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舱门转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6772阅读:7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式舱门转动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舱门的转动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舱门转动机构采用多铰链定位,铰链位置无法进行调节,所以定位孔位置精度要求较高,一旦舱体的定位孔位置超出误差,将导致舱门无法配合安装或是安装后舱门位置偏移,产生较高的不良品率和返修率;传统的舱门铰链在长时间使用变形后,无法对偏移的舱门位置进行调节,降低了舱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式舱门转动机构,采用一体化的、可调节的设计思路,简化转动机构的结构,降低孔位精度和舱门装配工艺要求,也方便后期维修调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可调式舱门转动机构,舱门的转动机构设计为一体式,转动机构的上、下部分为转动臂,转动臂外侧端焊接阶梯状的转动轴,通过偏心调节元件固定在舱体支架上,转动机构中间部分是连接转动臂的连接臂,连接臂设有固定孔,可将舱门与转动机构锁付连接。

上述的偏心调节元件,锁付于舱体支架,外形类似螺栓,中间段为螺纹,下段为光杆,光杆端面在竖直方向定位转动机构,在偏心调节元件轴向中间位置为一个偏心的通孔,该孔配合转动臂的转动轴形成转动副。

上述的舱体支架固定孔为螺纹孔,与偏心调节元件螺纹配合,通过旋转偏心调节元件,可实现转动机构在水平、垂直的位置调节功能,调节完成后锁紧螺母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调式舱门转动机构,简化了转动机构的结构,并增加了位置调节功能,简化生产和装配工艺,降低了孔位精度要求,降低不良品率和返修率,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舱门外侧示意图。

图2为图1内侧示意图。

图3为偏心调节示意图。

图中1.舱门,2.舱体,3.舱体支架,4.偏心调节元件,5.转动机构,6.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可调式舱门转动机构,舱门的转动机构5为一体式,转动机构5的上、下部分为转动臂,转动臂外侧端焊接阶梯状的转动轴,通过偏心调节元件4固定在舱体支架3上,转动机构5中间部分是连接转动臂的连接臂,连接臂设有固定孔,可将舱门1与转动机构5锁付连接;偏心调节元件4,外形类似螺栓,中间段为螺纹,下段为光杆,光杆端面在竖直方向定位转动机构5,在偏心调节元件4轴向中间位置为一个偏心的通孔,该孔配合转动臂的转动轴形成转动副;舱体支架3固定孔为螺纹孔,与偏心调节元件4螺纹配合,通过旋转偏心调节元件4,可实现转动结构在水平、垂直位置调节,调节后锁紧螺母6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