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车道无交叉连续通行交通系统及其控制方法_4

文档序号:8295603阅读:来源:国知局
向东直行车道B和北向东左转车道E,西端的第一道路的北侧路口形成有北向西右转车道N、东向西直行车道A和南向西左转车道G,南侧路口形成有西向南右转车道H、西向东直行车道B和西向北左转车道M,北端的第二道路的东侧路口形成有东向北右转车道D和西向北左转车道M,西侧路口形成有北向西右转车道N和北向东左转车道E,南端的第二道路的东侧路口形成有南向东右转车道F和南向西左转车道G,西侧路口形成有西向南右转车道H和东向南左转车道C,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第一道路的东端路口设有第一逆变立交车道,在所述的第一道路的西端路口均设有第二逆变立交车道,所述的第一逆变立交车道和第二逆变立交车道均是由上下二层通道交叉组成的X形立交桥,每层通道均设有二条车道;在所述的第二道路的南端路口设有第三逆变立交车道,在所述的第二道路的北端路口均设有第四逆变立交车道,所述的第三逆变立交车道和第四逆变立交车道是由上下二层通道交叉组成的X形立交桥,每层通道均设有一条车道;所述的第一道路的东端的东向西直行车道A通过所述的第一逆变立交车道的下层通道的一个车道连接所述的第二逆变立交车道的下层通道的一个车道与所述的第一道路的西端的东向西直行车道A连接,所述的第一道路的东端的东向南左转车道C通过所述的第一逆变立交车道的下层通道的另一个车道连接所述的第三逆变立交车道的下层通道与所述的第二道路的南端的东向南左转车道C连接,所述的第一道路的东端的东向北右转车道D与所述的第二道路的北端的东向北右转车道D连接;所述的第一道路的西端的西向东直行车道B通过所述的第二逆变立交车道的上层通道的一个车道连接所述的第一逆变立交车道的上层通道的一个车道与所述的第一道路的东端的西向东直行车道B连接,所述的第一道路的西端的西向北左转车道M通过所述的第二逆变立交车道的上层通道的另一个车道连接所述的第四逆变立交车道的下层通道与所述的第二道路的北端的西向北左转车道M连接,所述的第一道路的西端的西向南右转车道H与所述的第二道路的南端的西向南右转车道H连接;所述的第二道路的南端的南向西左转车道G通过所述的第三逆变立交车道的上层通道连接所述的第二逆变立交车道的下层通道的另一个车道与所述的第一道路的西端的南向西左转车道G连接,所述的第二道路的南端的南向东右转车道F与所述的第一道路的东端的南向东右转车道F连接;所述的第二道路的北端的北向东左转车道E通过所述的第四逆变立交车道的上层通道连接所述的第一逆变立交车道的上层通道的另一个车道与所述的第一道路的东端的北向东左转车道E连接,所述的第二道路的北端的北向西右转车道N与所述的第一道路的西端的北向西右转车道N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字路口车道无交叉连续通行交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道路设有南向北直行道Q和北向南直行道P,所述的第三逆变立交车道和第四逆变立交车道的上下层通道均增加一条车道,所述的第二道路的南端的所述的南向北直行道Q经所述的第三逆变立交车道的上层通道新增的车道通过第一高架桥与所述的第四逆变立交车道的下层通道新增的车道与所述的第二道路的北端的南向北直行道Q连接,所述的第二道路的北端的所述的北向南直行道P经所述的第四逆变立交车道的上层通道新增的车道通过第二高架桥与所述的第三逆变立交车道的下层通道新增的车道与所述的第二道路的南端的北向南直行道P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十字路口车道无交叉连续通行交通系统,其特征是:经过十字路口的所述的东向西直行车道A、西向东直行车道B、东向南左转车道C、东向北右转车道D、北向东左转车道E、南向东右转车道F、南向西左转车道G、西向南右转车道H、西向北左转车道M和北向西右转车道N均沉入地面,在十字路口的地面上设有人行通道。
4.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字路口车道无交叉连续通行交通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车辆四向连续右转通行; a、路口四个方向右转车辆靠右行驶,在进入路口前通过下降坡道进入下沉层车道区; b、车辆在下沉层车道区内靠最右侧行驶通过路口; C、车辆通过路口后通过上升坡道驶入最右侧地面车道后驶离路口 ; (2)、车辆四向连续左转通行; a、南向西左转:路口南方驶来车辆进入路口前靠左行驶进入南向西左转车道G,通过车道逆变区后在地面往左变更车道与车道H相邻,并在进入路口前通过下降坡道进入下沉层车道区;车辆在下沉层车道区内靠左侧紧临右转弯车道H行驶通过路口后,继续行驶并从车道B和车道M下方穿行通过后,通过上升坡道驶入地面车道后驶离路口 ; b、西向北左转:路口西方驶来车辆进入路口前靠左行驶进入西向北左转车道M,通过车道逆变区后在地面往左变更车道与车道N相邻,并在进入路口前通过下降坡道进入下沉层车道区;车辆在下沉层车道区内靠左侧紧临右转弯车道N行驶通过路口后,继续行驶并从车道E下方穿行通过后,通过上升坡道驶入地面车道后驶离路口 ; C、北向东左转:路口北方驶来车辆进入路口前靠左行驶进入北向东左转车道E,通过车道逆变区后在地面往左变更车道与车道D相邻,并在进入路口前通过下降坡道进入下沉层车道区;车辆在下沉层车道区内靠左侧紧临右转弯车道D行驶通过路口后,通过上升坡道后驶入地面车道,继续行驶并在车道逆变区在地面往右变更车道进入车道C南侧车道后后驶离路口; d、东向南左转:路口东方驶来车辆进入路口前靠左行驶进入东向南左转车道C,驶入下降坡道后进入下沉层车道,在车道逆变区往左变更车道与车道F相邻,并在进入路口前通过下降坡道进入下沉层车道区,继续行驶在车道逆变区从车道E和车道B下方穿行通过后,在下沉层车道层往左变更车道与车道F相邻,车辆在下沉层车道区内靠左侧紧临右转弯车道F行驶通过路口后,继续行驶并从车道G下方穿行通过后进入车道G西侧车道,并通过上升坡道驶入地面车道后驶离路口 ; (3)、车辆东西双向直行; a、东向西直行:路口东方驶来车辆驶入中间东向西直行车道A,通过下降坡道后进入下沉层车道,在车道逆变区从车道E和车道B下方穿行通过后,在下沉层车道往左变更车道进入车道B南侧车道后继续行驶通过路口后,再从车道B和车道M下方穿行通过后,在下沉层车道层往右变更车道进入车道G和车道N中间车道,继续行驶通过上升坡道驶入地面车道后驶离路口; b、西向东直行:路口西方驶来车辆驶入中间西向东直行车道B,在通过车道逆变区时在地面往左变更车道进入车道A北侧车道后继续行驶,进入下降坡道驶入下沉层车道;车辆继续行驶通过路口后,进入上升坡道驶入地面车道,在车道逆变区在地面往右变更车道进入车道E和车道B中间车道后驶离路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现十字路口车道无交叉连续通行交通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步骤(4)、车辆南北双向直行; b、南向北直行:第二道路南端路口南方驶来车辆驶入中间的南向北直行道Q,在第三逆变立交车道与第一高架桥对接,再从第一高架桥7进入第四逆变立交车道的南向北直行道Q,继续行驶通过上升坡道驶入第二道路北端的地面车道后驶离路口 ; b、北向南直行:第二道路北端的路口北方驶来车辆驶入中间的北向南直行道P,在通过第四逆变立交车道的上层车道时在地面进入第二高架桥的北向南直行道P车道后继续行驶,进入下降坡道驶入下沉层车道;车辆继续行驶通过第三逆变立交车道的下层的北向南直行道P后,进入上升坡道驶入第二道路的地面车道,进入第二道路南端的北向南直行道P后驶离路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实现十字路口车道无交叉连续通行交通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步骤(5)、人车分流: a、路口中央所有车道下沉,下沉层车道上部设计为步行广场,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人行通道连为整体,行人无法从哪个方向都可以随时通过十字路口,不用避让车车辆,不用等候红绿灯。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十字路口车道无交叉连续通行交通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在路口设有逆变立交车道,逆变立交车道均是由上下二层通道交叉组成的X形立交桥,取消大多数道路路口红绿灯建设全新高效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和全面建设城市安全的步行通道和自行车通道。同时对全面提升城市道路运行效率、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和城市宜居水平、以及减少城市交通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IPC分类】E01C1-04
【公开号】CN104612012
【申请号】CN201510063850
【发明人】童斐
【申请人】童斐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2月6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