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垂直升降式拦道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6501阅读:8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气动垂直升降式拦道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路收费站用于拦载车辆的拦路器,特别是一种气动垂直升降式拦道器。
目前各公路收费站所设置的拦路器,大多为上下摆动的拦杆式结构,对于一些蓄意想逃票的车辆,或对一些因盗窃、抢劫来的车辆因怕被查出而欲硬性闯关的车辆,起不到拦阻的作用,这种情况尤其是在夜间发生的较多,特别是当车辆集中时,前面的车辆通行后,还未等落下拦杆,后面的车辆就顺势而过,有些车辆还会闯断拦杆硬性闯关。据“扬子晚报”99年5月27日报道,一记者在南京长江大桥北收费站观察,上午9点至11点两个小时内,竟发现有20余辆车强行闯卡。该结构存在的主要缺陷是起落速度慢,拦杆的结构不够牢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垂直升降式拦路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含有座体7、气缸3、油雾器14和换向阀16,座体7内设有可相对其作上下运动的拦柱12,气缸3、油雾器14和换向阀16设置于拦柱12的腔体E内;油雾器14、换向阀16和气缸3通过连接管道6、15、18串接相通,其管道的进气口A可外接气动源;气缸3的活塞杆17可与拦柱12相触碰,以推动拦柱12相对座体作上下运动。
换向阀16为常闭式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其进气腔与油雾器的出口相通,工作腔与气缸3下端的进出气口D相通,排气腔与拦柱内腔E相通。
气缸3上部设有可辅助气缸活塞回位的进出气口C。
拦柱12的内腔E接有可减少腔内负压或排除腔内积水的排气管19,排气管19的一端伸出座体7外并与大气相通。
座体7的上端部设有口环8和毛毡9。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工作速度快,讯号变换容易,便于远距离控制;构造简单,不怕振动,耐冲击,使用安全可靠,可在高温、震动、腐蚀、易燃、易爆等恶劣环境下工作;维护、维修方便、快捷,对工作环境无污染。
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由座体7、拦柱12、气缸3、油雾器14和换向阀16组成。拦柱12为空心圆柱形,设置于座体7内,并可相对其座体7作上下运动。气缸3、油雾器14和换向阀16设置于拦柱12的腔体内,气缸3固定在设于座体7下端的底盘2上,气缸3为立式气缸。油雾器14、换向阀16和气缸3分别通过连接管6、15、18顺序串联相接通,其连接管6通过管接头5和进气管4相接通,其进气管4上的进气口A可外接压力气动源。气缸3的活塞杆17的上端可与拦柱12相触碰,以推动拦柱12相对座体作上下运动。
换向阀16为二位三通单电控截止式电气换向阀,其进气腔与油雾器14的出口相通,工作腔与气缸3下端的进气口D相通,排气腔与拦柱12内腔相通。该阀结构简单,动作可靠,维修方便,密封性能好,耐粉尘,寿命长,特别适用于工作条件恶劣的场合。换向阀16为常闭型,即常规状态下不通电时工作腔与排气腔相通,而进气腔与工作腔不通。当换向阀通电时,阀芯换向,工作腔与排气腔关闭,同时进气腔与工作腔相通,压缩空气通过油雾器14生成含油的雾化空气,经过换向阀进气口和工作腔出口,再经气缸3进气口D进入气缸3推动气缸活塞杆17上升,从而推动拦柱12上升。当换向阀16断电时,阀芯回位,进气腔与工作腔关闭,切断气缸3压缩空气的送入,同时工作腔与排气腔相通,此时气缸活塞杆17通过拦柱12自身重力下行回位。
气缸3通过螺栓1固定在底盘2上。气缸3上部设有进出气口C,当活塞上行时,气缸活塞上部的空气通过进出气口C排出气缸。而当活塞下行时,进出气口C进入空气,以辅助气缸活塞回位。
活塞运动的同时,拦柱12的内腔E必然要产生正负压,为了减少拦柱腔E内的正负压,以加快活塞的上下运行速度,或排除因路面雨水等原因造成的拦柱腔E内的积水,底座2上设有排气管19,排气管19一端与拦柱内腔E相通,排气管19的另一端伸出拦柱12和座体7外并与大气相通,排气管19的排气口B的管径一般大于进气口A的管径。
拦柱12在受到车辆撞击时,应力一般集中在口环部位,因而口环部位极易受到损坏,因座体7埋设在地下,维修和调换极为不便,所以在座体7的上端部设有口环8和毛毡9,以保护拦柱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可对拦柱12与座体7的运动表面起到润滑、密封和防尘的作用。为便于密封,座体7上还设有密封圈13。
为了维修时方便吊出拦柱12,在拦柱12的顶部设计有防尘内六角螺钉10,吊出时只要旋入吊环11,即可方便的进行起吊。如果气缸3、油雾器14和换向阀16需要维修或调换时,只要拧松管接头5,再用一专用长套筒扳手拧下螺栓1,同时拆下换向阀电源线即可全部起出。
本实用新型使用安装时,一般在各公路收费站的道口出口处,于路面下安置二至三台。其铸铁件的座体7和铸铁件座盘2用螺栓连接后预埋在路面下,使座体7的上平面与路面平齐,同时要注意二座体下部的进出气管与电源线的方向一致。座体7的四周和底盘2的底部用混凝土浇灌、捣实。操作时,收票员只需按动换向阀开关按钮,即可在2-3秒钟的时间内使拦路器的拦柱12迅速升出地面,以阻挡车辆通行。
权利要求1.一种气动垂直升降式拦道器,含有座体、气缸、油雾器和换向阀,其特征在于,座体内设有可相对其作上下运动的拦柱,气缸、油雾器和换向阀设置于拦柱的腔体内;油雾器、换向阀和气缸通过管道串接相通,其管道的进气口可外接气动源;气缸的活塞杆可与拦柱相触碰,以推动拦柱相对座体作上下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垂直升降式拦道器,其特征在于,换向阀为常闭式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其进气腔与油雾器的出口相通,工作腔与气缸下端的进气口相通,排气腔与拦柱内腔相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气动垂直升降式拦道器,其特征在于,气缸上部设有可辅助气缸活塞回位的出气口。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气动垂直升降式拦道器,其特征在于,拦柱的内腔接有可减少腔内负压或排除腔内积水的排气管,排气管的一端伸出座体外并与大气相通。。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气动垂直升降式拦道器,其特征在于,座体的上端部设有口环和毛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动垂直升降式拦道器,含有座体、气缸、油雾器和换向阀,座体内设有可相对其作上下运动的拦柱,油雾器、换向阀和气缸通过管道串接相通并设置于拦柱的腔体内,其管道的进气口可外接气动源,拦柱通过气缸活塞杆的推动从而作上下运动。其优点是,构造简单,耐冲击,工作速度快,讯号变换容易,使用安全可靠,便于远距离控制,可在高温、震动、腐蚀、易燃、易爆等恶劣环境下工作,对工作环境无污染。
文档编号E01F13/02GK2380607SQ99228839
公开日2000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5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5日
发明者赵卫国 申请人:盐城市水泵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