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预制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51729发布日期:2024-03-12 19:27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预制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预制件,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件。


背景技术:

1、混凝土预制在道路和桥梁建设所用的涵箱十分普及,采用标准化生产,可以大幅度减少现场施工时间和人工成本,同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

2、现有混凝土预制的涵箱在拼接使用期间,因相邻的涵箱之间对接口为平面,导致涵箱直接无法完成导向插接,影响涵箱拼接后一体化的连接性。

3、基于现有的涵箱混凝土预制件存在以下弊端:现有混凝土预制箱涵因对接面较为光滑,没有能够助于箱涵之间对接插接结构,导致箱涵在后期使用中易被地壳运动产生下沉错位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混凝土预制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制件,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混凝土预制件,包括预制涵箱、插接凸口和插接凹口,还包括连接孔、连接杆和吊环,所述预制涵箱一端设置有与之一体的插接凸口,所述预制涵箱另一端设置有与之一体的插接凹口,所述预制涵箱之间通过插接凸口与插接凹口插接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插接凸口和插接凹口的拐角处分别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杆依次对相邻对接预制涵箱的连接孔内插设。

5、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涵箱顶部两侧设置有吊环,所述吊环弯折有与之一体的预埋环。

6、进一步地,所述插接凹口内腔长宽高与插接凸口的长宽高一致。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预制涵箱、插接凸口、插接凹口、连接孔、连接杆和吊环组成的组件,实现为人员提供一套对接稳定性好的混凝土预制涵洞,对涵箱两端分别设置互相插接的凸口和凹口,在起到导向效果的同时,可提高涵箱对接的强度,设置了可供起吊设备灵活系扣连接的起吊机构,使后期吊运施工的便捷性更好,解决现有混凝土预制箱涵因对接面较为光滑,没有能够助于箱涵之间对接插接结构,导致箱涵在后期使用中易被地壳运动产生下沉错位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预制件,包括预制涵箱(1)、插接凸口(2)和插接凹口(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孔(4)、连接杆(5)和吊环(6),所述预制涵箱(1)一端设置有与之一体的插接凸口(2),所述预制涵箱(1)另一端设置有与之一体的插接凹口(3),所述预制涵箱(1)之间通过插接凸口(2)与插接凹口(3)插接连接,所述预制涵箱(1)顶部两侧设置有吊环(6),所述吊环(6)弯折有与之一体的预埋环(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凸口(2)和插接凹口(3)的拐角处分别开设有连接孔(4),所述连接杆(5)依次对相邻对接预制涵箱(1)的连接孔(4)内插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凹口(3)内腔长宽高与插接凸口(2)的长宽高一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预制件,包括预制涵箱、插接凸口和插接凹口,还包括连接孔、连接杆和吊环,所述预制涵箱一端设置有与之一体的插接凸口,所述预制涵箱另一端设置有与之一体的插接凹口,所述预制涵箱之间通过插接凸口与插接凹口插接连接。实现为人员提供一套对接稳定性好的混凝土预制涵洞,对涵箱两端分别设置互相插接的凸口和凹口,在起到导向效果的同时,可提高涵箱对接的强度,设置了可供起吊设备灵活系扣连接的起吊机构,使后期吊运施工的便捷性更好,解决现有混凝土预制箱涵因对接面较为光滑,没有能够助于箱涵之间对接插接结构,导致箱涵在后期使用中易被地壳运动产生下沉错位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邓洁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合纵达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0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