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并固定镊臂间距的镊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9473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并固定镊臂间距的镊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镊子。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并固定镊臂间距的镊子。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多,而在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维修过程中,研发人员(包括维修人员),经常需要对电子产品主板上的芯片进行更换以及维修。在将芯片从主板上摘除时,目前做法是用热风枪对主板进行加热,等芯片下方的焊锡融化后用镊子进行摘除,摘除时镊子对芯片的夹取力度需要完全靠焊接操作人员的主观以及经验来控制,而一些芯片本体较大或者下方焊点较大或者下方有较大的地焊盘时,此时即使下方焊锡已经完全融化,也非常不容易夹取,一旦操作人员的夹取力度太小,无法夹起芯片,一旦夹取力度过大,容易打滑夹飞芯片,造成芯片撞击到旁边的电子器件,造成其他电子器件的偏位连锡以及缺件等等不良,严重影响维修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镊臂间距可调并固定的镊子,从而实现在焊接前就将镊臂间距固定,提高焊接效率。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并固定镊臂间距的镊子,包括:

镊子本体,其两个镊臂的连接处设置有一水平连接部;

调节组件,其包括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分设在两个镊臂的外侧和内侧,调整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的相对位置使得所述第一调节组件最下端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最下端的间距两个镊臂厚度以将镊臂间距固定在当前位置。

通过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的配合将镊子本体的两个镊臂间距固定在需要的位置,不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再由人的主观经验判断控制,降低了焊接时从主板上摘取芯片的难度,提高了焊接效率。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调节并固定镊臂间距的镊子中,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具有一限制所述镊子本体的两个镊臂向外扩张的第一限定部和一水平部,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具有一限制所述镊子本体的两个镊臂向内合拢的第二限定部和一竖直部,所述竖直部穿过所述镊子本体的水平连接部与所述水平部活动连接。通过调节第二调节组件的上下位置可以完成两个镊臂之间最大间距的设定,通过调节第一调节组件的上下位置可以完成两个镊臂之间最小间距的设定。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调节并固定镊臂间距的镊子中,所述第一限定部为活动连接在所述水平部两侧的两个翼板,所述水平部的长度小于所述镊子本体的水平连接部的长度1~3mm,以使得当镊臂间距确定后,两个翼板能够完全夹持在两个镊臂的外侧。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调节并固定镊臂间距的镊子中,所述第二限定部为长度大于所述镊子本体的水平连接部的长度3~5mm的板体,以使得两个镊臂之间的距离在可控范围内进行调节。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调节并固定镊臂间距的镊子中,所述镊子本体的水平连接部和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的水平部中央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的竖直部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竖直部依次穿过第二螺纹孔和第一螺纹孔与所述镊子本体螺纹固定。通过螺纹连接调节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的位置并固定,从而实现了镊臂间距的调节和固定,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调节并固定镊臂间距的镊子中,每个翼板与所述水平部的连接处的外侧各设置有至少一个锁紧件,以将翼板与所述水平部固定在当前位置,防止由于翼板夹持不牢固,镊臂间距发生变化。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调节并固定镊臂间距的镊子中,当镊子的镊臂间距固定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的第二限定部的两端抵顶在两个镊臂的内侧,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的第一限定部夹持在两个镊臂的外侧。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相互抵顶,保证了镊臂间距设置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的配合将镊子本体的两个镊臂间距固定在需要的位置,可以先调节第二调节组件的位置,使得镊臂间距达到所需要求,再相应调整第一调节组件的位置,将该镊臂间距固定,从而实现了不需要在镊子使用过程中再由人的主观经验判断控制镊臂间距,降低了焊接时从主板上摘取芯片的难度,提高了焊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常用镊子的侧视图;

图2为所述的可调节并固定镊臂间距的镊子的侧视图;

图3为所述的第一调节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所述的第二调节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并固定镊臂间距的镊子,主要应用于对电子产品主板上的芯片进行更换或维修时芯片的摘除过程中,包括:

镊子本体1,其两个镊臂11的连接处设置有一水平连接部12,水平连接部12可以与两个镊臂11一体成型。

调节组件2,其包括第一调节组件21和第二调节组件22,所述第一调节组件21和第二调节组件22分设在两个镊臂11的外侧和内侧,即第一调节组件21夹持在两个镊臂11的外侧,第二调节组件22抵顶在两个镊臂11的内侧。调整所述第一调节组件21和第二调节组件22的相对位置使得所述第一调节组件21最下端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22最下端的间距两个镊臂厚度以将镊臂间距固定在当前位置,此时第一调节组件21和第二调节组件22将两个镊臂11固定在二者之间。

所述的可调节并固定镊臂间距的镊子中,所述第一调节组件21具有一限制所述镊子本体1的两个镊臂11向外扩张的第一限定部211和一水平部212,第一限定部211为两个与水平部212呈一定夹角的弯折板,两个弯折板与水平部212可以一体成型,并可沿弯折板与水平部212的连接线弯折以调整二者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二调节组件22具有一限制所述镊子本体1的两个镊臂11向内合拢的第二限定部221和一竖直部222,第二限定部221为一水平板,且固定在竖直部222的下方,所述竖直部222穿过所述镊子本体1的水平连接部12与所述水平部212活动连接。由于第一调节组件21第一限定部211的设置,在上下调整第一调节组件21与镊子本体1之间的距离时,第一限定部211起到限制两个镊臂11向外扩张的作用,因此可以设定两个镊臂11之间的最大间距,当第一调节组件21距离镊子本体1的水平连接部12最近,即处于最低点时,第一限定部211对两个镊臂11的限定作用最大,两个镊臂11之间的最大间距达到最小;当第一调节组件21距离镊子本体1的水平连接部12最远,即处于最高点时,第一限定部211对两个镊臂11的限定作用最小,两个镊臂11之间的最大间距达到最大。由于第二调节组件22第二限定部221的设置,在上下调整第二调节组件22与镊子本体1之间的距离时,第二限定部221起到限制两个镊臂11向内合拢的作用,因此可以设定两个镊臂11之间的最小间距,当第二调节组件22距离镊子本体1的水平连接部12最近,即处于最高点时,第二限定部221对两个镊臂11的限定作用最小,两个镊臂11之间的最小间距达到最大;当第二调节组件22距离镊子本体1的水平连接部12最远,即处于最低点时,第二限定部221对两个镊臂11的限定作用最大,两个镊臂11之间的最小间距达到最小。

所述的可调节并固定镊臂间距的镊子中,所述第一限定部211为活动连接在所述水平部212两侧的两个翼板,所述水平部212的长度小于所述镊子本体1的水平连接部12的长度1~3mm,以使得第一调节组件21和第二调节组件22相互配合,在最终确定好镊臂间距时,第一限定部211的最低点和第二限定部221的最低点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的可调节并固定镊臂间距的镊子中,所述第二限定部221为长度大于所述镊子本体1的水平连接部12的长度3~5mm的板体,以限定两个镊臂11之间的最小间距。

所述的可调节并固定镊臂间距的镊子中,所述镊子本体1的水平连接部12和所述第一调节组件21的水平部212中央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21和第二螺纹孔2121,所述第二调节组件22的竖直部222上设置有外螺纹2221,所述竖直部222依次穿过第二螺纹孔2121和第一螺纹孔121与所述镊子本体1螺纹固定。在设定两个镊臂11之间的间距时,可以先调整第二调节组件22的位置,使得两个镊臂11之间的距离达到要求的间距,此时第二限定部221的两端抵顶在两个镊臂11的内侧,然后将其固定在当前位置,再调整第一调节组件21的位置,使得第一调节组件21的两个翼板下端完全夹持在第二限定部221的外侧即可。

所述的可调节并固定镊臂间距的镊子中,每个翼板与所述水平部212的连接处的外侧各设置有至少一个锁紧件3,以将翼板与所述水平部212固定在当前位置。也可以在连接处的两侧均设置一个锁紧件3,使得固定牢靠。锁紧件3可以为锁紧按钮或螺钉等。当需要调整两个翼板与水平部212之间的夹角时,只需将锁紧件3拆除即可。

所述的可调节并固定镊臂间距的镊子中,当镊子的镊臂间距固定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22的第二限定部221的两端抵顶在两个镊臂11的内侧,所述第一调节组件21的第一限定部211夹持在两个镊臂11的外侧。由于第二限定部221的作用,在外力作用下,两个镊臂不能继续向内合拢,同时在第一限定部211的作用下,两个镊臂11也不能继续向外扩张,因此两个镊臂11之间的距离被固定。

当本申请镊子的第一调节组件21和第二调节组件22被取下时,该镊子相当于一个普通镊子,镊臂11的间距需要使用者靠自己的手感和经验来调节。当将第一调节组件21和第二调节组件22与镊子组装时,使用者用该镊子来焊接器件时,可以根据器件的大小来调节和固定一个合适的镊臂间距,其调节方式如下:首先把第二调节组件22的竖直部222从两个镊臂11中间的水平连接部12的第一螺纹孔121往上拧,此时其第二限定部221会卡在两个镊臂11之间,通过其竖直部222的上下调整可以完成两个镊臂11之间的最小间距的设定。然后把第一调节组件21设定在镊臂11的两侧,让第二调节组件22的竖直部222穿过其第二螺纹孔2121,通过调节第一调节组件21的上下位置可以完成两个镊臂11之间最大间距的设定,一旦最大间距与最小间距之间的差值为两个镊臂厚度时,即第一调节组件21的第一限定部211的下端完全夹持在第二调节组件22的第二限定部221外侧时,即可完成两个镊臂11之间间距的调节并且固定该间距值。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