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手工具的操作模式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9196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扳手工具的操作模式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扳手工具的操作模式切换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于切换至扳转施力的操作模式时,利用控制件的抵推杆直接推移卡掣件,以确保卡掣件的卡齿与工具头的内环棘齿卡掣传动,另可增加扳杆的轴柱强度,以提升使用寿命的扳手工具的操作模式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快转扳手可于进行拆装作业时,根据使用者需求切换为扳转施力或快速旋动等操作模式,以提升作业效率;请参阅图I所示,其为中国台湾公告第542053号『快转扳手的角度固定结构改良』新型专利案,该快转扳手10的驱动部11设有具内棘齿112的轴孔 111,一扳柄部12的一端设有轴座121,以供套设于驱动部11的轴孔111中,使扳柄部12可于驱动部11上转动,且该轴座121侧边设有两个容置槽122,以及于中间设有容置槽123, 以供装设角度固定结构,该角度固定结构是于该轴座121的两个容置槽122内分别以穿销 124枢结设置有卡掣块1 3,该两个卡掣块13的内面分别设有定位凹部131,外面一端设有外棘齿132,另一端则为平滑面133,另于轴座121的容置槽123内枢结设置一拨钮14,该拨钮 14下方设有延伸至两个卡掣块13间的拨动部141,该拨动部141处并设有一弹性件15,以及于该弹性件15两端分别设有定位件16,而以弹性件15的弹力推抵两个定位件16分别卡抵于两个卡掣块13的定位凹部131,以定位两个卡掣块13,另扳柄部12的容置槽123底部设有可弹性顶抵拨钮14的拨动部141底部的推顶件17,以供定位拨钮14切换摆动位置;请参阅图2、图3所示,当下压拨钮14前端时,该拨钮14的拨动部141即连动两个定位件16 卡抵于两个卡掣块13后端处的定位凹部131,使两个卡掣块13的外棘齿132向内枢摆,而与驱动部11的内棘齿112脱离,即可将快转扳手10切换为快速旋动的操作模式;请参阅图4、图5所示,另下压拨钮14后端时,该拨钮14的拨动部141即连动两个定位件16卡抵于两个卡掣块13前端处的定位凹部131,使两个卡掣块13的外棘齿132向外枢摆,而与驱动部11的内棘齿112卡合固定,即可将快转扳手10切换为扳转施力的操作模式;然而,该快转扳手10具有如下的缺弊[0003]I、该快转扳手10切换为扳转施力的操作模式时,其利用弹性件15的弹力推抵两个定位件16分别卡抵于两个卡掣块13前端处的两个定位凹部131,使两个卡掣块13的外棘齿132向外枢摆,而与驱动部11的内棘齿112卡合固定,然而,该两个定位件16与两个卡掣块13的两个定位凹部131弹性卡抵方式,使两个定位件16未能确实卡抵固定于两个卡掣块13的两个定位凹部131,而于扳转施力时,该驱动部11内棘齿112的反作用力,易使两个卡掣块13向内枢摆,并造成两个卡掣块13的外棘齿132与驱动部11的内棘齿112滑脱分离,而无法确实的掣动驱动部11。[0004]2、其扳柄部12的轴座121上设有两个容置槽122,以供分别卡掣块13,然而,该两个容置槽122将减少扳柄部12的轴座121肉厚,而使得轴座121的强度降低,于扳转施力时,极易造成扳柄部12的轴座121损坏,进而影响其使用寿命。[0005]3、该快转扳手10必须于扳柄部12的轴座121上开设两个容置槽122,再分别以穿销124枢结设置两个卡掣块13,且拨钮14的拨动部141处又装设弹性件15及两个定位件 16,其不仅组装的零组件繁多,且组装程序相当烦杂,而使得制作成本大幅提高。[000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遂以其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研发与制作经验,针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深入研究,经过长期努力的研究与试作,终究研创出一种扳手工具的操作模式切换装置,并借以改善现有技术的缺弊,此即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宗旨。实用新型内容[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扳手工具的操作模式切换装置,其包含有工具头、扳杆、卡掣件、控制件及弹性环圈;该工具头一端设有驱动部,另一端则设有具内环棘齿的轴孔,该扳杆一端设有套置枢设于工具头轴孔内的轴柱,且该轴柱的环面设有第一容槽,以及于顶面设有连通该第一容槽的第二容槽,于该扳杆的第一容槽内滑设具卡齿的卡掣件,该扳杆的第二容槽内则设有控制件,且该控制件设有可控制推移卡掣件的抵推杆,使卡掣件的卡齿与工具头的内环棘齿卡掣传动,而以扳转施力的操作模式进行拆装作业,另于扳杆的轴柱环面套设弹性环圈,并以该弹性环圈的弹力推移卡掣件的一端,使卡掣件的卡齿与工具头的内环棘齿脱离卡掣传动,而以快速旋动的操作模式进行拆装作业;由此,于切换至扳转施力的操作模式时,即利用控制件的抵推杆直接推移卡掣件,而达到确保卡掣件的卡齿与工具头的内环棘齿卡掣传动的实用目的。[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扳手工具的操作模式切换装置,其中,该扳杆的轴柱环面仅开设一供滑设卡掣件的第一容槽,以增加扳杆的轴柱强度,而达到提升使用寿命的实用目的。[000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扳手工具的操作模式切换装置,其中,该扳杆的轴柱是于环面开设第一容槽,以供滑设一具卡齿的卡掣件,而可简化组装零组件,进而达到降低制作成本的实用目的。[0010]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扳手工具的操作模式切换装置,其包含有[0011]工具头,一端设有驱动部,另一端设有轴孔,且该轴孔的内环面设有内环棘齿;[0012]扳杆,一端设有轴柱,以供枢设于工具头的轴孔内,且于该轴柱的环面设有第一容槽,以及于该轴柱的顶面设有连通该第一容槽的第二容槽;[0013]卡掣件,装设于扳杆的第一容槽内,且该卡掣件一端设有卡齿,该卡掣件另一端设有推移部;[0014]控制件,设于扳杆的第二容槽内,且设有延伸至第一容槽内的抵推杆,以供控制推移卡掣件的推移部,使卡掣件的卡齿与工具头的内环棘齿卡掣;[0015]弹性环圈,套设于扳杆的轴柱环面,以供推移卡掣件的一端,使卡掣件位移复位。[0016]所述的扳手工具的操作模式切换装置,其中,该工具头的驱动部为一多角孔。[0017]所述的扳手工具的操作模式切换装置,其中,该工具头的轴孔与扳杆的轴柱间设有限位结构,使扳杆的轴柱限位于工具头的轴孔内,该限位结构于工具头的轴孔底端设有阶级环槽,该扳杆的轴柱底端锁固有挡环,并以该工具头的阶级环槽挡止限位挡环,以防止扳杆的轴柱脱离工具头的轴孔。[0018]所述的扳手工具的操作模式切换装置,其中,该扳杆的另一端设有供握持使用的握持部。CN 202726787 U书明说3/5页[0019]所述的扳手工具的操作模式切换装置,其中,该控制件的一端位于该扳杆的第二容槽顶端处,且该控制件设有切换钮。[0020]所述的扳手工具的操作模式切换装置,其中,该控制件于切换钮与抵推杆间以轴销枢设于扳杆的第二容槽内,而以切换钮连动抵推杆沿轴销作前、后摆动位移。[0021]所述的扳手工具的操作模式切换装置,其中,该控制件设有定位结构,以供定位控制件的前、后切换位置,该定位结构于控制件的抵推杆底面设有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 另于控制件的抵推杆底面下方处设有顶掣件及弹性元件,并以弹性元件的弹力顶推顶掣件,使顶掣件分别抵顶控制件的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0022]所述的扳手工具的操作模式切换装置,其中,该弹性环圈设有使该弹性环圈作弹性张合的开口。[0023]所述的扳手工具的操作模式切换装置,其中,该扳杆的轴柱环面于第一容槽的上、 下缘处分别设有环槽,以供分别套设弹性环圈。[0024]所述的扳手工具的操作模式切换装置,其中,该卡掣件的一端设有供分别接抵弹性环圈的两个接合部。[002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切换至扳转施力的操作模式时,即利用控制件的抵推杆直接推移卡掣件,而确保卡掣件的卡齿与工具头的内环棘齿卡掣传动;能够增加扳杆的轴柱强度,而提升使用寿命;可简化组装零组件,进而降低制作成本。

[0027][0028][0029][0030][0031][0032][0033][0034][0035][0036][0037][0038][0039]图I为中国台湾公告第542053号新型专利案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中国台湾公告第542053号新型专利案的使用示意图(一);图3为图2另一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中国台湾公告第542053号新型专利案的使用示意图(二);图5为图4另一方向的剖面不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外观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切换为扳转施力操作模式的使用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扳转施力的动作示意图;图11本实用新型切换为快速旋动操作模式的使用示意图;图12本实用新型快速旋动的动作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背景技术10_快转扳手;11_驱动部;111-轴孔;112_内棘齿;12-扳柄部; 121-轴座;122_容置槽;123_容置槽;124_穿销;13_卡掣块;131_定位凹部;132_外棘齿; 133-平滑面;14_拨钮;141-拨动部;15-弹性件;16_定位件;17_推顶件;[0040] 本实用新型20_扳手工具;21_工具头;211_驱动部;212_轴孔;213_内环棘齿; 214-阶级环槽;22_扳杆;221_轴柱;222_第一容槽;223_第二容槽;224_握持部;23_卡掣件;231_卡齿;232_推移部;233_接合部;234_接合部;24_控制件;241_切换钮;242_抵推杆;243_轴销;244_第一定位部;245_第二定位部;246_顶掣件;247_弹性元件;25_弹5性环圈;251-开口 ;26_挡环;30_栓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为使贵审查员对本实用新型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 详述如后[0042]请参阅图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扳手工具20包含有工具头21、扳杆22、卡掣件23、控制件24及弹性环圈25 ;该工具头21的一端设有一为多角孔的驱动部211,以供套合驱动栓具,另一端则设有轴孔212,且于该轴孔212的内环面设有内环棘齿213 ;该扳杆 22的一端设有轴柱221,以供枢设于工具头21的轴孔212内,且于该工具头21的轴孔212 与扳杆22的轴柱221间设有一限位结构,使扳杆22的轴柱221限位于工具头21的轴孔 212内;于本实施例中,该限位结构于工具头21的轴孔212底端设有阶级环槽214,该扳杆 22的轴柱221底端则锁固一挡环26,而以工具头21的阶级环槽214挡止限位挡环26,以防止扳杆22的轴柱221脱离工具头21的轴孔212 ;另于该轴柱221的环面开设有横向的第一容槽222,以及于该轴柱221顶面处开设有直向且连通该第一容槽222的第二容槽223, 该扳杆22的另一端设有握持部224,以供握持使用;于扳杆22的第一容槽222内装设卡掣件23,该卡掣件23的一端设有卡齿231,另一端则设有推移部232,并使该卡掣件23可于扳杆22的第一容槽222内往复滑移,使卡掣件23的卡齿231可凸伸出扳杆22的轴柱221环面,而与工具头21的内环棘齿213卡掣传动,以及使卡掣件23的卡齿231内缩,而与工具头21的内环棘齿213脱离卡掣;于该扳杆22的第二容槽223内设有控制件24,该控制件 24的一端设有位于该第二容槽223顶端处的切换钮241,另一端则设有延伸至该第一容槽 222内的抵推杆242,而以控制件24的切换钮241控制抵推杆242向前摆动位移,并推移卡掣件23的推移部232,使卡掣件23的卡齿231与工具头21的内环棘齿213卡掣传动,以及控制抵推杆242向后摆动位移复位,而脱离抵推卡掣件23的推移部232,使卡掣件23的卡齿231可与工具头21的内环棘齿213脱离卡掣;于本实施例中,该控制件24于切换钮241 与抵推杆242间以一轴销243枢设于扳杆22的第二容槽223内,而以切换钮241连动抵推杆242沿轴销243作前、后摆动位移,且以一定位结构定位控制件24的前、后切换位置;于本实施例中,该定位结构是于控制件24的抵推杆242底面设有第一定位部244及第二定位部245,另于控制件24的抵推杆242底面下方处设有一可为钢珠的顶掣件246及一可为弹簧的弹性元件247,并以弹性元件247的弹力顶推顶掣件246,而于控制件24的抵推杆242 向前抵推卡掣件23的推移部232时,使顶掣件246抵顶控制件24的第一定位部244,另于控制件24的抵推杆242脱离抵推卡掣件23的推移部232时,则使顶掣件246抵顶控制件 24的第二定位部245 ;另于该扳杆22的轴柱221环面上套设弹性环圈25,并使该卡掣件23 的一端可接抵弹性环圈25的内缘,且该弹性环圈25上设有开口 251,使该弹性环圈25可作弹性张合,而于控制件24的抵推杆242向前推移卡掣件23的推移部232时,该卡掣件23 的一端即向前推移弹性环圈25,并使弹性环圈25弹性外张,另于控制件24的抵推杆242脱离抵推卡掣件23的推移部232时,即以该弹性环圈25的弹力推移卡掣件23的一端,使卡掣件23向后位移复位;于本实施例中,该扳杆22的轴柱221环面于第一容槽222的上、下缘处分别设有环槽225,以供分别套设弹性环圈25,另该卡掣件23的一端则设有两个接合部233、234,以供分别接抵弹性环圈25。[0043]请参阅图9、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扳手工具20于进行栓具30的拆装作业时, 以拆卸栓具30为例,首先,以工具头21的驱动部211套合于栓具30的头端,并将扳手工具 20切换为扳转施力的操作模式,其是将控制件24的切换钮241后端下压,而可控制控制件 24的抵推杆242向前摆动位移,该控制件24的抵推杆242即推移卡掣件23的推移部232, 使卡掣件23的卡齿231向前凸伸出扳杆22的轴柱221环面,而与工具头21的内环棘齿213 相互卡掣,且该顶掣件246抵顶于控制件24的第一定位部244,以定位控制件24的抵推杆 242,另当卡掣件23向前凸伸出扳杆22的轴柱221环面时,该卡掣件23的一端并向前推移弹性环圈25,而使弹性环圈25弹性外张;接着可握持扳杆22的握持部224往逆时针方向扳转施力,而利用卡掣件23的卡齿231与工具头21的内环棘齿213相互卡掣传动,即可将栓具30旋松;由此,于切换为扳转施力的操作模式,即利用控制件24的抵推杆242直接推移卡掣件23的推移部232,而可确保卡掣件23的卡齿231与工具头21的内环棘齿213卡掣传动,且由于扳杆22的轴柱221上仅开设一第一容槽222,且仅装设单一卡掣件23,其不仅可增加扳杆22的轴柱221强度,以防止扳转施力时,造成扳杆22的轴柱221损坏,并可简化组装零组件,而达到提升使用寿命及降低制作成本的实用目的。[0044]请参阅图11、图12所示,于旋松栓具30后,接着将扳手工具20切换为快速旋动的操作模式,以快速将栓具30拆卸,其是将控制件24的切换钮241前端下压,而可控制控制件24的抵推杆242向后摆动位移,该控制件24的抵推杆242即脱离抵推卡掣件23的推移部232,且该顶掣件246抵顶于控制件24的第二定位部245,以定位控制件24的抵推杆 242,当控制件24的抵推杆242脱离抵推卡掣件23的推移部232后,即利用弹性环圈25的弹力推移卡掣件23的一端,使卡掣件23向后位移复位,该卡掣件23的卡齿231即与工具头21的内环棘齿213脱离卡掣,使得扳杆22的轴柱221可于工具头21的轴孔212内枢转作动,而可利用扳杆22的轴柱221连动工具头21的轴孔212沿着栓具30的轴心作逆时针方向快速旋转,进而以快速旋动的操作模式迅速拆卸栓具30。[0045]据此,本实用新型实为一深具实用性及进步性的设计,然未见有相同的产品及刊物公开,从而允符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扳手工具的操作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工具头,一端设有驱动部,另一端设有轴孔,且该轴孔的内环面设有内环棘齿;扳杆,一端设有轴柱,以供枢设于工具头的轴孔内,且于该轴柱的环面设有第一容槽, 以及于该轴柱的顶面设有连通该第一容槽的第二容槽;卡掣件,装设于扳杆的第一容槽内,且该卡掣件一端设有卡齿,该卡掣件另一端设有推移部;控制件,设于扳杆的第二容槽内,且设有延伸至第一容槽内的抵推杆,以供控制推移卡掣件的推移部,使卡掣件的卡齿与工具头的内环棘齿卡掣;弹性环圈,套设于扳杆的轴柱环面,以供推移卡掣件的一端,使卡掣件位移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扳手工具的操作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工具头的驱动部为一多角孔。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扳手工具的操作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工具头的轴孔与扳杆的轴柱间设有限位结构,使扳杆的轴柱限位于工具头的轴孔内,该限位结构于工具头的轴孔底端设有阶级环槽,该扳杆的轴柱底端锁固有挡环,并以该工具头的阶级环槽挡止限位挡环,以防止扳杆的轴柱脱离工具头的轴孔。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扳手工具的操作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扳杆的另一端设有供握持使用的握持部。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扳手工具的操作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件的一端位于该扳杆的第二容槽顶端处,且该控制件设有切换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扳手工具的操作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件于切换钮与抵推杆间以轴销枢设于扳杆的第二容槽内,而以切换钮连动抵推杆沿轴销作前、后摆动位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扳手工具的操作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件设有定位结构,以供定位控制件的前、后切换位置,该定位结构于控制件的抵推杆底面设有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另于控制件的抵推杆底面下方处设有顶掣件及弹性元件,并以弹性元件的弹力顶推顶掣件,使顶掣件分别抵顶控制件的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扳手工具的操作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环圈设有使该弹性环圈作弹性张合的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扳手工具的操作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扳杆的轴柱环面于第一容槽的上、下缘处分别设有环槽,以供分别套设弹性环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扳手工具的操作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掣件的一端设有供分别接抵弹性环圈的两个接合部。
专利摘要一种扳手工具的操作模式切换装置,包含工具头、扳杆、卡掣件、控制件及弹性环圈;工具头设有驱动部和轴孔,扳杆设有枢设于轴孔内的轴柱,轴柱的环面设有第一容槽,顶面设有连通第一容槽的第二容槽,第一容槽内滑设卡掣件,第二容槽内设有控制件,且控制件设有可控制推移卡掣件的抵推杆,使卡掣件的卡齿与工具头的内环棘齿卡掣传动,以扳转施力的操作模式进行拆装作业,扳杆的轴柱环面套设弹性环圈,以推移卡掣件,使卡齿与内环棘齿脱离卡掣传动,以快速旋动的操作模式进行拆装作业;由此,切换至扳转施力的操作模式时,利用控制件的抵推杆直接推移卡掣件,以确保卡掣件的卡齿与工具头的内环棘齿卡掣传动,增加扳杆的轴柱强度,而提升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25B13/46GK202726787SQ20122033923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2日
发明者陈淑汝 申请人:陈淑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