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平滑脱的开口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2056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水平滑脱的开口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止挡方式达到防 滑脱的目的,具有可简化结构及不破坏结构强度的防水平滑脱的开口扳手。
背景技术
一般开口扳手供操作者以垂直或水平方向来夹掣螺件,进而锁紧或 放松螺件,由于开口扳手是以水平旋转方式对螺件施力,其容易产生水 平滑脱的现象,造成操作的不便与危险。为了解决水平滑脱的问题,市面上开发有多种不同的设计,如中国台湾公告第378586号的「扳手结构 改良」与中国台湾公告第567946号的「具防滑及防溃角的扳手」专利等。以其中公告第567946号的专利前案为例,如图l、图2所示,开口扳 手的杆体10两端至少一端形成有一套合部11,套合部ll上形成有一第一 夹颚12与一第二夹颚13,且第一、二夹颚12、 13间形成有一对应螺栓或 螺帽等螺件20规格的嵌夹开口15,该嵌夹开口15是于第一、二夹颚12、 13的相对平面上形成有数个对应螺件20相邻平面21的夹角边缘22的齿槽 16,借以当开口扳手施力转动时,螺件20的夹角边缘22可对应啮入第一、 二夹颚12、 13的齿槽16,进而达到防止开口扳手水平滑脱的目的。事实上,这类手工具在制造时,需于第一、二夹颚12、 13内侧表面 另外切割形成齿槽16,在考虑制造的简易度情况下,需于热处理前进行, 但热处理虽可使材质变硬,但亦会有质变,因此前述专利前案容易由齿 槽16角落处产生裂痕,并形成应力集中点,长期施力使用下,容易断裂, 而縮短其使用寿命。再者其产生防滑脱的方式是借由扳动时的施力紧迫 方式达成,其会进一步使第一、二夹颚12、 13受到应力,而造成其断裂 损坏,故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检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
述缺陷,而提供一种防水平滑脱的开口扳手,其是利用止挡方式达到防 滑脱的目的,具有可简化结构及不破坏结构强度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平滑脱的开口扳手,该开口扳手是于一杆体两端至少一端 上形成有一套合部,该套合部是由对应施力方向的第一夹颚及异于施力 方向的第二夹颚所构成,且套合部的第一、二夹颚间形成有一供夹掣对 应螺件的嵌夹开口,第一、二夹颚于对应嵌夹开口的内侧面形成有供相 对贴抵螺件的平面;其特征在于,该套合部对应施力方向的第一夹颚平面外缘于邻近开口处具有一防滑脱结构,该防滑脱结构的高度凸出第一 夹颚平面,防滑脱结构是对应止挡于螺件对应平面。前述的防水平滑脱的开口扳手,其中套合部的第一、二夹颚平面外 缘于邻近开口处分别形成有向外扩张的斜唇段,以便于螺件置入套合部 的嵌夹开口内。前述的防水平滑脱的开口扳手,其中防滑脱结构是于第一夹颚平面 上形成有一体状的埂体。前述的防水平滑脱的开口扳手,其中埂体具有一弧面,以易螺件水 平进出套合部的嵌夹开口内。前述的防水平滑脱的开口扳手,其中埂体于对应套合部两侧面分别 形成有弧端缘,以易于螺件上、下垂直进出套合部的嵌夹开口内。前述的防水平滑脱的开口扳手,其中防滑脱结构是于对应施力方向 的第一夹颚形成有一容置孔,容置孔内设有一弹性珠组,该弹性珠组具 有一设于容置孔内的弹性件及一受弹性件顶撑、且略凸出第一夹颚平面 的珠体,且弹性珠组于容置孔对应第一夹颚的背面设有一塞体,以避免 弹性件与珠体脱落。前述的防水平滑脱的开口扳手,其中防滑脱结构是于第一夹颚形成有一横向贯穿套合部两侧面的通孔,通孔上扣设有一C型环扣件,该环 扣件两端分别凸伸有供穿入通孔两端的凸扣段,该环扣件对应凸出第一 夹颚平面。前述的防水平滑脱的开口扳手,其中防滑脱结构是于第一夹颚形成有一横向贯穿套合部两侧面的通孔,通孔扣设有一C型环扣,该环扣两
端分别凸伸有供穿入通孔两端的凸扣段,该环扣的高度高于第一夹颚的 平面,使环扣可相对该平面前、后扳动。借此,通过上述技术手段的具体实现,让本实用新型开口扳手于施 力转动时,螺件对应第一夹颚的平面抵点适当贴靠于该第一夹颚平面上, 以利用防滑脱结构以止挡方式达到防止开口扳手水平滑脱的功效,不仅 可简化结构、易于制造,且不会破坏开口扳手的强度,进一步具有增加 其附加价值与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国台湾公告第567946号的扳手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国台湾公告第567946号的扳手使用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开口扳手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开口扳手第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开口扳手第一实施例的套合部端面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开口扳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开口扳手第一实施例的防滑脱动作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开口扳手第一实施例的反向使用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开口扳手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图IO是本实用新型开口扳手第三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ll是本实用新型开口扳手第三实施例的端面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开口扳手第四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开口扳手第四实施例的端面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杆体11套合部12第一夹颚13第二夹颚15嵌夹开口16齿櫝20螺件21平面22夹角边缘50杆体51查会都 岳口 WP52第一夹颚520平面521斜唇段
522穿孔53第二夹颚530平面531斜唇段55嵌夹开口60防滑脱结构61埂体610弧面611弧端缘62弹性珠组620弹性件621珠体622塞体63容置孔64通孔65环扣件650凸扣段66通孔67环扣670凸扣段具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水平滑脱的开口扳手,如图3至图5所示,该开 口扳手具有一杆体50,且杆体50两端至少一端上形成有一套合部51,该 套合部51是由对应施力方向的第一夹颚52及不同于施力方向的第二夹颚 53构成,且套合部51的第一、二夹颚52、 53间形成有一可供夹掣对应螺 件20如图6所示的嵌夹开口55,该套合部51的第一夹颚52与第二夹颚 53形成有相对贴抵螺件20对应平面21的平面520、 530,再者第一、二夹 颚52、 53的平面520、 530外缘于邻近开口处分别形成有向外扩张的斜唇 段521、 531,以便于螺件20置入套合部51的嵌夹开口55内;又,套合部51对应施力方向的第一夹颚52平面520外缘于邻近开口 斜唇段521处具有一防滑脱结构60,该防滑脱结构60的高度是凸出于第一 夹颚52平面520,而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是于第一夹颚52平面520上 形成有一体状的埂体61,该埂体61具有一弧面610如图4所示,以易 螺件20水平进出套合部51的嵌夹开口55,且埂体61于对应套合部51两侧 面分别形成有弧端缘61如图5所示,以易于螺件20上、下垂直进出 套合部51的嵌夹开口55。借此,组构成一结构简化、且可以止挡方式达到防滑脱目的的开口 扳手结构。而本实用新型的实际运用及实用价值,则仍请参看图6及图7所示, 套合部51与螺件20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公差,即套合部51第一、 二夹颚52、 53的平面520、 530相对间距会约略大于螺件20规格宽度,虽 然增加埂体61后宽度变小,但螺件20仍可利用上、下限公差值的弹性数, 而能确保螺件20任意、顺畅套入或取出。当使用者以开口扳手套合部51 来夹掣螺件20时,螺件20可穿经套合部51防滑脱结构60的埂体61而进入 嵌夹开口55内,当使用者施力旋转螺件20拧紧或放松如图8所示时, 套合部51第一、二夹颚52、 53会贴抵螺件20平面21对应施力的端部,而 使螺件20对应第一夹颚52平面520外缘的埂体61,如此当开口扳手不慎移 位时,埂体61可对应止挡于螺件20而无法水平向外移动如图7、图8所 示,达到防止开口扳手水平滑脱的目的,而克服现有开口扳手是利用 转动螺件时的施力而产生防滑脱的问题,且具有简化结构与易于制造的 功效,且能降低开口扳手的制造成本,再者与现有技术相比,需利用齿 槽来达到防滑脱目的的开口扳手,不致产生应力集中点,因此更具有提 高其结构强度的功效。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如图9所示,该防滑脱结构60亦可牛对 应施力方向的第一夹颚52邻近斜唇段521处形成有一容置孔63,容置孔63 内设有一弹性珠组62 ,该弹性珠组62具有一设于容置孔63内的弹性件620 及一受弹性件620顶撑、且略为凸出第一夹颚52平面520的珠体621,且弹 性珠组62于容置孔63对应第一夹颚52的背面设有一塞体622,以避免弹性 件620与珠体621脱落,其一样可利用止挡方式达到防止水平滑脱的目的。 如图IO、图ll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该防滑脱结构60 可于第一夹颚52邻近斜唇段521处形成有一横向贯穿套合部51两侧面的 通孔64,套合部51的第一夹颚52利用通孔64扣设有一C型环扣件65,该 环扣件65两端分别凸伸有可穿入通孔64两端的凸扣段650,且环扣件65可 对应凸出第一夹颚52平面520,其一样可利用止挡方式达到防止水平滑脱 的目的。如图12、图13所示,其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该防滑脱结构 60并可于第一夹颚52邻近斜唇段521处形成有一贯穿套合部51两侧面的 通孔66,套合部51的第一夹颚52利用通孔66扣设有一C型的环扣67,该 环扣67两端分别凸伸有可穿入通孔66两端的凸扣段670,该环扣67的高度
高于第一夹颚52的平面520,使环扣67可相对前、后扳动,当该环扣67向 前扳动定位时,其一样可利用止挡方式达到防止水平滑脱的目的,反之 当环扣67向后扳动定位时,则可令其如传统开口扳手一样操作,并具有 前述的优点及实用价值。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 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 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 范围内。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 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 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新型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 提起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防水平滑脱的开口扳手,该开口扳手是于一杆体两端至少一端上形成有一套合部,该套合部是由对应施力方向的第一夹颚及异于施力方向的第二夹颚所构成,且套合部的第一、二夹颚间形成有一供夹掣对应螺件的嵌夹开口,第一、二夹颚于对应嵌夹开口的内侧面形成有供相对贴抵螺件的平面;其特征在于,该套合部对应施力方向的第一夹颚平面外缘于邻近开口处具有一防滑脱结构,该防滑脱结构的高度凸出第一夹颚平面,防滑脱结构是对应止挡于螺件对应平面。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防水平滑脱的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所 述套合部的第一、二夹颚平面外缘于邻近开口处分别形成有向外扩张的 斜唇段。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防水平滑脱的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所 述防滑脱结构是于第一夹颚平面上形成有一体状的埂体。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平滑脱的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所 述埂体具有一弧面。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防水平滑脱的开口扳手,其特征在 于所述埂体于对应套合部两侧面分别形成有弧端缘。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防水平滑脱的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所 述防滑脱结构是于对应施力方向的第一夹颚形成有一容置孔,容置孔内 设有一弹性珠组,该弹性珠组具有一设于容置孔内的弹性件及一受弹性 件顶撑、且略凸出第一夹颚平面的珠体,且弹性珠组于容置孔对应第一 夹颚的背面设有一塞体。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防水平滑脱的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所 述防滑脱结构是于第一夹颚形成有一横向贯穿套合部两侧面的通孔,通 孔上扣设有一C型环扣件,该环扣件两端分别凸伸有供穿入通孔两端的 凸扣段,该环扣件对应凸出第一夹颚平面。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防水平滑脱的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所 述防滑脱结构是于第一夹颚形成有一横向贯穿套合部两侧面的通孔,通 孔扣设有一C型环扣,该环扣两端分别凸伸有供穿入通孔两端的凸扣段, 该环扣的高度高于第一夹颚的平面,使环扣可相对该平面前、后扳动。
专利摘要一种防水平滑脱的开口扳手,该开口扳手是于一杆体两端至少一端上形成有一套合部,该套合部是由对应施力方向的第一夹颚及异于施力方向的第二夹颚所构成,且套合部的第一、二夹颚间形成有一供夹掣对应螺件的嵌夹开口,第一、二夹颚于对应嵌夹开口的内侧面形成有供相对贴抵螺件的平面;该套合部对应施力方向的第一夹颚平面外缘于邻近开口处具有一防滑脱结构,该防滑脱结构的高度凸出第一夹颚平面,防滑脱结构是对应止挡于螺件对应平面。本实用新型是利用止挡方式达到防滑脱的目的,具有可简化结构及不破坏结构强度的功效。
文档编号B25B13/08GK201046555SQ20072014334
公开日2008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0日
发明者张超名 申请人:张超名;张丰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