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的握把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9775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具的握把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握工具结构,是一种工具的握把组合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将握把分离成套杆、握把套及端套三个独立构件的握把结构。
所谓双手万能,即使当今自动化生产的时代,手持式的无动力工具在许多行业,如建筑业、园艺业等,仍被广泛地使用,而近年来全球兴起的DIY风潮,尤令居家修缮的各式样工具愈来愈普及,因此其市场需求日益攀升,同时改良产品更是如后春笋般地推陈出新。而在习用的工具结构中,大体不脱工具本体与握把两部份,其中工具本体由于针对各种用途,各具其特别结构,但其握把部份,由于直接关系握持使用的耐用性,因此经过多年的沿革发展,市面上贩售的工具,普遍具有相当的耐用性;对于面临激烈竞争的业者而言,更佳的耐用性已非业者研发的唯一重点,能以更先进的制和平程、更低廉的成本来生产最能吸引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才能在竞争越趋白热化的市场中生存。
一般市场上习用的工具握把,是由木材制成的,但现今地球生态破坏严重,伐木、开垦使得森林面积遭蚕蚀,其造成的水土保持不良与生态平衡失调,已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因此,木制商品实在应予以管制,而不该任由不肖业者滥用,以利于人类的生存发展。
市面上另有一种握把结构,是将铲柄依序包覆硬材塑质、软材塑质,以令其同时兼具稳固结合暨良好弹性触握感;但其硬材塑质与软材塑质并非独立的构件,其包覆加工程序并非可以简易快速完成,而须将铲柄依序放入不同模具来射出成型硬材塑质及软材塑质,而该程序的自动化即使可行也所费不赀,因此,此一于握把本体上进行多个加工步骤的方式,其加工困难度实为过高,再者,在DIY风潮中所形成的大众化倾向,使得握把的外观美感,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而该握把结构由于加工不易,若要施于造型上的变化时,实具有成本过高的问题,故相对其市场竞争力较嫌薄弱。因此,就上述习用的工具握把结构而言,实具有相当改进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工具的握把组合结构,该结构借由套杆与端套的螺接结合方式,使握把可快速组装成型,并可达紧密结合、整体性佳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工具的握把组合结构,该结构借由圆管状套杆、握把套及端套的设计,使其开模成本降低,有利大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工具的握把组合结构,该结构借由将握把分离成套杆、握把套及端套三个独立构件,可分别独立大量制造加工,较之习用结构于握把本体上进行多个加工步骤的方式,更具有较低的加工困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和特征在于该工具的握把组合结构,主要包括一套杆、一握把套与一端套等构件;其中该套杆为一中空管体,其尾端设有一螺纹部,而其前端则有较大的端头,该端头上设有止滑纹,并可供于将工具本体的接合柄穿设固定于套杆前端;该握把套是一管径略大于套杆的管体;该端套是一栓塞体,其前端设有一螺接柱,恰可套入握把套内;借由上述构件的枢设,即从套杆尾端将握把套套设于套杆外,再将端套的螺接柱穿置于握把套的尾端,并将套杆尾端的螺纹部与端套螺接柱相互螺锁固结,而使一握把可快速组接成型,并可达紧密接合、整体性佳的功效。其中该握把套可配合人手设为凹凸有致的曲线外形、也可由内层的硬质塑料与外层的软质塑料所构成,但其中的握把套内层的硬质塑料设有隆凹的饰纹。该套杆外缘与握把套内缘设为相对的阶状;该套杆上设有一卡掣孔;该端套尾端凹设一工具孔;该端套上端设一供挂置的穿孔。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在于与习用技术相比,由于该结构将握把分离成套杆、握把套及端套三个独立构件,可分独立大量制造加工,且其套杆与握把套设计为圆管状,可降低基开模成本,有利大量生产,并其套杆与端套是以螺接方式结,使握把可快速组装成型,使握把诸构件的结合牢固性、整体性更佳。
如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系统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六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七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八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号说明10套杆 11螺纹部 12卡掣孔 13止滑纹 20握把套21硬质塑料 22软质塑料 23饰纹 30端套 31螺接柱 32工具孔33穿孔 40工具本体 41接合柄如
图1、2所示,工具的握把组合结构,主要包括一套杆10、一握把套20与一端套30等构件;其中该套杆10为一中空管体,其尾端设有一螺纹部11,而其前端则有较大的端头,该端头上设有止滑纹13,并可供于将工具本体40的接合柄41穿设固定于套杆10前端;该握把套20是一管径略大于套杆的管体;该端套30是一栓塞体,其前端设有一螺接柱31,恰可套入握把套20内;借由上述构件的枢设,即从套杆10尾端将握把套20套设于套杆10外,再将端套30的螺接柱31穿置于握把套20的尾端,并将套杆10尾端的螺纹部11与端套30螺接柱31相互螺锁固结,而使一握把可快速组接成型,并可达紧密接合、整体性佳的功效。
如图3所示,为使该握把套20更好地配合人手握持使用,而设为凹凸有致的曲线外形;由于握把套20为一分离的构件,故可将握把的造型变化包括材质、外形、纹饰颜色等,均集中在握把套20上做变化,如图4所示,该握把套20由内层的硬质塑料21与外层的软质塑料22所构成,以可供人手握持时的舒适弹性触感;又如图5所示,其握把套20是硬质塑料设一具有隆凹的饰纹23的硬质塑料21做为内层,而其外层则包覆一层软质塑料22如此可获得一具有弹性触感,以及饰纹美感的握把,而各式不同的握把套20,可视市场的销售优劣,重新与套杆10及端套30组配成一新款式,以满足市场需求。
如图6所示,将该套杆10外缘与握把套20内缘设为相对的阶状,而使其结合为更稳固;同时可于该套杆10上设有一卡掣孔12;应用于工具本体40的接合柄41尾端设为钩状的型式,如图7所示,可供接合柄41钩状尾端卡掣固结。
如图8、9所示,是将该端套10尾端凹设一十字状或六角形的工具孔32,以利用工具加强套杆10与端套30的螺锁紧度;如
图10所示,该端套30上端设一供挂置的穿孔33,可用以将工具挂置收藏。
权利要求1.一种工具的握把组合结构,主要包括一套杆、一握把套与一端套等构件;其特征在于该套杆为一中空管体,其尾端设有一螺纹部,而其前端则有较大的端头,该端头上设有止滑纹,将工具本体的接合柄穿设固定于套杆前端;该握把套是一管径略大于套杆的管体;该端套是一栓塞体,其前端设有一螺接柱,恰可套入握把套内;自套杆尾端将握把套套设于套杆外,再将端套的螺接柱穿置于握把套的尾端,将套杆尾端的螺纹部与端套螺接柱相互螺锁固结。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规定的工具的握把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握把套配合人手设为凹凸有致的曲线外形。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规定的工具的握把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握把套由内层的硬质塑料与外层的软质塑料所构成。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规定的工具的握把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握握把套内层的硬质塑料设有隆凹的饰纹。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规定的工具的握把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套杆外缘与握把内缘设为相对的阶状。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规定的工具的握把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套杆上设有一卡掣孔。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规定的工具的握把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端套尾端凹设一工具孔。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规定的工具的握把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端套上端设一供挂置的穿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具的握把组合结构,主要包括一套杆、一握把套与一端套等构件;其特征在于:该套杆为一中空管体,其尾端设有一螺纹部,而其前端则有较大的端头,该端头上设有止滑纹,将工具本体的接合柄穿设固定于套杆前端;该握把套是一管径略大于套杆的管体;该端套是一栓塞体,其前端设有一螺接柱,恰可套入握把套内;自套杆尾端将握把套套设于套杆外,再将端套的螺接柱穿置于握把套的尾端,将套杆尾端的螺纹部与端套螺接柱相互螺锁固结。
文档编号B25G1/00GK2508908SQ01270189
公开日2002年9月4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8日
发明者施澄雄 申请人:施澄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