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组合索塔钢混结合段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92754发布日期:2023-12-15 11:5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超高组合索塔钢混结合段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组合索塔钢混结合段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对竖锚杆(8)初定位,具体包括:将竖锚杆(8)底端支撑于倒数第二节混凝土塔柱(37)顶面上,竖锚杆(8)通过钢支撑架(13)上预设的限位牛腿(5)进行绑扎初定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组合索塔钢混结合段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精确调整首节段钢塔(4)在钢支撑架(13)上的位置后将钢支撑架(13)顶部与承压板(15)焊接固定,具体包括:利用钢支撑架(13)顶部预设的三向千斤顶(18)与承压板(15)配合来精确调整首节段钢塔(4)位置,调整完成后将钢支撑架(13)顶部预设的型钢抄垫(19)与承压板(15)焊接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组合索塔钢混结合段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支撑架(13)包括6根平行的立柱(13.1),三向千斤顶(18)、型钢抄垫(19)数量均为3个且交替位于6根立柱(13.1)顶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组合索塔钢混结合段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竖锚杆(8)精确定位,具体包括:钢支撑架(13)下端和/或倒数第二节混凝土塔柱(37)顶部预设有锚梁(6),精确定位时将竖锚杆(8)下端与锚梁(6)固定连接、上端与承压板(15)顶部预设的上部锚具(17)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高组合索塔钢混结合段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锚杆(8)包括长锚杆(8.1)和短锚杆(8.2),所述锚梁(6)为上下两层,分别预设于钢支撑架(13)下端和倒数第二节混凝土塔柱(37)顶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组合索塔钢混结合段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采用支座灌浆料进行灌浆,具体包括:承压板(15)底部由横向隔板(20)、纵向隔板(21)分成多个灌浆区,支座灌浆料经承压板(15)上预留的灌浆孔将各灌浆区灌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组合索塔钢混结合段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水平横撑锁定装置(10)安装于两塔肢倒数第二节混凝土塔柱(37)下方的倒数第三节混凝土塔柱(36)上。

9.一种超高组合索塔钢混结合段,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塔肢上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倒数第三节混凝土塔柱(36)、倒数第二节混凝土塔柱(37)、钢支撑架(13)以及首节段钢塔(4),两倒数第三节混凝土塔柱(36)间设有水平横撑锁定装置(10)、两首节段钢塔(4)间设有桁架连接件(9);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超高组合索塔钢混结合段,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支撑架(13)包括3对沿桥纵向间隔排列的立柱(13.1),每对立柱(13.1)为沿桥横向相对形成,所有立柱(13.1)通过水平杆(13.2)连成整体且相邻立柱(13.1)间还设有加固斜撑(13.3),所述钢支撑架(13)顶部设有3个三向千斤顶(18)、3个型钢抄垫(19),所述三向千斤顶(18)、型钢抄垫(19)交替位于6根立柱(13.1)顶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组合索塔钢混结合段及其施工方法,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至倒数第二节混凝土节段完成,安装水平横撑锁定装置,安装钢支撑架,竖锚杆初定位;S2、吊装首节段钢塔、精确调整位置,安装桁架连接件;S3、提升所有竖锚杆穿过承压板并精确定位,解除桁架连接件一端连接,浇筑混凝土形成最后一节混凝土节段;S4、绑扎结合段钢筋、浇筑混凝土、采用支座灌浆料灌浆,形成结合段;S5、待结合段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张拉竖锚杆,恢复桁架连接件两端连接,施工完成。本发明在倒数第二节混凝土塔顶部设置钢支撑架,为钢混结合段内部钢筋及锚杆施工、首节钢塔对位调位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施工方便快捷。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王锐,彭鹏,刘崇敬,李育才,付甦,徐安祺,谈磊,方威,黄凤达,沈理,熊阳,朱斌典,孙青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