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科学试剂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399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医药科学试剂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药科学试剂仪,由医药科学试剂仪本体,推拉门,推拉门把手,抽屉,抽屉把手,透明封闭盖,耐酸碱伸缩手套,操作孔,防水薄膜,标签卡槽,排气扇,电源线和电源开关多部分组成;能有效避免医药科学研究的实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吸入大量由化学试剂挥发出来的有害气体,该产品具有结构简单、新颖、成本低、使用安全方便、满足多种医药科学研发试验的需求等优点。
【专利说明】医药科学试剂仪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器材,特别是涉及一种医药科学试剂仪。

【背景技术】
[0002]在医药科学研究的实验过程中,需要频繁的近距离接触具有毒性或身体难以代谢的化学试剂,这些试剂往往具有挥发性,很快蒸发为气体,极易由口鼻进入身体,现有的防毒面具和通风厨对于实验者的个人健康防护效果不好;一旦防毒面具出现漏气或不牢固现象,实验操作人员就会吸入大量有毒气体甚至会造成生命危险;而且通风厨主要是为了排出整间实验室的有害气体,并不是专门针对某一实验操作人员健康设置的,对于个人保护具有一定局限性,不能更好的保护医药科学研发人员的身体健康,影响了我国医药健康事业的迅速发展;此外,实验时实验操作不方便,使实验效率降低,提高了实验成本,对于整个实验的研究都会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医药科学实验仪,它主要解决了对实验者个人健康防护效果不好;一旦防毒面具出现漏气或不牢固现象,实验操作人员就会吸入大量有毒气体甚至会造成生命危险,对于个人保护具有一定局限性,不能更好的保护医药科学研发人员的身体健康,实验时实验操作不方便,使实验效率降低,实验成本提高等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医药科学试剂仪,能有效避免医药科学研究的实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吸入大量由化学试剂挥发出来的有害气体,实验者的个人健康防护效果良好,实验时实验操作方便,使实验效率提高,实验成本降低。
[0006]本实用新型由医药科学试剂仪本体,推拉门,推拉门把手,抽屉,抽屉把手,透明封闭盖,耐酸碱伸缩手套,操作孔,防水薄膜,标签卡槽,排气扇,电源线和电源开关多部分组成;该产品具有结构简单、新颖、成本低、使用安全方便、满足多种医药科学研发试验的需求等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医药科学试剂仪的主视图。
[0008]图2是本实用新型医药科学试剂仪的后视图。
[0009]图中:1医药科学试剂仪本体,2推拉门,3推拉门把手,4抽屉,5抽屉把手,6透明封闭盖,7耐酸碱伸缩手套,8操作孔,9防水薄膜,10标签卡槽,11排气扇,12电源线,13电源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医药科学试剂仪,包括医药科学试剂仪本体1,推拉门2,推拉门把手3,抽屉4,抽屉把手5,透明封闭盖6,耐酸碱伸缩手套7,操作孔8,防水薄膜9,标签卡槽10,排气扇11,电源线12,电源开关13。在医药科学试剂仪本体I的顶层是透明封闭盖6 ;在医药科学试剂仪本体I的左侧设有推拉门2可将试剂从此放入进行实验操作,推拉门2上设有推拉门把手3,推拉门2的下面设有抽屉4用于存放常用试剂,抽屉4上设有抽屉把手5 ;在医药科学试剂仪本体I的正面设有操作孔8,操作孔8与耐酸碱伸缩手套7密封连接,操作孔8的下面设有标签卡槽10用于存放标签以便于记录试剂的名称;在医药科学试剂仪本体I的背面两侧设有排气扇11,排气扇11的下方设有电源线12和电源开关13。
[0011]所诉的操作孔8是呈圆型孔状且外壁与耐酸碱伸缩手套7密封连接。
[0012]所诉的标签卡槽10是正方形卡槽,整排标签卡槽的外部上沿设有长条状宽度为标签卡槽1/4至1/3的防水薄膜9。
【权利要求】
1.一种医药科学试剂仪,包括医药科学试剂仪本体,推拉门,推拉门把手,抽屉,抽屉把手,透明封闭盖,耐酸碱伸缩手套,操作孔,防水薄膜,标签卡槽,排气扇,电源线,电源开关;其特征在于,在医药科学试剂仪本体的顶层是透明封闭盖;在医药科学试剂仪本体的左侧设有推拉门,推拉门上设有推拉门把手,推拉门的下面设有抽屉,抽屉上设有抽屉把手;在医药科学试剂仪本体的正面设有操作孔,操作孔与耐酸碱伸缩手套密封连接,操作孔的下面设有标签卡槽;在医药科学试剂仪本体的背面两侧设有排气扇,排气扇的下方设有电源线和电源开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医药科学试剂仪,其特征在于所诉的操作孔是呈圆型孔状且外壁与耐酸碱伸缩手套密封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医药科学试剂仪,其特征在于所诉的标签卡槽是正方形卡槽,整排标签卡槽的外部上沿设有长条状宽度为标签卡槽1/4至1/3的防水薄膜。
【文档编号】B25J21/02GK204109005SQ201420577931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7日
【发明者】刘英琦, 李纳纳 申请人:刘英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