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罐高强板压弧工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1951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罐高强板压弧工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罐高强板压弧工作平台,所述储罐高强板压弧工作平台,包括左工作平台和右工作平台组成,所述的左工作平台和右工作平台之间设置有压力机,所述右工作平台设置为水平工作平台,所述左工作平台设置具有弧度的工作平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1)整体结构设计巧妙,拆卸组装维修更换方便、成本较低;2)该技术方案设置有可调节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右工作平台,并且该支撑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高低的调整,使用更加方便;3)该技术方案左工作平台和右工作平台上均设置有多组滑轮,这些滑轮可以大大降低高强板与工作平台的摩擦,使得高强板更好的在工作平台上左右移动压制,提高高强板压制的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储罐高强板压弧工作平台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作平台,具体地说是一种储罐高强板压弧工作平台,属于弧板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工作台一般是采用优质冷扎板精工制作而成,坚固的工作桌框架,牢固平稳,适合于模具、钳工、检测、维修、组装等各种不同应用场合,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脏性,抗冲击性和承重能力强。由于应用场合不同,工作台的种类也多种多样,现有技术中的大型储罐制造时,需要对高强板进行压制,使其形成一定的弧度,满足储罐壁板安装焊接的弧度要求,传统的高强板压制工作平台都是用一个普通的钢板制作而成,在压制过程中,高强板与工作平台的摩擦大,且工作平台高度不可调,高强板压制效率低,由于钢板的重量较大,在压制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钢板会向下移动,该高板的精度容易出现误差,精度降低,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工作平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储罐高强板压弧工作平台,该装置整体结构设计巧妙,操作方便,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压力机左右两侧的工作平台进行不同设置,进一步确保了高强度壁板的预制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储罐高强板压弧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工作平台和右工作平台组成,所述的左工作平台和右工作平台之间设置有压力机,所述右工作平台设置为水平工作平台,所述左工作平台设置具有弧度的工作平台。该技术方案中将左工作平台设置为具有一定弧度的工作平台,确保了钢板的压制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右工作平台包括右支撑架,第一滑轮,所述右支撑架设置为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中间设置有右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数量设置为3—8个。在矩形框架中间设置有若干右加强杆,该右加强杆用于支撑高强度钢板,在压制过程提高高强板压制的工作效率。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加强杆上焊接有右角钢,所述右角钢设置为L型。右角钢用于支撑其上面的第二滑轮。每个右角钢上均可以焊接第二滑轮,也可以间隔焊接滑轮,这些滑轮均是为了降低高强板与工作平台之间的摩擦,提高工作效率。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矩形框架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对称的设置在矩形框架的两边,所述第一滑轮固定在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数量为3-5对,所述右角钢上焊接有第二滑轮。设置多个滑轮,可以大大降低高强板与工作平台的摩擦,使得高强板更好的在工作平台上左右移动压制,提高高强板压制的工作效率。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矩形框架的下方设置有右可调节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右工作平台,并且该支撑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高低的调整,使用更加方便。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左工作平台包括左支撑架,第三滑轮,所述左支撑架设置为弧形框架,所述弧形框架中间横向设置有加强杆,纵向设置有支撑杆,所述加强杆的数量设置为3— 8个,所述支撑杆的数量是3— 8个。弧形框架中设置的加强杆和支撑杆主要目的是用于支撑高强板,使其工作过程中更加稳定。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三滑轮对称的焊接在弧形框架上。在弧形框架两侧,对称的设置有第三滑轮,这些滑轮可以大大降低高强板与工作平台的摩擦,使得高强板更好的在工作平台上左右移动压制,提高高强板压制的工作效率。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左加强杆上焊接有左角钢,所述左角钢设置为L型。左角钢用于支撑其上面的第四滑轮。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左角钢上焊接有第四滑轮,每个左角钢上均可以焊接第四滑轮,也可以间隔焊接滑轮,这些滑轮均是为了降低高强板与工作平台之间的摩擦,提高工作效率。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弧形框架的下方设置有左可调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左工作平台,并且该支撑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高低的调整,使用更加方便。
[00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I)整体结构设计巧妙,拆卸组装维修更换方便、成本较低;2)该技术方案设置有可调节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右工作平台,并且该支撑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高低的调整,使用更加方便;3)该技术方案左工作平台和右工作平台上均设置有多组滑轮,这些滑轮可以大大降低高强板与工作平台的摩擦,使得高强板更好的在工作平台上左右移动压制,提高高强板压制的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工作平台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工作平台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右支撑架,21、第一滑轮,22、第二滑轮,23、第三滑轮,24、第四滑轮,3、右可调节支撑装置,4、右角钢,5、左支撑架,6、左可调节支撑装置,7、左角钢,8、右工作平台,9、压力机,10、左工作平台,11、安装槽,12、加强杆,13、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和认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和介绍。
[0020]实施例1:如图1,一种储罐高强板压弧工作平台,包括左工作平台10和右工作平台8,所述的左工作平台10和右工作平台8之间设置有压力机9,所述右工作平台8设置为水平工作平台,所述左工作平台10设置具有弧度的工作平台。该技术方案中将左工作平台设置为具有一定弧度的工作平台,确保了钢板的压弧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1]实施例2:如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右工作平台包括右支撑架1,第一滑轮21,所述右支撑架I设置为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中间设置有右加强杆12,所述加强杆12的数量设置为3— 8个。在矩形框架中间设置有若干右加强杆,该右加强杆用于支撑高强度钢板,在压制过程提高高强板压制的工作效率。
[0022]实施例3:如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右加强杆12上焊接有右角钢4,所述右角钢4设置为L型。右角钢4用于支撑其上面的第二滑轮22。每个右角钢4上均可以焊接第二滑轮22,也可以间隔焊接滑轮,这些滑轮均是为了降低高强板与工作平台之间的摩擦,提高工作效率。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0023]实施例3:如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矩形框架上设置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对称的设置在矩形框架的两边,所述第一滑轮21固定在安装槽11内,所述安装槽11的数量为3 —10对,所述右角钢上焊接有第二滑轮22。设置多个滑轮,可以大大降低高强板与工作平台的摩擦,使得高强板更好的在工作平台上左右移动压制,提高高强板压制的工作效率。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0024]实施例4:如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矩形框架的下方设置有右可调节支撑装置3,该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右工作平台8,并且该支撑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高低的调整,使用更加方便。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0025]实施例5:如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左工作平台包括左支撑架5,第三滑轮23,所述左支撑架5设置为弧形框架,所述弧形框架中间横向设置有加强杆12,纵向设置有支撑杆13,所述加强杆12的数量设置为3— 8个,所述支撑杆的数量是3— 8个。弧形框架中设置的左加强杆和支撑杆主要目的是用于支撑高强板,使其工作过程中更加稳定。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0026]实施例6:如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三滑轮23对称的焊接在弧形框架上。在弧形框架两侧,对称的设置有第三滑轮23,这些滑轮可以大大降低高强板与工作平台的摩擦,使得高强板更好的在工作平台上左右移动压制,提高高强板压制的工作效率。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0027]实施例7:如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加强杆12上焊接有左角钢7,所述左角钢设置为L型。左角钢用于支撑其上面的第四滑轮。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0028]实施例8:如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左角钢7上焊接有第四滑轮24,每个左角钢7上均可以焊接第四滑轮24,也可以间隔焊接滑轮,这些滑轮均是为了降低高强板与工作平台之间的摩擦,提高工作效率。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0029]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将实施例2、3、4、5、6、7、8所述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个与实施例I组合形成新的实施方式。
[003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替代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储罐高强板压弧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高强板压弧工作平台,包括左工作平台和右工作平台组成,所述的左工作平台和右工作平台之间设置有压力机,所述右工作平台设置为水平工作平台,所述左工作平台设置具有弧度的工作平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罐高强板压弧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工作平台包括右支撑架,第一滑轮,所述右支撑架设置为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中间设置有右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数量设置为3— 8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罐高强板压弧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加强杆上焊接有右角钢,所述右角钢设置为L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罐高强板压弧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矩形框架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对称的设置在矩形框架的两边,所述第一滑轮固定在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数量为3-5对,所述右角钢上焊接有第二滑轮。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储罐高强板压弧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的下方设置有右可调节支撑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罐高强板压弧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工作平台包括左支撑架,第三滑轮,所述左支撑架设置为弧形框架,所述弧形框架中间横向设置有加强杆,纵向设置有支撑杆,所述加强杆的数量设置为3— 8个,所述支撑杆的数量是3— 8个。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罐高强板压弧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轮对称的焊接在弧形框架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罐高强板压弧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上焊接有左角钢,所述左角钢设置为L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罐高强板压弧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角钢上焊接有第四滑轮。
10.如权利要求6或7或8所述的储罐高强板压弧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框架的下方设置有左可调支撑装置。
【文档编号】B25H1/02GK204076214SQ201420443600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7日
【发明者】江庭宏, 吴朝斌, 李茂平, 王振华 申请人:南京南化建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