路结构,其具有充分利用资源,减少道路渣土废弃物的产生,有利于资源节约型和生态环保型社会的建设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轨道交通疏解道路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土基平整层、碎石垫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下封层和再生沥青砼面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开挖原主体路面得到的沥青砼材料进行工厂化再生利用,然后用于铺设疏解道路的再生沥青砼面层,既能消化开挖原主体路面时产生的部分道路渣土,也能降低疏解道路的投资,从而充分利用资源,减少道路渣土废弃物的产生,有利于资源节约型和生态环保型社会的建设。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再生沥青砼面层内嵌设有第一胀裂板和第二胀裂板,所述第一胀裂板和第二胀裂板的轴线水平,且相互平行,第一胀裂板和第二胀裂板的部分接触面为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再生沥青砼面层内嵌设第一胀裂板和第二胀裂板,并使第一胀裂板和第二胀裂板的部分接触面为斜面,以接触面上方为第一胀裂板为例,当疏解道路使用功能结束,需要将疏解道路拆除时,可以向下冲压第一胀裂板,使第一胀裂板和第二胀裂板相互背离,从而将再生沥青砼面层胀裂,提高拆除再生沥青砼面层的效率;此外,采用这种方式拆除再生沥青砼面层,得到的道路渣土的形状更加规则,堆放时额外占用空间小,便于运输。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胀裂板顶部竖直,第一胀裂板底部呈v型,所述第二胀裂板成对设置在第一胀裂板的两侧,第二胀裂板顶端高于第一胀裂板顶端,两块第二胀裂板上搭接有水平的承力板,所述承力板嵌于再生沥青砼面层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下冲压第一胀裂板,可以将两块第二胀裂板向两侧挤开,从而将再生沥青砼面层胀裂;使第二胀裂板顶端高出第一胀裂板,并在第二胀裂板上覆盖承力板,原本由第一胀裂板承担的压力通过承力板分担在两块第二胀裂板上,避免第一胀裂板在疏解道路使用过程中承力导致再生沥青砼面层提前裂开;拆除再生沥青砼面层时先刨除承力板上方的表层再生沥青砼,然后揭开承力板,即可向下冲压第一胀裂板。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胀裂板顶端与承力板之间填充有弹性缓冲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胀裂板顶端与承力板之间填充弹性缓冲层,可以对承力板中部形成支撑,避免承力板断裂;承力板受到的部分压力通过弹性缓冲层传递至第一胀裂板上,第一胀裂板受到的瞬时冲击较小,不易导致再生沥青砼面层撕裂。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胀裂板和第二胀裂板的底端均高于再生沥青砼面层的下表面,第一胀裂板底端设有刃口,所述刃口穿设于两块第二胀裂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一胀裂板和第二胀裂板的底端高于再生沥青砼面层的下表面,再生沥青砼面层不会被第一胀裂板和第二胀裂板完全分隔开来,第一胀裂板和第二胀裂板两侧的再生沥青砼仍能保持连接,保证再生沥青砼面层的整体强度;拆除疏解道路时,向下冲压第一胀裂板,设置在第一胀裂板底端的刃口能够更加容易地将第一胀裂板下方的再生沥青砼切开,最终顺利地将再生沥青砼面层胀裂。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内设有锚杆,所述锚杆顶端位于再生沥青砼面层内,锚杆成对设置,锚杆与第二胀裂板背向第一胀裂板的一侧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杆与第二胀裂板背向第一胀裂板的一侧相抵,在疏解道路使用过程中对第二胀裂板形成限制,使再生沥青砼面层不易提前裂开;拆除再生沥青砼面层时先拔出锚杆,即可向下冲压第一胀裂板。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再生沥青砼面层内嵌设有若干长条形的隔板,所述隔板沿竖直方向设置,隔板的轴线水平,并与第一胀裂板的轴线垂直,隔板沿第一胀裂板的轴线方向排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埋设在再生沥青砼面层内的隔板沿第一胀裂板的轴线方向将再生沥青砼面层分隔,利用第一胀裂板和第二胀裂板将再生沥青砼面层胀裂时,隔板所在位置处的再生沥青砼更容易裂开,最终得到形状更加规则的长方形再生沥青砼碎块,便于拆除再生沥青砼面层,也便于运输。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碎石垫层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之间设有水泥砼管道保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轨道交通疏解拓建的道路大部分位于原道路的人行道区域,该区域一般均埋设有众多管线,同时轨道交通主体施工区域地下管线外迁的大量临时管道也密布敷设于该区域,设置水泥砼管道保护层可以对管线进行较好的保护。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充分利用资源,减少道路渣土废弃物的产生,有利于资源节约型和生态环保型社会的建设;

2.通过设置承力板和锚杆,使再生沥青砼面层不易提前裂开,保障疏解道路的正常使用;

3.通过设置水泥砼管道保护层,能够对疏解道路区域的管线进行较好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剖面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再生沥青砼面层的水平剖面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第一胀裂板的横剖面示意图。

图中,1、土基平整层;2、碎石垫层;3、水泥砼管道保护层;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5、沥青下封层;6、再生沥青砼面层;61、第一胀裂板;62、第二胀裂板;63、承力板;64、弹性缓冲层;65、刃口;66、锚杆;67、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轨道交通疏解道路结构,包括土基平整层1,土基平整层1上方铺设有厚度为10cm的碎石垫层2,碎石垫层2上方铺设有厚度为20cm的水泥砼管道保护层3,水泥砼管道保护层3上方铺设有厚度为36cm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4上方铺设有有厚度为0.6cm的沥青下封层5,沥青下封层5上方铺设有厚度为12cm的再生沥青砼面层6。其中,水泥砼管道保护层3采用c25混凝土浇注而成,再生沥青砼面层6则以主体开挖道路的沥青砼材料为原材料,经过热再生处理后铺设而成。

参照图2,再生沥青砼面层6内嵌设有多块第一胀裂板61、第二胀裂板62和隔板67,第一胀裂板61、第二胀裂板62和隔板67均为木板,其轴线水平。第一胀裂板61和第二胀裂板62均沿再生沥青砼面层6的宽度方向设置,沿再生沥青砼面层6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长条形的隔板67沿再生沥青砼面层6的长度方向设置,沿再生沥青砼面层6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且隔板67所在的平面为竖直面。

第一胀裂板61、第二胀裂板62和隔板67的顶端均低于再生沥青砼面层6的上表面,第一胀裂板61、第二胀裂板62和隔板67的底端均低于再生沥青砼的下表面,第一胀裂板61、第二胀裂板62和隔板67将再生沥青砼面层6分隔为网格状的多个区域,且各个区域之间仍保持连接。

参照图3,第一胀裂板61的顶部竖直,第一胀裂板61的底部设置为v型。第二胀裂板62成对设置在第一胀裂板61的两侧,两块第二胀裂板62分别与第一胀裂板61的两侧面贴合,第二胀裂板62底部与第一胀裂板61底部的接触面为斜面。

将第一胀裂板61压下,即可将两块第二胀裂板62向两侧挤开,进而将再生沥青砼面层6胀裂。

参照图3,第一胀裂板61底端一体成型有薄木片,薄木片上包覆有铁皮。铁皮与薄木片铆接,二者共同构成刃口65,且刃口65穿设于两块第二胀裂板62的底部之间。

第一胀裂板61压下时,刃口65将第一胀裂板61下方的底层再生沥青砼切开,使再生沥青砼面层6更加顺利地被胀裂。

参照图3,第二胀裂板62顶端高出第一胀裂板61顶端,两块第二胀裂板62上搭接有承力板63。承力板63沿水平方向设置,承力板63上表面低于再生沥青砼面层6的上表面,承力板63下表面与第一胀裂板61顶端之间填充有橡胶,作为弹性缓冲层64。

参照图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4内预埋有竖直的锚杆66,锚杆66成对设置。锚杆66顶端位于再生沥青砼面层6内,并与第二胀裂板62背向第一胀裂板61的一侧相抵。承力板63两侧延伸至第二胀裂板62背向第一胀裂板61的一侧,与锚杆66顶端贴合。

拆除疏解道路时,先刨除承力板63上方的表层再生沥青砼,然后将承力板63揭开,取出弹性缓冲层64和锚杆66,然后向下冲压第一胀裂板61。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对开挖原主体路面得到的沥青砼材料进行工厂化热再生利用,然后用于铺设疏解道路的再生沥青砼面层6。既能消化开挖原主体路面时产生的部分道路渣土,也能降低疏解道路的投资。从而充分利用资源,减少道路渣土废弃物的产生,有利于资源节约型和生态环保型社会的建设。

拆除疏解道路时,向下冲压第一胀裂板61,能够顺利地将再生沥青砼面层6胀裂,提高拆除再生沥青砼面层6的效率,得到的道路渣土也便于运输。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