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架一体机用变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81106发布日期:2021-04-06 12:29阅读:47来源:国知局
运架一体机用变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架一体机,尤其涉及一种运架一体机用变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工程领域的快速发展,现代建筑大多具有结构多样、跨度大、层高高等特点,在施工时,需要使用运架一体机实现提梁德国作业。例如,在跨座式单轨交通pc轨道梁架设及首次轨道梁线型调整作业中,由于轨道交通线路敷设高度较高,平均在15m左右,线路为五站四区间,施工难度高,现有技术的运架一体机变跨稳定性较差,变跨幅度较小,无法满足施工需求,影响施工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架一体机用变跨装置,能实现运架一体机的双向稳定变跨,使施工更机动灵活和高效,以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需求。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运架一体机用变跨装置,包括变跨段主梁、连接梁、支腿、滑板、链轮驱动组件和限位导向组件;一对变跨段主梁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梁的两端,构成主梁主体;一对支腿分别通过链轮驱动组件和滑板对应连接在一对变跨段主梁的另一端底部,链轮驱动组件和滑板沿主梁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底部设有滑轮的支腿能通过链轮驱动组件在变跨段主梁的底部沿滑板水平滑动,使一对支腿在主梁主体的底部滑动变跨;一对支腿上均设有限位导向组件,限位导向组件能与支腿同步滑动并与变跨段主梁滑动接触。

所述的链轮驱动组件包括电机、齿轮和齿条;齿条沿变跨段主梁的长度方向安装在变跨段主梁上,电机固定安装在支腿的顶部,齿轮同轴安装在电机的变速机输出轴上并与变速机输出轴同步转动,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使齿轮转动时能沿齿条水平移动,从而带动支腿同步移动。

所述的滑板包括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第一滑板固定安装在变跨段主梁的底部,第二滑板固定安装在支腿的顶面上,第二滑板嵌装在第一滑板上并能沿第一滑板滑动,从而使支腿能通过滑板相对变跨段主梁滑动。

所述的限位导向组件包括安装在支腿顶部的支座、安装在支座上的纵向滚轮和竖向滚轮以及沿变跨段主梁长度方向安装在变跨段主梁边缘处的限位凸台,纵向滚轮和竖向滚轮均与限位凸台接触并沿限位凸台的长度方向滚动。

所述的纵向滚轮与竖向滚轮垂直设置,且纵向滚轮与限位凸台的外侧面滚动接触,竖向滚轮与限位凸台的顶面滚动接触。

所述的支腿为a形结构,支腿所在的平面与主梁主体垂直,一对支腿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

本实用新型能通过链轮驱动组件和滑板实现运架一体机的双向变跨,并配合限位导向组件确保变跨过程的稳定性,使施工更机动灵活和高效,以满足建筑工程中不同区域和阶段的施工需求,节约人工及汽车吊等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运架一体机用变跨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运架一体机用变跨装置中链轮驱动组件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运架一体机用变跨装置中链轮驱动组件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运架一体机用变跨装置中限位导向组件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运架一体机用变跨装置中支腿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运架一体机用变跨装置的变跨状态图。

图中,1变跨段主梁,11凸台,2连接梁,3支腿,4滑板,51电机,52齿轮,53齿条,61支座,62纵向滚轮,63竖向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6,一种运架一体机用变跨装置,包括变跨段主梁1、连接梁2、支腿3、滑板4、链轮驱动组件5和限位导向组件6;一对变跨段主梁1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梁2的两端,构成主梁主体;一对支腿3分别通过链轮驱动组件5和滑板4对应连接在一对变跨段主梁1的另一端底部,链轮驱动组件5和滑板4沿主梁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底部设有滑轮的支腿3能通过链轮驱动组件5在变跨段主梁1的底部沿滑板4水平滑动,使一对支腿3在主梁主体的底部滑动变跨;一对支腿3上均设有限位导向组件6,限位导向组件6能与支腿3同步滑动并与变跨段主梁1滑动接触。

请参见附图2和附图3,所述的链轮驱动组件5包括电机51、齿轮52和齿条53;齿条53沿变跨段主梁1的长度方向安装在变跨段主梁1上,电机51固定安装在支腿3的顶部,齿轮52同轴安装在电机51的变速机输出轴上并与变速机输出轴同步转动,齿轮52与齿条53啮合连接,使齿轮52转动时能沿齿条53水平移动,从而带动支腿3同步移动,以实现单向或双向变跨。

所述的滑板4包括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第一滑板固定安装在变跨段主梁1的底部,第二滑板固定安装在支腿3的顶面上,第二滑板嵌装在第一滑板上并能沿第一滑板滑动,从而使支腿3能通过滑板4相对变跨段主梁1滑动,实现稳定的变跨功能。

请参见附图4,所述的限位导向组件6包括安装在支腿3顶部的支座61、安装在支座61上的纵向滚轮62和竖向滚轮63以及沿变跨段主梁1长度方向安装在变跨段主梁1边缘处的限位凸台11,纵向滚轮62与竖向滚轮63垂直设置,且纵向滚轮62与限位凸台11的外侧面滚动接触,竖向滚轮63与限位凸台11的顶面滚动接触,通过两个垂直面的接触滚动实现限位,确保变跨时移动轨迹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请参见附图5,所述的支腿3为a形结构,支腿3所在的平面与主梁主体垂直,一对支腿3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确保一对支腿3的变跨同步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电机51通过螺栓紧固在支腿3上,电机51的减速机输出轴与齿轮52通过键连接,减速机输出轴的端头位置可通过压板和螺栓与齿轮52紧固,使电机51能驱动齿轮52转动,由于齿轮51与齿条53的啮合连接,将齿轮52的转动转化为沿齿条53的直线运动,从而带动支腿3沿齿条53同步移动。支腿3与边跨段主梁1通过滑板4滑动,滑板4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不锈钢材质的第一滑板,第一滑板通过螺栓连接在变跨段主梁1的下部;下部分为四氟乙烯板制成的第二滑板,第二滑板通过螺栓连接在支腿3的支撑上表面上,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的传动形式为滑动连接,可通过轨道和滑块等方式实现第二滑板沿第一滑板的水平滑动,从而实现支腿3的滑动变跨。每一侧的支腿3可采用2组链轮驱动组件5驱动,并配置由4个纵向滚轮62以及8个竖向滚轮63,保证支腿3的安全运行,链轮驱动组件5的动力源可采用整车的动力源,动力源可以是一台120kw发电机组,以确保电机51的正常运行。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运架一体机用变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变跨段主梁(1)、连接梁(2)、支腿(3)、滑板(4)、链轮驱动组件(5)和限位导向组件(6);一对变跨段主梁(1)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梁(2)的两端,构成主梁主体;一对支腿(3)分别通过链轮驱动组件(5)和滑板(4)对应连接在一对变跨段主梁(1)的另一端底部,链轮驱动组件(5)和滑板(4)沿主梁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底部设有滑轮的支腿(3)能通过链轮驱动组件(5)在变跨段主梁(1)的底部沿滑板(4)水平滑动,使一对支腿(3)在主梁主体的底部滑动变跨;一对支腿(3)上均设有限位导向组件(6),限位导向组件(6)能与支腿(3)同步滑动并与变跨段主梁(1)滑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架一体机用变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链轮驱动组件(5)包括电机(51)、齿轮(52)和齿条(53);齿条(53)沿变跨段主梁(1)的长度方向安装在变跨段主梁(1)上,电机(51)固定安装在支腿(3)的顶部,齿轮(52)同轴安装在电机(51)的变速机输出轴上并与变速机输出轴同步转动,齿轮(52)与齿条(53)啮合连接,使齿轮(52)转动时能沿齿条(53)水平移动,从而带动支腿(3)同步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架一体机用变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滑板(4)包括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第一滑板固定安装在变跨段主梁(1)的底部,第二滑板固定安装在支腿(3)的顶面上,第二滑板嵌装在第一滑板上并能沿第一滑板滑动,从而使支腿(3)能通过滑板(4)相对变跨段主梁(1)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架一体机用变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限位导向组件(6)包括安装在支腿(3)顶部的支座(61)、安装在支座(61)上的纵向滚轮(62)和竖向滚轮(63)以及沿变跨段主梁(1)长度方向安装在变跨段主梁(1)边缘处的限位凸台(11),纵向滚轮(62)和竖向滚轮(63)均与限位凸台(11)接触并沿限位凸台(11)的长度方向滚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架一体机用变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纵向滚轮(62)与竖向滚轮(63)垂直设置,且纵向滚轮(62)与限位凸台(11)的外侧面滚动接触,竖向滚轮(63)与限位凸台(11)的顶面滚动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运架一体机用变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支腿(3)为a形结构,支腿(3)所在的平面与主梁主体垂直,一对支腿(3)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架一体机用变跨装置,包括变跨段主梁(1)、连接梁(2)、支腿(3)、滑板(4)、链轮驱动组件(5)和限位导向组件(6);一对变跨段主梁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梁的两端,构成主梁主体;一对支腿分别通过链轮驱动组件和滑板对应连接在一对变跨段主梁的另一端底部,链轮驱动组件和滑板沿主梁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底部设有滑轮的支腿能通过链轮驱动组件在变跨段主梁的底部沿滑板水平滑动,使一对支腿在主梁主体的底部滑动变跨;一对支腿上均设有限位导向组件,限位导向组件能与支腿同步滑动并与变跨段主梁滑动接触。本实用新型能实现运架一体机的双向稳定变跨,使施工更机动灵活和高效,以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朱敏;李积栋;裴忠义;魏超;马海龙;冯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6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