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井加盘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井采油一般都需要使用抽油机,抽油机在采油作业时抽油机光杆在油井内会做上下往复运动。为了防止在采油作业时,油井内的油气随着抽油机光杆的运动冒出井口而造成油气浪费和环境污染,一般需要在油井的井口设置盘根盒,该抽油机光杆穿过该盘根盒进入油井内,而盘根盒内加入盘根作为密封件,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油气冒出井口。然而,盘根在采油作业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磨损,此时就会出现井口密封不严的状况,为了防止油气因为井口密封不严而冒出就需要对盘根盒中的盘根进行更换。
相关技术中,技术人员需要将盘根盒中的旧盘根取出,并利用大号螺丝刀将新盘根挤压到盘根盒中。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使用大号螺丝刀将新盘根挤压到盘根盒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很容易不小心将新盘根顶坏,从而造成井口密封不严,而且,技术人员在使用大号螺丝刀将新盘根挤压到盘根盒时,还容易因为操作不规范而对自己造成人身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井加盘根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油井加盘根装置包括:套管和固定座;
所述固定座下段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固定座通过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盘根盒外螺纹啮合而固定于所述盘根盒上;
所述固定座上段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所述套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固定座上段通过所述第二内螺纹与所述套管的外壁上的外螺纹啮合而套接于所述套管上,所述套管能够基于所述第二内螺纹的螺纹轨道相对于所述固定座做旋转运动和上下移动运动;
所述固定座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沿所述固定座的轴线方向贯穿所述固定座,所述套管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沿所述套管的轴线方向贯穿所述套管,所述油井加盘根装置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套在抽油机的光杆上;
所述固定座下段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用于使盘根通过所述第三开口盘在所述抽油机光杆上;
所述套管用于相对于所述固定座向下运动,直至将所述盘根加入所述盘根盒中为止。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管的一端设置有两个通孔,所述油井加盘根装置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通过所述两个通孔固定于所述套管上。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管与所述盘根相接触的一端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的外径小于所述盘根盒的内径,且所述盘根盒的内径与所述翻边的外径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座下段的外径为90毫米,内径为70毫米,所述固定座上段的内径为48毫米,外径为80毫米,所述固定座下段和所述固定座上段的高度均为70毫米。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管的内径为28毫米,外径为48毫米。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翻边的外径为54毫米。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宽度均为28毫米。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通孔的孔径均为11毫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提供一种包括套管和固定座的油井加盘根装置,使得技术人员可以将该固定座与盘根盒固定,并通过与固定座套接的套管相对于固定座的向下运动,使得通过固定座下段的第三开口盘在抽油机光杆上的盘根可以在套管向下运动的压力下加入盘根盒中,从而使得技术人员在加盘根作业时不易将盘根顶坏,保证了井口的密封度,同时也可以保证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井加盘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井加盘根装置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井加盘根装置中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井加盘根装置,如图1所示,该油井加盘根装置包括:固定座110和套管120。
如图2所示,该固定座110下段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内螺纹111,该固定座110通过该第一内螺纹111与该盘根盒外螺纹啮合而固定于该盘根盒上。
如图2所示,该固定座110上段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内螺纹112,如图3所示,该套管120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121,该固定座110上段通过该第二内螺纹112与该套管120的外壁上的外螺纹121啮合而套接于该套管120上,该套管120能够基于该第二内螺纹112的螺纹轨道相对于该固定座110做旋转运动和上下移动运动。
如图2所示,该固定座110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113,该第一开口113沿该固定座110的轴线方向贯穿该固定座110,如图3所示,该套管120上设置有第二开口122,该第二开口122沿该套管120的轴线方向贯穿该套管120,该油井加盘根装置通过该第一开口113和第二开口122套在抽油机的光杆上。
该固定座110下段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开口114,该第三开口114用于使盘根通过该第三开口114盘在该抽油机光杆上。
该套管120用于相对于该固定座110向下运动,直至将该盘根加入该盘根盒中为止。
在实际应用中,该固定座110下段的内径等于该盘根盒的外径,该固定座110上段的内径等于该套管120的外径。
在实际应用中,该固定座110侧壁上的第一开口113和第四开口114可以相对。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油井加盘根装置,通过提供一种包括套管和固定座的油井加盘根装置,使得技术人员可以将该固定座与盘根盒固定,并通过与固定座套接的套管相对于固定座的向下运动,使得通过固定座下段的第三开口盘在抽油机光杆上的盘根可以在套管向下运动的压力下加入盘根盒中,从而使得技术人员在加盘根作业时不易将盘根顶坏,保证了井口的密封度,同时也可以保证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该套管120的一端设置有两个通孔123,如图1所示,该油井加盘根装置还包括手柄130,该手柄130通过该两个通孔123固定于该套管120上。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井加盘根装置可以通过套管120相对于固定座110的向下运动将通过第三开口114盘在该抽油机光杆上的盘根压入盘根盒中,其中,套管120能够基于固定座110上段内壁上设置的第二内螺纹112的螺纹轨道做旋转运动时相对于固定座上下移动,为了使套管120运动,技术人员需要施加给套管120一个力使其转动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油井加盘根装置还可以包括上述手柄130,设置手柄后130后,对于技术人员施加相同的力而言,令套管120转动的力矩增大,因此,设置手柄130可以使技术人员操作省力,该手柄130可以通过该两个通孔123固定于所述套管120上。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该套管120与该盘根相接触的一端设置有翻边124,该翻边124的外径小于该盘根盒的内径,且该盘根盒的内径与该翻边的外径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
在实际应用中,该套管120的外径很可能远小于该盘根盒的内径,即套管120的外径可能远小于盘在抽油机光杆上的盘根所形成的圆盘的直径,为了使套管120能与盘在抽油机光杆上的全部盘根接触,保证盘根各个部位受到套管120的压力比较均匀,本实施例还可以在套管120与该盘根相接触的一端设置翻边124,该翻边124的外径略小于盘根盒的内径,使得该翻边124能够进入该盘根盒中,从而保证设置有该翻边124的套管120可以进入该盘根盒以将盘根压入该盘根盒中,同时,该翻边124的外径与盘根盒内径的差值较小,使得该翻边124能最大限度地与盘在抽油机光杆上的盘根接触,保证盘根各个部位受到套管120的压力比较均匀,从而可以防止边缘处的盘根受力较小而导致其不能被紧密地压入盘根盒中。
可选的,该固定座110下段的外径为90毫米,内径为70毫米,该固定座110上段的内径为48毫米,外径为80毫米,该固定座110下段和该固定座110上段的高度均为70毫米。
可选的,该套管120的内径为28毫米,外径为48毫米。
可选的,该翻边124的外径为54毫米。
可选的,该第一开口113和第二开口122的宽度均为28毫米。
可选的,该两个通孔123的孔径均为11毫米。
上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座、套管、翻边、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等的尺寸都与常用的抽油机光杆的尺寸、盘根盒的尺寸相适应,从而可以保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井加盘根装置的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井加盘根装置可用于将盘根加入油井井口处的盘根盒中,下面,本实用新型将以图1所示的管道固定装置为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井加盘根装置的使用方法做简要说明,具体地,该使用方法可以为:
1、对抽油机进行停机操作,待抽油机停机后,将盘根盒压帽从盘根盒上卸下,并将该压帽固定于抽油机光杆上,而后将盘根盒内的旧盘根取出,该盘根盒压帽通过该盘根盒上的外螺纹固定于该盘根盒上端。
2、把套管120通过上述第二内螺纹112和该套管120外壁上设置的外螺纹121啮合以套入该固定座110上段,而后通过上述第一开口113和第二开口122将抽油机光杆套入油井加盘根装置中,再而后将固定座110下段通过上述第一内螺纹111和盘根盒的外螺纹的啮合固定于该盘根盒上。
3、将套管120旋转至套管120的外螺纹轨道的最上端,将新盘根通过固定座110上的第三开口114盘在抽油机光杆上。
4、旋转套管120使其相对于固定座110向下运动,直至套管120将新盘根压入盘根盒。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油井加盘根装置,通过提供一种包括套管和固定座的油井加盘根装置,使得技术人员可以将该固定座与盘根盒固定,并通过与固定座套接的套管相对于固定座的向下运动,使得通过固定座下段的第三开口盘在抽油机光杆上的盘根可以在套管向下运动的压力下加入盘根盒中,从而使得技术人员在加盘根作业时不易将盘根顶坏,保证了井口的密封度,同时也可以保证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