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动力工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9317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式动力工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较佳轴承组以减 震防磨、提高稳定度、增加使用寿命的旋转式动力工具结构。
背景技术
旋转式动力工具,不论是气动式或电动式等,皆可将其能量转换为 旋转动能,而令该动力工具的驱动轴杆旋转,据以驱动螺固件,或进行 钻凿等作业,以大幅提高操作人员的作业效率,如中国台湾专利申请号
093202770号,『电动工具的电钻文件输出扭力锁定装置』专利案所示, 上述前案其主要是于驱动轴杆上通过一径向轴承,并借由该轴承提供驱 动轴杆与外壳套之间径向的连接,令该驱动轴杆在旋转时该外壳套可不 受连动,该外壳套可供使用者握持,并稳定该驱动轴杆以进行锁设或钻 凿等作业;
上述前案,其驱动轴杆主要仅借由与该外壳套之间的轴承而提供定 位稳固效果,但在实际使用时,该驱动轴杆是整个动力工具输出作功之 处,亦即操作人员在作业时,动力工具所受到的反作用力皆是通过该驱 动轴杆而来,因此,该驱动轴杆必须承受作业处抵抗驱动轴杆旋转的反 作用力,以及操作人员施于该作业处的正向力的反作用力,该正向力主 要为稳固驱动轴杆与作业处保持接触,因此需视作业处的锁设或钻凿的 规模,而增加该正向力的强度,再者,由于驱动轴杆是相对于作业处不 断旋转之故,该正向力的反作用力亦多呈忽大忽小不稳定的震动状态;
然而,上述驱动轴杆仅在与外壳套之间设有径向轴承,该轴承仅能 对应承受轴杆旋转的径向反作用力,对于操作人员所施正向力的反作用 力,以及其所造成的震动效果,因其属轴向的反作用力故无法有效对应, 而在动力工具使用时,势必遭受到该正向力反作用力的震动,若无一有 效的排解方法,则随之而来的不仅是磨损与稳定度下降之弊,长期使用 更会造成故障而影响使用寿命;再者, 一般现有的动力工具在调整扭力时,皆需另外借助手工具来 辅助,如此的设计原因主要是为了避免使用者不慎改变扭力值设定而造 成工程上的错误或意外,然而,此种设计方式对使用者而言,调整扭力 值甚为不便,必需一手握持具有一定重量的动力工具,另一手再操作手 工具,由此可知现有轴承的设计方式明显有未臻理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 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旋转式动力工具结构,其旋转式动力工具不易磨耗、 稳定性佳,使用寿命长且扭力值调整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旋转式动力工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本体端、 一轴承 组以及一外壳套;该本体端延伸出有一旋转动作用的驱动轴杆,该驱动 轴杆穿入该外壳套并连动一驱动头,该轴承组设置于该驱动轴杆与外壳 套之间,该轴承组包括一径向轴承以及一轴向轴承,以帮助驱动轴杆承 受径向以及旋向的反作用力。
前述的旋转式动力工具结构,其中还包括一防拨套,该防拨套包括 一组设部以及一外覆部,该组设部是与外壳套呈可拆解的组装态样,而 该外覆部则包覆该扭力调整部,且该外覆部上设有一透视窗口。
前述的旋转式动力工具结构,其中外壳套是设有一扭力调整部。 前述的旋转式动力工具结构,其中轴向轴承为一滚柱轴承。 前述的旋转式动力工具结构,其中扭力调整部进一步包括有可相配 合而设置于外壳套与驱动头之间的调整座、调整块以及弹性件,该调整 座是供扭力调整部螺设,并可调整扭力调整部的位置而通过调整块压迫 弹性件,以达到调整扭力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利用设置于驱动轴杆与外壳套之间的轴承组,该 轴承组的径向轴承可帮助驱动轴杆承受径向的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是 由作业处抵抗驱动轴杆旋转的力量而来,并帮助驱动轴杆可较稳定的转 动;而该轴向轴承则可帮助驱动轴杆承受轴向的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 是由作业处抵抗操作人员所施加的正向力而来,并帮助驱动轴杆抗震动 与减少摩擦;该径向轴承、轴向轴承以及外壳套之间并辅以垫片帮助吸收应力,故可借由该轴承组在提高稳定度的同时,增加产品使用寿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轴承组与防拨套部分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 a是本实用新型调整块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调整扭力上限值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拨套设置后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本体端l 0驱动轴杆l1开关l 2
轴承组2 0径向轴承21轴向轴承2 2
垫片2 3 1垫片2 3 2垫片2 3 3
外壳套3 0螺纹段3 0 1驱动头3 1
扭力调整部3 2调整座3 3外螺纹3 3 1
调整块3 4弹性件3 5防拨套4 0
组设部4 1外覆部4 2露出口 4 2 1
透视窗口 4 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旋转式动力工具结构,请参阅
图1至图3 所示,这种旋转式动力工具结构包括一本体端1 0、 一轴承组2 0、 一 外壳套3 0以及一防拨套4 0,其中有关于动力工具的驱动与控制原理 是属于现有技术,且非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标的,故不再赘述;
该本体端l 0是延伸出有一旋转动作用的驱动轴杆1 1,该驱动轴 杆l 1的驱动方式可为气动式或电动式等现有技术,该本体端l O并设 有一开关1 2以控制该驱动轴杆1 1的旋转与停止,且该驱动轴杆1 1 是伸入外壳套3 O之中;
该轴承组2 0是套设于驱动轴杆1 l上,并容置于驱动轴杆l l与 外壳套3 O之间,该轴承组2 0包括一径向轴承2 1、 一轴向轴承2 2 以及数个垫片231、 232、 233;该径向轴承2 1在本实施例可 为一滚珠轴承,但并不以此为限,凡可提供径向旋转效果的轴承皆可为 之,该径向轴承2 l是以其内径套设于驱动轴杆l l的外径,而以径向轴承2 1的外径套设于外壳套3 0内,且该垫片2 3 1、 2 3 2是套设 于驱动轴杆l l贴近径向轴承2 l的面上;该轴向轴承2 2在本实施例 为一滚柱轴承,但并不以此为限,凡可提供轴向旋转效果的轴承皆可为 之,该轴向轴承2 2是套设于该驱动轴杆1 l上贴近垫片2 3 2的面上, 该垫片2 3 3则套设于驱动轴杆1 l贴近轴向轴承2 2的面上,该轴向 轴承2 2并借该垫片2 3 3与外壳套3 0抵接;
该外壳套3 0是组设于本体端1 0上,并将驱动轴杆l l与轴承组
2 0包覆限位于其中,该外壳套3 0上设有一驱动头3 1以及一螺纹段
3 0 1,该本体端1 0的驱动轴杆1 1是伸入该外壳套3 0并与该驱动 头3 1连接,令本体端1 0通过驱动轴杆1 1连动该驱动头3 1 ,该驱 动头3 1供各式工具头组设或固设,以达旋转锁设、钻凿等作业效果; 该外壳套3 0上设有一扭力调整部3 2,该扭力调整部3 2进一步包括 有可相配合而设置于外壳套3 0与驱动头3 l之间的调整座3 3、调整 块3 4 、弹性件3 5 ,该调整座3 3上是设有外螺纹3 3 1而供扭力调 整部3 2螺设,当扭力调整部3 2沿调整座3 3外螺纹3 3 1旋转而位 移时,扭力调整部3 2便可通过调整块3 4压迫改变弹性件3 5的压縮 程度,进而达到调整该驱动头3 l的跳位空转扭力上限;图la是调整块 表面322的放大示意图。
该防拨套4 Q包括一组设部4 1以及一外覆部4 2,该组设部4 1 可与外壳套3 O组设,该组设方式可为卡扣或锁设等方式,但并不以此 为限,该外覆部4 2是略大于该外壳套3 0的扭力调整部3 2,且该外 覆部4 2是借由该组设部4 l一并与外壳套3 O结合,该外覆部4 2设 有一露出口4 2 l可供驱动头3 l露出, 一透视窗口 4 2 2供观查扭力 调整部3 2所设定的扭力上限值,借该防拨套4 0以防止使用者不慎拨 动改变扭力上限值。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利用设置于驱动轴杆1 l与外壳套3 O之间的轴 承组2 0,该轴承组2 0的径向轴承2 l可帮助驱动轴杆l l承受径向 的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是由作业处抵抗驱动轴杆l l旋转的力量而来, 并帮助驱动轴杆l l可较稳定的转动;而该轴向轴承2 2则可帮助驱动 轴杆l l承受轴向的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是由作业处抵抗操作人员所 施加的正向力而来,并帮助驱动轴杆l l抗震动与减少摩擦;该径向轴承2 1 、轴向轴承2 2以及外壳套3 0之间并辅以垫片2 3 1、 2 3 2 、
2 3 3帮助吸收应力,故可借由该轴承组2 O在提高稳定度的同时,增 加产品使用寿命;
该防拨套4 0的使用则如图2与图3所示,当使用者旋动该外壳套
3 0的扭力调整部3 2而设定驱动头3 l跳位空转的扭力上限值之后, 便可通过该防拨套4 0的组设部4 l而将外覆部4 2套设于该扭力调整 部3 2外侧,此时驱动头3 l仍可由该外覆部4 2的露出口4 2 1伸出 而正常作业,使用者亦可通过该透视窗口 4 2 2而得知目前的扭力上限 值,但因该扭力调整部3 2已被外覆部4 2包覆,故不会不慎误拨而改 变该扭力上限值的设定,令使用者在操作上更为确实。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 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 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 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式动力工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本体端、一轴承组以及一外壳套;该本体端延伸出有一旋转动作用的驱动轴杆,该驱动轴杆穿入该外壳套并连动一驱动头,该轴承组设置于该驱动轴杆与外壳套之间,该轴承组包括一径向轴承以及一轴向轴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动力工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 还包括一防拨套,该防拨套包括一组设部以及一外覆部,该组设部是与 外壳套呈可拆解的组装态样,而该外覆部则包覆该扭力调整部,且该外 覆部上设有一透视窗口。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旋转式动力工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外壳套设有一扭力调整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动力工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轴向轴承为一滚柱轴承。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动力工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扭力调整部进一步包括有可相配合而设置于外壳套与驱动头之间的调 整座、调整块以及弹性件,该调整座是供扭力调整部螺设,并可调整扭 力调整部的位置而通过调整块压迫弹性件。
专利摘要一种旋转式动力工具结构,其包括一本体端、一轴承组以及一外壳套,该本体端是延伸出有一旋转动作用的驱动轴杆,该驱动轴杆是伸入外壳套的中;该轴承组是套设于驱动轴杆上,并容置于驱动轴杆与外壳套之间,该轴承组包括一径向轴承以及一轴向轴承,借由径向轴承与轴向轴承以承受驱动轴杆的径向以及轴向而来的反作用力,该外壳套是组设于本体端上,并将驱动轴杆与轴承组包覆限位于其中,该外壳套上是设有一驱动头与驱动轴杆连动,该驱动头则可供各式工具头组设或固设,以达旋转锁设、钻凿等作业效果。
文档编号B25F5/00GK201316990SQ20082013943
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31日
发明者林鹤斌 申请人:宏斌气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