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2784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动力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工具.特别是一种带大惯重盘片状工作头,需要在 更换工作头时锁紧输出轴的动力工具,如电圓锯,角磨,砂光机,斜断锯和
大型切割机等.,
背景技术
电圓锯,角磨,砂光机,斜断锯和大型切割机等动力工具通常是由马达 驱动输出轴旋转从而带动工作头旋转进行切削,打磨等工作,但是在长期的 使用过程中工作头很容易磨损而需要更换工作头,并且在操作过程中也经常 需要更换各种不同规格的工作头,但是在使用扳手或类似功能的工具拆装工 作头的过程中,输出轴很容易发生跟转,从而不利于工作头的拆装。现有技 术已揭示了各种防止输出轴跟转的锁轴装置。美国专利5, 430, 944所揭示的 一种电圓锯,在电机输出轴上固接一个具有凹槽的圓盘,在机壳上设置有活塞 和压杆,操作压杆使得活塞进入圓盘凹槽中从而锁定输出轴,松开压杆活塞 在压簧的弹力下复位松开输出轴,但是这种锁轴装置部件多,结构复杂,在 使用时需要一只手操作压杆锁定输出轴,另 一只手使用扳手等工具进行工作 头的拆装,操作费力且使用不便。德国专利DE199 38299A1揭示一种电圓锯的 锁轴装置设置在输出轴的轴心孔中,在插入扳手拆装工作头的同时,扳手推 动锁轴装置轴向运动抵靠电机风扇从而锁紧输出轴,当取出扳手时,锁轴装 置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复位松开输出轴、这种锁轴装置利用扳手在拆装工作 头的同时锁紧输出轴,很容易发生危险,特别是操作者忘取下扳手即开动电 机时,扳手或高速飞出造成事故,或仍锁紧输出轴造成电机损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力工具,该工具的输出轴锁紧 装置在马达开启时能自动解锁。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 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力工具、该工具的输出 轴锁紧装置无需使用工具即可实现输出轴的锁紧。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力工具,该工具的锁紧 装置避免了马达刚停止工作时,输出轴的突然锁死。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动力工具,包括机壳,收容在所述机壳中的
马达,与工作头配接的输出轴,至少一个可由马达驱动旋转的传动件,以及 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可在阻止所述输出轴旋转的锁紧位置和容许所述输出轴 旋转的松开位置之间运动的锁紧装置,其中所述传动件与所述输出轴活动配 接,使得所述马达在启动时驱动所述锁紧装置从锁紧位置运动到松开位置。
本发明第一个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传动件设置有第一配接面,所 述锁紧装置设置有第二配接面可脱离地与第一配接面配接,所述传动件旋转 使得所述第一配接面与所述第二配接面配接并驱动所述锁紧装置从锁紧位置 运动到松开位置。
本发明第一个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锁紧装置还设置有弹性元件, 当所述第一配接面与所述第二配接面脱离时,所述弹性元件可驱动所述锁紧 装置从松开位置运动到锁紧位置.,
本发明第一个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动力工具包括与所述输出轴单 向旋转配接的第一止动件,所述第一止动件设置有至少两个止挡面,所述锁 紧装置在锁紧位置和松开位置分别与不同止挡面配接。
本发明第二个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动力工具包括与所述输出轴单 向旋转配接的第二止动件,所述第二止动件与所述传动件活动连接,所述第 二止动件内周壁设置有至少一个沿所述第二止动件旋转方向渐开的凸轮面与 所述锁紧装置外端面至少部分配接,当所述传动件旋转时,带动所述第二止 动件旋转使得所述凸轮面挤压所述锁紧装置径向向内运动从锁紧位置移动到 松开位置。
本发明第二个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收容所述锁紧 装置的径向孔,所述径向孔收容第二弹性元件弹性支撑所述锁紧装置使得所 述凸轮面松开时,弹力驱动所述锁紧装置径向向外运动从松开位置移动到锁 紧位置。
本发明动力工具的传动件与输出轴活动连接,使得马达启动时先带动传 动件相对输出轴旋转一定角度,并利用该相对旋转运动将锁紧装置从锁紧位 置带动到松开位置,实现动力工具锁紧装置的自动解锁。
另外,本发明动力工具的锁紧装置设置有弹性元件,可弹力驱动锁紧装 置从松开位置移动到锁紧位置,从而无需使用工具实现锁轴,同时也使得锁 紧装置在该动力工具不工作时保持在锁紧位置,提高了安全性能。
同时,本发明动力工具还包括止动件,该止动件在刚停机时,即马达旋
转速度降低而输出轴在惯性作用下继续高速旋转时,防止锁紧装置从松开位 置移动到锁紧位置,从而防止了输出轴的突然锁死,避免的马达损毁。


下面结合附图以电圃锯为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圓锯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圓锯锁轴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第一止动件的后视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圆锯锁轴结构的剖视图,其中锁紧装 置位于锁紧位置。
图5是图4沿A1-A1所示剖视图。 图6是图4沿A2-A2所示剖视图。 图7是图4沿A3-A3所示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圓锯锁轴结构的剖视图,其中锁紧装 置位于松开位置。
图9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圃锯锁轴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的第二止动件的后视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圓锯锁轴结构的剖视图,其中锁紧装 置位于锁紧位置。
图12是图11沿Bl向视图。
图1 3是图11沿B2-B2所示剖视图.
图14是图11沿B3-B3所示剖视图。
图1 5是图11沿B4-B4所示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圓锯锁轴结构的剖视图,其中锁紧装 置位于松开位置。
图17是图16沿Cl向视图。 图1 8是图16沿C2-C2所示剖视图。 图19是图16沿C3-C3所示剖视图。 图2 0是图16沿C4-C4所示剖视图。
其中
20电圃锯 22机壳 23中心孔 24第一轴向凹槽
25凸轮面 26电机 28锯片 30输出轴
37紧固件38扁方部32轴承34轴承
36螺纹孔40齿轮44第一收容空间46第二收容空间
48第一径向突起5 0驱动件5 2扁方中心孔54通孔
60锁紧装置62盘状主体64扁方孔66第二径向突起
68第一轴向突起70弧形槽80第一止动件82环状主体
84环状柱体86第二轴向突起88第 一级阶梯90第二级阶梯
92阶梯面94压簧1 2 0输出轴122扇形驱动件
126径向盲孔130机壳132中心孔134径向凹槽
140齿轮142第一收容空间]44第二收容空间1 150第二止动件
1 5 2环状主体]54凸轮面1 5 6扇形突起160锁紧装置
162柱状主体164第一阶梯166第二阶梯168盲孔
170压黃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以电圓锯为较佳实施例具体说明动力工具的锁轴结构。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电圓锯20,包括机壳22,收 容在机壳22中的带电机轴27的电机26,连接锯片28的输出轴30,输出轴 30通过轴承32、 34可旋转地架设在机壳22上,输出轴30的 一端设置有螺 紋孔36与固定锯片28的紧固件37螺紋连接,另 一端套接有齿轮40,齿轮 40的外齿團42与电机轴27啮合将电机26的旋转运动传递给输出轴30。为 了能在使用扳手等工具旋转紧固件37对锯片28进行拆装时,防止输出轴30 跟转,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轴向运动锁紧和/或放松输出轴的锁 轴结构.
参见图2和图3所示,输出轴30套接齿轮40的一端设置有纵长扁方部 38,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锁轴结构包括套接在输出轴30扁方部38上 的蝶形驱动件50,可轴向移动的锁紧装置60,单方向旋转的第一止动件80 以及弹力驱动锁紧装置60轴向运动的压簧94。
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机壳22设置有可供输出轴30扁方部38通过的 中心孔23以及分布在中心孔23周围的多个第 一轴向凹槽24,其中中心孔23 周壁内侧均布多个沿锯片28工作旋转方向渐开的凸轮面25。
齿轮4 0内腔形成至少部分收容锁紧裝置6 0的柱状第 一 收容空间4 4以及 收容蝶形驱动件5 0的蝶形第二收容空间46,其中柱状第一收容空间44周壁前端设置有一对径向对称设置的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一径向突起48,当然第一 径向突起48设置的位置与数量可以是多种,如三个第一径向突起48周向分布.
蝶形驱动件50设置有扁方中心孔52和对称设置在扁方中心孔52两側的 用于收容压簧94的两个通孔54,,
锁紧装置60包括盘状主体62,设置在主体62中心的扁方孔64,径向对 称设置在主体62的外圃周上的一对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径向突起66可脱离 地与第 一径向突起48配接,设置在主体62前端的一对轴向向前延伸的第一 轴向突起68可脱离地与第一轴向凹槽24配接,以及对称设置在扁方孔64 两側的一对弧形槽7 0,其中第二径向突起66的前端面67可设置为沿锯片28 工作旋转方向轴向向前凸出的凸轮面或曲线面或楔形面.第二径向突起66, 第一轴向突起68可以与主体62 —体设置,也可以分体设置通过连接件连接, 第二径向突起66设置的位置与数量与齿轮40上的第一径向突起48相对应。 第一轴向突起68和弧形槽70的数量也不局限于两个,可根据具体需要设置 至少 一 个。
第一止动件80包括环状主体82,从主体82前端面83轴向向前延伸的 环状柱体84以及从主体82后端面85轴向向后延伸的一对对称设置的阶梯状 第二轴向突起86,该第二轴向突起86包括第一级阶梯88,第二级阶梯90 以及阶梯面92,在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轴向突起86设置的位 置和数量可根据锁紧装置60上的弧形槽70的位置和数量变化,同样该第二 轴向突起86的阶梯形状和级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组装后的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锁轴结构如图4至图7所示,蝶形驱 动件50通过其扁方中心孔52固定套接在输出轴30的扁方部38上、当然也 可以将蝶形驱动件50与输出轴30 —体设置锁紧装置60通过其扁方孔64 可轴向移动地套接在输出轴30的為方部38上,其第一轴向突起68插入机壳 22的第一轴向凹槽24中;齿轮40活动套接在蝶形驱动件50和锁紧装置60 上并通过垫片96和卡團98在输出轴30上轴向固定,其蝶形第二收容空间 46弧度尺寸大于蝶形驱动件50,使得齿轮40可相对输出轴30旋转一定角度 a,该角度最好为50至80度,齿轮40的旋转使得第一径向突起48的后端 面(未图示)和第二径向突起66的前端面67配接或脱离;第一止动件80 前端的环状柱体84内壁通过一带扁方孔的轴承102与输出轴30可旋转地连
接,外壁通过 一 带多个滚珠1 08的单向离合器1 04与机壳22的中心孔2 3连 接,其中单向离合器104的多个滚珠108分别与中心孔23的多个凸轮面25 配接,第一止动件80后端的第二轴向突起86的第一级阶梯88可旋转地收容 在锁紧装置60的弧状长槽70中使得弧状长槽70的前端面抵靠在第一止动件 80的后端面85上;压簧94收容在蝶形驱动件50的通孔54中 一端抵靠在锁 紧装置60的后端,另 一端抵靠在输出轴轴肩上。
图4至图7所示的锁紧装置60与机壳22连接使得输出轴30处于锁紧状 态,当电机26启动时,电机轴27驱动齿轮40相对输出轴30沿图箭头所示 方向旋转,使得蝶形第二收容空间的对角面45分别与蝶形驱动件50的对角 面56配接,从而驱动蝶形驱动件50带动输出轴30旋转,使得锯片28进行 切割工作;在齿轮40相对输出轴30旋转的过程中,齿轮40上的第一径向突 起48的后端面与锁紧装置60的第二径向突起66的前端面67旋转配接挤压 锁紧装置60轴向后移进一步收容在柱状第一收容空间44中,此时锁紧装置 60的第一轴向突起68脱离机壳22的第一轴向凹槽24,从而松开输出轴30 如图8所示在锁紧装置60轴向后移的同时,锁紧装置60的弧形长槽70 从收容第一止动件80第二轴向突起86的第 一级阶梯88转换到收容第二级阶 梯90,弧形长槽70的侧面与第二级阶梯90的侧周面配合并驱动第一止动件 80与输出轴30 —起旋转。
在切断电源电机26刚停机时,齿轮40速度随之降低,而输出轴30由于 锯片28的惯性作用继续高速旋转,并带动锁紧装置60相对齿轮40旋转,使 得锁轴装置60的第二径向突起66与齿轮40的第一径向突起48脱离,弹性 元件94的弹力驱动锁轴装置60轴向前移,使得锁紧装置60的弧形长槽70 的前端面抵靠在第一止动件80第二轴向突起86的阶梯面92上,从而阻止输 出轴30的突然锁紧,避免了电机26的损坏.
在停机状态更换锯片28时,为防止输出轴30跟转而需锁紧输出轴30, 此时手动向锯片2 8工作旋转方向的逆向旋转输出轴30,第一止动件80逆向 旋转使得单向离合器104的滚珠108在机壳22凸轮面2 5中越压越紧从而制 止了第一止动件8 0的逆向旋转,而锁紧装置60在输出轴30的带动下相对第 一止动件80逆向旋转使得锁紧装置60弧形长槽70的前端面脱离第一止动件 80的阶梯面92,此时由于弹性元件94的弹力作用使锁紧装置60轴向前移, 使得其弧形长槽70的前端面抵靠在第一止动件80的后端面85上,第一轴向 突起68插入机壳22的第一轴向凹槽24中,从而锁紧输出轴30。
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与第 一较佳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提供一种可 径向运动锁紧和/或放松输出轴的锁轴结构。
参见图9和图]0所示,本较佳实施例中的输出轴120 —体设置有扇形驱 动件122以及径向盲孔126。
机壳1 30设置有可供输出轴1 2 Q通过的中心孔1.32以及分布在中心孔1 32 周围的多个径向凹槽134。
齿轮14 0内腔形成部分收容第二止动件150的柱状第一收容空间142以 及收容扇形驱动件122的扇形第二收容空间144。
第二止动件150包括环状主体152,主体152前端周壁内侧设置有沿锯 片28工作旋转方向渐开的凸轮面154,主体152后端设置有扇形突起156。
锁紧装置160包括柱状主体162,柱状主体162 —端设置为阶梯状包括 第一阶梯164、第二阶梯166,柱状主体162另一端设置有可收容压黄170 的盲孔168 (见图11 )。
组装后的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锁轴结构如图11至图15所示,齿轮 140活动套接在扇形驱动件122上在输出轴120上轴向固定,其扇形第二收 容空间144弧度尺寸大于扇形驱动件122,使得齿轮140可相对输出轴120 旋转一定角度..第二止动件150可旋转地套接在输出轴120上与齿轮140通 过摩擦阁172配接,其后端扇形突起156可旋转地收容在齿轮140的扇形第 二收容空间144中与扇形驱动件122轴向排列而不干涉。锁紧装置160设置 有收容压黄170的盲孔168的一端可径向移动地收容在输出轴120的盲孔126 中,其第一阶梯164收容在第二止动件150的凸轮面154中,第二阶梯166 可脱离地与机壳130上的径向孔134配接。
图]1至图15所示的锁紧装置160与机壳130连接使得输出轴120处于 锁紧状态,当电机26启动时,电机轴27驱动齿轮140沿图箭头所示方向旋 转,同时齿轮14 0通过相互配接的扇形第二收容空间144的对角面145和扇 形突起156的对角面157以及摩擦圏172的摩擦力带动第二止动件150相对 输出轴120旋转,此时第二止动件150的凸轮面154挤压锁紧装置160的第 一阶梯164的顶面,使得锁紧装置160径向向内移动,从而其第二阶梯166 脱离机壳130上的径向凹槽134,此时输出轴120处于松开位置如图16至20 所示,输出轴120可相对于机壳130自由旋转运动。齿轮140继续旋转使得
扇形第二收容空间144的对角面145与扇形驱动件122的对角面124配合, 从而驱动输出轴120和第二止动件150—起旋转。
在电机26刚停机时,齿轮140速度随之降低,而输出轴120由于锯片的 惯性作用带着锁紧装置160继续高速旋转,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二止动 件150质量设置较大克服摩擦團172的摩擦力在惯性作用下与输出轴120同 步旋转,其凸轮面154继续挤压锁紧装置160的第一阶梯164的顶面,使得 锁紧装置160的第二阶梯166不能径向伸出,从而阻止输出轴120的突然锁 紧,避免了电机26的损坏。当输出轴120和第二止动件150相对齿轮140 旋转一定角度后,扇形驱动件122的对角面125以及第二止动件15 0的扇形 突起156的对角面158与扇形第二收容空间144的对角面146配合,并驱动 齿轮140与输出轴120和第二止动件150—起同步旋转直至停止。
在锁紧输出轴120时,先手动向锯片28工作旋转方向的逆向旋转输出轴 120,输出轴120带动锁紧装置160相对齿轮140逆向旋转,而由于锁紧装置 160第一阶梯164的顶面处于第二止动件150凸轮面154的压紧段151,从而 带动第二止动件150克服摩擦團172的摩擦力相对齿轮140逆向旋转,使得 扇形驱动件122的对角面125以及第二止动件150的扇形突起156的对角面 158脱离与扇形第二收容空间144的对角面146配合。然后再手动向锯片28 工作方向的旋转输出轴120,此时第二止动件150在摩擦團172的摩擦力作 用下相对齿轮140保持相对静止,而输出轴120带动锁紧装置160旋转至第 二止动件150凸轮面154的开放段153,从而松开了锁紧装置160。锁紧装置 160径向伸出其第二阶梯166插入机壳130的径向凹槽134中,锁紧输出轴 120。
根据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很容易将上述压簧94, 170 改用其他弹性元件,如金属黃片或碟黃;而且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齿轮40, 140也可以改用其他传动件,如通过传动带与电机轴27连接的带轮。同样, 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输出轴120上的径向孔可以设置为通孔,两个锁紧装 置160可径向移动地收容在该通孔中,弹性元件170设置在两个锁紧装置之 间.另外,第一止动件80与机壳22之间,第二止动件150与齿轮140之间 也可以通过单向旋转轴承连接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总之,本发明不局限于所 举的具体实施例结构,基于本发明构思的结构均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动力工具,包括机壳(22),收容在所述机壳中的马达(26),与工作头(28)配接的输出轴(30),至少一个可由马达驱动旋转的传动件(40),以及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可在阻止所述输出轴旋转的锁紧位置和容许所述输出轴旋转的松开位置之间运动的锁紧装置(6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与所述输出轴活动配接,使得所述马达在启动时驱动所述锁紧装置从锁紧位置运动到松开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沿所述输出 轴的轴向在所述锁紧位置和所述松开位置之间运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和所述机壳 其中之一设置有第一轴向突起(68),另 一个设置有第一轴向凹槽(24),所 述锁紧装置轴向运动在锁紧位置所述第一轴向突起与所述第一轴向凹槽配 接,在松开位置所述第一轴向突起与所述第一轴向凹槽脱离。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设置有第一配 接面,所述锁紧装置设置有第二配接面可脱离地与第一配接面配接,所述 传动件旋转使得所述第 一 配接面与所述第二配接面配接并驱动所述锁紧装 置从锁紧位置运动到松开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内腔设置有第 一收容空间(44)收容至少部分所述锁紧装置,所述第一配接面为从第一收 容空间周壁前端径向向内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径向突起(48)的后端面,所 述第二配接面为从所述锁紧装置外圆周径向向外延伸的至少 一 个第二径向 突起(66)的前端面,当所述传动件旋转时,其第一配接面挤压所述第二配 接面使得所述锁紧装置轴向向第 一 收容空间内移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配接面和所述 的第二配接面至少其中之一为曲线面或楔形面或凸轮面。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还设置有弹 性元件(94),当所述第一配接面与所述第二配接面脱离时,所述弹性元件 可驱动所述锁紧装置从松开位置运动到锁紧位置.,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工具包括与所迷 输出轴单向旋转配接的第一止动件(80),所述第一止动件设置有至少两个 止挡面,所述锁紧装置在锁紧位置和松开位置分别与不同止挡面配接。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动件设置在所 述机壳与所迷锁紧装置之间,所述第一止动件设置有轴向向所述锁紧装置 方向延伸的阶梯状的第二轴向突起(86),所述至少两个止挡面为所述第二 轴向突起上的不同阶梯面,所述锁紧装置设置有至少部分收容所述第二轴 向突起的第二凹槽(70),所述锁紧装置在锁紧位置和松开位置时,所述第 二凹槽的端面分别抵靠在所述第二轴向突起的不同止挡面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为弧状长 槽,所述第二轴向突起可活动的收容在所述第二凹槽中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动件的旋转 方向与所述工作头工作方向一致,
12.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设置有带多个 沿所迷第一止动件旋转方向渐开凸轮面(25)的中心孔(23),所述第一止动 件穿过中心孔通过带多个滚珠(108)的离合器(104)与所述机壳连接,所述 离合器的多个滚珠分别与所述中心孔上的多个凸轮面配接。
13.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设置有中心孔, 所述第一止动件穿过中心孔通过单向旋转轴承与所述机壳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设置有扁 方孔(64),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扁方部(38),所述锁紧装置通过扁方孔可 轴向移动地套接在所述输出轴的扁方部上。
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U60)沿所 述输出轴(120)的径向在所述锁紧位置和所述松开位置之间运动。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160)和 所述机壳(130)其中之一设置有径向突起(166),另 一个设置有径向凹槽 (134),所述锁紧装置在锁紧位置时所述径向突起与所述径向凹槽配接,在 松开位置时所述径向突起与所述径向凹槽脱离。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工具包括与所 述输出轴单向旋转配接的第二止动件(150),所述第二止动件与所述传动件 (MO)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止动件内周壁设置有至少一个沿所述第二止动件 旋转方向渐开的凸轮面(154)与所述锁紧装置外端面(164)至少部分配接, 当所述传动件旋转时,带动所述第二止动件旋转使得所述凸轮面挤压所述 锁紧装置径向运动从锁紧位置移动到松开位置。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收 容所述锁紧装置的径向孔(126),所述径向孔收容第二弹性元件U70)弹性 支撑所述锁紧装置使得所述凸轮面松开时,弹力驱动所述锁紧装置径向向 外运动从松开位置移动到锁紧位置。
19.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动件的旋转 方向与所述工作头工作方向一致。
2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设置有驱动 件(50, 122),所述传动件设置有第二收容空间(46, 144)可活动地收容所 述驱动件。
2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工具是电圓锯, 角磨,砂光机,斜断锯或大型切割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工具,包括机壳,收容在机壳中的电机,与工作头配接的输出轴,输出轴上设置有可在阻止输出轴旋转的锁紧位置和容许输出轴旋转的松开位置之间运动的锁紧装置,其中输出轴与至少一个可由电机驱动旋转的齿轮活动配接,电机驱动锁紧装置从锁紧位置运动到松开位置。本发明动力工具的输出轴锁紧装置在电机开启时能自动解锁。
文档编号B25F5/00GK101204804SQ200610166448
公开日2008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1日
发明者陈成忠 申请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