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3390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拉拽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助力于拉门、推门、折叠门等门或抽屉等家具部件的关动作和/或开动作的拉拽装置。



背景技术:

为使门或家具部件容易关闭而助力于门或家具部件的关动作的拉拽装置业已被知晓。助力于关动作的拉拽装置,也称关门器,给门或家具部件施加关闭方向的力,以使得当用户将门或家具部件沿关闭方向移动到给定位置时门或家具部件自动移动到关闭位置。

图14所示,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拉拽装置,具备安装于家具主体的基体51、可相对基体51从停止位置(参见图14(a))到拉入位置(参见图14(b))移动的滑块52、让滑块52从停止位置到拉入位置移动的拉伸螺旋弹簧53。抽屉安装有掣子54。当用户使处于打开位置的抽屉朝关闭方向移动到图14(a)所示停止位置时,滑块52捕捉到掣子54而旋转。于是,拉伸螺旋弹簧53使滑块52从停止位置移动到拉入位置,给抽屉施加辅助关动作的力。

另外,如专利文献2所述,还存在助力于门或家具部件的关动作和开动作的拉拽装置。它是在基体可移动地设置关动作助力用滑块和开动作助力用滑块,其动作原理同专利文献1记载的拉拽装置一样。

已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公平5-237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8-19027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然而,已有拉拽装置中,因为要让拉伸螺旋弹簧53蓄积复位用能量,所以用户必须要让滑块52同门或家具部件一道从图14(b)所示拉入位置到图14(a)所示停止位置移动。随着滑块52从拉入位置向停止位置移动,拉伸螺旋弹簧53逐渐拉长,拉伸螺旋弹簧53的恢复力也变大。则存在这样的问题:拉伸螺旋弹簧53在拉入位置和停止位置处恢复力之差若大,用户就会感到沉重,感觉变差。

为此,本发明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能减小拉伸螺旋弹簧在拉入位置和停止位置处恢复力之差的拉拽装置。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拉拽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基体、可捕捉掣子且可相对上述基体从停止位置到拉入位置作相对移动的移动体、以及为了给门或家具部件赋予辅助关动作和/或开动作的力而使捕捉到上述掣子的上述移动体相对上述基体从上述停止位置到上述拉入位置相对移动的拉伸螺旋弹簧;上述拉伸螺旋弹簧是初拉力弹簧,该初拉力弹簧在自然长时螺圈密接且在螺圈密接方向带初拉力。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一技术方案,能在确保拉入位置上拉伸螺旋弹簧的恢复力的基础上,增多拉伸螺旋弹簧的圈数,减小弹簧常数。故能减小拉伸螺旋弹簧在拉入位置和停止位置处恢复力之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拉拽装置外观图(其中图1(a)给出俯视图,图1(b)给出侧视图,图1(c)给出主视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拉拽装置详图(其中图2(a)给出拉拽装置的俯视图,图2(b)是俯视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拉拽装置详图(其中图3(a)给出拉拽装置的垂直剖视图,图3(b)给出侧视的分解图)。

图4是关闭拉门时拉拽装置的工作图(其中图4(a)给出滑块处于停止位置时的拉拽装置的俯视图,图4(b)给出滑块从停止位置向拉入位置移动途中的拉拽装置的俯视图,图4(c)给出滑块处于拉入位置时的拉拽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打开拉门时拉拽装置的工作图(其中图5(a)给出滑块处于拉入位置时的拉拽装置的俯视图,图5(b)给出滑块从拉入位置向停止位置移动途中的拉拽装置的俯视图,图5(c)给出滑块处于停止位置时的拉拽装置的俯视图)。

图6包括图6(a)和图6(b),图6(a)是拉伸螺旋弹簧的侧视图,图6(b)是拉伸螺旋弹簧的主视图。

图7包括图7(a)和图7(b),图7(a)是表示不带初拉力的拉伸螺旋弹簧的力-弹性形变特性的曲线图,图7(b)是表示带初拉力的拉伸螺旋弹簧的力-弹性形变特性的曲线图。

图8是表示被组装于本实施方式的拉拽装置的拉伸螺旋弹簧的力-弹性形变特性的曲线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推门用拉拽装置的俯视图(其中图9(a)给出旋转体处于停止位置时的拉拽装置,图9(b)给出旋转体处于拉入位置时的拉拽装置)。

图10是拉门用拉拽装置其它例子的模式图。

图11是拉门用拉拽装置又一种其它例子的模式图。

图12是拉门用拉拽装置又一种其它例子的模式图。

图13是拉门用拉拽装置又一种其它例子的模式图。

图14是已有拉拽装置的俯视图(其中图14(a)给出滑块处于停止位置时的拉拽装置,图14(b)给出滑块处于拉入位置时的拉拽装置)。

附图标记

1……拉门(戸)

8……掣子

4……拉拽装置

12……基体

14……滑块(移动体)

14-1……关动作助力用滑块

14-2……开动作助力用滑块

15a、15b……拉伸螺旋弹簧

18……捕捉件

24、25……缓冲器

31……拉拽装置

32……掣子

33……旋转体(移动体)

34……基体

35……拉伸螺旋弹簧

42a、42b、44、46、47、48……拉伸螺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拉拽装置。但本发明拉拽装置可以各种方式具体实现,并非仅限于说明书所记载的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是基于通过做到说明书充分公开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充分理解发明范围这一想法而提供的。

图1给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拉拽装置外观图。图1(a)给出插入导轨2的拉拽装置4的俯视图,图1(b)给出拉拽装置4的侧视图,图1(c)给出从导轨2长度方向观察到的拉拽装置4的主视图。在导轨2安装掣子8。当用户使处于打开位置的拉门1朝关闭方向移动到掣子8时,拉拽装置4的滑块14(参见图2)捕捉掣子8,拉拽装置4的拉伸螺旋弹簧15a、15b(参见图2)使拉门1移动到关闭位置。

在拉门1的框固定引导拉门1移动的导轨2。在拉拽装置4的移动方向两端部设门轮5、6。拉拽装置4可藉门轮5、6在导轨2内沿长度方向移动。拉门1藉位置调节单元7悬吊于门轮5。位置调节单元7调节拉门1相对于门轮5在上下方向和宽度方向的位置。

图2和图3给出拉拽装置4的详图。图2(a)给出拉拽装置4的俯视图,图2(b)给出俯视的拉拽装置4的分解图。图3(a)给出拉拽装置的垂直剖视图,图3(b)给出侧视的拉拽装置4的分解图。

如图2(b)所示,拉拽装置4具备:在导轨2长度方向为细长的基体12、可被基体12引导沿长度方向移动的移动体即滑块14、架设于基体12与滑块14的拉伸螺旋弹簧15a、15b。在滑块14设可捕捉掣子8的捕捉件18。拉拽装置4的基本工作原理同图14所示已有拉拽装置一样。即,当用户拉拽装置4移动到图1所示掣子8的位置时,在滑块14设的捕捉件18捕捉掣子8而旋转。于是,拉伸螺旋弹簧15a、15b使滑块14相对基体12从停止位置(参见图4(a))移动到拉入位置(参见图4(c))。由于掣子8固定于导轨2,所以基体12朝关闭方向移动,拉门1同基体12一道朝关闭方向移动,而滑块14的位置无变化。

拉拽装置4的详细结构如下。如图2(b)所示,滑块14可在长度方向移动地配置于基体12。在基体12形成供滑块14嵌入的直线槽12b-1。滑块14被基体12上的一对相面对的侧壁12a和直线槽12b-1引导沿基体12在长度方向移动。

在滑块14设用于捕捉掣子8的捕捉件18。捕捉件18可绕垂直轴18a(参见图3(b))旋转地被支撑于掣子推件19的顶端部。误动作恢复凸轮20也可绕垂直轴18a旋转地被支撑于掣子推件19。捕捉件18的垂直轴18a和卡止片18b(参见图3(b))穿过误动作恢复凸轮20的开口20a,被可移动地嵌入滑块14的捕捉件导槽14a和基体12的捕捉件导槽12b。掣子推件19可在长度方向移动地被支撑于滑块14。在掣子推件19和滑块14之间存在压缩螺旋弹簧21。

如图2(b)所示,在基体12的底面形成捕捉件导槽12b,它由直线槽12b-1、和在直线槽12b-1的关闭方向的端部朝侧方折曲的卡槽12b-2构成。捕捉件18的卡止片18b一进入卡槽12b-2,捕捉件18就旋转,滑块14被锁定于图4(a)所示停止位置。掣子推件19和压缩螺旋弹簧21对捕捉件18的卡止片18b进入卡槽12b-2的状态加以保持,继而对滑块14的停止位置加以保持。

误动作恢复凸轮20是为了即使因误动作导致滑块14锁定解除时也使滑块14返回停止位置而设的。当因误动作导致滑块14脱离停止位置时,捕捉件18无法承接掣子8。因此,即便使拉门1朝关闭方向移动,使滑块14接近掣子8,捕捉件18也无法捕捉到掣子8。然而即使这种情况下,误动作恢复凸轮20的上侧瓣20c(参见图3(b))挠曲,上侧瓣20c的卡止片20d也捕捉掣子8。因此能使滑块14返回停止位置。

如图2(b)所示,为了对拉伸螺旋弹簧15a、15b引起的滑块14移动进行制动,设置缓冲器24、25。本实施方式的缓冲器24、25包括直线缓冲器24和旋转缓冲器25。滑块14从停止位置脱离后,直线缓冲器24立即工作,其后从直线缓冲器24切换到旋转缓冲器25,于是旋转缓冲器25工作。须指出的是,也可在滑块14与基体12之间仅设直线缓冲器24,仅让直线缓冲器24工作。

在基体12的一对相面对的侧壁12a之间,可移动地配置缓冲器基体22。在基体12的底部沿长度方向形成一对缓冲器基体导槽12c。缓冲器基体22被基体12的一对相面对的侧壁12a和缓冲器基体导槽12c引导,沿基体12在长度方向移动。

直线缓冲器24的缓冲器主体24a和旋转缓冲器25的缓冲器主体25a固定于缓冲器基体22。直线缓冲器24的顶杆24b与滑块14连接。在基体12的与拉门1关闭方向相反一侧设有齿条26,旋转缓冲器25的旋转轴25b的龆轮27与齿条26啮合。

滑块14相对基体12从停止位置(参见图4(a))到缓冲器切换位置(参见图4(b))移动之际,缓冲器基体22的缓冲器锁件28(参见图3(b))与基体12的锁孔12d卡合,滑块14与缓冲器基体22的距离缩短,直线缓冲器24工作。滑块14相对基体12通过缓冲器切换位置(参见图4(b))时,缓冲器基体22的缓冲器锁件28与基体12的锁孔12d的卡合被解除,缓冲器基体22相对基体12移动,旋转缓冲器25工作。

关闭拉门1时拉拽装置4的动作如下所述。图4(a)给出滑块14处于停止位置时拉拽装置4的俯视图,图4(b)给出滑块14处于缓冲器切换位置(从停止位置向拉入位置移动途中)时拉拽装置4的俯视图,图4(c)给出滑块14处于拉入位置时拉拽装置4的俯视图。

用户关闭拉门1时,如图4(a)所示,拉拽装置4一移动到掣子8,捕捉件18就与掣子8抵接,捕捉件18旋转而捕捉到掣子8。于是,拉伸螺旋弹簧15a、15b(图4省略了拉伸螺旋弹簧15b)使滑块14从图4(a)所示停止位置到图4(c)所示拉入位置移动。由于捕捉件18捕捉到了固定于导轨2的掣子8,所以捕捉件18不移动,基体12向关闭方向移动。据此,拉门1被赋予辅助关动作的力。须指出的是,实际上滑块14是在快要到达图4(c)所示拉入位置之前停止。这是由于拉门1处于抵靠于框而关闭的位置之缘故。拉拽装置4对处于关闭位置的拉门1施加关闭方向的力,使拉门1稳定。

打开拉门1时拉拽装置4的动作如下所述。图5(a)给出滑块14处于拉入位置时的拉拽装置4的俯视图,图5(b)给出滑块14从拉入位置向停止位置移动途中的拉拽装置4的俯视图,图5(c)给出滑块14处于停止位置时的拉拽装置4的俯视图

用户一打开拉门1,则如图5(a)至图5(c)所示,基体12相对滑块14向开方向移动。在基体12与滑块14架设的拉伸螺旋弹簧15a、15b(图5省略了拉伸螺旋弹簧15b)逐渐伸长,蓄积恢复能量。如图5(c)所示,滑块14一移动到停止位置,捕捉件18就旋转,滑块14被锁定于停止位置。其后,捕捉件18释放掣子8,滑块14保持停止位置。

图6给出拉伸螺旋弹簧15a、15b的详图,图6(a)给出拉伸螺旋弹簧15a、15b的侧视图,图6(b)给出主视图。拉伸螺旋弹簧15a、15b采用初拉力弹簧,其在自然长时螺圈密接且在螺圈密接方向带初拉力。

图7(a)给出不带初拉力的已有拉伸螺旋弹簧的力-弹性形变特性。不带初拉力的拉伸螺旋弹簧,弹性形变δ为零时,即自然长时,力p为零。设弹簧常数为k,则式p=k×δ成立。

图7(b)给出带初拉力的本实施方式的拉伸螺旋弹簧15a、15b的力-弹性形变特性。带初拉力的拉伸螺旋弹簧15a、15b,弹性形变δ为零时,即自然长时,带初拉力pi。设弹簧常数为k,则式p=pi+k×δ成立。初拉力pi按下式计算。

式中,d:材料的直径,d:平均圈径,τi:初应力

图8给出被组装于拉拽装置4的拉伸螺旋弹簧15a、15b的力-弹性形变特性。图8中(a)给出不带初拉力的已有拉伸螺旋弹簧,图8中(b)给出带初拉力的本实施方式的拉伸螺旋弹簧15a、15b。图8中曲线的横轴上的“最大拉伸长”表示滑块14处于停止位置时拉伸螺旋弹簧(a、b)的长度,“安装长”表示滑块14处于拉入位置时拉伸螺旋弹簧(a、b)的长度。滑块14从停止位置移动到拉入位置时,拉伸螺旋弹簧(a、b)从“最大拉伸长”缩短到“安装长”。拉伸螺旋弹簧(a、b)伸缩于“最大拉伸长”和“安装长”之间。

在此,为了给处于关闭位置的拉门1在关闭方向施加恒定的力,假设拉伸螺旋弹簧(a、b)的恢复力ps为恒定。另外,由于“安装长”是由拉拽装置大小所决定的,假设拉伸螺旋弹簧(a、b)的“安装长”为恒定。于是,带初拉力的拉伸螺旋弹簧(b),同不带初拉力的拉伸螺旋弹簧(a)相比,能增多螺圈圈数,能减小弹簧常数。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不带初拉力的拉伸螺旋弹簧(a),为确保恢复力ps必须要加大弹性形变δ,而弹性形变δ加大则必须要相应地缩短自然长,减少螺圈圈数;对此,带初拉力的拉伸螺旋弹簧(b),带初拉力,即使不加大弹性形变δ也能确保恢复力ps,能缩短弹性形变δ,则相应地能加长自然长,能增多螺圈圈数。当然,螺圈圈数越多弹簧常数越小。

如图8的曲线所示,带初拉力的拉伸螺旋弹簧(b),能减小弹簧常数,故能将“最大拉伸长”下的力从pf′减小到pf。由于也能减小在拉入位置与停止位置处的恢复力之差pf-ps,所以即使用户将拉门1从拉入位置移动到停止位置也能防止让用户感到沉重。

图9给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拉拽装置31。第二实施方式的拉拽装置31为推门用的,安装于框30。图9(a)给出旋转体33处于停止位置时的拉拽装置31,图9(b)给出旋转体33处于拉入位置时的拉拽装置31。在省略图示的推门上安装掣子32。

拉拽装置31具备基体34、可捕捉掣子32且可相对基体34从停止位置到拉入位置旋转的移动体即旋转体33、以及架设于旋转体33与基体34的拉伸螺旋弹簧35。拉伸螺旋弹簧35是自然长时螺圈密接且在螺圈密接方向带初拉力的初拉力弹簧。

当用户将处于打来位置的推门朝关闭方向旋转到旋转体33时,旋转体33捕捉掣子32,拉伸螺旋弹簧35使旋转体33从停止位置旋转到拉入位置。随着旋转体33的旋转,推门被施加关闭方向的力。

须指出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具体体现的,在不改变本发明构思的范围内可具体以各种实施方式实现。

譬如,虽然第一实施方式的拉门用的拉拽装置4中是在拉门1安装拉拽装置4、在框安装掣子8,但是也可在拉门1安装掣子8、在框安装拉拽装置4。另外,虽然第二实施方式的推门用的拉拽装置31中是在框30安装拉拽装置31、在推门安装掣子32,但是也可在框30安装掣子32、在推门安装拉拽装置31。

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拉门用的拉拽装置4中设有2个拉伸螺旋弹簧15a、15b,但是也可只设1个拉伸螺旋弹簧。另外,也可仅将其中某一个拉伸螺旋弹簧设为初拉力弹簧。而且,也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拉拽装置4中的滑块14和捕捉件18设为一体。

如图10所示,拉门用的拉拽装置中也可在基体12与滑块14之间配置中间滑块41,在基体12与中间滑块41架设第一拉伸螺旋弹簧42a,在中间滑块41与滑块14架设第二拉伸螺旋弹簧42b。此时,只要第一和第二拉伸螺旋弹簧42a、42b中某一方为初拉力弹簧即可。

进一步,如图11所示,拉门用的拉拽装置中也可在基体12沿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联接部43,在联接部43与滑块14架设拉伸螺旋弹簧44,在联接部43与基体12之间配置压缩螺旋弹簧45。通过设置压缩螺旋弹簧45,可进一步降低停止位置上的拉伸螺旋弹簧44的恢复力。

进一步,如图12所示,拉门用的拉拽装置中也可在基体12配置关动作助力用滑块14-1和开动作助力用滑块14-2。于是,也可在基体12与关动作助力用滑块14-1架设拉伸螺旋弹簧46,在基体12与开动作助力用滑块14-2架设拉伸螺旋弹簧47。据此,可助力于拉门的关动作和开动作。该拉拽装置在本申请人提出的特开2012-107415号公报有详细记载。

进一步,如图13所示,拉门用的拉拽装置中也可在基体12配置关动作助力用滑块14-1和开动作助力用滑块14-2,在关动作助力用滑块14-1与开动作助力用滑块14-2架设拉伸螺旋弹簧48。据此,可助力于拉门的关动作和开动作。

本说明书基于2014年12月22日于日本申请的特愿2014-258352。这里包含其全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