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划线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48756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划线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划线装置,由外套、弹簧、滑套、挡套、划针组成,所述的外套为“∩”形结构,外套的一端开有通气孔,挡套位于外套“∩”形的下开口处,挡套与外套采用螺纹连接,挡套的内壁与滑套采用过盈配合连接,具有“T”形结构的划针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滑套的孔内,划针与外套内壁形成空腔,弹簧分布在空腔内;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应用本实用新型可提高数控绘图机对样板划线的划线精度和效率,缩短生产周期。
【专利说明】一种划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数控绘图机的划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数字化生产技术的发展,样板的制造已经取消了传统的晒相移形和手工移形,而改用数控机床加工配合少量的手工加工,其中一部分手工加工为划线,划线是在样板内部或补加连接处无法用样板边缘形状表示的部分,用线条画出零件的形状。划线部分的线条有直线和曲线,在划直线时,工人将直尺与样板边缘的两个开口对齐,然后用划针进行划线。在划线过程中直尺容易移动,极易导致划线偏移,当划线长度超过500mm时,直尺与开口对齐十分不便,有时需要两名工人共同完成。在划曲线时,工人按激光划线位置,用曲线尺逐段描绘,由于一些零件结构十分复杂,样板上划线也十分复杂,就导致样板的划线效率很低。数控绘图机用于模线的绘制,绘图精度和效率很高,但由于没有专用的划线装置,无法用于样板的划线。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数控绘图机的划线装置,该装置可有效提高样板的划线精度和效率,缩短生产周期。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划线装置,由外套、弹簧、滑套、挡套、划针组成,所述的外套为“ π ”形结构,外套的一端开有通气孔,挡套位于外套“η”形的下开口处,挡套与外套采用螺纹连接,挡套的内壁与滑套采用过盈配合连接,具有“τ”形结构的划针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滑套的孔内,划针与外套内壁形成空腔,弹簧分布在空腔内。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本装置中的外套一端开有通气孔,可以减少划针在移动中的空气阻力,划针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滑套的孔内,可以实现划针沿滑套的轴向方向自由滑动,弹簧安装的位置实现了将划针向外顶出,同时可以减轻划线时对划针的冲击;应用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数控绘图机对样板划线的划线精度和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复杂样板划线效率60%以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0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一种划线装置,如图1至3所示,由外套1、弹簧2、滑套3、挡套4、划针5组成,所述的外套I为“ η ”形结构,外套I的一端开有通气孔6,用于减少划针5在移动中的空气阻力,挡套4位于外套l“n ”形的下开口处,挡套4与外套I采用螺纹连接,挡套4的内壁与滑套3采用过盈配合连接,具有“Τ”形结构的划针5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滑套3的孔内,划针5能沿滑套3的轴向方向自由滑动,划针5与外套I内壁形成空腔,弹簧2分布在空腔内,用于将划针5向外顶出,同时用于减轻划线时对划针5的冲击。
【权利要求】
1.一种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外套(I)、弹簧(2)、滑套(3)、挡套(4)、划针(5)组成,所述的外套(I)为“η”形结构,外套(I)的一端开有通气孔(6),挡套(4)位于外套(I)“η”形的下开口处,挡套(4)与外套(I)采用螺纹连接,挡套(4)的内壁与滑套(3)采用过盈配合连接,具有“Τ”形结构的划针(5)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滑套(3)的孔内,划针(5)与外套(I)内壁形成空腔,弹簧(2)分布在空腔内。
【文档编号】B25H7/04GK203696992SQ201320797326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9日
【发明者】张海欧, 张鑫 申请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