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入式智能停车泊位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59458发布日期:2023-02-04 00:20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嵌入式智能停车泊位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交通管理领域,具体是一种嵌入式智能停车泊位锁。


背景技术:

2.停车泊位锁是一种安装在地面上防止别人抢占车位的机械装置。以往的泊位锁多采用机械手动式,进出停车位时需下车手动将泊位锁的撑杆拉起放下,使用十分不便。因此,拥有智能自动上锁解锁功能就成了现在泊位锁的主要发展方向。
3.现有的地嵌式智能泊位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锁体在处于解锁状态下也有部分高出路面,容易与车体产生碰撞进而损坏,高出的锁体还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现有的泊位锁无防尘、防水等措施,在使用过程中灰尘砂石、雨水会进入锁体内部影响使用,导致维护过程繁琐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嵌入式智能停车泊位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泊位锁缺少防碰撞、防尘以及防水措施的问题。
5.提供一种嵌入式智能停车泊位锁,包括:
6.升降控制组件,其包括底盒、电机齿轮总成以及两个齿条,所述电机齿轮总成设置于底盒内部,两个所述齿条分别活动贯穿底盒的上下两侧并与电机齿轮总成的内部齿轮啮合;
7.挡车杆盒,其包括底板、防尘面板、锥形防尘罩以及两个圆柱形防尘罩,所述底板贴合于底盒的顶部,所述防尘面板通过锥形防尘罩与底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圆柱形防尘罩套设于对应齿条外围,所述圆柱形防尘罩一端设置于挡车杆盒内部且另一端活动贯穿防尘面板;以及
8.挡车板,所述挡车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齿条以及圆柱形防尘罩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控制组件、挡车杆盒以及挡车板均埋于地下且挡车板的顶部与地面平齐。
10.进一步地,所述电机齿轮总成包括电机齿轮组、连轴杆以及两个齿轮箱总成,两个所述齿轮箱总成分别通过连轴杆与电机齿轮组传动连接并对称布置于底盒的两端。
11.进一步地,所述电机齿轮组与齿轮箱总成之间的连轴杆中部设置有联轴器。
12.进一步地,所述齿条与齿轮箱总成的内部齿轮啮合,所述齿条远离挡车板的一端外围套设有圆管且圆管与底盒固定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圆管与底盒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14.进一步地,所述圆柱形防尘罩外围套设有弹簧且与弹簧间隙配合,所述弹簧夹持于底板与防尘面板之间。
15.进一步地,所述挡车板顶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反光警示板。
16.进一步地,所述底板边沿环设有外檐板且外檐板伸出底盒所在竖直区域范围。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8.1、泊位锁采用嵌入式设计,整体埋设于地下且挡车板的顶部与地面平齐,使得锁体在解锁状态下能完全隐藏于地面以下,避免出现凸出地面的锁体与车体产生碰撞的情况,防止锁体在多次碰撞后产生破坏。
19.2、泊位锁在闭锁状态下,挡车板抬升至地面以上,在原本容纳挡车板的内部空间中,泊位锁设置了防尘面板、锥形防尘罩以及圆柱形防尘罩,避免在闭锁状态下泊位锁内部沾染过多灰尘或者砂石,减少清理的次数以及难度,提高泊位锁的使用寿命。
20.3、通过在底板边沿设置外檐板,能对雨水起到很好的遮挡作用,防止雨水进入底盒内影响升降驱动装置的使用效果,减少故障率。
附图说明
21.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2.图1为一种嵌入式智能停车泊位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一种嵌入式智能停车泊位锁的剖面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齿轮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升降控制组件;11、底盒;12、电机齿轮总成;121、电机齿轮组;122、连轴杆;123、齿轮箱总成;124、联轴器;13、齿条;14、圆管;141、密封圈;2、挡车杆盒;21、底板;211、外檐板;22、防尘面板;23、锥形防尘罩;24、圆柱形防尘罩;25、弹簧;3、挡车板;31、反光警示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7.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嵌入式智能停车泊位锁,包括升降控制组件1、挡车杆盒2以及挡车板3,升降控制组件1包括底盒11、电机齿轮总成12以及两个齿条13,电机齿轮总成12设置于底盒11内部,两个齿条13分别活动贯穿底盒11的上下两侧并与电机齿轮总成12的内部齿轮啮合,电机齿轮总成12包括底板21、防尘面板22、锥形防尘罩23以及两个圆柱形防尘罩24,底板21贴合于底盒11的顶部,防尘面板22通过锥形防尘罩23与底板21固定连接,两个圆柱形防尘罩24套设于对应齿条13外围,圆柱形防尘罩24一端设置于挡车杆盒2内部且另一端活动贯穿防尘面板22,挡车板3的两端分别与对应齿条13以及圆柱形防尘罩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29.电机齿轮总成12包括有驱动电机以及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的齿轮组件,通过驱动电机驱动齿轮组件并传动至与齿轮啮合的齿条13处,两个齿条13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实现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并进一步带动挡车板3在竖直方向进行升降,当挡车板3上升至最高点为闭锁状态,此时车辆无法泊车,当挡车板3降至上表面与地面平齐时为开锁状态。两个圆柱形防尘罩24在保护齿条13之余还能防止砂尘通过齿条13进入电机齿轮总成12内。防尘面板22防止表面的砂尘粘固滞留,锥形防尘罩23可防止砂尘从侧面进入挡车杆盒2内部,并防止侧面的砂尘粘固滞留,便于清理维护。
30.进一步地,升降控制组件1、挡车杆盒2以及挡车板3均埋于地下且挡车板3的顶部与地面平齐,使得锁体在解锁状态下能完全隐藏于地面以下,避免出现凸出地面的锁体与车体产生碰撞的情况,防止锁体在多次碰撞后发生破坏。
31.此外,底板21边沿环设有外檐板211且外檐板211伸出底盒11所在竖直区域范围,外檐板211能起到与地面固定的作用,且伸出的外檐板211有效遮挡了上方降落的雨水,防止雨水进入底盒11内影响升降驱动装置的使用效果。
32.请参阅图3所示,电机齿轮总成12包括电机齿轮组121、连轴杆122以及两个齿轮箱总成123,两个齿轮箱总成123分别通过连轴杆122与电机齿轮组121传动连接并对称布置于底盒11的两端,连轴杆122通过电机齿轮组121内的电机以及齿轮的传动实现转动,且连轴杆122旋转传动至两端的齿轮箱总成123,使齿轮箱总成123内的齿轮转动并最终带动齿条13升降。
33.进一步地,电机齿轮组121与齿轮箱总成123之间的连轴杆122中部设置有联轴器124,一组电机齿轮组121与齿轮箱总成123之间的连轴杆122可分为两部分,两根连轴杆122之间通过联轴器124连接,补偿两轴之间由于制造安装不精确所发生的偏移,便于连轴杆122传递扭矩,同时具有一定的缓冲减振作用,保护电机齿轮总成12组件。
34.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齿条13远离挡车板3的一端外围套设有圆管14且圆管14与底盒11固定连接,圆管14的底部封闭使圆管14与底盒11内部连通形成密闭的腔体,圆管14可在齿条13的升降范围内容纳齿条13的全部长度,以便于齿条13在圆管14内上下移动,保护齿条13。
35.进一步地,圆管14与底盒11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141,防止砂尘或者雨水从圆管14与底盒11的连接处进入底盒11内部。
36.请参阅图2所示,圆柱形防尘罩24外围套设有弹簧25且与弹簧25间隙配合,弹簧25夹持于底板21与防尘面板22之间,弹簧25处于压缩的状态安装于底板21与防尘面板22之间,使防尘面板22处于向上顶起的趋势,防止圆柱形防尘罩24升降时对防尘面板22引起扰动。
37.请参阅图1所示,挡车板3顶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反光警示板31,增强挡车板3的视觉效果,使得挡车板3在视觉上更加明显,提高安全性。
38.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