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镊子,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玻璃化冷冻和解冻胚胎/配子专用镊子。
背景技术:
在进行玻璃化冷冻和解冻胚胎/配子的过程中,需要使用镊子夹取麦管和管套。目前使用的镊子为金属材料,在进行玻璃化冷冻和解冻胚胎/配子时,需要将镊子反复接触零下一百九十六度的液氮和室温为二十五度的空气,温差达到二百二十一度。镊子在玻璃化冷冻和解冻胚胎/配子长时间操作过程中,由于反复进出液氮,镊子的前端会结冰,结冰后镊子前端的锯齿部被冰覆盖,镊子表面变得非常光滑,完全无法顺利的夹取麦管和管套,造成麦管反复脱落,影响胚胎/配子冷冻和解冻工作的顺利进行,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玻璃化冷冻和解冻胚胎/配子专用镊子,解决了长时间冷冻和解冻胚胎/配子过程中由于镊子结冰而造成无法顺利夹取麦管和管套的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玻璃化冷冻和解冻胚胎/配子专用镊子,包括镊子本体,镊子本体是由夹片Ⅰ和夹片Ⅱ组成,还包括支架,所述的支架是由前端山形支架、后端山形支架和连接在前端山形支架、后端山形支架之间的伸缩杆构成,后端山形支架上设置有接口电线Ⅰ和接口电线Ⅱ,前端山形支架上设置有接口电线Ⅲ和接口电线Ⅳ,所述的镊子本体夹片Ⅰ和夹片Ⅱ的内壁分别设置有电热导丝Ⅰ和电热导丝Ⅱ,电热导丝Ⅰ的两端分别与电导线Ⅰ、电导线Ⅲ连接,电热导丝Ⅱ的两端分别与电导线Ⅱ、电导线Ⅳ连接,所述的支架内还设置有电源,电源分别通过电线与接口电线Ⅰ、接口电线Ⅱ、接口电线Ⅲ和接口电线Ⅳ电连接,
加热状态时,镊子本体放置在支架上,镊子本体的电导线Ⅰ、电导线Ⅲ分别与接口电线Ⅰ、接口电线Ⅲ电连接,电导线Ⅱ、电导线Ⅳ分别与接口电线Ⅱ、接口电线Ⅳ电连接。
所述的镊子本体夹片Ⅰ和夹片Ⅱ前端为锯齿部,电热导丝Ⅰ和电热导丝Ⅱ分别延伸至夹片Ⅰ和夹片Ⅱ的锯齿部。
所述的电导线Ⅰ和电导线Ⅲ位于夹片Ⅰ的同一侧边上,电导线Ⅱ、电导线Ⅳ位于夹片Ⅱ的同一侧边上。
所述的电线上设置有开关。
所述的电源是充电电池。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在镊子本体上设置有电热导丝,当镊子本体结冰后,可以把镊子本体放到架子上,使架子上的接口电线与镊子本体上的电导线连接,电热导丝通电加热镊子本体,可以迅速将热量传递到镊子本体前端的锯齿部,帮助镊子本体把冰融掉。避免在长时间冷冻和解冻胚胎/配子过程中由于镊子结冰而造成无法顺利夹取麦管和管套的现象出现,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前端山形支架、后端山形支架之间通过伸缩杆连接,通过伸缩杆可以调节前端山形支架、后端山形支架之间的距离,能够保证镊子本体上的电导线能够顺利与架子上的接口电线连接,使用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新型玻璃化冷冻和解冻胚胎/配子专用镊子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之镊子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之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图中:1-镊子本体,11-夹片Ⅰ,12-夹片Ⅱ,13-锯齿部,21-电热导丝Ⅰ,22-电热导丝Ⅱ,31-电导线Ⅰ,32-电导线Ⅱ,33-电导线Ⅲ,34-电导线Ⅳ,4-支架,41-前端山形支架,42-后端山形支架,43-伸缩杆,51-接口电线Ⅰ,52-接口电线Ⅱ,53-接口电线Ⅲ,54-接口电线Ⅳ,6-电源,7-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新型玻璃化冷冻和解冻胚胎/配子专用镊子,如图1-图3所示,包括镊子本体1,镊子本体是由夹片Ⅰ11和夹片Ⅱ12组成,还包括支架4,所述的支架是由前端山形支架41、后端山形支架42和连接在前端山形支架、后端山形支架之间的伸缩杆43构成,后端山形支架上设置有接口电线Ⅰ51和接口电线Ⅱ52,前端山形支架上设置有接口电线Ⅲ53和接口电线Ⅳ54,所述的镊子本体夹片Ⅰ和夹片Ⅱ的内壁分别设置有电热导丝Ⅰ21和电热导丝Ⅱ22,电热导丝Ⅰ21的两端分别与电导线Ⅰ31、电导线Ⅲ33连接,电热导丝Ⅱ22的两端分别与电导线Ⅱ32、电导线Ⅳ34连接,所述的支架内还设置有电源6,电源分别通过电线与接口电线Ⅰ51、接口电线Ⅱ52、接口电线Ⅲ53和接口电线Ⅳ54电连接。接口设置为线状而非点状,是为了能与镊子本体上的电导线顺利连接,保证通电顺畅。
加热状态时,镊子本体1放置在支架4上,镊子本体的电导线Ⅰ31、电导线Ⅲ33分别与接口电线Ⅰ51、接口电线Ⅲ53电连接,即电源6、电导线Ⅰ31、电导线Ⅲ33、接口电线Ⅰ51、接口电线Ⅲ53和电热导丝Ⅰ21构成工作回路;电导线Ⅱ32、电导线Ⅳ34分别与接口电线Ⅱ52、接口电线Ⅳ54电连接,即电源6、电导线Ⅱ32、电导线Ⅳ34、接口电线Ⅱ52、接口电线Ⅳ54和电热导丝Ⅱ22构成工作回路。
所述的镊子本体夹片Ⅰ和夹片Ⅱ前端为锯齿部13,电热导丝Ⅰ和电热导丝Ⅱ可以在镊子手柄处1/3处开始分别延伸至夹片Ⅰ和夹片Ⅱ的锯齿部,端部位于距离镊子尖5毫米。所述的电导线Ⅰ31和电导线Ⅲ33位于夹片Ⅰ11的同一侧边上,电导线Ⅱ32、电导线Ⅳ34位于夹片Ⅱ12的同一侧边上。所述的电线上设置有开关7。所述的电源6是充电电池或是外接电源。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电源是人体安全范围内的电源,能够保证在加热过程中,即使人体触碰到镊子本体,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使用过程:当镊子本体结冰需要加热时,将镊子本体1放置在支架4上,镊子本体的电导线Ⅰ31、电导线Ⅲ33分别与接口电线Ⅰ51、接口电线Ⅲ53电连接,电导线Ⅱ32、电导线Ⅳ34分别与接口电线Ⅱ52、接口电线Ⅳ54电连接,此时电热导丝Ⅰ21和电热导丝Ⅱ22通电(电热导丝Ⅰ21和电热导丝Ⅱ22是关联关系)对镊子本体进行加热,迅速将热量传递到镊子本体前端的锯齿部,帮助镊子本体把冰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