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4327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动力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工具,尤其是一种手持式的动力工具。
背景技术
多功能机是业界常见的手持式的动力工具,它的工作原理是输出轴围绕自身的轴心线做摆动运动。因此,当用户在输出轴的自由端上安装有不同的工作头后,如直锯片、圆锯片、三角形磨砂盘、铲型刮刀后,可以实现多种不同的操作功能,如锯、切、磨、刮等,以适应不同的工作需求。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的多功能机,在结构上一般包括电机,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有偏心销,在偏心销上套设有轴承,从而构成一个偏心轮结构。当电机轴旋转时,偏心轮结构可以围绕电机轴的轴心线做偏心旋转运动。多功能机的输出轴是垂直于电机轴设置的,在输出轴上固定的连接有一个拨叉组件,拨叉组件形成有相对的两个延伸臂,将偏心轮结构包围,两个延伸臂的内侧均与偏心轮结构中的轴承紧密接触,从而当偏心轮做偏心旋转时, 偏心轮结构会带动拨叉产生水平方向上的摆动运动,又借助拨叉与输出轴的固定连接,使输出轴围绕其轴心线做摆动。在输出轴的自由端安装不同的工作头后,多功能机即可以在高速的摆动运动下实现多种操作功能。但是,目前的多功能机仍然采用较为原始的工作头安装方式,即通过扳手将紧固螺栓拧松,而后将紧固元件从输出轴上取下;同样的,在附件的安装和更换上,也是采用同样的方式,需要借助扳手将紧固螺栓拧松才能够更换工作头并拧紧安装,操作起来十分繁琐且费时费力。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动力工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工具,能够方便快捷的将工作头安装在该动力工具的输出轴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工具,其包括头壳、自所述头壳中延伸而出并用于驱动工作头的输出轴以及安装在所述输出轴上并用于固定所述工作头的紧固元件,该紧固元件设有延伸入所述输出轴内的杆部。该动力工具还包括快换夹紧装置,所述快换夹紧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输出轴内的锁固件及可使锁固件相对所述紧固元件移动的致动组件。其中,所述锁固件上设有孔,所述紧固元件的杆部穿过所述锁固件的孔。所述致动组件驱动所述锁固件围绕垂直于所述输出轴的纵向轴线的直线旋转,所述锁固件的孔可选择地与所述紧固元件的杆部配接从而使所述锁固件可选择地使所述紧固元件处于被夹持在所述输出轴内的夹紧位置和可从所述输出轴内被移除的释放位置。优选的,所述锁固件包括呈平板状的主体,所述孔轴向贯穿所述主体,孔的内侧壁上设有锁紧部,所述锁固件通过所述锁紧部与所述紧固元件的杆部配合,以夹紧或释放紧固元件的杆部。
优选的,所述锁固件相对于输出轴的纵向轴线具有倾斜和垂直两个位置,在倾斜位置时,所述锁固件的锁紧部与所述紧固元件的杆部相抵触而夹紧所述紧固元件;在垂直位置时,所述锁固件的锁紧部与所述紧固元件的杆部相脱离而释放所述紧固元件。优选的,所述紧固元件包括压板,所述杆部自压板的中心轴向延伸,所述杆部在圆周方向上开设有若干凹槽,紧固元件被所述锁固件夹紧时,所述锁固件的锁紧部恰好卡持在所述凹槽内。优选的,所述锁固件的孔的径向尺寸从两端至中部逐渐变小,所述孔具有呈圆台状且对称设置的上内表面和下内表面,所述锁紧部设于上内表面和下内表面之间。通过设置倾斜的下内表面,可引导紧固元件顺利进入锁固件的孔中,进一步与位于孔内的锁紧部配合。优选的,所述动力工具进一步包括自锁套管,所述自锁套管包括套管和连接于套管下方的自锁腔,所述锁固件收容在所述自锁腔中,所述自锁腔包括侧壁和顶壁,在所述侧壁的一侧开设有开口,在所述侧壁的另一侧形成与所述开口相对的安装口,所述锁固件设有收容在所述开口中的枢接头。优选的,所述锁固件的主体上与枢接头相对的一端与自锁套管的顶壁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为两个且相对所述枢接头对称设置,以使所述锁固件平稳地保持在所述自锁套管的自锁腔内。优选的,所述自锁腔的侧壁的外侧设置有防转槽,所述输出轴的内部还设置有防转销,所述防转销收容在防转槽中,以限制所述自锁套管的径向旋转。优选的,所述致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头壳上的操作件及设于所述输出轴内的压杆,所述压杆上安装有可使压杆在轴向方向移动的第二弹性件,所述操作件可压迫所述压杆轴向下移,并带动所述锁固件在轴向下移的同时围绕垂直于所述输出轴的纵向轴线的直线旋转。优选的,所述输出轴上设有延伸入所述输出轴的内部的挡止件,所述压杆在操作件的作用下带动所述锁固件下移时,所述锁固件的一端会抵靠到挡止件。优选的,所述动力工具进一步包括设置在输出轴的自由端的弹性夹持件,所述工作头径向套设在所述夹持件上,所述输出轴的自由端设置有延伸入所述夹持件内的推杆, 所述快换夹紧装置可带动所述夹持件沿所述输出轴的纵向轴线相对所述推杆运动,所述推杆可撑开所述夹持件而径向夹紧所述工作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输出轴的内部腔室中设置一锁固件,用户只需要通过操作致动组件,即可以实现锁固件对紧固元件的夹紧和释放。从而能够通过简单而可靠的方式将工作头紧固到输出轴上,简化了原本需要借助工具拆卸紧固元件的方式,具有结构简单、使用便利且夹持力强等优势。


图1为本发明动力工具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动力工具的立体爆炸图。图3为图1所示动力工具的第一位置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快换夹紧装置处于夹紧位置,工作头夹持防滑机构处于张紧位置。图4为图1所示动力工具的第二位置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快换夹紧装置的锁固件刚刚抵触到挡止件。图5为图1所示动力工具的第四位置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工作头夹持防滑机构处于收缩位置。图6为图3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4中B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动力工具的第三位置状态的局部剖面放大示意图,其中快换夹紧装置处于释放位置。图9为图5中C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为图2中自锁套管的立体示意图。图11为图2中锁固件的立体示意图。图12为图2中自锁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13为图12所示自锁组件的剖面示意图。图14为图2中自锁组件与输出轴的腔室配合的剖面示意图。图15为图2中工作头夹持防滑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16为图15中工作头夹持防滑机构的夹持件呈径向撑开张紧状态的示意图。图17为图15中工作头夹持防滑机构的夹持件呈径向收缩靠拢状态的示意图。图18所示为第二实施方式中锁固件与紧固元件配合的示意图。图19所示为第三实施方式中锁固件与紧固元件配合的示意图。图20所示为第四实施方式中锁固件与紧固元件配合的示意图。图21所示为第五实施方式中锁固件与紧固元件配合的示意图。图22所示为第六实施方式中锁固件与紧固元件配合的示意图。图23所示为第七实施方式中锁固件的示意图。图M所示为第八实施方式中锁固件的示意图。图25所示为第九实施方式中锁固件的示意图。图沈所示为第十实施方式中夹持防滑机构的示意图。图27所示为第十一实施方式中夹持防滑机构的示意图。图观所示为第十二实施方式中夹持防滑机构的示意图。图四所示为图观中轴套的示意图。图示中的相关元件对应编号如下1.机壳210. 压杆32.下壳体
100.操作件22.竖直部320.锁固件
101.第一旋转表面220..第二弹性件321.主体
102.第二旋转表面23.轴承322.枢接头
110.凸轮部24.轴承323.穿孔
120.枢转销230..挡板324.锁紧部
130.支撑架240. 压杆头3241 涂覆层
140.支撑架250..压杆尾3242.凹陷部
150手柄260.垫片324'.锁紧
151枢接头3.输出轴324 □.锁紧
2.头壳300.自锁组件325.上内表
200压杆组件31.上壳体326.下内表·
21.水平部310.自锁套管327.第一凹精
328第一弹性件430.第三弹性件554.涂覆层
33.腔室440.销子6.工作头
330套管450.垫片61.安装孔
34.上表面50.紧固元件700.推杆
340自锁腔501.压板701.凸台
341侧壁502.杆部702.第三凹槽
342顶壁503.配合部703.传动件
343开口51.紧固元件710.夹持件
344安装口511.压板711.法兰部
345防转槽512.杆部712.第四凹槽
347第二凹槽513.配合部800.推杆
35.下表面514.凹槽801.凸台
36.轴肩部52.紧固元件802.第三凹槽
37.防转销521.压板803.外螺纹
38.收容孔522.杆部810.夹持件
39.止挡销523.配合部811.法兰部
4.开关53.紧固元件812.棘爪
400推杆531.压板813.内螺纹
401凸台532.杆部900.推杆
402第一斜面533.配合部901.凸台
410夹持件54.紧固元件910.夹持件
411法兰部541.压板911.法兰部
412棘爪542.杆部912.棘爪
413收容腔543.配合部913.凸起
414第二斜面55.紧固元件920.轴套
415安装部551.压板921.引导槽
420中空轴套552.杆部922.轨道
421内端面553.配合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动力工具,具体是一种摆动机,其包括呈纵长延伸的机壳 1、连接在机壳1前端(以图1中右侧定义为前端)的头壳2以及自头壳2中延伸而出的输出轴3。其中,在机壳1内设置有电机(未图示),机壳1上还设有开关4来控制电机的开启或关断。头壳2包括与机壳1相连接且沿着图1中水平方向设置的水平部21和自水平部21的末端大致垂直向下延伸的竖直部22。输出轴3在竖直方向设置,其一端安装在头壳2内,另一端自头壳2的竖直部22内向下延伸而出,并且可以围绕自身的纵向轴线X做摆动运动,摆动方向如图1中双箭头所示。另外,在头壳2的内部,还设置有业界在摆动机上所常用的偏心轮(未图示)和拨叉组件(未图示),用以将电机的旋转输出扭矩转化为输出轴3的摆动输出扭矩。如图1中所示,在输出轴3的自由端可通过紧固元件50安装一工作头6,本实施方式中工作头6是一种直锯片,该工作头6在输出轴3的带动下可以沿着图1中的双箭头方向做摆动运动。紧固元件50包括平板状压板501及自压板501的中心向上延伸的杆部502,杆部502末端设有具有光滑圆柱面的配合部503。请参阅图2和图3,该摆动机包括可在释放位置和夹紧位置变换的快换夹紧装置, 用于快速拆卸安装在输出轴3末端的紧固元件50。该快换夹紧装置包括设于输出轴3内且可夹紧或释放紧固元件50的自锁组件300及使锁固件320夹紧或释放紧固元件的制动组件。本实施方式中,制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头壳2的水平部21上的操作件100及与操作件 100可选择接触的压杆组件200,自锁组件300则包括自锁套管310和收容在自锁套管310 内的锁固件320。本实施方式中,输出轴3包括上壳体31和下壳体32,二者分别由位于头壳2内部的上下两个轴承23J4支撑。当上壳体31和下壳体32连接为一体后,输出轴3 的内部便形成有腔室33,该腔室33沿着轴向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上表面34和下表面35, 而上述快换夹紧装置的压杆组件200和自锁组件300均设置在输出轴3的腔室33中。继续参阅图2和图3,操作件100为一凸轮扳手,其包括分体设置的手柄150和凸轮部110,手柄150的末端设置有两平行相对的枢接头151,旋转手柄150时会带动凸轮部 110 一起旋转。另外,头壳2的水平部21上相对设置有的两个支撑架130、140,手柄150的枢接头151放置在上述支撑架130、140之间,凸轮部110进一步放置在两枢接头151之间, 然后通过一个枢转销120将上述手柄150和凸轮部110分别枢接在两支撑架130、140之间。 该凸轮部110相对于枢转销120具有两个弧形旋转表面101、102,其中的第一旋转表面101 距离枢转销120的距离小于第二旋转表面102距离枢转销120的距离。用户通过扳动手柄 150可使该操作件100在两个旋转位置之间转动,在第一旋转位置上,凸轮部110的第一旋转表面101与压杆组件200脱离,而在第二旋转位置上,凸轮部110的第二旋转表面102与压杆组件200接触。需要指出的是,凸轮部110的第一旋转表面101与压杆组件200也可以不脱离开,而是在操作件100的旋转过程中一直与压杆组件200接触,只要第一旋转表面 101距离枢转销120的距离小于第二旋转表面102距离枢转销120的距离即可。继续参阅图2和图3,上述压杆组件200包括压杆210、第二弹性件220及位于第二弹性件220下方的垫片沈0。压杆210上沿着径向方向延伸形成有挡板230,借助该挡板 230,所述压杆210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即自头壳2的水平部21上延伸而出的压杆头240和圆周直径略小于压杆头MO的压杆尾250。其中,压杆头240延伸出头壳2后,位于枢转销 120下方并与凸轮部110相对,而压杆尾250则与同样设置在输出轴3内部的自锁组件300 配接。另外,第二弹性件220套设在压杆尾250上,其一端与挡板230相抵接,而另一端则与位于输出轴3的腔室33中且同样套设在压杆尾250上的上述垫片260相抵接。需要说明的是,在输出轴3的内部腔室33中,还形成有一轴肩部36,垫片260设置在轴肩部36上,从而限制第二弹性件220的轴向移动。请依次参阅图3、图4、图8和图5,操作件100分别依次位于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旋转位置。压杆组件200设置在输出轴3的内部腔室33中,并可以随着操作件100的旋转作用而沿着输出轴3的轴向方向移动。如图3所示,当用户将操作件100旋转至第一旋转位置上时,第一旋转表面101与压杆头240呈脱离状态,此时,压杆210在第二弹性件220 的弹力作用下移动至输出轴3的内部腔室33的顶部,挡板230与内部腔室33的上表面34 接触。如图4、图8和图5所示,而当用户将操作件100旋转至第二旋转位置至第四旋转位置上时,第二旋转表面102与压杆头240始终呈接触状态,在此过程中,压杆210在操作件 100的作用下沿着输出轴3远离操作件100的轴向方向移动,并通过挡板230压缩第二弹性件220,使第二弹性件220呈收缩状态。请参阅图2、图10至图13,自锁组件300包括自锁套管310和位于自锁套管310 内的锁固件320。该自锁套管310大致呈台阶状,其包括大致呈中空圆柱体状的套管330和连接于套管330下方且同样为中空圆柱体状的自锁腔340,而且自锁腔340的径向尺寸大于套管330的径向尺寸。上述压杆210的压杆尾250插入并固定在套管330中,从而可以带动套管330在轴向移动。自锁腔340用于收容锁固件320,其包括侧壁341和顶壁342,在侧壁341上形成有圆形的开口 ;343。相对于开口 343,在侧壁341的另一侧形成有方形的安装口 344,用于将锁固件320安装在自锁腔340中。该锁固件320包括呈平板状的主体321,可以自安装口 344插入到自锁腔340中。并且,锁固件320对应开口 343自主体321的一侧延伸有枢接头 322,该枢接头322可插入到开口 343中。锁固件320的主体321上设有一沿输出轴3的轴向贯穿的穿孔323,用于紧固元件50的插入,且穿孔32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锁紧部324。当锁固件320整体轴向倾斜一定角度时,锁紧部3 可与紧固元件50的配合部503的外表面相配接,从而夹紧紧固元件50。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穿孔323并非标准的圆柱形状,而是大致呈内纺锤形,具体是从两端至中部的径向尺寸逐渐变小。穿孔323具有呈圆台状且对称设置的上内表面325和下内表面326,上述锁紧部3 设于上内表面325和下内表面3 之间且其内表面为光滑圆柱面。在锁固件320的主体321上相对于枢接头322的一端,还沿着输出轴 3的轴向方向设置有两个并排的第一凹槽327。相对的,在自锁腔340的顶壁342上对应第一凹槽327也设置有两个第二凹槽347,两个第一弹性件3 分别对应的插入到第一凹槽 327和第二凹槽347中。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件328,可使锁固件320在初始状态时,保持在倾斜锁紧位置。另外,请参阅图2、图12和图14,在自锁腔340的侧壁341的外侧,还设置有防转槽345。对应该防转槽345,在输出轴3的内部腔室33中还设置有防转销37,该防转销37 一直收容在防转槽345中,用以限制自锁组件300的径向旋转。输出轴3上还设有一延伸入腔室33内的挡止件,压杆310在操作件100的作用下带动自锁组件300轴向下移时,锁固件320的一端会抵靠到上述挡止件,进而使锁固件320 由倾斜位置移动至与输出轴3的纵向轴线垂直的垂直位置。具体请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挡止件为一止挡销39。在下壳体32上,沿着锁固件320的延伸方向设置有一收容孔38,上述止挡销39安装在该收容孔38中。在轴向方向上,该止挡销39位于锁固件320的正下方。请参阅图3至图9,本发明动力工具的快换夹紧装置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当该自锁组件300中插入了紧固元件50后,即紧固元件50的杆部502插入到锁固件320中的穿孔323后,如图4和图7所示,当用户将操作件100旋转至第二旋转位置上时,会使压杆组件200带动自锁套管310沿着输出轴3的纵向轴线远离操作件100的方向移动,此时,锁固件320的主体321与止挡销39产生接触并被止挡销39挡止。如图8所示,操作件100继续旋转至第三旋转位置,并压迫压杆组件200进一步轴向下移,进而带动自锁组件300继续轴向下移;锁固件320的一端被止挡销39挡止,另一端的枢接头322则在自锁套管310的带动下继续轴向下移,从而整体围绕垂直于输出轴3的纵向轴线的直线旋转至水平位置,并相对于输出轴3的纵向轴线呈垂直位置状态;此时,锁固件320的穿孔323中的锁紧部3 与紧固元件50的配合部503之间不相接触,紧固元件 50处于被释放状态,可以轻松从输出轴3中被取下。如图3和图6所示,而当用户将操作件100旋转回第一旋转位置上时,压杆组件 200将带动自锁套管310轴向上移,并进一步的,借助锁固件320的枢接头322与自锁腔340 上的圆形开口 343之间的配接,将锁固件320也带动上移。同时,由于锁固件320的另一端与自锁腔340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328,在弹性力的作用下而使锁固件320的另一端未产生上移,这样的最终结果就是锁固件320在自锁腔340内恢复至相对于输出轴3的纵向轴线呈倾斜的状态,并进而夹紧紧固元件50,且锁固件320水平方向的倾角θ至少为4.7°。如图11所示,穿孔323中的锁紧部3Μ与紧固元件50的配合部503之间将产生侧向的夹紧力,同时,锁固件320的主体321与止挡销39未产生接触,从而紧紧的将紧固元件50的杆部502夹紧在锁固件320上。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该倾角θ的大小是根据锁固件320及紧固元件50的具体尺寸和两者之间的摩擦系数而定的,因此,倾角θ的大小会随着锁固件320及紧固元件50的具体尺寸及材质的变化而变化。反之,使用者将操作件100再次旋转至第三旋转位置上时,压杆组件200克服第二弹性件220的弹力下移,带动自锁套管310也下移,使锁固件320恢复至水平状态,卸载掉锁固件320的锁紧部324与紧固元件50之间产生的侧向夹紧力,使紧固元件50可以自由轴向运动,由使用者自行拆卸。另外,在如图4和图6所示的操作件100旋转至介于第一旋转位置和第三旋转位置之间的第二旋转位置,自锁组件300轴向下移一段距离,锁固件320 的主体321与止挡销39产生接触,锁固件320的倾角变小,但是锁固件320尚未到达垂直位置,此时紧固元件50与锁固件320之间的作用力减小。通过这样的快换夹紧装置,使用者可以只通过操作操作件100就能实现将紧固元件50快速地安装至输出轴3或从输出轴3将紧固元件50快速地拆卸下来,从而可迅速安装或更换工作头,操作快捷便利且夹持力强。请继续参阅图2,该动力工具还包括一个工作头夹持防滑机构,用于在输出轴3上连接了工作头6后,防止因输出轴3和工作头6的安装孔径向夹持力小而造成工作头6打滑的现象。请一并参阅图15至图17,该夹持防滑机构包括自输出轴3的自由端向下延伸的推杆400、连接在输出轴末端的中空轴套420及收容在上述轴套420内并用于安装工作头的中空夹持件410。该夹持件410套设在上述推杆400上,且在夹持件410与轴套420之间轴向设置有第三弹性件430,使夹持件410可相对轴套420轴向移动。进一步的,推杆400末端延伸有六棱台状的凸台401,凸台401的侧面形成为第一斜面402。夹持件410本身为弹性材质,其包括法兰部411及自法兰部411的一侧向下延伸的棘爪412,该棘爪412大体呈圆柱状,且径向上被间隔成大小相同的六个等分。棘爪412 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工作头6且横截面为六边形的安装部415,棘爪412的内部形成有六棱台状的收容腔413,该收容腔413与推杆400的凸台401相配合并套设在凸台401外侧。 其中,相对于推杆400的第一斜面402,夹持件410的收容腔413内形成有第二斜面414。轴套420沿着轴向方向具有内端面421、位于内端面421上还设置垫片450。上述第三弹性件 430套设在棘爪412上,其一端与夹持件410的法兰部411接触,而另一端则与轴套420的内端面421上的垫片450接触。另外,法兰部411通过一组贯穿内部腔室33的下表面35的销子440与自锁组件300产生可选择性地连接,使夹持件410可沿着轴向方向移动。销子 440的底端抵靠在夹持件410的法兰部411的上表面,其顶端则与自锁组件300的自锁套管310的底部相对。通过以上结构,从而可使夹持件410的棘爪412的安装部415的外部径向尺寸在夹紧工作头6的第一径向尺寸A和释放工作头6的第二径向尺寸B之间变化。请参考图3和图16,当操作件100位于第一旋转位置上时,自锁组件300的自锁套管310与销子440呈脱离状态,且紧固元件50被夹紧。此时,夹持件410在第三弹性件 430的作用下,其第二斜面411紧贴在推杆400的第一斜面402上,从而使夹持件410的棘爪412的安装部415在径向上维持最大的外部径向尺寸,即第一径向尺寸A,进而可以对工作头6的安装孔61施加最大的侧向作用力,防止工作头6在摆动时侧向打滑。如图9和图17所示,在使用者扳动操作件100旋转至第四旋转位置后,压杆组件 200将带动自锁组件300进一步轴向下移。在自锁组件300轴向下移一定距离后,其自锁套管310的底部将与销子440的顶端接触,并通过销子440将压力传递给夹持件410,进而带动夹持件410轴向下移。夹持件410轴向下移后,由于推杆400轴向上保持静止不动,夹持件410的第二斜面411将与推杆400的第一斜面402脱离开。并且,由于夹持件410的棘爪412自身的弹性,当夹持件410的第二斜面411与推杆400的第一斜面402脱离后,棘爪 412收缩至初始状态,棘爪412的安装部415的外部径向尺寸变为最小的第二径向尺寸B, 棘爪412施加在工作头6的安装孔61的侧向作用力随即被卸载掉。此时,使用者首先将紧固元件50取下,然后便可轻松地将工作头6从夹持件410上取下。反之,当使用者需要将卸载后的工作头6重新安装时,只需在操作件100位于第二旋转位置时,首先将工作头6安装至夹持件410的末端,接着将紧固元件50插入输出轴3 内的自锁组件300内;然后再将操作件100扳动至第一旋转位置,在此过程中,操作件100 撤销对压杆组件200的作用力,在第二弹性件220的作用下,压杆组件200将带动自锁组件300轴向上移至初始位置,自锁套管310的底部将与销子440的顶端逐渐分离开;夹持件 410则在第三弹性件430的弹力作用下轴向上移,使其第二斜面411再次与推杆400的第一斜面402逐渐贴合,夹持件410的棘爪412在径向上会逐渐的被推杆400的凸台401撑开, 从而通过安装部415对工作头6的安装孔61施加足够大的侧向夹紧力而夹紧工作头6,进而防止工作头6在工作中与夹持件410间发生相对转动,保证输出轴3将转动扭矩通过夹持件410更好地传递给工作头6,使工作头6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快换夹紧装置的锁固件320的锁紧部324的内表面为光滑圆柱面,而紧固元件50与锁紧部3M配接的配合部502同样具有光滑圆柱面。本发明锁固件与紧固元件的配合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8至图23对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8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紧固元件51。本实施方式中,紧固元件51同样包括平板状压板511及自压板 511的中心向上延伸的杆部512,杆部512末端同样设有与上述锁固件320的锁紧部3 配合的配合部513。不同之处在于,配合部513的在圆周方向上开设了若干凹槽514,紧固元件51被锁固件320的锁紧部3M夹紧时,锁紧部3M恰好卡持在凹槽513内。通过在紧固元件51的配合部512设置该等凹槽513,可保证在夹紧位置时,紧固元件51与锁固件320 的锁紧部3M之间有更大的轴向作用力,从而防止紧固元件51打滑而轴向移动。请参阅图19,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同样在于紧固元件52。本实施方式中,紧固元件52同样包括平板状压板521及自压板521的中心向上延伸的杆部522,杆部522末端同样设有与上述锁固件320的锁紧部3 配合的配合部523。不同之处在于,配合部523的形状不是圆柱形,而是从两端至中间直径逐渐缩小的收腰形,同样可增加配合部523与锁固件320的锁紧部324之间的轴向作用力,从而防止紧固元件52 打滑而轴向移动。请参阅图20,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与前述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同样在于紧固元件53。本实施方式中,紧固元件53同样包括压板531及自压板531的中心向上延伸的杆部 532,杆部532末端同样设有与上述锁固件320的锁紧部3 配合的配合部533。不同之处在于,紧固元件53的配合部533顶端尺寸较小,中部为葡萄酒桶形,该种结构可使紧固元件的杆部532更易插入锁固件320的穿孔323内。请参阅图21,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中,与前述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同样在于紧固元件54。本实施方式中,紧固元件M同样包括平板状压板541及自压板541的中心向上延伸的杆部M2,杆部542末端同样设有与上述锁固件320的锁紧部3 配合的配合部M3。不同之处在于,紧固元件M的配合部543大致呈圆台形,该种结构同样可增加配合部543与锁固件320的锁紧部3M之间的轴向作用力,防止紧固元件M打滑而轴向移动。请参阅图22,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中,紧固元件55和锁固件320与前述实施方式不同。本实施方式中,紧固元件阳同样包括平板状压板551及自压板551的中心向上延伸的杆部552,杆部552末端同样设有与上述锁固件320的锁紧部3 配合的配合部553。不同之处在于,紧固元件55的配合部553的外表面及锁固件320的锁紧部324的内表分别涂覆有摩擦层554、3241,以增大锁紧部3 与配合部553之间的夹紧力,防止紧固元件55打滑而轴向移动。请参阅图23至图25,分别为本发明的第七至第九实施方式。如图23所示,第七实施方式中,锁固件320的锁紧部324的内表面上进一步开设有凹陷部3M2,以便增大锁紧部3M与紧固元件的配合部之间的作用力。如图M所示,第八实施方式中,锁固件320的锁紧部324'的内表面非光滑圆柱面,而是向外凸出的部分球形面;同样,如图25所示,第九实施方式中,锁固件320的锁紧部324"的内表面为圆台状,锁紧部324'和324"均可以同紧固元件的配合部之间良好地配合。上述实施方式中,分别示出了本发明锁固件的锁紧部与紧固元件的配合部的多种结构配合方式。除以上配合方式外,锁固件的锁紧部的内表面上可设置有内螺纹,相应地, 紧固元件的配合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锁固件在倾斜锁紧位置时,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配接,从而使锁固件的锁紧部可稳定地夹持住紧固元件的配合部。可以理解,本发明中夹持防滑机构也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结构。只要夹持件可在输出轴的纵向轴线上相对推杆运动,使夹持件被推杆撑开而具有较大的第一径向尺寸以夹紧工作头或收缩而具有较小的第二径向尺寸以释放工作头即可。下面结合图26 至图四分别对本发明第十实施方式至第十二实施方式中的夹持防滑机构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26,本发明第十实施方式中,推杆700末端的凸台701为圆台状,而不是六棱台状。输出轴的下壳体32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三凹槽702,第三凹槽702内进一步安装有在轴向上部分延伸出第三凹槽702的传动件703。夹持件710的法兰部711上对应下壳体32的第三凹槽702设置有第四凹槽712,组装后,传动件703部分伸入第四凹槽712内。 第一实施方式中,推杆400末端的凸台401为六棱台状,输出轴的下壳体32通过凸台401 将扭矩传递给夹持件410。本实施方式中,输出轴的下壳体32通过传动件703将扭矩传递给夹持件710。请参阅图27,本发明第十一实施方式中,未设置如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快换夹紧装置、轴套420及第三弹性件430和垫片450。本实施方式中,夹持防滑机构仅包括设置在输出轴的下壳体32末端的推杆800及弹性夹持件810。推杆800末端设有圆台形凸台801,推杆800的顶端设置有外螺纹802。夹持件810包括法兰部811及棘爪812,夹持件81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可与推杆800的外螺纹802配合的内螺纹813。夹持件810通过内螺纹813 与推杆800的外螺纹802配合而连接在推杆800上,旋转夹持件810则可使夹持件810沿输出轴的纵向轴线上下移动,从而使推杆800的凸台801与夹持件810的棘爪812配合或分离,致使棘爪812被撑开或收缩,进而可在径向上夹紧或释放工作头(未图示)。下面请参考图观和图四,本发明第十二实施方式中,未设置如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快换夹紧装置、第三弹性件430和垫片450。本实施方式中,夹持防滑机构包括设置在输出轴的下壳体32末端的推杆900、连接在下壳体32末端的轴套920及套设在推杆90外围并收容在轴套920内的夹持件910。其中,轴套920可相对下壳体32径向转动,轴套920的内侧壁上轴向开设有引导槽921及径向设置并与引导槽921连通的螺旋形轨道922。夹持件910包括法兰部911及自法兰部911 一侧延伸的棘爪912,棘爪912的外侧壁上设有凸起 913。凸起913可收容在引导槽921和轨道922内,并可在引导槽921和轨道922内滑动。组装时,首先使夹持件910的凸起913与轴套920的引导槽921对正并轴向滑入引导槽921内,从而使夹持件910收容在轴套920内。然后将承载有夹持件910的轴套920 连接到下壳体32的自由端,此时夹持件910的内侧壁会与推杆900的棱台状凸台901配合,夹持件910的径向旋转被凸台901限制。接着,将工作头(未图示)安装在夹持件910 的棘爪912上,然后顺时针旋转轴套920,从而使夹持件910的凸起913在轴套920的轨道 922内滑动,同时促使夹持件910轴向上移,进而使夹持件910与推杆900的凸台901配合而被撑开,从而使夹持件910的棘爪912的径向尺寸增大而在径向上夹紧工作头。显然,在工作头被径向夹紧后,再将轴套920逆时针旋转,夹持件910则被轴套920带动而轴向下移并与推杆900分离,从而使棘爪912的径向尺寸变小以释放工作头。
权利要求
1.一种动力工具,包括头壳、自所述头壳中延伸而出并用于驱动工作头的输出轴以及安装在所述输出轴上并用于固定所述工作头的紧固元件,该紧固元件设有延伸入所述输出轴内的杆部,该动力工具还包括快换夹紧装置,所述快换夹紧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输出轴内的锁固件及可使锁固件相对所述紧固元件移动的致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件上设有孔,所述紧固元件的杆部穿过所述锁固件的孔,所述致动组件驱动所述锁固件围绕垂直于所述输出轴的纵向轴线的直线旋转,所述锁固件的孔可选择地与所述紧固元件的杆部配接从而使所述锁固件可选择地使所述紧固元件处于被夹持在所述输出轴内的夹紧位置和可从所述输出轴内被移除的释放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件包括呈平板状的主体,所述孔轴向贯穿所述主体,所述孔的内侧壁上设有锁紧部,所述锁固件通过所述锁紧部与所述紧固元件的杆部配合,以夹紧或释放紧固元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件相对于输出轴的纵向轴线具有倾斜和垂直两个位置,在倾斜位置时,所述锁固件的锁紧部与所述紧固元件的杆部相抵触而夹紧所述紧固元件;在垂直位置时,所述锁固件的锁紧部与所述紧固元件的杆部相脱离而释放所述紧固元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元件包括压板,所述杆部自压板的中心轴向延伸,所述杆部在圆周方向上开设有若干凹槽,紧固元件被所述锁固件夹紧时,所述锁固件的锁紧部恰好卡持在所述凹槽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件的孔的径向尺寸从两端至中部逐渐变小,所述孔具有呈圆台状且对称设置的上内表面和下内表面,所述锁紧部设于上内表面和下内表面之间。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工具进一步包括自锁套管,所述自锁套管包括套管和连接于套管下方的自锁腔,所述锁固件收容在所述自锁腔中,所述自锁腔包括侧壁和顶壁,在所述侧壁的一侧开设有开口,在所述侧壁的另一侧形成与所述开口相对的安装口,所述锁固件设有收容在所述开口中的枢接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件的主体上与枢接头相对的一端与自锁套管的顶壁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为两个且相对所述枢接头对称设置,以使所述锁固件平稳地保持在所述自锁套管的自锁腔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摆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腔的侧壁的外侧设置有防转槽,所述输出轴的内部还设置有防转销,所述防转销收容在防转槽中,以限制所述自锁套管的径向旋转。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头壳上的操作件及设于所述输出轴内的压杆,所述压杆上安装有可使压杆在轴向方向移动的第二弹性件,所述操作件可压迫所述压杆轴向下移,并带动所述锁固件在轴向下移的同时围绕垂直于所述输出轴的纵向轴线的直线旋转。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上设有延伸入所述输出轴的内部的挡止件,所述压杆在操作件的作用下带动所述锁固件下移时,所述锁固件的一端会抵靠到挡止件。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工具进一步包括设置在输出轴的自由端的弹性夹持件,所述工作头径向套设在所述夹持件上,所述输出轴的自由端设置有延伸入所述夹持件内的推杆,所述快换夹紧装置可带动所述夹持件沿所述输出轴的纵向轴线相对所述推杆运动,所述推杆可撑开所述夹持件而径向夹紧所述工作头。
全文摘要
一种动力工具,包括头壳、自所述头壳中延伸而出并用于驱动工作头的输出轴以及安装在所述输出轴上并用于固定所述工作头的紧固元件,该紧固元件设有延伸入所述输出轴内的杆部。该动力工具还包括快换夹紧装置,所述快换夹紧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输出轴内的锁固件及可使锁固件相对所述紧固元件移动的致动组件。其中,所述锁固件上设有孔,所述紧固元件的杆部穿过所述锁固件的孔。所述锁固件的孔可选择地与所述紧固元件的杆部配接,使所述锁固件可选择地夹紧或释放紧固元件,从而能够通过简单而可靠的方式将工作头紧固到输出轴上。
文档编号B25F5/00GK102328304SQ20101023474
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2日
发明者吴海全, 李成道, 李辉, 霍立祥 申请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