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数据分配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7651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雷达数据分配盒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数据信号的引接装置,特别是用于雷达串行数据信号的引接装置。
背景技术
雷达数据分配盒应用于串行数据信号的引接,要求有效的把信号接入,对信号源不产生影响。它应用在雷达信号的引接中,实现雷达的全双工或单工通讯。从以色列进口的分配盒是无源的,是直接硬分的分配盒,对信号源的能量损耗较大,对应用系统产生的干扰没有防范措施,因此,存在对信号影响较大的缺陷。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干扰性能良好的雷达数据分配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雷达数据分配盒,包括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上设置有采用DB25标准的三个孔接口Masterport、Subport和port(Tx)以及一个针接口Port(Rx/Tx);孔接口Masterport和Subport的引脚逐一对应地电连通,Masterport接口将引接信号直接引入subport接口中,以备返回用户ATC目标使用,盒体中还设置有电平转换电路和光电隔离电路;由Masterport接口来的引接信号经电平变换电路从EIA电平变为TTL电平,再经光电隔离电路送至Port(Rx/Tx)接口以备输入到应用ATC目标系统;应用ATC目标系统处理后的回放信号送入Port(Rx/Tx)接口后,经电平转换电路从EIA电平变为TTL电平,再经光电隔离电路送至Port(Tx)接口,以备输出到用户ATC系统。
所述电平转换电路采用电平变换集成芯片MAX202,光电隔离电路主要由光电管组成,二者的连接关系如下电阻R9的一端作为信号引入端,R9另一端接于MAX202的8脚,MAX202的9脚接于光电管6N137的3脚,6N137的2脚串接电阻R1后接电源Vcc,6N137的5脚接地、6脚串接电阻R2后接电源Vcc,同时6脚接于另一个MAX202的10脚,另一MAX202的7脚作为信号输出端;所述Masterport的2脚引入串行数据输入RXD信号,该信号送至电平变换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经光电隔离电路的信号输出端,最后送至Port(Rx/Tx)的2脚;Masterport的15脚引入同步时钟输入RXC,经过与上述相同的电路,最后送至Port(Rx/Tx)的15脚;Port(Rx/Tx)的3脚引入回放的串行数据输入RXD信号,经过与上述相同的电路,最后送至Port(Tx)的3脚;Port(Rx/Tx)的17脚引入回放的同步时钟输入RXC信号,经过与上述相同的电路,最后送至Port(Tx)的17脚。
还具有电源转换集成电路PS1000AC58R-1AA,它将220V交流电转变为5V直流工作电源;还具有DC/DC转换集成电路SR585/100,它引入上述直流工作电源,再同时对所述光电隔离电路的输入电路、输出电路分别提供工作电源。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新型的所有接口均为DB25标准接口,属有源分配盒,使用时提供220V的交流电源。本新型的主要功能如下1、支持一路同步或异步串行通讯;2、具有收/发数据的DCE方式;3、最高工作波特率可达140Kbps;4、引接的串行信号源与用户ATC系统均采用光电隔离处理,并具有浪涌保护功能;5、接收电路的吸电流小于1mA。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在信号的引发环节中设计了光电隔离电路,应用系统的干扰不会对信号源产生影响,且应用在系统引接信号中,本新型对信号源的能量损耗最小。在盒内采用了双电源;引接时对信号放大,在使用中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图1是本新型盒体面板的正视图;图2是本新型的工作原理框图;图3图4分别是本新型的两种内外连接方式的示意图;图5是图2所示本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数据分配盒外观结构,如图1所示。该分配盒中所有接口均为DB25标准接口,其中Masterport、Subport和port(Tx)接口均为DB25F(孔),Port(Px/Tx)接口为DB25M(针)。参见图2、5,盒体上设置有采用DB25标准的三个孔接口Masterport、Subport和port(Tx)以及一个针接口Port(Rx/Tx);孔接口Masterport和Subport的引脚逐一对应地电连通,Masterport接口将引接信号直接引入subport接口中,以备返回用户ATC目标使用,盒体中还设置有电平转换电路和光电隔离电路;由Masterport接口来的引接信号经电平变换电路从EIA电平变为TTL电平,再经光电隔离电路送至Port(Rx/Tx)接口以备输入到应用ATC目标系统;应用ATC目标系统处理后的回放信号送入Port(Rx/Tx)接口后,经电平转换电路从EIA电平变为TTL电平,再经光电隔离电路送至Port(Tx)接口,以备输出到用户ATC系统。
上述电平转换电路采用电平变换集成芯片MAX202,光电隔离电路主要由光电管组成,二者的连接关系如下电阻R9的一端作为信号引入端,R9另一端接于MAX202的8脚,MAX202的9脚接于光电管6N137的3脚,6N137的2脚串接电阻R1后接电源Vcc,6N137的5脚接地、6脚串接电阻R2后接电源Vcc,同时6脚接于另一个MAX202的10脚,另一MAX202的7脚作为信号输出端;所述Masterport的2脚引入串行数据输入RXD信号,该信号送至电平变换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经光电隔离电路的信号输出端,最后送至Port(Rx/Tx)的2脚;Masterport的15脚引入同步时钟输入RXC,经过与上述相同的电路,最后送至Port(Rx/Tx)的15脚;Port(Rx/Tx)的3脚引入回放的串行数据输入RXD信号,经过与上述相同的电路,最后送至Port(Tx)的3脚;Port(Rx/Tx)的17脚引入回放的同步时钟输入RXC信号,经过与上述相同的电路,最后送至Port(Tx)的17脚。
上述每个电平转换电路上还设置有由稳压管D1、D2组成的浪涌保护电路,其连接关系为D1负极接地,D1正极接D2正极,D2负极接于MAX202的8脚。
上述每个光电隔离电路上还设置有由发光二极管D组成的指示电路,其连接关系为D负极接于电阻R1一端,D正极接电源Vcc。
还具有电源转换集成电路PS1000AC58R-1AA,它将220V交流电转变为5V直流工作电源;还具有DC/DC转换集成电路SR585/100,它引入上述直流工作电源,再同时对所述光电隔离电路的输入电路、输出电路分别提供工作电源。
图2中可看出,信号由Masterport引入,然后从Subport还回、引接的信号经ADM202(即MAX202的部分电路)将EIA电平度换为TTL电平,再经光电隔离,通过ADM202、TTL电平变换为EIA电平,由Port(Rx/Tx)口送入应用系统使用。反之应用系统送出的信号由Port(Rx/Tx)口、变换、光隔,再变换由Port(Tx)送出给应用目标系统。
DB25接口引脚定义分配盒上的DB25完全遵照标准串行通讯接口规范(盒内Jumper跳接在2、15)。
1、Masterport和Subport DB25F接口定义

在引接RXC时,若引接同步雷达信号在RXC(15)上无时钟,则应将24与15连接,因分配盒内使用的是RXC(15脚)时钟输入。
2、Port(Rx/Tx)接口DB25M定义

3、Port(Tx)接口DB25F定义

连接方法1、数据分配盒内外连接图之一如图3所示串行信号源(可为雷达同、异步信号源,也可以为飞行情报异步信号源)插接在Masterport接口上,接入到该接口的全部信号直接引入到Subport接口中,以备返回用户ATC(目标)使用。由Masterport接口引入的信号经电平变换、光电隔离后,再经Port(Rx/Tx)接口输入到应用ATC系统(目标)。应用ATC系统(目标)处理后的信号经Port(Rx/Tx)接口后,再经电平变换、光电隔离通过Port(Tx)接口输出到用户ATC系统。
当接口Port(Rx/Tx)上有收/发数据和时钟时,指示灯会闪烁。绿色灯闪烁(即RXC、RXD指示灯闪烁)表示有引接信号,红色灯闪烁(即TXC、TXD指示灯闪烁)表示有回放信号。当应用ATC系统(目标)无回放信号时,只有RXC、RXD指示灯在闪烁。
2、数据分配盒内外连接之二如图4所示此连接方法用于把串行信号引接到A、B双机应用ATC(目标)系统中,这时需要把Port(Rx/Tx)插头上的TXD、TXC信号接到该插头对应的RXD、RXC信号上,即可实现隔离引接和一分二的功能。
当接口Port(Rx/Tx)上有收/发数据和时钟时,四个指示灯会全部闪烁。绿色灯闪烁(即RXC、RXD指示灯闪烁)表示有引接信号,红色灯闪烁(即TXC、TXD指示灯闪烁)表示有回放信号。
电器指标4.1噪声雷达数据分配盒工作时,噪声不高于35dB。
4.2可靠性雷达数据分配盒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不低于5000小时(MTBF)。
4.3安全4.3.1接地连续性保护接地措施符合GB 4943-2001中2.5条的要求,接地电阻值不大于0.1Ω。
4.3.2对地漏电流符合GB 4943-2001中5.2条的要求,对地漏电流不大于3.5mA。
4.3.3抗电强度产品抗电强度的施加电压应符合GB 4943-2001中5.3条的要求,施加电压值为1500V。
环境条件产品在下列环境条件下能正常运行a)正常工作的环境温度5℃~40℃;b)正常工作的环境湿度5%~90%;c)存储温度-20℃~60℃;电源a)频率60/50Hz;b)电压AC 220V±10%;c)功耗≤10W
权利要求1.一种雷达数据分配盒,包括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上设置有采用DB25标准的三个孔接口Masterport、Subport和PortTx以及一个针接口PortRx/Tx;孔接口Masterport和Subport的引脚逐一对应地电连通,Masterport接口将引接信号直接引入Subport接口中,以备返回用户ATC目标使用,盒体中还设置有电平转换电路和光电隔离电路;由Masterport接口来的引接信号经电平变换电路从EIA电平变为TTL电平,再经光电隔离电路送至PortRx/Tx接口以备输入到应用ATC目标系统;应用ATC目标系统处理后的回放信号送入PortRx/Tx接口后,经电平转换电路从EIA电平变为TTL电平,再经光电隔离电路送至PortTx接口,以备输出到用户ATC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数据分配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平转换电路采用电平变换集成芯片MAX202,光电隔离电路主要由光电管组成,二者的连接关系如下电阻R9的一端作为信号引入端,R9另一端接于MAX202的8脚,MAX202的9脚接于光电管6N137的3脚,6N137的2脚串接电阻R1后接电源Vcc,6N137的5脚接地、6脚串接电阻R2后接电源Vcc,同时6脚接于另一个MAX202的10脚,另一MAX202的7脚作为信号输出端;所述Masterport的2脚引入串行数据输入RXD信号,该信号送至电平变换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经光电隔离电路的信号输出端,最后送至PortRx/Tx的2脚;Masterport的15脚引入同步时钟输入RXC,经过与上述相同的电路,最后送至PortRx/Tx的15脚;PortRx/Tx的3脚引入回放的串行数据输入RXD信号,经过与上述相同的电路,最后送至PortTx的3脚;PortRx/Tx的17脚引入回放的同步时钟输入RXC信号,经过与上述相同的电路,最后送至PortTx的17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雷达数据分配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电平转换电路上还设置有由稳压管D1、D2组成的浪涌保护电路,其连接关系为D1负极接地,D1正极接D2正极,D2负极接于MAX202的8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雷达数据分配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光电隔离电路上还设置有由发光二极管D组成的指示电路,其连接关系为D负极接于电阻R1一端,D正极接电源Vcc。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雷达数据分配盒,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电源转换集成电路PS1000AC58R-1AA,它将220V交流电转变为5V直流工作电源;还具有DC/DC转换集成电路SR585/100,它引入上述直流工作电源,再同时对所述光电隔离电路的输入电路、输出电路分别提供工作电源。
专利摘要一种雷达数据分配盒,属雷达串行信号的引接装置。其盒体上设置有采用DB25标准的三个孔接口masterpmt、subpost和port(Tx)以及一个针接口Past(Rx/Tx);masterpmt和subpost的引脚逐一电连通,以备引接信号返回用户ATC目标使用;由masterpmt来的引接信号经电平变换电路从EIA电平变为TTL电平,再经光电隔离电路送至Port(Rx/Tx)接口以备输入到应用ATC目标系统;应用ATC目标系统处理后的回放信号送入Port(Rx/Tx)后,经电平转换电路从EIA电平变为TTL电平,再经光电隔离电路送至Port(Tx)接口,以备输出到用户ATC系统。它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以及信号源能量损耗低的优点。
文档编号G01S7/35GK2927073SQ200520036470
公开日2007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3日
发明者李永国 申请人: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