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驱液压扭矩扳手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5818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驱液压扭矩扳手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驱液压扭矩扳手的改进结构,包括有Y型反力臂,Y型反力臂的一端通过固定耳与缸体的底端连接,另一端嵌装有传力板,缸体中配合安装有活塞杆,缸体上设有通向活塞腔一端的进油通道,缸体侧壁上设有回油通道,且回油通道与活塞腔的另一端连通,传力板的上端与活塞杆端部连接,传动板下部的通孔中安装有棘轮,棘轮的外圈和内孔均带齿,棘轮的内孔中配合安装有驱动轴,驱动轴的伸出端为方形,棘轮上方的传力板安装槽内安装有与棘轮齿合的棘爪。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重量轻、体积小、扭力大,输出扭矩精确度高,误差不超过±5%,节约劳动力、减轻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不同型号的扳手可完成各种螺栓的锁紧和拆松。
【专利说明】一种方驱液压扭矩扳手的改进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扳手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方驱液压扭矩扳手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扭矩扳手结构简单,其回油方式与进油方式对称,安装过程中零部件多,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同时占用空间大,使整个结构重量重,其驱动方式是通过传力板上的端面齿带动棘轮转动,从而实现驱动轴驱动,其加工难度高,工艺流程复杂,而且采用不带加长反力臂的方式,大大减少了使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方驱液压扭矩扳手的改进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方驱液压扭矩扳手的改进结构,包括有Y形反力臂,所述Y形反力臂的一端通过固定耳与缸体的底端连接,另一端嵌装有传力板,所述缸体中配合安装有活塞杆,所述缸体上设有通向活塞腔一端的进油通道,所述缸体侧壁上设有回油通道,且回油通道与活塞腔的另一端连通,所述传力板的上端与活塞杆端部连接,传动板下部的通孔中安装有棘轮,所述棘轮的外圈和内孔均带齿,所述棘轮的内孔中配合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伸出端为方形,所述棘轮上方的传力板安装槽内安装有与棘轮齿合的棘爪。
[0006]其原理是:通过外力(液压泵站)使液压油注入液压缸内,使活塞杆实现往复运动,带动传力板,再由棘爪、棘轮驱动驱动轴转动,从而实现螺栓的锁紧和拆松。回油方式采用在油缸缸臂进行回油,减少扳手零部件、劳动强度、提高使用寿命、节省空间、减少成本、减少重量等。驱动方式通过传力板带动棘爪,再由棘爪带动棘轮,从而实现驱动轴驱动,改进后,减少了加工难度、工艺流程、节约成本及使用空间等。采用带加长反力臂的方式,体积减小、重量轻,可分开使用实现较近、远间距螺栓的预紧。
[000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0008]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重量轻、体积小、扭力大,输出扭矩精确度高,误差不超过±5%,节约劳动力、减轻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不同型号的扳手可完成各种螺栓的锁紧和拆松。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参见附图,一种方驱液压扭矩扳手的改进结构,包括有Y形反力臂1,Y形反力臂I的一端通过固定耳与缸体2的底端连接,另一端嵌装有传力板3,缸体2中配合安装有活塞杆4,缸体2上设有通向活塞腔一端的进油通道5,缸体2侧壁上设有回油通道6,且回油通道6与活塞腔的另一端连通,传力板3的上端与活塞杆4端部连接,传动板3下部的通孔中安装有棘轮7,棘轮7的外圈和内孔均带齿,棘轮7的内孔中配合安装有驱动轴8,驱动轴8的伸出端为方形,棘轮7上方的传力板3的安装槽内安装有与棘轮7齿合的棘爪9。
【权利要求】
1.一种方驱液压扭矩扳手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Y形反力臂,所述Y形反力臂的一端通过固定耳与缸体的底端连接,另一端嵌装有传力板,所述缸体中配合安装有活塞杆,所述缸体上设有通向活塞腔一端的进油通道,所述缸体侧壁上设有回油通道,且回油通道与活塞腔的另一端连通,所述传力板的上端与活塞杆端部连接,传动板下部的通孔中安装有棘轮,所述棘轮的外圈和内孔均带齿,所述棘轮的内孔中配合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伸出端为方形,所述棘轮上方的传力板安装槽内安装有与棘轮齿合的棘爪。
【文档编号】B25B21/00GK203510054SQ201320577312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7日
【发明者】赵耀, 郭向阳 申请人:马鞍山市益华液压机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