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电动工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799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持式电动工具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一机壳的手持式电动工具机,具有一与该机 壳可拆卸地连接的蓄能模块、尤其是蓄电池块,该蓄电池块可插入到 一构造在机壳上的导向部分并且可从该导向部分中拉出,并且具有一 在机壳与蓄能模块之间起作用的锁止装置,该锁止装置具有一方面设 置在机壳上并且另一方面设置在蓄能模块上的、在一锁止位置中彼此 配合的并且通过手动操作可脱开配合的锁止元件。
背景技术
一种公知的不依赖于电网的手操作的手持式电动工具机(DE 10 2004 049 085 Al)具有一机壳,在其作为手把构成的下端部上借助 于一个可松脱的锁止装置固定了一个电池或蓄电池块。该电池块用一 导轨插入到开设在手把部件的自由的下端部上的导向部分中。导轨到 导向部分中的插入运动通过导轨及导向部分的在插入方向上位于后 端部上的共同作用的止挡面来限定,当电池块处于其锁止位置中并且 被锁止装置符合规定地锁止时,它们彼此靠触。锁止装置具有一可摆 动地设置在手把部件上的杠杆臂,在该杠杆臂的一个端部上构造了一 锁止体并且在其另一端部上构造了一操作键。在所述锁止位置中锁止 体在一锁止弹簧的力下很大程度上形锁合地配合到一构造在导轨中 的凹槽中。电池块在插入到导向部分中时首先可运动到一个前锁止位 置中一一在该前锁止位置中电池块在不与手持式电动工具机进行电 接触的情况下与机壳锁止在一起,然后可进一步运动到一个后锁止位 置中,在该后锁止位置中该电池块与机壳锁止在一起并且与手持式电
动工具机产生电接触。为了取下电池块,该电池块被通过操作解锁键 手动地解锁并且从后锁止位置中运动出。为了基本上防止电池块沿着 取出方向无意地超过前锁止位置地运动出并且由此从导向部分中滑 出,该双臂杠杆在机壳上的支承这样进行,使得当电池块在两个锁止 位置之间运动时锁止体与电池块保持锁止配合,并且可与电池块一起 相对于机壳运动。在前锁止位置被占据之后——在该前锁止位置中已 经取消了与手持式电动工具机的电接触,可通过有意地重新操作解锁 键完全地使电池块解锁并且从导向部分中拉出。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一机壳的手持式电动工具机,具有 一与该机壳可拆卸地连接的蓄能模块、尤其是蓄电池块,该蓄电池块 可插入到一构造在机壳上的导向部分并且可从该导向部分中拉出,并 且具有一在机壳与蓄能模块之间起作用的锁止装置,该锁止装置具有 一方面设置在机壳上并且另一方面设置在蓄能模块上的、在一锁止位 置中彼此配合的并且通过手动操作可脱开配合的锁止元件,其中,该 锁止装置在锁止元件的锁止位置中具有起作用的、防止操作元件被被 手动操作的闭锁机构,该闭锁机构的作用可通过导向部分中的蓄能模 块的被手动的、抵抗复位力进行的移动来取消。
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电动工具机的优点是由于锁止装置的根据 本发明的构型使得锁止元件的无意操作不导致解锁并且不导致蓄能 模块从机壳上掉落。为了取下蓄能模块必须不仅使蓄能模块相对于机 壳移动,从而使闭锁机构不起作用,而且必须在保持移动位置的情况 下手动地操作锁止元件。只有这样才能使蓄能模块从构造在机壳上的 导向部分中拉出。
本发明的锁止装置大大提高了手持式电动工具机周围的使用者 的安全性,即不仅在用手持式电动工具机工作时而且在携带该手持式 电动工具机时。本发明的锁止装置对于灰尘不敏感因为彼此配合的锁 止元件不必以形锁合窄小地设计,而是能保持一个保证对灰尘不敏感 的间隙。该锁止装置能够在制造技术上成本有利地实施并且实现了一 种模块化的结构方式。从而能用锁止装置的结构类型的较少修改就能 操作蓄能模块与机壳之间的不同的分界面。
通过其他措施得到该手持式电动工具机的有利的拓展和改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其中的一个锁止元件是一个 构造在蓄能模块上的锁止槽,而另一锁止元件是一个可摆动地固定在 机壳上的、被弹簧加载的锁止体,该锁止体在锁止位置中沉入到锁止 槽中并且为了解锁可被手动地抵抗弹簧力地从锁止槽中抬出。在此, 锁止体被构造在一个可摆动地支承在机壳中的双臂杠杆的杠杆臂端 部上,在该双臂杠杆的另一杠杆臂端部上设置了一个用于手动操作杠 杆的解锁键。
有利的是,该锁止体被构造在一个可摆动地支承在机壳中的双 臂杠杆的杠杆臂端部上,在该双臂杠杆的另一杠杆臂端部上设置了一 用于手动地摆动该杠杆的解锁键。
有利的是,该锁止装置具有一锁止弹簧,该锁止弹簧一侧支撑在 杠杆的具有锁止体的杠杆臂上并且另一侧支撑在一构造在机壳中的 支座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用于将锁止体闭锁在锁止位 置中的闭锁机构具有至少一个设置在锁止体上的锁闩及至少一个构 造在锁止槽中的侧凹,该侧凹在锁止位置中被所述至少一个锁闩从后 面作用。通过蓄能模块在机壳上的导向部分中的抵抗弹簧力进行的轴 向移动,锁止槽的侧凹被从锁闩中推出,从而从现在起锁止体被释放 以从锁止槽中抬出。现在按压解锁键就导致蓄能模块的解锁,从而可 使该蓄能模块从机壳上取下。
有利的是,所述至少一个锁闩相对于锁止体的中心横向错位地设置。
有利的是,在锁止体上构造了两个锁闩;并且在锁止槽中构造了 两个与这些锁闩相关联的侧凹。
有利的是,该侧凹被构造在一逆着蓄能模块的插入方向凸入到锁 止槽中的接片上,该接片在锁止位置中被一个逆着插入方向定向的、 作用在蓄能模块上的弹簧力推到所述至少一个锁闩上方。
有利的是,该锁闩具有至少一个平行于侧凹延伸的平坦面,该平 坦面在锁止位置中靠触在接片的底面上。
有利的是,所述弹簧力来自一个优选作为压簧构成的复位弹簧, 该复位弹簧一侧作用在机壳上并且另一侧作用在蓄能模块上。
有利的是,在机壳上固定了一承载有电联接触头的触头支架; 复位弹簧在该触头支架上被导向。
有利的是,该锁闩具有至少两个上下设置的齿,这些齿具有位于 其间的齿槽,该齿槽被这样确定尺寸,使得接片能至少部分地沉入到 该齿槽中。


在下面的说明中借助于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详细解释本发明。其

图1以区段方式示意性示出一个具有安装上的并且借助于一锁止 装置锁止的蓄能模块的手持式电动工具机的纵剖视图,
图2与图1相同的、具有相对于手持式电动工具机移动了的蓄能 模块的视图,
图3与图2相同的、在锁止装置被解锁时的视图,
图4图1-图3中锁止装置的锁止元件的透视图,
图5以区段方式示意性示出锁止装置的一个改型的锁止元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以纵向剖视图示出一个机壳11及一个所谓的蓄电池块形式
的蓄能模块12的一部分,其中对于机壳11示出的是其作为手把部件 构成的下端部,而对于蓄能模块12示出的是可安装在机壳11的手把 部件上的上端部。在该蓄能模块12的上端部上具有一导轨13,该导 轨可插入到一个构造在机壳11的下端部上的导向部分14中以将蓄能 模块12安装在机壳11上。所述以这种方式安装在机壳11上的蓄能 模块12借助于一锁止装置15被可靠地锁止。在图1所示的锁止位置 中,蓄能模块12的在此未示出的联接触头与该手持式电动工具机的 也没有示出的联接触头进行触点接通,该手持式电动工具机的这些联 接触头设置在一固定在机壳11中的触头支架16中。
该锁止装置15包括一构造在蓄能模块12上的锁止槽17及一可 摆动地设置在机壳11上的双臂杠杆18,在该双臂杠杆的一个杠杆臂 端部上构造了一个用于手动地进行操作的可接近的解锁键19,而在其 另一杠杆臂端部上构造了一个与所述锁止槽17共同作用以锁止蓄能 模块12的锁止体20。双臂杠杆18被一锁止弹簧21加载,该锁止弹 簧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压簧构成并且其一侧支撑在所述具有锁止体20 的杠杆臂181上,另一侧支撑在一个构造在机壳11中的支座22 (widerlager)上。在蓄能模块12锁止在机壳11上的锁止位置中, 锁止弹簧21将锁止体20压入锁止槽17中,从而阻止蓄能模块12从 导向部分14中轴向脱出。
为了在无意地操作解锁键19时防止蓄能部件12的解锁,锁止装 置15具有防止锁止体20从锁止槽17中脱出的闭锁机构,所述闭锁 机构的作用只能通过将导向部分14中的蓄能模块12沿着插入方向23 抵抗复位力地轴向移动来取消。所述闭锁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锁
止体20上的、从其向着插入方向23的端侧201突出的锁闩24及至 少一个构造在锁止槽17中的侧凹25。在锁止装置15的在图4中以透 视图示出的双臂杠杆18中,在锁止体20上设置了两个相同的锁闩24 和24',它们横向于锁止体20的中心线错位地设置。相应地,在锁 止槽17中构造了两个侧凹25,其中分别一个侧凹被两个锁闩24、24' 中的一个从后面作用。替代地,可取消图4中两个锁闩24、 24'中的 一个并且在锁止槽17中仅构造一个侧凹25。如图l一3所示,每个侧 凹25被构造在一个成形在蓄能模块12上的接片26上,该接片伸入 到同样构造的蓄能模块12上的锁止槽17屮,确切地说是逆着蓄能模 块12的插入方向。
在机壳11中,在导向部分14的端部上设置了一个作为压簧构成 的、与导向部分14对准的复位弹簧27。该复位弹簧2.7在触头支架 16中被导向并且用其一个端部支撑在一个构造在机壳11上的支座28 上。复位弹簧27的背离支座28的端部与一个构造在蓄能模块12上 的止挡肩29相关联。如果蓄能模块12被手动地插入到导轨13中, 那么蓄能模块12的止挡肩29就碰到一个构造在锁止体20上的拉出 斜面202上并且在锁止弹簧21压縮的情况下使杠杆18向着图3中箭 头30的方向摆动。在进一步移动的情况下止挡肩29靠触在复位弹簧 27上并且使该复位弹簧预紧。通过将蓄能模块12稍稍超过其终端位 置地过度推动,锁止体20以设置在其上的锁闩24在锁止弹簧21的 作用下进入到锁止槽17中。如果蓄能模块12被释放,那么复位弹簧 27将蓄能模块12大致逆着插入方向23回推,由此使接片26以其侧 凹25移动到锁闩24上方并且同时使锁止体20的拉出斜面22压到在 插入方向23上处于前部的侧壁上。由此该双臂杠杆18被闭锁并且即 使按压解锁键19也不能使其摆动。蓄能模块12在机壳11上的锁止 位置和终端位置被示意性地表示在图1中。
为了将蓄能模块12从机壳11上取下,必须首先使蓄能模块12 逆着复位弹簧27的复位力地沿着插入方向23移动,直到将接片26 从锁止体20上的锁闩24上拉出(图2)。然后在保持蓄能模块12的 移动位置的情况下沿着图3的箭头方向30操作解锁键19以使锁止体 20从锁止槽17中抬出并且由此使蓄能模块12从机壳11上解锁(图 3),现在可将蓄能模块12从导向部分14中拉出。
如果在手持式电动工具机的工作或运输时,蓄能模块12被无意 地沿着插入方向23轴向移动了,而解锁键19没有被操作,那么在推 动力消失时复位弹簧27又将接片26推到锁止体20上的锁闩24上, 并且蓄能模块的锁止保持不变。由此锁止装置15也不能通过蓄能模 块12无意的推动来松开。锁止装置15的松开只能通过推动蓄能模块 12并且同时向着箭头方向30压下解锁键19来实现。
成型在锁止体20上的锁闩24或24'(图4)也可不同于正方形 地构成。在图5的实施例中示出的锁闩24'由一个具有两个上下设置 的齿31, 32的齿条构成,在这些齿之间具有一个具有这样的高度的 齿槽33,使得蓄能模块12上的接片26能至少部分地沉入到齿槽33 中。这些齿31, 32分别具有一个上部的齿面,这些齿面平行于接片 26上的侧凹25地定向。在将蓄能模块12插入到锁止位置(图1)中 的同时,接片26上的侧凹25被推到上部的齿31的上齿面上。下部 的齿32对于如下的情况承担附加的安全功能,即,蓄能部件被无意 地沿着插入方向推动并且在复位弹簧27的作用下又返回到锁止位置 中而解锁键19没有被压下。如果在蓄能模块12不管出于任何原因返 回到锁止位置中时,双臂杠杆18略微偏转并且由此使锁止槽17中的 锁止体20略微抬起,那么锁闩24*不禁止锁止体20的重新闭锁,因 为接片26能沉入到齿槽33中并且被推动到下齿32的上齿面上以重 新闭锁该锁止体20。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一机壳(11)的手持式电动工具机,具有一与该机壳(11)可拆卸地连接的蓄能模块(12)、尤其是蓄电池块,该蓄电池块可插入到一构造在机壳(11)上的导向部分(14)中并且可从该导向部分中拉出,并且具有一在机壳(11)与蓄能模块(12)之间起作用的锁止装置(15),该锁止装置具有一方面设置在机壳(11)上并且另一方面设置在蓄能模块(12)上的、在一锁止位置中彼此配合的并且通过手动操作可脱开配合的锁止元件,其特征在于该锁止装置(15)在锁止元件的锁止位置中具有起作用的、防止操作元件被手动操作的闭锁机构,该闭锁机构的作用可通过导向部分(14)中的蓄能模块(12)的被手动的、抵抗复位力进行的移动来取消。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机,其特征在于该锁 止装置(15)的其中一个锁止元件是一构造在蓄能模块(12)上的锁 止槽(17)并且另一锁止元件是一设置在机壳(11)上的、被弹簧加 载的锁止体(20),该锁止体在锁止位置中沉入到锁止槽(17)中并 且为了解锁可被手动抵抗弹簧力地从该锁止槽(17)中抬出。
3. 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机,其特征在于该锁 止体(20)构造在一可摆动地支承在机壳(11)中的双臂杠杆(18) 的杠杆臂端部上,在该双臂杠杆的另一杠杆臂端部上设置了一用于手 动地摆动该杠杆(18)的解锁键(19)。
4. 按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机,其特征在于 该锁止装置(15)具有一锁止弹簧(21),该锁止弹簧一侧支撑在杠 杆(18)的具有锁止体(20)的杠杆臂(181)上并且另一侧支撑在 一构造在机壳(11)中的支座(22)上。
5. 按权利要求2—4之一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机,其特征在于 该闭锁机构具有至少一个设置在锁止体(20)上的锁闩(24)及至少一个构造在锁止槽(17)中的侧凹(25),该侧凹在锁止位置中被所 述至少一个锁闩(24)从后面作用。
6. 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至少一个锁闩(24)相对于锁止体(20)的中心横向错位地设置。
7. 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机,其特征在于在锁 止体(20)上构造了两个锁闩(24, 24')并且在锁止槽(17)中构 造了两个与这些锁闩(24, 24')相关联的侧凹(25)。
8.按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机,其特 征在于该侧凹(25)被构造在一逆着蓄能模块(12)的插入方向(23) 凸入到锁止槽(17)中的接片(26)上,该接片在锁止位置中被一逆 着插入方向(23)定向的、作用在蓄能模块(12)上的弹簧力推到所 述至少一个锁闩(24)上方。
9. 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机,其特征在于该锁 闩(24)具有至少一个平行于侧凹(25)延伸的平坦面,该平坦面在 锁止位置中靠触在接片(26)的底面上。
10. 按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力来自优选作为压簧构成的复位弹簧(27),该复位弹簧其 一侧作用在机壳(11)上并且另一侧作用在蓄能模块(12)上。
11. 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机,其特征在于在 机壳(11)上固定了一承载有电联接触头的触头支架(16);复位弹 簧(27)在该触头支架(16)上被导向。
12. 按上述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机,其 特征在于该锁闩(240具有至少两个相互上下地设置的齿(31, 32),这些齿具有位于其间的齿槽(33),该齿槽被这样确定尺寸, 使得接片(26)能至少部分地沉入到该齿槽(33)中。
全文摘要
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机,它具有一机壳(11)、一与该机壳可拆卸地连接的、可插入到一构造在机壳(11)上并且可从该导向部分中拉出的导向部分(14)中的蓄能模块(12)及一在机壳(11)与蓄能模块(12)之间起作用的锁止装置(15),该锁止装置具有设置在机壳(11)上及蓄能模块(12)上的锁止元件(17,20)。为了在无意地操作作为解锁键(19)构成的锁止元件的情况下防止锁止装置(15)被触发,该锁止装置(15)在锁止元件的锁止位置中具有起作用的、防止操作元件被手动操作的闭锁机构(24),该闭锁机构的作用可通过导向部分(14)中的蓄能模块(12)的被手动的、抵抗复位力进行的移动来取消。
文档编号B25F5/00GK101168248SQ20071016792
公开日2008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27日
发明者J·克劳特, W·马蒂亚斯 申请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