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握把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6765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具握把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一般的工具握把结构有关,尤指一种可便利握持的工具握把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按吾人先前所知,如台湾专利申请号89206416,专利名称精密起子结构改良、此专利案的基本结构是于精密起子具有一作动杆末端枢架一指压端部,又其前端形成一多角形孔,该型孔可供各式起子型杆套组,当在螺合螺合件时,手必须握持图11的杆体20,使之产生扭力,旋动螺合件。
如台湾专利申请号88212665,专利名称精密起子旋转头结构改良,上述专利案的基本结构是于精密起子具有一起子头的长杆状杆体所构成,该杆体顶端枢设一旋转头,供使用者单手操作工具握把,当在螺合螺合件时,请参阅图12,手3的大拇指30和中指32,必须握持长杆状的中央,而食指31置于旋转头25之上,如此即可产生旋转的动作。
但上述两件专利案都会产生下列的缺失申请号89206416与申请号88212665专利案主要是由铁制的长杆体构成主要的本体,于本体的外径上都过于细,当在螺合螺合件时,若螺合件需较大的扭力时,手再使力时会即需要较大的扭力,且所使力的方式也较于吃力和困难,于动作时较不稳固容易发生脱落的情况。
再如台湾专利申请号88208169,专利名称精密螺丝起子结构改良,如图13,此专利案的基本结构是于精密螺丝起子具有中空的握柄,该握柄的外观具有多数防滑的凹槽13’,主体上是由一体射出成型于外观上可较铁制的主体美观,但此专利案会产生下列的缺失由于此精密螺丝起子只在该握柄的外观具有多数防滑的凹槽13’,并无在该握柄的前端或后部具有其它可供手握持的任何设计,所以进行螺锁的动作时,握柄在拿持上会容易滑落也较不易操作。
有鉴于上述缺弊,本发明人藉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不断地研究开发,终于有一实用性且能改善习用弊端的产品问世。
实用新型内容缘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工具握把结构改良,其主要是包含一工具握把于接头端位置设一工具头,工具头是可螺锁螺合件,且于工具头后方呈凸弧状且具条状排列的直纹部,直纹部后端适当位置则接设一横纹部,横纹部表面是有数个呈小圆状体。
藉此,当旋动工具握把时,若手是握持在直纹部,手与直纹部间可具较大的横向磨擦力,即可产生最佳的旋动效果,当若需加压施力于螺合件才可使螺合件往螺孔内旋入时,手即可握持于横纹部,横纹部与手之间具有直向的磨擦力即可具有向下施力的旋动。
为使贵审查委员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有着更进一步了解与认同,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于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止滚动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7是第本实用新型五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11台湾专利申请号89206416精密起子结构改良的组合立体图;图12台湾专利申请号88212665精密起子旋转头结构改良的立体外观图;图13台湾专利申请号88208169精密螺丝起子结构改良的立体外观图。
附图中10—工具握把11—工具头12—直纹部 13—横纹部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工具握把结构改良,主要是包含一工具握把10于接头端位置设一工具头11,工具头11是可螺锁螺合件,且于工具头11后方呈凸弧状且具条状排列的直纹部12,直纹部12后端则接设一横纹部13,横纹部13表面是有数个呈小圆状体。
请继续参阅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动作示意图,当旋动工具握把10时,若手是握持在直纹部12,手与直纹部12间可具较大的横向磨擦力,即可产生最佳的旋动效果,当若需加压施力于螺合件才可使螺合件往螺孔内旋入时,此时手即可握持于横纹部13,横纹部13与手之间具有直向的磨擦力即可具向下施力的旋动,亦即本实用新型的工具握把10于外表上具有直纹部12与横纹部13,使之于旋动时即可因其所需而具有旋动及向下施力的功效,此即为本实用新型最大优点。
请继续参阅图3所示,当将本实用新型工具握把10置放在一平面上时,因工具握把10具有直纹部12及一横纹部13,是可增加与其平面间的摩擦力以防止滚动,所以不会像一般习用的起子易滚动滑落于平面下,此亦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点。
请参阅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可将本实用新型工具握把10的工具头11更改为具替换式的工具头11,横纹部13是可更改为紧密排列的凸圆环状,亦具相同的功效。
请继续参阅图5所示,是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横纹部13螺旋状的凸圆环状,整体于实施上亦具相同的功效。
请继续参阅图6所示,是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横纹部13是可更改为波浪状的凸条状,整体于实施上亦具相同的功效,波浪凸条状的横纹部13即具有直向及横向的磨擦力。
请继续参阅图7所示,是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横纹部13是可更改为凸状的英文字母,英文字母本身可因其英文字而具有直向及横向的摩擦力,整体于实施上亦具相同的功效。
请继续参阅图8所示,是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直纹部12是可更改为凹波浪纹状,横纹部13是可更改为数个小凹圆洞排列的,整体于实施上亦具相同的功效。
请继续参阅图9所示,是为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直纹部12是可更改为凹波浪纹状,横纹部13是可更改为数个小凸圆排列的且于小凸圆后方有呈凸菱形状的横纹部13。
请继续参阅图10所示,是为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直纹部12、横纹部13可为一单独的元件,当工具握把10于射出成型时,直纹部12、横纹部13亦于射出成型后即直接置于模具内,于成型后直纹部12、横纹部13即与工具握把工10成一体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工具握把10可先具横纹部13才具直纹部12,于实施时亦具相同的功效,直纹部12与横纹部13也并非仅为直条状,一般可略具成波浪形、图案、纹路不规则的花纹,使之直纹部12与横纹部13也可略具横纹部13、直纹部12的功效。
另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工具握把10一般可为如图所示的精密起子、螺丝起子、棘轮扳手、各式扳手、园艺剪、各式刀剪、榔头或其它工具的握把,使之具有旋动时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主要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工具握把10因是塑胶射出成形,于工具握把10近工具头11端具呈凸状、凹状的直纹部12与具凸状、凹状的横纹部13,当在旋动工具握把10时,手握持在直纹部12即可产生最佳的旋动效果,若当手握持在横纹部13即可产生最大的向下旋动扭力的状态,因此本工具握把10具有直纹部12和横纹部13,所以,在进行螺锁螺合件或操作使用的动作时,在操作过程上可达至更易握持的功效且不会有容易滑落的优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兼具新颖及实用的功效,并能改进习用的缺点,确为一极佳的实用新型,诚能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的要件,爰依法提起申请,尚祈贵审查委员详核细审,并早日赐准专利为祷。
权利要求1.一种工具握把结构改良,其主要是包含一工具握把于接头端位置设一工具头,其特征在于,于工具头后方是为直纹部,直纹部后端适当位置则接设一横纹部。
2.依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工具握把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直纹部可呈凸弧状且具条状排列,横纹部可呈小圆状体。
3.依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工具握把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工具握把的工具头更改为具替换式的工具头。
4.依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工具握把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横纹部是可更改为紧密排列的凸圆环状。
5.依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工具握把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横纹部是可为波浪状的凸条状。
6.依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工具握把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横纹部是可更改为凸状的英文字母。
7.依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工具握把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直纹部是可更改为凹波浪纹状,横纹部是可更改为数个小凹圆洞排列的。
8.依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工具握把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工具握把可先具横纹部才具直纹部,直纹部与横纹部也并非仅为直条状、横条状,还可略具成波浪形、图案、纹路不规则的花纹。
9.依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工具握把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直纹部、横纹部可为一单独的元件,当工具握把于射出成型时,直纹部、横纹部即直接置于模具内,于成型后直纹部、横纹部即与工具握把成一体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工具握把结构改良,其主要是包含一工具握把于接头端位置设一工具头,且于工具头后方呈具条状排列的直纹部,直纹部后端适当位置则接设一横纹部,藉止,当旋动工具握把时,若手是握持在直纹部,手与直纹部间可具较大的横向摩擦力,即可产生最佳的旋动效果,当若需加压施力于螺合件才可使螺合件往螺孔内破入时,手即可握持于横纹部,横纹部与手之间具有直向的摩擦力即可具向下施力的旋动。
文档编号B25B23/16GK2628231SQ03206100
公开日2004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3日
发明者蔡建郎 申请人:台臂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