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件边框打胶设备和对应的装框机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7927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件边框打胶设备和对应的装框机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件边框打胶设备和对应的装框机台。现有技术人工打胶的劳动强度大、质量不稳定;通过气缸带动组件边框移动及胶头左右运动来实现边框打胶,其出胶均匀性和出胶胶形等出胶质量不能满足工艺、质量方面的要求;组件边框打胶和装框分工序进行导致胶提前固化影响组件和边框结合的牢固强度。本实用新型的组件边框打胶设备包括具有上料位、打胶位和下料位的机架;用于将组件边框从上料位依次传输到打胶位和下料位的传输模块;以及设置在打胶位上方用于向设置在打胶位上的组件边框打胶的打胶模块。本实用新型的装框机台包括装框平台和上述的组件边框打胶设备。本实用新型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出胶的均匀性和出胶胶形,并方便组件装框。
【专利说明】一种组件边框打胶设备和对应的装框机台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电池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件边框打胶设备和对应的装框机台。
【背景技术】
[0002]在太阳电池组件制造过程中,在完成组件的层压后,通常还需要在层压好的组件上装上组件边框,组件边框一方面可以很好的保护组件,另一方面也便于组件的安装。为实现组件及组件边框之间的可靠连接,通常会使用诸如硅胶等胶将组件封装在组件边框内。组件边框上设置有容胶槽,在容胶槽中打入硅胶后,将组件置放到容胶槽中且待硅胶固化后实现组件与边框的牢固连接。
[0003]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人工打胶方式向边框的容胶槽中打入硅胶,人工打胶是手动操作打胶枪完成打胶,人工打胶存在着劳动强度大、质量不稳定且难以得到保证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也有业者采用机器打胶,其采用气缸带动组件边框移动,打胶头左右运动来实现边框打胶。现有技术的机器打胶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气缸带动组件边框移动的精确度不高,使得出胶质量(包括出胶均匀性和出胶胶形等)不能满足工艺、质量方面的要求。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组件边框打胶设备和对应的装框机台以解决人工装框劳动强度大和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以及气缸驱动边框打胶使得出胶质量(包括出胶均匀性和出胶胶形等)无法满足要求等问题,已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组件边框打胶设备和对应的装框机台,通过所述打胶设备和装框机台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出胶的均匀性和出胶胶形,并方便组件装框。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件边框打胶设备,其包括:具有上料位、打胶位和下料位的机架;用于将组件边框从上料位依次传输到打胶位和下料位的传输模块;以及设置在打胶位上方用于向设置在打胶位上的组件边框打胶的打胶模块。
[0007]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模块包括用于设置组件边框的传输平台、用于驱动所述传输平台沿机架横向运动的丝杠和用于驱动丝杠运动的第一伺服电机,所述传输平台上对应组件边框设置有多个承载凹槽。
[0008]在再进一步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组件边框包括长边和短边,所述传输平台上分别并列设置有与长边和短边匹配的第一承载凹槽和第二承载凹槽。
[0009]在再进一步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丝杠驱动所述传输平台沿所述机架向下料位方向运动进行组件边框的打胶及下料,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丝杠驱动所述传输平台沿所述机架向上料位方向运动进行组件边框的上料。
[0010]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包括多个打胶位,所述打胶模块对应设置有多个打胶头,所述多个打胶头同时对多个边框打胶,所述每个打胶头沿机架纵向运动来对组件边框进行打胶。[0011]在进一步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打胶头连接在传输带上,所述传输带通过第二伺服电机驱动沿机架纵向运动,沿机架纵向运动的距离与所述组件边框相匹配。
[0012]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打胶头上设置有一气缸,所述打胶头在垂直方向上设置有打胶位和等待位,所述气缸驱动打胶头运动至打胶位或等待位,所述气缸驱动打胶头向上运动以远离边框进入等待位,所述气缸驱动所述打胶头向下运动以靠近边框进入打胶位。
[0013]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组件边框包括容胶槽,所述容胶槽朝向所述打胶模块设置,所述打胶模块将胶沿所述容胶槽走向打进容胶槽中。
[00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装框平台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组件边框打胶设备的装框机台。
[0015]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装框平台设置在所述机架下用于放置待装框组件,所述完成打胶的组件边框被从下料位下料至装框平台,所述待装框组件和组件边框在装框平台上完成装配。
[0016]与现有技术中人工打胶存在着劳动强度大、质量不稳定且难以得到保证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组件边框打胶设备包括机架、传输模块和打胶模块,所述机架具有上料位、打胶位和下料位,所述传输模块用于将组件边框从上料位依次传输到打胶位和下料位,所述打胶模块设置在打胶位上方用于向设置在打胶位上的组件边框打胶。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打胶质量。
[0017]与现有技术中采用气缸带动组件边框移动,胶头左右运动来实现边框打胶,存在着出胶均匀性和出胶胶形等出胶质量不能满足工艺、质量方面的要求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组件边框打胶设备的传输模块采用丝杠配合伺服电机联合驱动组件边框沿机架横向运动,再者打胶模块沿机架纵向运动来对组件边框进行打胶,从而有效提高了出胶的均匀性、形状和其他质量。
[0018]与现有技术中组件边框打胶和装框分工序进行导致胶提前固化影响组件和边框结合的牢固强度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装框机台包括装框平台和组件边框打胶设备,所述装框平台设置在所述机架下用于放置待装框组件,所述完成打胶的组件边框被从下料位下料至装框平台,所述待装框组件和组件边框在装框平台上完成装配。本实用新型在完成边框的打胶后即刻进行组件的装框,提高了组件和边框间的结合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件边框打胶设备的组成结构正视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件边框打胶设备的组成结构侧视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框机台的组成结构正视示意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装框机台的组成结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功效。
[0024]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组件边框打胶设备用于对组件边框进行打胶,所述组件边框包括容胶槽,所述组件边框打胶设备包括机架1、传输模块2、打胶模块3,所述机架I包括上料位10、打胶位12和下料位14,所述组件边框被上料至上料位10,并在打胶位12上进行打胶,待完成打胶后在下料位14上进行下料。所述容胶槽朝向所述打胶模块设置3设置,所述打胶模块3将胶沿所述容胶槽走向打进容胶槽中。
[0025]所述传输模块2用于将组件边框从上料位10依次传输到打胶位12和下料位14,所述传输模块2包括传输平台20、丝杠22和第一伺服电机24,所述传输平台20用于设置组件边框,所述丝杠22用于驱动所述传输平台20沿机架横向运动,所述传输平台20下端开设有与丝杠22的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4用于驱动丝杠22运动,所述传输平台20上对应组件边框设置有多个承载凹槽。所述组件边框包括长边和短边,所述传输平台20上分别并列设置有与长边和短边匹配的第一承载凹槽和第二承载凹槽(未图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4和丝杠22驱动所述传输平台20沿所述机架向下料位14方向运动进行组件边框的打胶及下料,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4和丝杠22驱动所述传输平台20沿所述机架向上料位10方向运动进行组件边框的上料。
[0026]所述机架I包括多个打胶位12,所述打胶模块3包括多个打胶头30,所述打胶头30连接在传输带上,所述多个打胶头30可连接在同一传输带上,也可分别连接在相互独立的传输带上,也可采用两种方式的结合。所述传输带通过第二伺服电机驱动沿机架I纵向运动,沿机架I纵向运动的距离与所述组件边框相匹配。每一打胶头30上对应设置有一气缸(未图示),所述打胶头30在垂直方向上设置有打胶位和等待位,所述气缸驱动打胶头30运动至打胶位或等待位,所述气缸驱动打胶头30向上运动以远离边框进入等待位,所述气缸驱动所述打胶头向下运动以靠近边框进入打胶位。
[0027]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组件边框打胶设备的特点及功效,以待装框组件具有四个边框且两两相同以其长度分别为164cm和99cm(以下以两条长边框和两条短边框来指代所述四个边框)为例来进行说明。所述传输模块2的传输平台20上设置有两条长度为164.5cm(正向误差小于0.5cm)的第一承载凹槽,以及两条长度为99.5cm(正向误差小于
0.5cm)的第二承载凹槽;分别将两条长边框设置在第一承载凹槽中,分别将两条短边框设置在第二承载凹槽中;之后第一伺服电机24和丝杠22驱动所述传输平台20将第一承载凹槽和第二承载凹槽驱动至其对应的打胶头30下,之后第二承载凹槽对应的打胶头30在其对应的传输带的驱动下沿纵向运动99cm的距离来完成在短边框的容胶槽中的打胶,接着第一承载凹槽对应的打胶头30在其对应的传输带的驱动下沿纵向运动164cm的距离来完成在长边框的容胶槽中的打胶;最后第一伺服电机24和丝杠22驱动所述传输平台20且将第一承载凹槽和第二承载凹槽驱动至下料位14进行下料。
[0028]参见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装框机台,所述装框机台包括装框平台4和图1和图2所示的组件边框打胶设备。所述装框平台4包括可传输式承载结构40,所述可传输式承载结构40设置在机架I下用于放置且传送待装框组件,所述待装框组件在完成前道的层压封装后,通过滚轮或传送带等传送机构传送到可传输式承载结构40上且由其继续传输到适宜进行组件装框的位置后静止,所述完成打胶的组件边框被从下料位14下料至可传输式承载结构40上,所述待装框组件和组件边框在可传输式承载结构40上完成装配;此后可传输式承载结构40将完成装框的组件传送到下道工序。图3和图4中所示的装框机台将打胶和装框工序集中起来,减少了作业空间,提高了作业效率和成品率,也便于与其它工序进行衔接。[002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组件边框打胶设备包括机架、传输模块和打胶模块,所述机架具有上料位、打胶位和下料位,所述传输模块用于将组件边框从上料位依次传输到打胶位和下料位,所述打胶模块设置在打胶位上方用于向设置在打胶位上的组件边框打胶。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打胶质量。
【权利要求】
1.一种组件边框打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具有上料位、打胶位和下料位; 传输模块,用于将组件边框从上料位依次传输到打胶位和下料位;以及 打胶模块,设置在打胶位上方,用于向设置在打胶位上的组件边框打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边框打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包括用于设置组件边框的传输平台、用于驱动所述传输平台沿机架横向运动的丝杠和用于驱动丝杠运动的第一伺服电机,所述传输平台上对应组件边框设置有多个承载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边框打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边框包括长边和短边,所述传输平台上分别并列设置有与长边和短边匹配的第一承载凹槽和第二承载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边框打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丝杠驱动所述传输平台沿所述机架向下料位方向运动进行组件边框的打胶及下料,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丝杠驱动所述传输平台沿所述机架向上料位方向运动进行组件边框的上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边框打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多个打胶位,所述打胶模块对应设置有多个打胶头,所述多个打胶头同时对多个边框打胶,所述每个打胶头沿机架纵向运动来对组件边框进行打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件边框打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胶头连接在传输带上,所述传输带通过第二伺服电机驱动沿机架纵向运动,沿机架纵向运动的距离与所述组件边框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边框打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胶头上设置有一气缸,所述打胶头在垂直方向上设置有打胶位和等待位,所述气缸驱动打胶头运动至打胶位或等待位,所述气缸驱动打胶头向上运动以远离边框进入等待位,所述气缸驱动所述打胶头向下运动以靠近边框进入打胶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边框打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边框包括容胶槽,所述容胶槽朝向所述打胶模块设置,所述打胶模块将胶沿所述容胶槽走向打进容胶槽中。
9.一种包括装框平台和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边框打胶设备的装框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框平台设置在所述机架下用于放置待装框组件,所述完成打胶的组件边框被从下料位下料至装框平台,所述待装框组件和组件边框在装框平台上完成装配。
【文档编号】B25H1/00GK203408840SQ201320128640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8日
【发明者】石军, 夏永飞, 周建荣 申请人: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