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管拆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4318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油管拆卸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管拆卸器,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油管的拆卸器,属于交通运输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油管拆卸器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其用于将油管41拆卸,包括一第一臂50以及一第二臂60,其中,第一、二臂50、60呈臂状结构,其各在一端形成半圆弧形的卸除片51、61,于另一端分别为按压部52、62。所述按压部52、62通过一轴70连接并能绕该轴70转动。于第一、二臂50、60外侧进一步套合一橡皮圈72。上述管拆卸器在使用前,必须用两手拉开第一、二臂50、60,从而保持两卸除片 51、61张开,因此在操作上很费力,而且需要双手操作。同时,橡皮圈72遇热容易变软,甚至断裂。因此,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油管拆卸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更简便、 更省力的油管拆卸器。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油管拆卸器,其包括一第一臂、一第二臂以及一转轴,其中,所述第一臂、第二臂安装至转轴上并能绕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臂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于另一端设有第一卸除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末端具有一第一控制部; 所述第二臂与第一臂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臂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于另一端设有第二卸除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末端具有一第二控制部;该油管拆卸器进一步设有一扭力弹簧, 所述扭力弹簧枢接于第一、第二控制部内而使第一、二臂呈闭合状态。本发明的油管拆卸器还可设置为所述第一、二卸除部上分别设有一半圆形的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油管拆卸器不需要两手扳开第一、二臂,只需以单手按压第一、二控制部即可,故结构简单,操作更简便、更省力。同时,扭力弹簧的性能较橡皮圈好,使用寿命较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油管拆卸器的使用状态图。图2是本发明的油管拆卸器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为一种油管拆卸器,其包括一第一臂10、一第二臂20、一转轴14以及一扭力弹簧13。其中,所述第一臂10、第二臂20安装至转轴14上并能绕转轴14转动;所述第一臂10于第二臂20对称设置,其均呈臂状结构。所述第一、二臂10、20 一端分别设为第一、二连接部11、21,而于第一、二臂10、20的另一端设有第一、第二卸除部 15、25。所述第一、二连接部11、21的末端各设有第一、第二控制部112、212。第一、二卸除部15、25上分别设有一半圆形的缺口 4,用于夹持油管。所述扭力弹簧13枢接于第一、第二控制112、212部内而使第一、二臂10、20呈闭合状态。使用时,用单手的手指按压第一、第二控制部112、212,此时,第一、二臂10、20以转轴14为旋转中心而张开,从而使第一、第二卸除部15、25夹持油管(未图示,可参见说明书附图1),并最终将油管拆除。本发明的油管拆卸器不需要两手扳开第一、二臂10、20,只需以单手按压第一、二控制部112、212即可,故结构简单,操作更简便、更省力。同时,扭力弹簧13的性能较橡皮圈好,使用寿命较长。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油管拆卸器,其包括一第一臂、一第二臂以及一转轴,其中,所述第一臂、第二臂安装至转轴上并能绕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臂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于另一端设有第一卸除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末端具有一第一控制部;所述第二臂与第一臂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臂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于另一端设有第二卸除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末端具有一第二控制部;其特征在于该油管拆卸器进一步设有一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枢接于第一、 第二控制部内而使第一、二臂呈闭合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油管拆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卸除部上分别设有一半圆形的缺口。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管拆卸器,其包括一第一臂、一第二臂以及一转轴,其中,所述第一臂、第二臂安装至转轴上并能绕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臂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于另一端设有第一卸除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末端具有一第一控制部;所述第二臂与第一臂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臂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于另一端设有第二卸除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末端具有一第二控制部;该油管拆卸器进一步设有一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枢接于第一、第二控制部内而使第一、二臂呈闭合状态;本发明的油管拆卸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更简便、更省力等诸多优点。
文档编号B25B27/00GK102335898SQ20101023235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1日
发明者蔡伟江 申请人:蔡伟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