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轴承起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00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型轴承起拔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小型机械零件拆卸的手工工具,适用于直径小于80毫米的小型轴承和其他小型齿轮、小型联轴器的拆卸。
本实用新型系由专利号为“CN86200989”和“CN86101105”号的说明书中参照图2部份改进而来的,这两份专利文献中所叙述的轴承起拔器存在着以下不足,即在丝杆上套装的两个呈半圆筒状的弧形拉爪,虽然两拉爪相互吻合构成一个筒体,且由一个略大于该拉爪半径的并与之匹配的筒状套箍箍住,使其爪钩在钩住被卸轴承时不致散开,但是两拉爪的另一端,其内圆面加工成与丝杆相啮合的内螺纹,由于该内螺纹系由两个半圆所组成,从而组合不成一个整圆,因而与丝杆啮合时,不但啮合性差,而且由于啮合截面减少而降低了承受的载荷能力,另外这种结构还造成了机械加工的困难,更主要的是使用时不便于操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时装拆方便,易于机械加工,与丝杆啮合性好,并可增大载荷能力的小型轴承起拔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通过如下方式完成的,即两个呈半圆筒状且相互吻合构成一个筒体的弧形拉爪,与被卸轴承接触一侧的另一端内圆面,由原来的内螺纹也改成为弧形爪钩,以便使这弧形爪钩可相对嵌接在台阶螺母的环形凹槽中,该台阶螺母系与穿过其中心的丝杆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合理,装拆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图。
参照附图,该起拔器有两个呈半圆筒状且相互吻合构成一个筒体的弧形拉爪〔6〕,其外表面有一个与之匹配的套箍〔5〕箍住,弧形拉爪〔6〕的爪钩〔1〕,可朝着机轴〔3〕的一端钩住被卸轴承〔2〕,其另一端的爪钩〔7〕可相对嵌接在台阶螺母〔8〕的环形凹槽中,该台阶螺母〔8〕系与穿过其中心的丝杆〔9〕相啮合,工作时首先拧紧丝杆〔9〕,使之顶住机轴〔3〕,然后用扳手旋转台阶螺母〔8〕,这样,弧形拉爪〔6〕通过其爪钩〔1〕,直接将力作用在被卸轴承〔2〕上,从而将被卸件徐徐卸下,为了减少丝杆〔9〕在机轴〔3〕的端面上旋转时产生的摩擦力,可在丝杆与机轴接触面上安装一个滚珠〔4〕。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小型机械零件拆卸的小型轴承起拔器,它包括两个呈半圆筒状且相互吻合构成一个筒体的弧形拉爪,外表面有一个套箍,弧形拉爪一端有环状爪钩,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两个呈半圆筒状的弧形拉爪的另一端也有环状爪钩,该端的爪钩嵌接在台阶螺母的环形凹槽中,该台阶螺母与穿过其中心的丝杆相啮合。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小型机械零件拆卸的小型轴承起拔器,它适用于直径小于80毫米的小型轴承和其他小型齿轮、小型联轴器的拆卸。其特征在于两个弧形拉爪通过一个套箍箍住,其一端由爪钩构成环形接触面将拉力作用于待卸轴承,另一端爪钩相对嵌接在台阶螺母的环形凹槽中,台阶螺母系与穿过其中心的丝杆相啮合,丝杆顶住待卸轴承的机轴,随着台阶螺母在外力的作用下旋转产生的位移,将被卸件卸下。
文档编号B25B27/00GK87200953SQ87200953
公开日1987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1987年1月23日
发明者席振寰, 冯建国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长岭炼油厂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