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接坡防沉降改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113593发布日期:2023-02-01 02:30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接坡防沉降改造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桥接坡防沉降改造方法。


背景技术:

2.在建造桥梁的时候,桥梁与道路之间需要通过桥台和桥接坡进行连接,而桥台与桥接坡是两个独立的结构,桥台是桩基结构,比较稳定,而桥接坡是由路基下的土方来起到结构稳定的作用,如果施工措施不到位,非常容易引起沉降,尤其是软土地基,沉降更是明显。现有的桥梁由于前期施工时,没有对桥接坡做处有利的加固处理,导致后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较为严重的接坡沉降,车辆在经过时常出现跳车现象。传统的解决方法通常是在接坡沉降后,养护单位对沉降区域采取沥青铣刨加罩的方法解决,但而经过一段时间后,沉降仍会继续产生,桥接坡需要再次铣刨加罩,久而久之,导致桥接坡上的沥青厚度越来越厚,在气温高的时候,沥青层非常容易产生拥包现象,严重影响行车的舒适及安全,所以亟需用新的方法解决桥头跳车问题。为此,专利号为“201910017331.9”,专利名称为“一种桥接坡地聚合物注浆加固方法”的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桥接坡加固改善方法,通过对桥台背侧填土进行深浅分层打桩加固,从而提升结构层强度,改善桥头基础的密实度,提高桥接坡道路整体承载力,改善路基沉降形成的跳车病害。但上述专利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单纯对桥接坡地基进行打桩加固的改善效果差强人意,尤其是靠近桥台处的桥接坡沉降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桥接坡防沉降改造方法,通过在桥接坡上易沉降区域的基础上进行打桩,提高桥接坡基层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然后在打完桩的基础上增设碎石垫层以及桥头搭板,从而进一步提高桥接坡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接坡防沉降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s1、原路面切割:沿桥台与桥接坡连接处向桥接坡方向延伸对原路面进行切割以形成开凿区,所述开凿区需覆盖所述桥接坡易沉降的区域;
6.s2、原路面凿除:将所述开凿区的路面进行破碎并翻挖至设计深度以形成基坑;
7.s3、基坑打桩:根据设计密度对所述基坑进行打桩;
8.s4、铺设垫层:在所述基坑上铺设碎石垫层;
9.s5、浇筑搭板:在所述碎石垫层上铺设钢筋网片,并浇筑混凝土层以形成搭板;
10.s6、新路面铺设:在所述搭板上摊铺沥青面层。
11.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开凿区的宽度与所述桥台宽度相同,所述开凿区的长度为6~8m。
12.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基坑内的打桩密度从远离所述桥台一侧向靠近所述桥台的一侧密度逐渐增高。
13.优选地,步骤s3中,采用镐头机打小方桩,小方桩的边长为0.2m,深为2m。
14.优选地,步骤s2中,翻挖深度为0.5m。
15.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碎石垫层的厚度为0.15m,所述搭板的厚度为0.25m。
16.优选地,步骤s5中,所述搭板采用c50超快速混凝土浇筑。
17.优选地,步骤s5中,所述钢筋网片为单层双向钢筋网片。
18.优选地,包括步骤s7,从所述开凿区向桥接坡方向延伸100m进行铣刨加罩,以平顺桥接坡路面。
19.优选地,桥接坡施工时采用半幅交替施工方式进行施工。
20.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21.1.本发明中的桥接坡防沉降改造方法,通过在桥接坡上易沉降区域的基础上进行打桩,提高桥接坡基层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然后在打完桩的基础上增设碎石垫层以及桥头搭板,从而进一步提高桥接坡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2.2.本发明中的搭板使用的c50超快硬混凝土,能极大的减少因改造施工对交通造成的影响。
23.3.本发明中的桥接坡防沉降改造方法,采用2+1快速施工的方法,其中2指得是通过将桥接坡按道路中心线分为两块进行施工,一半供车辆通行,一半进行桥接坡改造施工。半幅施工完毕后进行翻交;其中1指的是当天开工当天完成桥接坡的改造工作。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桥接坡改造施工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1、桥台;2、基坑;3、方桩;4、碎石垫层;5、搭板;6、钢筋网片;7、沥青面层;8、铣刨加罩面层;9、桥梁。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桥接坡防沉降改造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29.s1、原路面切割:沿桥台1与桥接坡连接处向桥接坡方向延伸对原路面进行切割以形成开凿区,开凿区需覆盖桥接坡易沉降的区域;
30.s2、原路面凿除:将开凿区的路面进行破碎并翻挖至设计深度以形成基坑2;
31.s3、基坑打桩:根据设计密度对基坑2进行打桩;
32.s4、铺设垫层:在基坑2上铺设碎石垫层4;
33.s5、浇筑搭板:在碎石垫层4上铺设钢筋网片6,并浇筑混凝土层以形成搭板5,以增
加桥接坡整体受力能力;
34.s6、新路面铺设:在搭板5上摊铺沥青面层7,以形成新的路面。
35.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开凿区的宽度与桥台1的宽度相同,开凿区的长度为6~8m。具体的在切割路面前,先用墨斗弹线或石笔划线提前将开凿区划分好,然后用切割机进行原有沥青路面进行切割。
36.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步骤s3中,基坑2内的打桩密度从远离桥台2一侧向靠近桥台2的一侧密度逐渐增高。
37.进一步,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步骤s3中,根据现场情况,采用镐头机打方桩3,方桩3的边长为0.2m,深为2m。
38.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步骤s2中,翻挖深度为0.5m。具体的先用
39.大型镐头机进行路面破碎,然后用挖机进行翻挖。作为优选地,翻挖完毕后检查基坑2内是否有淤泥或软土存在,以便根据现场情况,结合设计要求决定打桩位置和密度。
40.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步骤s4中,碎石垫层4的厚度为0.15m,搭板5的厚度为0.25m,沥青面层7的厚度为0.1m。作为优选地,铺设完碎石垫层4后需人工整平、夯实以形成基础垫层。
41.进一步,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步骤s5中,搭板5采用c50超快速混凝土浇筑,边浇筑边养护。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25mpa以后,及时摊铺沥青面层7,并在待冷却后恢复标志标线。
42.进一步,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步骤s5中,钢筋网片6为单层双向钢筋网片。具体布置时:采用ф14或ф16的钢筋,绑扎成间距0.2m的单层双向钢筋网片,并在钢筋网片6下方采用0.1m高的垫石将钢筋网片6垫空。
43.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包括步骤s7,从开凿区向桥接坡方向延伸100m进行铣刨加罩,形成铣刨加罩面层8,以平顺桥接坡路面,以提高行车舒适性。
44.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桥接坡施工时采用半幅交替施工方式进行施工。指的是桥接坡按道路中心线分为两半进行施工,一半供车辆通行,一半进行桥接坡改造施工,半幅施工完毕后进行翻交,能极大的减少因改造施工对交通造成的影响。在施工前对要施工区域进行围护,警示标志、标牌按围护要求进行摆放,安排专人引导交通,确保安全。
45.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