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螺母或螺钉的棘轮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8328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退螺母或螺钉的棘轮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退螺母或螺钉的棘轮扳手
(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拆卸螺母或螺钉的专用工具,尤其是一种退螺母或螺 钉的棘轮扳手。
(二) 背景技术
在企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所使用的螺母或螺钉由于频繁拆 卸及使用不当造成外六方或内六方圆钝,致使螺母或螺钉难以拆卸。
(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退螺母或螺钉的棘轮扳手,它能够解决现 有技术的不足,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螺母或螺钉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退螺母或螺钉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它由 棘轮、棘爪、拨臂、拨销、弹簧及手柄构成;所说的手柄上有手柄孔,手柄孔 内有月牙槽;所说的棘轮安装于手柄孔内,棘爪安装于手柄孔的月牙槽内;所 说的棘轮依其周向的三角形齿与一侧制有三角形齿的棘爪在手柄孔中相互啮 合;所说的棘爪的另一侧有换向装置,换向装置内有可围绕拨臂的轴心线左右 转动的拨销,所说的拨销与弹簧及拨臂连接;所说的拨臂安装于手柄上。
上述所说的棘轮有梅花形孔,梅花形孔中有带有锥度的六条左旋螺旋刃口 。
上述所说的棘爪为一弧形楔块。
上述所说的手柄上的手柄孔为以手柄中心呈对称的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当手柄围绕棘轮轴心线逆时针转动时,棘轮相对 于手柄为顺时针转动,此时棘轮带动着棘爪楔紧在手柄的月牙槽中,棘轮与手 柄通过棘爪的弧形楔块作用使二者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手柄带动着棘轮逆时针 转动,进行退螺母或螺钉的动作;当手柄顺时针转动时,棘轮有逆时针的相对 转动,由于棘爪与月牙槽上部有较大空间并由于弹簧与拨销作用力的作用,就 使棘轮与棘爪产生了单向分离,手柄就相对于棘轮产生反向分离转动了;手柄 一次往复摆动运动就是一次拆卸动作,就可将螺母货螺钉拆卸下来;通过拨动 拨臂可实现棘轮扳手的换向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依靠棘轮的梅花形孔中带有锥度的六条左旋螺旋 刃口的逆时针转动;工作时将棘轮套在螺母或螺钉上,并施加不大的轴向力让 刃口切入螺母或螺钉的材料中(很微小的)然后逆时针转动棘轮,由于刃口是左旋的而且带有锥度,因此就会深深切入螺母或螺钉的材料中,使螺母或螺钉随 棘轮一起产生左旋转动,这样就把我们经常使用的右旋螺母或螺钉拆卸下来了 。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螺母或螺 钉拆卸。
(四)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涉一种退螺母或螺钉的棘轮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其中,l为棘轮,2为棘爪,3为拨臂,4为拨销,5为弹簧,6为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退螺母或螺钉的棘轮扳手(见图1、图2),其特征在于它由 棘轮1、棘爪2、拨臂3、拨销4、弹簧5及手柄6构成;所说的手柄6上有手 柄孔,手柄孔内有月牙槽;所说的棘轮1安装于手柄孔内,棘爪2安装于手柄 孔的月牙槽内;所说的棘轮1依其周向的三角形齿与一侧制有三角形齿的棘爪2 在手柄孔中相互啮合;所说的棘爪2的另一侧有换向装置,换向装置内有可围 绕拨臂3的轴心线左右转动的拨销4,所说的拨销4与弹簧5及拨臂3连接;所 说的拨臂3安装于手柄6上。
上述所说的棘轮1有梅花形孔,梅花形孔中有带有锥度的六条左旋螺旋刃 口。(见图1)
上述所说的棘爪2为一弧形楔块。(见图1)
上述所说的手柄6上的手柄孔为以手柄中心呈对称的两个(见图1、图2)。
权利要求1、一种退螺母或螺钉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它由棘轮、棘爪、拨臂、拨销、弹簧及手柄构成;所说的手柄上有手柄孔,手柄孔内有月牙槽;所说的棘轮安装于手柄孔内,棘爪安装于手柄孔的月牙槽内;所说的棘轮依其周向的三角形齿与一侧制有三角形齿的棘爪在手柄孔中相互啮合;所说的棘爪的另一侧有换向装置,换向装置内有可围绕拨臂的轴心线左右转动的拨销,所说的拨销与弹簧及拨臂连接;所说的拨臂安装于手柄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退螺母或螺钉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棘轮有梅花形孔,梅花形孔中有带有锥度的六条左旋螺旋刃口 。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退螺母或螺钉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棘爪为一弧形楔块。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退螺母或螺钉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手柄上的手柄孔为以手柄中心呈对称的两个。
专利摘要一种退螺母或螺钉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它由棘轮、棘爪、拨臂、拨销、弹簧及手柄构成。手柄上有手柄孔,手柄孔内有月牙槽;所说的棘轮安装于手柄孔内,棘爪安装于手柄孔的月牙槽内;所说的棘轮依其周向的三角形齿于一侧制有三角形齿的棘爪在手柄孔中相互啮合。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螺母或螺钉拆卸。
文档编号B25B13/46GK201399753SQ200920096769
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5日
发明者邓灿光 申请人:进业(天津)轻工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